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咸豐八年八月初三日

字諭紀澤:

八月一日,劉曾撰來營劉曾撰(1827—1891):字芙孫,號詠如,晚號詠雩老人,清末陽湖(今江蘇常州)人。曾國藩幕僚,任安慶軍械所委員。曾官湖南候補縣丞,因軍功歷保知府,加道銜,簡放辰州府知府。,接爾第二號信并薛曉帆信薛曉帆(?—1858):薛湘,號曉帆,清末江蘇無錫人。道光間舉人,曾任湖南安福、石門、新寧等縣縣令。咸豐八年(1858),擢升廣西潯州知府,未即赴任而病歿于新寧。因宦游湖南,薛湘與曾國藩有交往。其子薛福成是近代歷史名人。,得悉家中四宅平安家中四宅:指曾家四處住宅。曾國華一家住白玉堂,曾國潢一家與曾國藩一家合住黃金堂,曾國荃一家住敦德堂,曾國葆一家住有恒堂。,至以為慰。

【譯文】

寫給紀澤:

八月一日,劉曾撰來大營,接到你第二號信以及薛曉帆的信,得知家中四宅平安,內心很安慰。

汝讀“四書”無甚心得,由不能虛心涵泳涵泳:浸潤,沉浸。特指在讀書治學方面深入領會。,切己體察切己:猶切身。特指在讀書治學方面,能密切聯系自身,落實到個人修行。尤為宋明理學家所提倡。。朱子教人讀書之法,此二語最為精當。爾現讀《離婁》,即如《離婁》首章“上無道揆,下無法守”上無道揆,下無法守:出自《孟子·離婁上》:“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上無道揆也,下無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義,小人犯刑,國之所存者,幸也。”朱子《集注》:“道,義理也。揆,度也。法,制度也。道揆,謂以義理度量事物而制其宜。法守,謂以法度自守。工,官也。度,即法也。君子小人,以位而言也。由上無道揆,故下無法守。無道揆,則朝不信道而君子犯義;無法守,則工不信度而小人犯刑。有此六者,其國必亡;其不亡者僥幸而已。”,吾往年讀之,亦無甚警惕;近歲在外辦事,乃知上之人必揆諸道,下之人必守乎法。若人人以道揆自許,從心而不從法,則下凌上矣。“愛人不親”章“愛人不親”章:指《孟子·離婁上》:“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往年讀之,不甚親切;近歲閱歷日久,乃知“治人不治”者治人不治:管理天下人而沒有管理好。前一個“治”是動詞,治理、管理的意思,舊讀“chí”;后一個“治”,指治理的效果。,智不足也。此切己體察之一端也。

【譯文】

你現在讀“四書”沒什么心得,是因為不能虛心涵泳、切己體察的緣故。朱子教人讀書的方法,這兩句最精當不過。你現在讀《孟子·離婁》,就說《離婁》首章“上無道揆,下無法守”兩句吧,我從前讀它,也沒有什么警策之心;近來在外頭辦事,才曉得在上位的人必須用大道做標準,在下位的人必須遵守法規。如果每個人都以大道的標準而自許,聽從自己的內心而不遵從法規,那就會以下凌上。《孟子》“愛人不親”一章,從前讀它,也沒有多切實的理解;這幾年閱歷多了,才曉得“凡是治理人民而沒有治理好”的,都是智慧不足。這是切近自身來體察道理的一個方面。

