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咸豐八年八月二十日

書于弋陽軍中

字諭紀澤:

十九日曾六來營曾六:不詳。似為送信長夫。,接爾初七日第五號家信并詩一首,具悉次日入闈具悉:盡知,全知。入闈:指科舉考試時考生或監考人員等進入考場。此處指考生進入考場,即參加科舉考試。,考具皆齊矣考具:參加科舉考試時必備的用具。,此時計已出闈還家出闈:舊時指科舉考試結束后考生或監考人員離開試院。

【譯文】

寫給紀澤:

十九日曾六來大營,接到你初七日第五號家信及詩一首,知道你次日下考場,考試需要的文具皆已備齊,算起來此刻你已經出考場回家了。

余于初八日至河口河口:地名。即今江西上饒鉛山縣河口鎮。位于鉛山縣境北部,東與鵝湖鎮為鄰,北隔信江與新灘鄉相望。,本擬由鉛山入閩鉛山:地名。位于江西東北部,清屬廣信府,今為上饒市轄縣。,進搗崇安崇安:地名。清代福建省建寧府下屬縣,現為福建武夷山市。,已拜疏矣拜疏:上奏章。。光澤之賊光澤:地名。即今福建光澤,清屬邵武府,今隸屬福建南平。,竄擾江西,連陷瀘溪、金溪、安仁三縣瀘溪:地名。明朝萬歷六年(1578)始置,因位于瀘溪河上游,故名瀘溪縣。清末為江西省建昌府下屬縣。民國時,為避免與湖南省瀘溪縣重名,更名為資溪縣。今為江西撫州資溪縣,位于江西中部偏東,撫州東部,是江西東大門,也是江西入福建的重要通道。東與福建光澤接壤,南與黎川毗鄰,西與南城交壤,北與金溪、貴溪相連。金溪:地名。清代江西省撫州府下屬縣,今為江西撫州下屬縣,位于江西東部、撫河中游。安仁:地名。清代江西省饒州府下屬縣,今為江西鷹潭馀江區。,即在安仁屯踞,十四日派張凱章往剿張凱章:張運蘭(?—1864),字凱章,清湖南湘鄉人。湘軍將領。咸豐初,從王錱轉戰衡、永、郴、桂等地,積功擢同知。咸豐七年(1857),從王錱援江西。王錱卒于軍,張運蘭與王開化分領其眾。咸豐八年(1858),曾國藩復出,督師規浙江,疏調張運蘭及蕭啟江率所部從。張運蘭為人持重,深得曾國藩信賴,屢立戰功,咸豐十一年(1861)擢福建按察使。同治三年(1864)赴任福建按察使途中,為太平軍俘殺。事聞,清廷贈巡撫,予騎都尉世職,謚忠毅。武平及湖南、廣東建專祠。。十五日余亦回駐弋陽弋陽:地名。清代江西省廣信府下屬縣,今為江西上饒下屬縣。地處江西東北部,信江中游。,待安仁破滅后,余乃由瀘溪云際關入閩也云際關:關名,在福建光澤縣城北部司前鄉云際村北五華里云際嶺的埡口上,以云際村“高與云齊”之意命名。關口海拔七百八十米,始建于五代時期,重建于明弘治十四年(1501)。

【譯文】

我在初八這天到河口,本打算從鉛山進福建,進軍直搗崇安,已經給朝廷拜發奏疏。光澤縣的賊軍,流竄騷擾江西,接連攻陷瀘溪、金溪、安仁三縣,在安仁屯扎盤踞,十四日派張凱章前往攻剿。十五日我也回駐弋陽,等攻破安仁賊軍之后,我再從瀘溪云際關進入福建。

