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幫孩子掌握好的學習方法(1)

掌握好的學習方法是高效學習的必要條件,在某種程度上,“會學”比“好學”更加重要。如果孩子不會學習,雖然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不能收到預期的學習成效。所以,我們一定要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科學的、適合他的學習方法。這樣,他才會輕輕松松學好知識。

20. 學習計劃,有用嗎?--讓孩子重視、訂立并執行學習計劃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孩子想做好一件事情,必須提前作充分的準備和計劃,有了計劃,就明確了做事的目的、步驟、方法等問題;若是沒有計劃,做事時胡子眉毛一把抓,最后時間不但浪費了,事情也不一定能做好。

學習也是一樣,如果孩子在學習之前能制訂學習計劃,他就會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也知道合理安排時間,學習的過程中效率自然提高。所以,對學習而言,學習計劃不但有用,而且非常重要。

航航剛上1年級,對“學習計劃”沒有任何概念,每天放學回家就先做自己喜歡的作業,把不是特別感興趣的作業放在最后,有時甚至會忘記寫作業。為了讓航航初步學會制訂計劃,媽媽不會在他剛一回家就催他學習,而是讓他休息一會兒,并引導他利用休息的時間思考一下寫作業的順序。

一次,航航對媽媽說:“我要先完成美術作業,然后寫語文,最后寫數學。”

媽媽一聽,說:“媽媽知道你喜歡畫畫,不過呢,畫完畫之后,桌子上都是畫筆和顏料,還怎么寫作業啊?不如,你先寫語文作業,再寫數學作業,這兩樣作業完成之后,你就會很輕松,然后你想畫多長時間都可以,這樣是不是更好?”

聽了媽媽的話,航航覺得有道理,就高高興興地去實施了。就這樣,航航度過了一個輕松愉快的夜晚,臨睡前,他對媽媽說:“媽媽,我以后都要按這個順序寫作業。”

孩子由于年齡、認知水平、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局限性,往往不知道如何制訂學習計劃。此時,我們就要用他能理解的方式,讓他知道什么是學習計劃,并幫他制訂適合的計劃。只要他對學習計劃有了重視,并懂得主動制訂和實施,他的學習效率自然提高。

▲ 使孩子感受“計劃”的好處

有的孩子學習效率很低,總是花費大量的時間,還不能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對于這種情況,我們就要根據他的學習任務量和自身的能力,來幫他制訂學習計劃。

比如航航的例子,媽媽幫航航更改了完成作業的順序,并把這樣安排的好處告訴了航航。當航航按著媽媽說的計劃執行的時候,真的發覺時間不但夠用,還有很多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此一來,他就知道不同的學習順序能帶來不同的結果。

所以,如果我們能讓孩子感受到按計劃學習的好處,他就會明白制訂學習計劃的重要性,并學著安排自己的學習任務。

▲ 幫助孩子確定“輕重緩急”的概念

孩子的學習任務也分輕重緩急,比如,語文老師布置的周記作業,只有在周末才屬于“急”任務;又如,數學老師出了幾道智力題,讓大家試著做,第二天討論,這就不屬于“重要任務”。那么,對于老師要求當天必須完成的作業就屬于“重要而緊急”的任務。

如果孩子沒有完成“重要而緊急”作業,就先著急完成“輕而緩”的任務,那純粹是浪費時間。所以,只有讓孩子弄清學習中的“輕重緩急”,所做的計劃才是有效的。

▲ 教孩子制作學習時間表

學習時間表是執行學習計劃的依據,有了學習時間表,孩子就明確了該在哪個時間段,完成哪項學習任務。當然,我們要根據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情況,制訂他能執行的學習計劃,比如,孩子耐力不足,那就可以把休息的次數安排多一些,休息時間短一點。

當然,學習時間表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要根據他的執行情況隨時作出適當調整,使學習計劃能夠符合他的學習能力,這樣的計劃才具備一定的可行性。

