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說中國大歷史1:上古-春秋
- 李學勤
- 2380字
- 2020-07-08 14:19:09
05 天子黃帝

黃帝像
當炎帝氏族部落衰落的時候,同樣發祥于中國西北黃土高原的另一個氏族部落逐漸強大了起來,那就是黃帝氏族部落。不過,傳說中的黃帝也是一個被神化了的部落首領,號軒轅氏,以土德為王,被稱為黃帝。相傳在炎帝部落時代后期,天下大亂,各個部落之間征戰不斷,人民苦不堪言。黃帝率領本部落在崛起過程中,先在阪泉之戰中擊敗了炎帝部落,并與之結成聯盟,后在涿鹿之戰中打敗了九黎部落,擒殺了他們的首領蚩尤。正是通過長期的征戰,黃帝的威信日益增強,各個部落全都臣服于他,使得天下重新歸于太平,于是人們都尊他為“天子”。
在傳說中,黃帝是個非常聰明能干的君主。他和他的臣子們創造出許多造福人類的發明,從發明文字、歷法、音律、衣裳到研制醫藥、制造舟車、養蠶繅絲、建造宮室。黃帝不僅教會了人們制衣服、做鞋帽,從頭至腳都裝束起來,從而改變了上古時代人們穿樹葉、穿獸皮的原始習慣,而且還教人們砍伐木料來筑造房屋,免去了人們所受到風雨雪的侵害之苦。尤其是,黃帝手下還有一大批富有才能的幫手,他們都能發揮自己的特長來幫助黃帝造福百姓。比如說,黃帝的妻子嫘祖教會了人民養蠶;倉頡造出了象形文字,用以記事;伶倫分出十二音階,配成樂曲;大撓做干支,用于紀年;隸首制定了各種度量衡,明確了標準,等等。正是由于黃帝和他的臣子們發明了如此眾多的利于人民生產生活的制度和器物,使人民能夠安居樂業,所以后人對他們的崇拜之情與日俱增。當然,這些發明還都包含著許多神話傳說的成分,實際上這里的任何一項發明,都絕不會是一兩個人的功勞。但這些記載卻真實地反映出了黃帝部落時代我們祖先的聰明才智。
歷代以來,黃帝不僅被賦予了上古帝王的形象,而且還被尊為華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黃帝之所以被稱為“黃帝”,所謂其有“土德”,因為泥土的顏色是黃色的。如果從中國自古以來的五行觀念上解釋,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中,中央為戊己土,最為尊貴,以土德比附在黃帝身上,也說明其中包含了天下萬民景仰之情和大一統的涵義。伴隨著歷史腳步的邁進,黃帝身上的“神”性色彩也日益濃重,逐漸地他還被人們賦予了許多超自然的能力。其中最為神奇的便是,人們把黃帝想象成一個長著四張臉的“神人”,正是因為他有四張臉,所以他能知曉東南西北發生的一切事情,能夠很有效地統治天下。
歷史百科堂:傳說中炎帝、黃帝處在原始社會的晚期,已越過血緣群婚階段而發展到族外婚制階段,并明顯向對偶婚及一夫一妻制發展。
⊙倉頡造字

倉頡像 明人繪
相傳倉頡是黃帝的史官,他觀察鳥獸的腳印而創造了文字。這是中國關于文字起源的傳說。
文字的出現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痘茨献印け窘浻枴氛f:“昔日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贝笠馐钦f,過去倉頡造字的時候,天空下起了谷子,鬼在夜里發出哭聲。這一描述形象地表現了文字的重大影響。
然而倉頡造字的傳說并沒有得到實際的證實。中國業已證實的最早的成系統的文字是殷商時期的甲骨文。
傳說黃帝的壽命很長,總共活了三百多歲才去世。有關黃帝之死的傳說也很是有趣,他的死似乎也是一個未定的“謎團”,因為古來便有黃帝不死而乘龍上天的故事。相傳黃帝晚年還發明了“鼎”。當第一個鼎被鑄造出來后,突然天上飛下來一條全身透著金光的龍,降臨時將整個天空都給籠罩了。
就在黃帝和臣子們驚訝不已的時候,那條龍已經慢慢靠近黃帝,忽然開口對黃帝說:“天帝非常高興看到你為人們所做的功勞,所以派遣我來帶你升天去覲見天帝?!?/p>
黃帝一聽,點了點頭,就跨上龍背,扭過頭向周圍的群臣告別說:“天帝要召見我了,你們多保重吧。”
眼見黃帝要乘龍而去,許多臣子一起呼喊:“偉大的黃帝啊,請讓我們追隨您去吧!”說完,他們一擁而上,都希望爬上龍背,隨黃帝一起走??墒悄菞l龍卻扭動身軀,把那些人都甩了下去,帶著黃帝一下子就飛上了天空,不一會兒就消失在云霧中了。

仰韶文化·彩陶人面魚紋盆
中國大事記:約70萬年前,貴州黔西觀音洞有原始人類活動。遺址中發現的石制品有三千多件,加工之細致和方法之多樣為同期各地石器之冠。
世界大事記:約80萬年前,德國海德堡有直立人類活動,為典型的晚期猿人。
群臣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黃帝升天而去。不久,一位依然望著天空的大臣,怔怔地說道:“我們不是每個人都能上得去的??!只有像黃帝那樣偉大的人才有這樣的資格??!”

石耘田器
這真是一個美麗的傳說!
黃帝部落時代在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這個時代里,黃帝部落成為各個部落的盟主,從而結束了部落戰爭和天下混亂的局面。從炎、黃部落的聯盟到各個部落之間的相互融合,打破了上古中國狹隘的氏族界限,使得上古時期生活在中華大地上的各民族的大融合成為必然的趨勢。正是在這個時代中,古老的華夏族形成了,這便是我們漢民族的前身。在這里,我們還應看到,華夏族的形成并不能完全代表華夏文明的形成,因為華夏文明的源頭并不僅僅來源于華夏族。距今五六千年前,在中國黃河、長江河流域為中心的地區,早已形成許多部落集團,其中較為著名的除炎黃外,還有居住于現在山東地區的東夷部落和以現在湖北、湖南、江西為中心的苗蠻部落,這幾大部落在發展進程中有廣泛的經濟文化交流,華夏文明則是在這種多元背景下發育、成熟起來的。
黃帝雖是一個傳說中的人物,但他已經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征,成為了中國歷史的一部分。黃帝傳說是非常重要的,和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的起源一樣,盡管也受到了神話因素的影響,但它在流傳過程中確實也摻雜了許多的史實,不能否認他存在的價值。
直到現在,中國人對黃帝所懷有的景仰和崇拜之情始終不減,每年海內外華人都要舉行盛大的祭掃黃帝陵的儀式,這項活動不僅得到海內外華人社會的熱烈響應與積極支持,而且已經成為了國家的一項大典和盛事。人們對這位華夏族先祖的追懷,對弘揚炎黃文化、凝聚海內外炎黃子孫、促進祖國統一都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梢姡S帝在華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的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