爾七古詩,氣清而詞亦穩,余閱之忻慰忻(xīn)慰:同“欣慰”。。凡作詩最宜講究聲調。余所選鈔五古九家五古九家:指《十八家詩鈔》所鈔五言古詩代表人物曹植、阮籍、陶淵明、謝靈運、鮑照、謝朓、李白、杜甫、韓愈九家。,七古六家七古六家:指《十八家詩鈔》所鈔七言古詩代表人物李白、杜甫、韓愈、白居易、蘇軾、黃庭堅六家。,聲調皆極鏗鏘,耐人百讀不厭。余所未鈔者,如左太沖、江文通、陳子昂、柳子厚之五古左太沖:左思,字太沖。見前注。江文通: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梁濟陽考城(今河南商丘民權縣)人。歷仕宋、齊、梁三朝。起家宋南徐州從事。曾因罪入獄,上書力辯得釋。蕭道成(齊高帝)輔政,聞其才,召為尚書駕部郎。入齊,官御史中丞。彈劾不避權貴。歷任秘書監、侍中、衛尉卿。后附蕭衍(梁武帝)。入梁,封醴陵侯,累官金紫光祿大夫。梁武帝天監四年(505)卒,謚憲伯。江淹少以文章顯,作詩善擬古,晚年才思微退,相傳夢一丈夫向之索還五色筆,時稱“江郎才盡”。傳世名篇有《恨賦》《別賦》,今存《江文通集》輯本。另撰《齊史》十志,已佚。陳子昂(659—700,一說661—702):字伯玉,唐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唐睿宗文明元年(684)登進士第,詣闕上書,拜麟臺正字。武后垂拱二年(686)從軍北征,歸朝,遷右衛胄曹參軍,擢右拾遺。萬歲通天元年(696),以參謀從武攸宜北討契丹,立志許國,然不為所用,軍回,辭官還鄉。為縣令段簡構陷系獄,憂憤而卒。陳子昂提倡漢魏風骨,反對齊梁以來綺麗詩風,是唐詩革新的先驅。有《陳伯玉集》。柳子厚: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河東解縣(今山西運城)人,世稱柳河東。德宗貞元九年(793)進士。參加王叔文革新集團,任禮部員外郎。革新失敗后,貶永州司馬。后遷柳州刺史,卒于官,世又稱柳柳州。與韓愈同為古文運動倡導者,并稱“韓柳”。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河東先生集》。,鮑明遠、高達夫、王摩詰、陸放翁之七古鮑明遠:鮑照(約414—466),字明遠,南朝宋東海(今山東郯城)人。宋武帝時,官中書舍人。晚年任荊州刺史臨海王劉子頊前軍參軍,故世稱“鮑參軍”。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劉子頊起兵謀反失敗,鮑照為亂兵所殺。鮑照以詩文名,長于樂府和七言歌行,《擬行路難》為其詩代表作,另有《蕪城賦》《登大雷岸與妹書》等名篇。明人輯有《鮑參軍集》。高達夫:高適(約700—765),字達夫,唐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人。少貧寒,游長安,失意歸,客居梁宋間。后游河西,入哥舒翰幕為書記。歷淮南、西川節度使,終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世稱高常侍。曾三度出塞,以邊塞詩著稱,與岑參齊名,并稱“高岑”。卒謚忠。后人編有《高常侍集》十卷行世。《全唐詩》編詩四卷。王摩詰:王維(701—761),字摩詰,唐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遷居蒲州(今山西永濟)。唐玄宗開元九年(721),登進士第,調太樂丞,因伶人違制舞黃獅子受累,謫濟州司倉參軍。張九齡執政,擢為右拾遺。天寶初,入為左補闕。十一載(752),拜吏部郎中,遷給事中。安史叛軍陷京,被迫受偽職。復京后論罪,因曾作詩抒寫對唐室的忠心,僅降為太子中允。遷左庶子、中書舍人,復拜給事中,轉尚書右丞,卒。世稱王右丞。多才多藝,詩、書、畫、樂無不精通。