▲ 使孩子明確學習目標

明確學習目標是制訂學習計劃的前提,比如孩子限定自己每天學會幾個成語,一周后要會多少個單詞,一學期下來要有哪些進步,甚至幾年之后要對某個知識掌握到什么程度等等。有了學習目標,孩子就會進一步思考平時該怎么學,該在學習上分配多少時間和精力等問題,而這些問題的解決無疑需要有一個完備的學習計劃做保障。當孩子能夠按著科學的計劃去學習的時候,受益的一定是自己。

21. 媽媽,教科書真簡單--讓孩子重視教科書,別忽視

教科書是孩子在學校學習的必要教材,它的編排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層次性和系統性,其內容也符合學生智力的發展,孩子如果能全面并深入地掌握教科書中的所有知識,他一定是一個學習能力很強的學生。

然而,有的孩子卻認為教科書中的知識很簡單,不值得重視。有這種思想的孩子,要么是提前學過,要么是平時的知識積累量很大,要么是學習能力很強,一看就懂,無論哪種原因,我們都要想辦法引導孩子,使其杜絕這種傲慢心理的出現。否則,他很難在學習中有所收獲。

郭瑤在上學前就認識很多字,剛拿到1年級的課本,她就迫不及待地翻看起來。她發現大部分漢字都難不住她,于是就開始一篇一篇地朗讀,連讀了2篇,除了偶爾幾個字不認識,打了磕巴外,基本流利得讀了下來。

讀完后,郭瑤就說:“媽媽,教科書真簡單,我不用學就會。”

媽媽一聽,說:“瑤瑤,你認識的字是不少,你能基本流利地讀下來,媽媽也覺得很高興。但是,這并不等于你完全掌握了所有的知識,識字和朗讀只是學習語文的基礎。如果你還沒有學,就覺得不用學了,那肯定學不好。所以,無論你認識多少字,都要在老師的帶領下認真學習,才能從中受益。”

聽了媽媽的話,瑤瑤使勁點點頭,似乎明白了媽媽的意思。

孩子一旦有了輕視教科書的念頭,我們就要及時糾正,讓孩子用一顆謙虛的心,汲取更多的知識。

▲ 不讓孩子超前學習教科書

有些媽媽為了孩子能在學校學得輕松一些,就讓孩子利用假期參加針對教科書教學的學前班,或者請家教給孩子教下學期的課程,或者自己給孩子進行提前教學,這些做法無疑會讓孩子在學校的學習中忽視對教科書的學習。

孩子往往會因為對知識的“似曾相識”而降低學習興趣,也很難把第二次的學習認為成“查漏補缺”的過程。他在似學非學的狀態下,知識不但沒有得到鞏固,“缺漏”卻依然存在。所以,對大部分孩子而言,超前學習教科書有害無益。

當然,這并不是說不讓孩子提前學知識,而是不要只把目標定在學習課本知識上,我們應該幫他擴大知識量,讓他廣泛接觸各方面的知識,他的學習能力一旦提高了上去,學習課本知識時就會輕松許多。

▲ 告訴孩子:虛心使人進步

知識量大的孩子往往會因為受到了太多贊揚而傲慢,更會因自己知道的比較多,而輕視對教科書的學習。此時,我們就要向郭瑤的媽媽一樣給孩子講道理,讓他知道:他所懂得知識只是教科書中的一部分,他所掌握的知識也許只是皮毛。只有虛心地跟隨老師學習,才會知道自己到底掌握了多少,還有哪些知識需要補充。如果傲慢地認為教科書很簡單而無需學習的話,就無法在自己的學習基礎上取得進步。而學習沒有盡頭,只有虛心才能不斷充實自己。如果孩子懂得了這些道理,就不會忽視課本知識了。

