書名: 紡織品染整工藝學(第3版)作者名: 范雪榮主編本章字數: 1617字更新時間: 2020-07-17 13:03:39
第1版前言
紡織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豐富了市場,美化了人民生活,并在出口創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紡織品除了滿足人們的穿著需要外,還大量用于裝飾材料和工農業生產、國防等各個領域。染整加工是紡織品生產的重要工序,它可改善紡織品的外觀和服用性能,或賦予紡織品特殊功能,提高紡織品的附加價值,滿足各行業對紡織品性能上的要求。
紡織品的染整加工是借助各種機械設備,通過化學的或物理化學的方法,對紡織品進行處理的過程,主要內容包括前處理、染色、印花和整理。前處理主要是采用化學方法去除紡織纖維特別是天然纖維上的各種雜質,改善紡織品的服用性能,并為染色、印花和整理等后續加工提供合格的半成品;染色是通過染料和纖維發生物理的或化學的結合,使紡織品獲得鮮艷、均勻和堅牢的色澤;印花是用染料或顏料在紡織品上獲得各色花紋圖案;整理是根據纖維的特性,通過化學或物理化學的作用改進紡織品的外觀和形態穩定性,提高紡織品的服用性能或賦予紡織品阻燃、拒水拒油、抗靜電等特殊功能。
本書的編寫注意了以下一些問題:①在纖維的結構與性能部分,《紡織材料學》介紹過的內容一般不作重復,但對與染整加工密切相關的纖維的基本結構和主要性能作了較詳細的介紹;②適合教育部新公布的工科專業目錄中紡織工程專業的特點,對棉、毛、絲、麻、化學纖維等各類纖維,機織物、針織物、毛織物、色織物、服裝等各種類型紡織品染整加工的基本原理、基本工藝和常用染整設備作了較為系統扼要的介紹;③既注意加強基礎,又注重拓寬知識面,對在染整加工中起重要作用的表面活性劑的基本知識和染整新技術,特別是近年來迅速發展的紡織品功能整理和成衣染整作了簡要介紹。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許多染整專業教材、其他專業書籍和專業雜志,謹向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書可作為紡織工程專業染整工藝學或染整概論的教學用書或其他專業的教學參考書,也可供紡織企業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閱讀參考。
本書由范雪榮主編,其中第一章、第二章、第七章、第八章由無錫輕工大學范雪榮、王強編寫,第三章由南通工學院楊靜新編寫,第四章由天津紡織工學院霍瑞亭編寫,第五章由南通工學院張瑞萍編寫,第六章由西北紡織工學院樊增祿編寫,全書由范雪榮、王強整理。
限于編者水平,書中難免有不當之處,熱忱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編 者
1999年1月
課程設置指導
課程名稱紡織品染整工藝學或染整概論
適用專業紡織工程專業、輕化工程專業(皮革工程方向、造紙工程方向)、獨立學院輕化工程專業
總學時60
理論教學時數48實踐教學時數12
課程性質本課程是紡織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課,是“紡織化學”“紡織材料學”等專業基礎課和“紡紗學”“織造學”“針織學”等專業課的后續課程。本課程也是輕化工程專業皮革工程方向和造紙工程方向的專業選修課以及獨立學院輕化工程專業的必修課。
課程目的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
(1)了解紡織品染整加工的工藝流程;
(2)掌握染整助劑的基本知識、基本性能和用途;
(3)掌握紡織品前處理、染色、印花和后整理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各類加工設備的結構和性能;
(4)掌握染料的分類和命名原則、各類染料的結構特點和應用性能;
(5)了解紡織品常規整理和功能整理的目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工藝;
(6)掌握紡織品染整加工的質量檢測方法;
(7)了解紡織品上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質的種類、來源及對人體和環境的影響;
(8)了解紡織品染整加工的發展方向。
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教學環節包括課程教學、實驗教學、作業和考試。通過各教學環節,重點培養學生對理論知識理解和運用的能力。
1.課堂教學
在講授基本概念的基礎上,采用啟發、引導的方式進行教學,并及時補充最新的發展動態。
2.實驗教學
適當安排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實驗,每次實驗后寫出實驗報告,培養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提高其對理論知識理解和運用的能力。
3.作業
每章給出若于思考題,盡量系統地反映該章的知識點,布置適量的書面作業。
4.考試
采用筆試方式,題型一般包括填空題、名詞解釋、判斷題、論述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