與孟浩然同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代表詩人。有《王維集》十卷,今存。《全唐詩》編詩四卷。陸放翁: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南宋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少有文名。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應禮部試,名列前茅。因論恢復,遭秦檜黜落。孝宗即位,任樞密院編修官,賜進士出身。乾道六年(1170),起為夔州通判。后入四川宣撫使幕,復任四川制置使司參議官。淳熙七年(1180),在提舉江西常平茶鹽公事任上,以發粟賑災,被劾罷。光宗紹熙元年(1190),任禮部郎中,劾罷,閑居十馀年。寧宗嘉泰二年(1202),召修孝宗、光宗實錄。以寶謨閣待制致仕。工詩、詞、散文,亦長于史學。其詩多沉郁頓挫、感激豪宕之作,與尤袤、楊萬里、范成大并稱為南渡后“中興四大詩人”。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聲調亦清越異常。爾欲作五古、七古,須熟讀五古、七古各數十篇,先之以高聲朗誦以昌其氣,繼之以密詠恬吟以玩其味,二者并進,使古人之聲調拂拂然若與我之喉舌相習拂拂然:微風吹拂的樣子。亦用以形容詩,指自然舒適的樣子。明陸時雍《詩鏡總論》:“詩之佳,拂拂如風,洋洋如水,一往神韻,行乎其間。”,則下筆為詩時,必有句調湊赴腕下湊赴:指風、云、水等自然聚集和前來,亦用以形容才思。宋蘇軾《新渠詩·其二》:“新渠之田,在渠左右。渠來奕奕,如赴如湊。”,詩成自讀之,亦自覺瑯瑯可誦,引出一種興會來興會:意趣,興致。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標舉興會,發引性靈。”。古人云“新詩改罷自長吟”新詩改罷自長吟:語出唐杜甫《解悶十二首·其七》:“陶冶性靈在底物,新詩改罷自長吟。孰知二謝將能事,頗學陰何苦用心。”,又云“煅詩未就且長吟”煅詩未就且長吟:語出宋陸游《晝臥初起書事》:“歲華病思兩侵尋,靜看槐楸轉午陰。待睡不來聊小憩,煅詩未就且長吟。還山久洗天涯恨,謝事新諧物外心。忽有故人分祿米,呼兒先議贖雷琴。”,可見古人慘淡經營之時慘淡經營:原指作畫前先用淺淡顏色勾勒輪廓,苦心構思,經營位置。南朝齊謝赫《古畫品錄》以經營位置為繪畫六法之一。唐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澹經營中。”引申指苦心謀劃并從事某項事情。,亦純在聲調上下工夫。蓋有字句之詩,人籟也人籟(lài):人吹簫所發出的音響。籟,古代管樂器。一說即排簫。《莊子·齊物論》:“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唐成玄英疏:“籟,簫也,長一尺二寸,十六管,象鳳翅,舜作也。”《莊子·齊物論》:“子游曰:‘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敢問天籟?’”王先謙《集解》:“以竹相比而吹之。”泛指人發出的聲音。金黨懷英《睡覺門外月色如晝霜風過翏然成聲》詩:“始知天籟非人籟,吹萬由來果不同。”亦指人力精工制作的作品。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七:“無題之詩,天籟也;有題之詩,人籟也。天籟易工,人籟難工。”;無字句之詩,天籟也天籟:自然界的聲響,如風聲、鳥聲、流水聲等。亦指詩文渾然天成得自然之趣。。解此者,能使天籟人籟湊泊而成湊泊:凝合,聚合。亦指文思自然生成。《朱子語類》卷六十三:“物若扶植,種在土中,自然生氣湊泊他。”,則于詩之道思過半矣。