▲適當地考考孩子

如果孩子覺得教科書很簡單,我們就可以適當地考考他。比如,他能流利朗讀課文,那我們就問他類似“這篇文章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請簡單介紹一下他”等等比較深入的問題。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圍繞教科書中的知識問出很多相關的、引申的問題,孩子不可能都能作答,當他被考住的時候,我就可以告訴他:“類似這些知識,也是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所以只是看著簡單,不一定真簡單,還是要認真學啊!”如果老師的講解中并未涉及我們向孩子提出的問題,那正好可以鼓勵孩子自己尋找答案,通過探求獲得真知。

只要孩子明白自己的所知永遠是有限的,就不會輕易地忽視教科書了。

22. 我就愛學英語,不愛學數學!--糾正孩子的偏科現象

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學習科目的增多,往往會根據自己的興趣而對所學的科目做出內心的評價,比如:英語容易,數學難,或者數學有趣,語文枯燥等等。孩子這種內心的評價如果得不到及時糾正,發展下去就會導致偏科。

而偏科對孩子的智力發育沒有好處,也有礙于孩子在學習上的綜合發展。就孩子的智力發育而言,科目自身的特點會影響孩子某一方面智力的發展,比如,數學側重于培養孩子的邏輯空間思維能力;語文側重于培養孩子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等。如果孩子不喜歡哪門課程,該門課側重于培養的智力能力,孩子就得不到有效的提升。所以,偏科有礙于孩子綜合素質的提高。

另外,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通過高考進入大學。如果孩子從小就有偏科現象,并一直沒有得到有效更正的話,他不擅長的科目總會給他的高考成績拉分,這就使孩子不得不降低理想目標,甚至還會因偏科而落榜。

因此,從孩子入學開始,我們一旦發現他有偏科苗頭,就要想辦法糾正,讓他得到全面的發展,并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 找到孩子偏科的原因

孩子不會無緣無故地偏科,一般引起偏科的原因有以下幾種:第一,興趣導致偏科。有的孩子對某方面知識特別感興趣,無形中就多花時間和精力在喜歡的學科上,相比之下,其他學科的學習時間減少,偏科現象自然產生;第二,對老師的態度導致偏科。不可否認,孩子如果喜歡某位老師,自然就會重視老師所教的那門學科,反之亦然。第三,屢次挫敗導致偏科。孩子可能會在某個學科的學習中,屢栽跟頭,導致他失去信心,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下降。另外,有的孩子既沒有學習壓力,又沒有意識到偏科帶來的負面影響,所以任由自己偏科,而不作糾正。

我們要通過觀察,與孩子的交流,以及老師的反饋知道孩子為什么偏科,只有了解原因,才能幫助孩子。

▲ 引導孩子喜歡老師

上3年級的高翔一直喜歡數學,但是對新開的英語課不感興趣,還總對媽媽所:“我討厭英語。”原來,在第一堂英語上,高翔因說閑話被老師批評了。從此他就不喜歡老師,也不喜歡英語。

后來,媽媽就常常與英語老師溝通,還會對高翔說:“英語老師說你最近明顯有進步。”“老師說你上課注意力集中了不少。”總之,無論英語老師有沒有夸高翔,媽媽都會“轉達”老師對他的肯定。久而久之,高翔不再討厭英語,偏科現象明顯好轉。

如果孩子是因為對老師的喜好而偏科的,那我們就可以借鑒高翔媽媽的方法,也可以常常告訴孩子老師的辛苦與不易,讓他對老師生起尊重與敬仰。當孩子對老師改變了印象,偏科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 利用孩子喜歡的學科,解決偏科問題

如果孩子是因為興趣取向導致的偏科,那我們就可以想辦法利用他喜歡的學科,解決偏科問題。

12歲的孟鑫剛上初中一年級,他很喜歡英語,但對歷史不感興趣。雖然歷史不是主科,但是,父母為了讓他能夠全面發展,就給他買了一些適合他閱讀的英語類歷史書籍。在這類書籍中,編者用簡單的英語文字描述了一些歷史事件和人物。孟鑫通過對這類書籍的閱讀,逐漸對歷史產生了興趣。父母也不再為他會偏科而擔心了。