“涵泳”二字,最不易識。余嘗以意測之曰:涵者,如春雨之潤花,如清渠之溉稻。雨之潤花,過小則難透,過大則離披離披:分散的樣子。此處特指植物衰殘、凋敝的樣子。《楚辭·九辯》:“白露既下百草兮,奄離披此梧楸。”朱子《集注》:“離披,分散貌。”,適中則涵濡而滋液涵濡:滋潤,沉浸。宋蘇轍《墨竹賦》:“今夫受命于天,賦形于地,涵濡雨露,振蕩風氣。”滋液:汁液滲透,滋潤生長。漢司馬相如《封禪文》:“自我天覆,云之油油。甘露時雨,厥壤可游。滋液滲漉,何生不育;嘉谷六穗,我穡曷蓄。”。清渠之溉稻,過小則枯槁,過多則傷澇,適中則涵養而浡興浡(bó)興:語本《孟子·梁惠王上》:“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朱子《集注》:“浡然,興起貌。”意謂生長旺盛的樣子。浡,本指泉水涌出貌,亦可形容生長旺盛。。泳者,如魚之游水,如人之濯足。程子謂“魚躍于淵,活潑潑地”程子:指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兄弟。后世儒家弟子引用兩位程先生的言論,皆稱“程子曰”,至于是程顥還是程頤的言論,并不做嚴格區分。魚躍于淵,活潑潑地:朱子《中庸章句》于“《詩》云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言其上下察也”句下,云:“故程子曰:‘此一節,子思吃緊為人處,活潑潑地。’”魚躍于淵,出自《詩經·大雅·旱麓》:“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豈弟君子,遐不作人。”活潑潑地,充滿生機,活潑之至。本為禪宗習用語,大致指與自心相契合,與生動具體的現實生活打成一片。宋儒程子等亦用之,遂為宋明理學習用語,指學問與人生合一,充滿生機。,莊子言“濠梁觀魚,安知非樂”注1,此魚水之快也。左太沖有“濯足萬里流”之句左太沖:左思(約250?—305),字太沖,西晉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人。文學家。后人輯有《左太沖集》。濯足萬里流:語出左思《詠史八首·其五》:“皓天舒白日,靈景耀神州。列宅紫宮里,飛宇若云浮。峨峨高門內,藹藹皆王侯。自非攀龍客,何為欻來游。被褐出閶闔,高步追許由。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蘇子瞻有“夜臥濯足”詩蘇子瞻: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自號東坡居士,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仁宗嘉祐二年(1057)進士。嘉祐六年(1061),蘇軾應仁宗直言極諫策問,入三等,授大理寺評事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廳公事。后又再中制科,召試得直史館,攝開封府推官。神宗熙寧中上書論王安石新法之不便,出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湖三州。元豐中,因詩托諷,逮赴臺獄,后以黃州團練副使安置。哲宗即位,起知登州,累官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以龍圖閣學士知杭州。元祐六年(1091),召為翰林承旨,尋因讒出知潁州,徙揚州。后以端明殿、翰林侍讀兩學士出知定州,后貶惠州。紹圣中累貶瓊州別駕,居昌化。徽宗立,元符三年(1100)赦還,提舉玉局觀,復朝奉郎。尋病逝于常州。謚文忠。著有《東坡七集》《東坡志林》《東坡樂府》《仇池筆記》《論語說》等。“夜臥濯足”詩:即蘇軾《謫居三適三首·其三·夜臥濯足》詩:“長安大雪年,束薪抱衾裯。云安市無井,斗水寬百憂。今我逃空谷,孤城嘯鵂鹠。得米如得珠,食菜不敢留。況有松風聲,釜鬲鳴颼颼。瓦盎深及膝,時復冷暖投。明燈一爪剪,快若鷹辭鞲。天低瘴云重,地薄海氣浮。土無重膇藥,獨以薪水瘳。誰能更包裹,冠履裝沐猴。”,有“浴罷”詩注2,亦人性樂水者之一快也。

注1莊子:即莊周(約前369—前286,一說約前368—前268),戰國時宋國蒙人,與孟子年代相去不遠,曾為漆園吏。是繼老子之后的道家思想代表人物。所著《莊子》一書,主張逍遙無為、安時處順,倡導齊物我、一是非,影響極大,被道家學派尊為《南華經》。濠梁觀魚,安知非樂:語本《莊子·秋水》:“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后人遂以“濠梁觀魚”指物我兩忘之樂。