【譯文】

你寫的七古詩,不但氣格清通,詞句也很穩當,我讀后頗覺欣慰。凡是寫詩,最應該講究聲調。我選抄的九家五古詩,六家七古詩,聲調都最鏗鏘悅耳,很耐讀,讓人百讀不厭。我沒有抄錄的,如左思、江淹、陳子昂、柳宗元的五古詩,鮑照、高適、王維、陸游的七古詩,聲調也異常清越。你想學寫五古詩、七古詩,必須熟讀五古、七古詩各數十篇,先要高聲朗誦來暢通它的氣勢,接著要密詠恬吟來把玩它的韻味,兩方面齊頭并進,使古人的聲調仿佛和自己的喉舌相適應,那下筆作詩時,就一定有句子和聲調奔赴手腕之下,詩寫成了自己讀它,也自然會覺得朗朗上口,引出一種興趣和領會來。古人說,“新詩改罷自長吟”,又說“煅詩未就且長吟”,可以看出古人挖空心思謀篇琢句的時候,也純粹是在聲調上下功夫。有字句的詩,是人籟;無字句的詩,是天籟。明白這個道理的人,能使天籟人籟相輔相成,那對寫詩來說可就成功了一多半。

爾好寫字,是一好氣習氣習:習性,習慣。。近日墨色不甚光潤,較去年春夏已稍退矣。以后作字,須講究墨色。古來書家,無不善使墨者,能令一種神光活色浮于紙上,固由臨池之勤、染翰之多所致臨池:《晉書·衛恒傳》:“漢興而有草書……弘農張伯英者,因而轉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書而后練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后因以“臨池”指學習書法,或作為書法的代稱。唐杜甫《殿中楊監見示張旭草書圖》:“有練實先書,臨池真盡墨。”染翰:以筆蘸墨。翰,毛筆。晉潘岳《秋興賦·序》:“于是染翰操紙,慨然而賦。”亦指寫字。,亦緣于墨之新舊濃淡,用墨之輕重疾徐,皆有精意運乎其間,故能使光氣常新也。

【譯文】

你喜歡寫字,是一種好習慣。你近日墨色不太光亮溫潤,和去年春夏之交比起來已經稍有退步。以后寫字,要講究墨色。自古以來的書法大家,沒有不擅長用墨的,能讓一種鮮活的顏色浮于紙面之上,固然是因為臨帖勤、練字多所造成,也是因為墨的新舊濃淡,用墨的輕重疾徐,都有精細的心意運作在寫字的過程中間,所以能讓光澤氣韻常保鮮活。

余生平有三恥:學問各途,皆略涉其涯涘涯涘(sì):語出《莊子·秋水》:“今爾出于涯涘,觀于大海。”意謂水邊、岸。引申為邊際、界限。,獨天文算學,毫無所知,雖恒星五緯亦不認識五緯:指金、木、水、火、土五星。《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實柴祀日、月、星、辰”,漢鄭玄注:“星謂五緯,辰謂日月。”唐賈公彥疏:“五緯,即五星:東方歲星,南方熒惑,西方太白,北方辰星,中央鎮星。言緯者,二十八宿隨天左轉為經,五星右旋為緯。”清夏炘《學禮管釋·釋十有二歲》:“五緯之名,木曰歲星,火曰熒惑,土曰填(鎮)星,金曰太白,水曰辰星。”,一恥也;每作一事,治一業,輒有始無終,二恥也;少時作字,不能臨摹一家之體,遂致屢變而無所成,遲鈍而不適于用,近歲在軍,因作字太鈍,廢閣殊多廢閣:指荒廢,耽誤。閣,擱置,停輟。,三恥也。爾若為克家之子克家:語出《周易·蒙》:“納婦吉,子克家。”唐孔穎達疏:“子孫能克荷家事,故云子克家也。”意謂能承擔家事,光大門庭。,當思雪此三恥。

【譯文】

我平生有三大恥辱:各門學問,都略有涉及,只有天文算學,毫無所知,即便是恒星和金、木、水、火、土五星都不認識,這是一恥;每做一件事,學一門技藝,都是有始無終,這是二恥;小時候寫字,不能專門臨摹某一家字體,所以導致字體經常變化而無所成,寫字慢而不適用,近年在軍中,因寫字太慢,耽誤很多事,這是三恥。你如果要做一個能光大門楣的孝子,應該要雪這三恥。

推步算學縱難通曉推步:推算天象歷法。古人謂日月轉運于天,猶如人之行步,可推算而知。《后漢書·馮緄傳》:“緄弟允,清白有孝行,能理《尚書》,善推步之術。”唐李賢注:“推步謂究日月五星之度、昏旦節氣之差。”,恒星五緯觀認尚易。家中言天文之書,有“十七史”中各《天文志》十七史:宋人將《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齊書》《梁書》《陳書》《(北)魏書》《北齊書》《北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并稱為“十七史”(《(新、舊)唐書》《(新、舊)五代史》各只算一種)。《天文志》:中國傳統史書的內容編目之一,專講天文歷法。,及《五禮通考》中所輯《觀象授時》一種《五禮通考》:清秦蕙田撰,二百六十二卷。是書因清徐乾學《讀禮通考》惟詳“喪葬”一門,而《周官·大宗伯》所列五禮之目,古經散亡,鮮能尋端竟委,乃因徐氏體例,網羅眾說,以成一書。共分七十五類。以樂律附于《吉禮》宗廟制度之后;以天文推步、勾股割圓,立《觀象授時》一題統之;以古今州國都邑山川地名,立“體國經野”一題統之,并載入《嘉禮》。《觀象授時》:《五禮通考》一書的門類之一,專講天文歷法的推算方法。,每夜認明恒星二三座,不過數月,可畢識矣。