我們可以幫孩子找到興趣與學科之間的聯系,特別是找到他喜歡的科目與不喜歡科目之間的聯系。這種聯系只要被我們找到,糾正孩子的偏科現象就容易了。

▲告訴孩子偏科的壞處

如果孩子因喜歡某門學科而有遠大的理想的話,我們就一定要把偏科的弊端告訴他。我們可以給他舉例說:“某某孩子數學很好,但英語很差。他一直想進入全國一流的理科學院學習,以后成為一個數學家。但是考大學的時候,他不得不因英語太差而放棄理想大學的報考,現在也只能在一個普通的單位上班。”

這樣,孩子就知道了,偏科一定對理想的實現起阻礙作用。只要他重視了這個問題,自己就會努力改觀,以達到全面發展。

23. 明天老師會講的,不用提前看--教孩子學會預習功課

在學習中,很多孩子都會有這樣的觀念:“反正老師會在課堂上講解課本中的知識,提前預習是沒有必要的。”其實不然,預習對孩子而言不但很必要,而且很重要。只要用對了方法,預習在學習中的好處不勝枚舉。

隨著學習科目的增多和學習內容難度的增大,上課時,孩子不一定一聽就懂,也不一定能順利地跟上老師講課的進度。如果能提前作預習,孩子就能大致了解將要學習的內容,聽課時就不會覺得很困難,也能輕松跟上老師講課的步調。

而且,預習可以調動孩子聽課的主動性,因為預習之后,孩子就知道自己哪些地方不懂,帶著問題去聽課,就很容易從“被動地聽”轉變為“主動地學”。另外,孩子的注意力能夠集中的時間是有限的。經過預習,他上課時就很容易過濾出知識的重點與難點,并用注意力最集中的時間去聽重點內容,從而實現最理想的聽課效果。

不僅如此,預習還能幫助孩子提高記筆記的效率。因為,如果孩子不預習,對所學的知識完全是陌生的。上課時,他只能機械地去抄老師的板書,分不清哪些知識是課本中有的,哪些知識是老師補充的,于是“胡子眉毛一把抓”,整節課只顧著記筆記了,學習效率卻沒有提高。但是預習之后,筆記就有了針對性,記錄效率自然不低。

從長遠看,預習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因為在預習中,孩子要獨立閱讀和思考,并從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這樣時間一長,孩子的閱讀速度、思維敏捷度、質疑能力都得到提高,他的自學能力一旦增強,我們就不用為他的學習之路發愁了。

既然預習有這么多好處,那我們就一定要教孩子學會預習功課。

▲ 把“預習”和“提前學習”區分開

“預習”和“提前學習”完全不是一個概念,我們不提倡讓孩子提前學習課本知識,但是鼓勵孩子提前預習。那么,預習和提前學習有什么不同呢?

提前學習的目的是掌握知識,解決學習中的疑惑,而預習的目的僅僅是使孩子能夠發現問題,比如,孩子在語文預習中發現某句話的意思不懂,然后帶著這個問題去聽課。所以,預習既不需要孩子弄懂知識,又不需要孩子掌握知識。

所以,我們在輔助孩子預習功課的時候,一定不能讓他覺得很有負擔,也不需要讓他弄懂所有的知識,而是讓他通過瀏覽找出自己的“疑惑處”即可。否則,孩子會因不堪重負而厭倦預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丘市| 株洲县| 逊克县| 恩施市| 金塔县| 南充市| 汉中市| 广平县| 宜春市| 五峰| 印江| 睢宁县| 栖霞市| 田阳县| 涿鹿县| 东海县| 乐昌市| 汝州市| 高淳县| 万荣县| 琼海市| 曲麻莱县| 中超| 勃利县| 海丰县| 汉中市| 阜宁县| 略阳县| 沽源县| 五大连池市| 昔阳县| 定兴县| 舞钢市| 大兴区| 铜川市| 和林格尔县| 盐城市| 武山县| 安多县| 永平县| 千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