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八年八月二十日
書于弋陽軍中
字諭紀澤:
十九日曾六來營,接爾初七日第五號家信并詩一首,具悉次日入闈
,考具皆齊矣
,此時計已出闈還家
。
【譯文】
寫給紀澤:
十九日曾六來大營,接到你初七日第五號家信及詩一首,知道你次日下考場,考試需要的文具皆已備齊,算起來此刻你已經出考場回家了。
余于初八日至河口,本擬由鉛山入閩
,進搗崇安
,已拜疏矣
。光澤之賊
,竄擾江西,連陷瀘溪、金溪、安仁三縣
,即在安仁屯踞,十四日派張凱章往剿
。十五日余亦回駐弋陽
,待安仁破滅后,余乃由瀘溪云際關入閩也
。
【譯文】
我在初八這天到河口,本打算從鉛山進福建,進軍直搗崇安,已經給朝廷拜發奏疏。光澤縣的賊軍,流竄騷擾江西,接連攻陷瀘溪、金溪、安仁三縣,在安仁屯扎盤踞,十四日派張凱章前往攻剿。十五日我也回駐弋陽,等攻破安仁賊軍之后,我再從瀘溪云際關進入福建。
爾七古詩,氣清而詞亦穩,余閱之忻慰。凡作詩最宜講究聲調。余所選鈔五古九家
,七古六家
,聲調皆極鏗鏘,耐人百讀不厭。余所未鈔者,如左太沖、江文通、陳子昂、柳子厚之五古
,鮑明遠、高達夫、王摩詰、陸放翁之七古
,聲調亦清越異常。爾欲作五古、七古,須熟讀五古、七古各數十篇,先之以高聲朗誦以昌其氣,繼之以密詠恬吟以玩其味,二者并進,使古人之聲調拂拂然若與我之喉舌相習
,則下筆為詩時,必有句調湊赴腕下
,詩成自讀之,亦自覺瑯瑯可誦,引出一種興會來
。古人云“新詩改罷自長吟”
,又云“煅詩未就且長吟”
,可見古人慘淡經營之時
,亦純在聲調上下工夫。蓋有字句之詩,人籟也
;無字句之詩,天籟也
。解此者,能使天籟人籟湊泊而成
,則于詩之道思過半矣。
【譯文】
你寫的七古詩,不但氣格清通,詞句也很穩當,我讀后頗覺欣慰。凡是寫詩,最應該講究聲調。我選抄的九家五古詩,六家七古詩,聲調都最鏗鏘悅耳,很耐讀,讓人百讀不厭。我沒有抄錄的,如左思、江淹、陳子昂、柳宗元的五古詩,鮑照、高適、王維、陸游的七古詩,聲調也異常清越。你想學寫五古詩、七古詩,必須熟讀五古、七古詩各數十篇,先要高聲朗誦來暢通它的氣勢,接著要密詠恬吟來把玩它的韻味,兩方面齊頭并進,使古人的聲調仿佛和自己的喉舌相適應,那下筆作詩時,就一定有句子和聲調奔赴手腕之下,詩寫成了自己讀它,也自然會覺得朗朗上口,引出一種興趣和領會來。古人說,“新詩改罷自長吟”,又說“煅詩未就且長吟”,可以看出古人挖空心思謀篇琢句的時候,也純粹是在聲調上下功夫。有字句的詩,是人籟;無字句的詩,是天籟。明白這個道理的人,能使天籟人籟相輔相成,那對寫詩來說可就成功了一多半。
爾好寫字,是一好氣習。近日墨色不甚光潤,較去年春夏已稍退矣。以后作字,須講究墨色。古來書家,無不善使墨者,能令一種神光活色浮于紙上,固由臨池之勤、染翰之多所致
,亦緣于墨之新舊濃淡,用墨之輕重疾徐,皆有精意運乎其間,故能使光氣常新也。
【譯文】
你喜歡寫字,是一種好習慣。你近日墨色不太光亮溫潤,和去年春夏之交比起來已經稍有退步。以后寫字,要講究墨色。自古以來的書法大家,沒有不擅長用墨的,能讓一種鮮活的顏色浮于紙面之上,固然是因為臨帖勤、練字多所造成,也是因為墨的新舊濃淡,用墨的輕重疾徐,都有精細的心意運作在寫字的過程中間,所以能讓光澤氣韻常保鮮活。
余生平有三恥:學問各途,皆略涉其涯涘,獨天文算學,毫無所知,雖恒星五緯亦不認識
,一恥也;每作一事,治一業,輒有始無終,二恥也;少時作字,不能臨摹一家之體,遂致屢變而無所成,遲鈍而不適于用,近歲在軍,因作字太鈍,廢閣殊多
,三恥也。爾若為克家之子
,當思雪此三恥。
【譯文】
我平生有三大恥辱:各門學問,都略有涉及,只有天文算學,毫無所知,即便是恒星和金、木、水、火、土五星都不認識,這是一恥;每做一件事,學一門技藝,都是有始無終,這是二恥;小時候寫字,不能專門臨摹某一家字體,所以導致字體經常變化而無所成,寫字慢而不適用,近年在軍中,因寫字太慢,耽誤很多事,這是三恥。你如果要做一個能光大門楣的孝子,應該要雪這三恥。
推步算學縱難通曉,恒星五緯觀認尚易。家中言天文之書,有“十七史”中各《天文志》
,及《五禮通考》中所輯《觀象授時》一種
,每夜認明恒星二三座,不過數月,可畢識矣。
【譯文】
天文歷法方面的推算方法雖然難以弄明白,但恒星和五星認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家里講天文知識的書,有“十七史”中的《天文志》各種,以及《五禮通考》一書中所輯錄的《觀象授時》這一種,每天夜里認明白恒星二三座,不過幾個月時間,就可以都認全了。
凡作一事,無論大小易難,皆宜有始有終。
【譯文】
凡是做一件事,不管是大是小,是易是難,都應該善始善終。
作字時先求圓勻,次求敏捷。若一日能作楷書一萬,少或七八千,愈多愈熟,則手腕毫不費力。將來以之為學則手鈔群書,以之從政則案無留牘,無窮受用皆自寫字之勻而且捷生出。三者皆足彌吾之缺憾矣。
【譯文】
寫字的時候,先要追求圓勻,其次追求敏捷。如果一天能寫楷書一萬字,少一點兒或七八千字,越多越熟,那手腕就毫不費力。將來用在做學問,可以手抄群書,用在從政,可以案無留牘,無窮受用,都從寫字的圓勻和敏捷生出。做好這三樣,都足以彌補我的缺憾。
今年初次下場,或中或不中,無甚關系。榜后即當看《詩經注疏》
,以后窮經讀史
,二者迭進。國朝大儒,如顧、閻、江、戴、段、王數先生之書
,亦不可不熟讀而深思之。光陰難得,一刻千金!
【譯文】
今年初次下考場,或許考中或許考不中,都沒什么關系。發榜后就應當看《詩經注疏》了,以后遍讀經史,二者更相推進。本朝大儒,如顧炎武、閻若璩、江永、戴震、段玉裁、王念孫、王引之等先生的書,也不能不熟讀而且深入思考。光陰太難得,一刻值千金!
以后寫安稟來營,不妨將胸中所見、簡編所得
,馳騁議論,俾余得以考察爾之進步
,不宜太寥寥
。此諭。
【譯文】
以后你寫請安信寄到大營,不妨將胸中見識到的、書本上學到的,放開來談論,讓我可以考察你的進步,不宜寫得太過簡單。就說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