【譯文】

天文歷法方面的推算方法雖然難以弄明白,但恒星和五星認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家里講天文知識的書,有“十七史”中的《天文志》各種,以及《五禮通考》一書中所輯錄的《觀象授時》這一種,每天夜里認明白恒星二三座,不過幾個月時間,就可以都認全了。

凡作一事,無論大小易難,皆宜有始有終。

【譯文】

凡是做一件事,不管是大是小,是易是難,都應該善始善終。

作字時先求圓勻,次求敏捷。若一日能作楷書一萬,少或七八千,愈多愈熟,則手腕毫不費力。將來以之為學則手鈔群書,以之從政則案無留牘案無留牘:桌案上沒有積壓的公文。形容辦理公務干練、及時。,無窮受用皆自寫字之勻而且捷生出。三者皆足彌吾之缺憾矣。

【譯文】

寫字的時候,先要追求圓勻,其次追求敏捷。如果一天能寫楷書一萬字,少一點兒或七八千字,越多越熟,那手腕就毫不費力。將來用在做學問,可以手抄群書,用在從政,可以案無留牘,無窮受用,都從寫字的圓勻和敏捷生出。做好這三樣,都足以彌補我的缺憾。

今年初次下場下場:指科舉時代考生進考場應試。《紅樓夢》第九十七回:“明年鄉試,務必叫他下場。”,或中或不中,無甚關系。榜后即當看《詩經注疏》榜后:放榜之后。放榜,亦作“放牓”,指科舉考試后公布被錄取者名單。《詩經注疏》:即《十三經注疏》之《毛詩正義》,《詩經》的注和疏,注包括毛傳和鄭箋,疏指孔疏。《詩經》古注,西漢有毛公所著《毛詩故訓傳》,東漢鄭玄又為之作箋,唐孔穎達撰《毛詩正義》。宋人始將《毛詩正義》按篇附在毛傳、鄭箋之后,稱之為“疏”。后世的《詩經注疏》包含毛傳、鄭箋、孔疏三部分內容。,以后窮經讀史窮經:謂極力鉆研經籍。常添“白首”二字而為四字成語。宋孔平仲《孔氏談苑·梁灝八十二作大魁》:“白首窮經,少伏生之八歲。”,二者迭進。國朝大儒,如顧、閻、江、戴、段、王數先生之書顧、閻、江、戴、段、王:指清代學者顧炎武、閻若璩、江永、戴震、段玉裁、王念孫、王引之等人。以上諸人是清代考據學的代表人物。,亦不可不熟讀而深思之。光陰難得,一刻千金!

【譯文】

今年初次下考場,或許考中或許考不中,都沒什么關系。發榜后就應當看《詩經注疏》了,以后遍讀經史,二者更相推進。本朝大儒,如顧炎武、閻若璩、江永、戴震、段玉裁、王念孫、王引之等先生的書,也不能不熟讀而且深入思考。光陰太難得,一刻值千金!

以后寫安稟來營安稟:指子女寫給父母長輩的請安信。,不妨將胸中所見、簡編所得簡編:指書籍。古人將書抄在竹簡(或木簡)上,用繩子串起來。,馳騁議論,俾余得以考察爾之進步俾(bǐ):使,讓。,不宜太寥寥寥寥:形容數量少。。此諭。

【譯文】

以后你寫請安信寄到大營,不妨將胸中見識到的、書本上學到的,放開來談論,讓我可以考察你的進步,不宜寫得太過簡單。就說這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岭市| 汾阳市| 沁源县| 始兴县| 奉新县| 木兰县| 嘉禾县| 高阳县| 宣恩县| 温泉县| 盐城市| 乳山市| 莲花县| 姜堰市| 格尔木市| 东方市| 阿拉善盟| 毕节市| 永城市| 浑源县| 澎湖县| 西平县| 新营市| 嘉义市| 永德县| 阿鲁科尔沁旗| 疏附县| 西乌| 贵德县| 玛曲县| 江川县| 江口县| 闽清县| 朔州市| 庄河市| 雅江县| 河曲县| 聊城市| 南丰县| 铁岭县| 珲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