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初唐

唐詩的準備時期,變革南朝“舊體”的“新聲”。初唐時期,詩歌延續了以南朝宮廷為中心的艷情詩風格,但在形式上和內容上不斷完善和變革:一方面格律精致化,律詩的形式與格律在初唐時完成;另一方面詩歌逐漸脫離靡艷的詩風和狹窄的題材,開始抒發內心的真實情感。

稍離舊習

虞世南

558—638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蟬》

宮廷詩的大家?!断s》是唐人詠蟬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是托蟬寄意的名作,被稱為唐代文壇詠蟬詩的三絕之一。

上官儀

約605—664

鵲飛山月曙,蟬噪野風秋。

《入朝洛堤步月》

宮廷作家,善作五言,以“綺錯婉媚”的“上官體”名重一時。他提出的“六對”“八對”為詩歌歸納總結了對仗法。他的孫女上官婉兒的詩作也繼承了他的風格。

初唐四杰

王勃

約650—676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年少成名,高才博學,詩文兼具辭藻雕琢和風骨內涵。一篇《滕王閣序》,讓“落霞”“秋水”“漁舟唱晚”名垂千古。雖然只有二十多年的短暫一生,卻留下了質量非常高的詩文。

楊炯

650—693后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從軍行》

“四杰”中詩作用靡麗之言最少的一位,整肅雄渾的風格,大開盛唐的氣象。雖然和王勃是好友,但他對王勃的文壇排名在自己之上頗不服氣:“吾愧在盧(照鄰)前,恥居王(勃)后?!薄袄⑶皭u后”的典故就出自此。

盧照鄰

約630—680后

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

《長安古意》

博學多情的風流才子,因多病隱居山中;閑散自由,作詩不拘泥于整對,常出奇制勝;擅長七言歌行,《長安古意》是初唐詩壇罕見的重量級作品,貢獻了奇絕的千古愛情名句。

駱賓王

約638—?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詠蟬》

七歲詠鵝,展現出非凡的文學天賦。擅長七言歌行,善于巧妙地把抒情和敘事結合于詩作中。后來跟隨徐敬業反叛武則天,寫討伐武則天的檄文,武則天看后竟也夸他才華出眾。

古風雅正

陳子昂

659—700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登幽州臺歌》

文武雙全卻不得志。擅長五言古體,《感遇三十八首》充滿樸素高雅的古風格調,徹底擺脫了辭藻堆砌的南朝詩風,走真情實感的寫實路線。曾兩次到邊塞,軍事才能不得施展反被陷害,其所作的邊塞詩開啟了此類詩的先河。

沈宋新聲

沈佺期

約656—713

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獨不見》

與宋之問是同年進士,一起成為宮廷文人。擅長寫七律,推動了七律格式的精密化。《獨不見》就是較早的標準七律佳作,被明人何景明、薛蕙推為“唐七律第一”。

宋之問

約656—約713

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題大庾嶺北驛》

家學淵源深厚,少年得志。尤擅五言律詩,使五言律詩的格律更加完善。詩與沈佺期齊名,多歌功頌德之作,文辭華靡。多次被貶謫嶺南,所寫的一系列貶謫詩頗具影響力。

文章四友

杜審言

約645—708

遲日園林悲昔游,今春花鳥作邊愁。

《渡湘江》

杜甫的祖父,精于五言格律詩。曾經遭到陷害,其十三歲的小兒子杜并為父報仇而死,成為當時初唐朝野流傳的孝子故事。

蘇味道

648—705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正月十五日夜》

為人圓滑,官至宰相,成語“模棱兩可”就出自他。他寫的多數是宮廷應制詩,雖然仍有南朝舊習,但是風格典雅,比較擅長抒情。

崔融

653—706

年年春不待,處處酒相留。

《留別杜審言并呈洛中舊游》

詩文皆華美,武則天時期很多朝廷的重大表疏敕文均出自他手。他為公務嘔心瀝血,在撰寫朝廷重大禮儀文件時猝死。

李嶠

644—713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風》

歷經高宗、武則天、中宗、睿宗、玄宗多朝,并且一直身居高位,“文章宿老”的典故就源于李嶠。作《雜詠詩》一百二十首,一詩詠一物,如《日》《月》《風》等,后流傳至日本,在平安時代成為貴族及士族階層重要的啟蒙讀物。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禹州市| 灵宝市| 高雄县| 屯门区| 昌吉市| 东阳市| 罗田县| 申扎县| 靖宇县| 六枝特区| 磴口县| 淮阳县| 广灵县| 迭部县| 东阳市| 夏津县| 类乌齐县| 黄浦区| 岗巴县| 周宁县| 芒康县| 信阳市| 三河市| 南雄市| 达拉特旗| 麦盖提县| 安福县| 怀来县| 乌什县| 黔西| 皋兰县| 昭平县| 博湖县| 晋江市| 新野县| 芮城县| 桃源县| 建阳市| 恭城| 静安区| 洪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