注2“浴罷”詩:即蘇軾《次韻子由浴罷》詩:“理發千梳凈,風晞勝湯沐。閉息萬竅通,霧散名干浴。頹然語默喪,靜見天地復。時令具薪水,漫欲濯腰腹。陶匠不可求,盆斛何由足。老雞臥糞土,振羽雙瞑目。倦馬風沙,奮鬣一噴玉。垢凈各殊性,快愜聊自沃。云母透蜀紗,琉璃瑩蘄竹。稍能夢中覺,漸使生處熟。《楞嚴》在床頭,妙偈時仰讀。返流歸照性,獨立遺所矚。未知仰山禪,已就季主卜。安心會自得,助長毋相督。”

【譯文】

“涵泳”兩個字,最不容易理解。我曾自己理解為:所謂“涵”,好比春雨滋潤花朵,好比清渠灌溉稻田。雨水滋潤花朵,太小就很難浸透,太大就會損壞枝葉,大小適中才能利于吸收滋養。清涼的渠水灌溉稻田,太小了,禾苗就容易枯槁;太大了,稻田則容易澇;只有大小適中,禾苗才能得到滋養而生機勃發。所謂“泳”,好比魚兒游水,好比人泡腳。程子所說的“魚躍于淵,活潑潑地”,莊子所說的“在濠梁觀魚,安知非樂”,這就是魚水之歡啊。左太沖寫過“濯足萬里流”的詩句,蘇子瞻有題目是“夜臥濯足”的詩,有題目是“浴罷”的詩,這也是人性樂水的一大快事啊。

善讀書者,須視書如水,而視此心如花、如稻、如魚、如濯足,則“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言之表。爾讀書易于解說文義,卻不甚能深入,可就朱子“涵泳”“體察”二語悉心求之。

【譯文】

善于讀書的人,應該把書看得和水一樣,而把自己的心靈看做和花兒一樣、和禾苗一樣、和魚兒一樣、和洗腳一樣,那么“涵泳”二字,大概可以在言表之外意會了。你讀書,長于解說文章大義,但卻不能很好地深入,可以就朱子說的“虛心涵泳”“切己體察”這兩句細心體會。

鄒叔明新刊地圖甚好鄒叔明:鄒漢章(1816—1861),字叔明,清末湖南新化(今湖南婁底)人。咸豐二年(1852),考取縣學附生,名列第一。咸豐三年(1853),募勇前往江西防堵太平軍,敘訓導。后在湘軍水師充營官。咸豐六年(1856)保升教授,加同知銜,賞戴花翎。咸豐九年(1859),石達開軍入湘,圍攻寶慶。鄒漢章率水師五百人往援。寶慶圍解,敘加運同銜。咸豐十一年(1861)升長沙府教授。同年,廣西巡撫劉長佑急調其率水師赴廣西鎮壓太平軍,病死于軍營,年四十七歲。鄒漢章平日留心輿地與兵制之學,仿晉代“制圖六體”繪成《輿地圖》,分繪一州一縣,拼幅接邊,而皆無誤。所編《皇朝圖記》十六卷,列舉府縣疆里、山川、道路、驛站、古郡縣等,是清末地理學名著。。余寄書左季翁左季翁:即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一字樸存,號湘上農人,清湖南湘陰人。少年時屢試不第,后就讀于長沙岳麓書院,遍讀群書,鉆研輿地、兵法。因平定太平天國、平定陜甘同治回亂、收復新疆等功,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在湘軍統帥中,位望僅次于曾國藩;與曾國藩、李鴻章并稱同治中興名臣。,托購致十副,爾收得后,可好藏之。

【譯文】

鄒叔明新近刊印的地圖非常好。我寫信給左季翁,托他購買十副,你收到后,應好好收藏。

薛曉帆銀百兩宜璧還璧還:敬詞。表示退還贈禮或歸還借物。該詞語源本于藺相如“完璧歸趙”事。,余有復信,可并交季翁也。此囑。

【譯文】

薛曉帆送的一百兩銀子應該歸還給他,我有回復他的信,可以一并交給左宗棠。牢記。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达县| 荔浦县| 达尔| 普兰县| 渭源县| 青海省| 肇庆市| 平果县| 大邑县| 逊克县| 射阳县| 武定县| 许昌县| 临洮县| 凌云县| 满城县| 泾源县| 米脂县| 甘谷县| 东乌珠穆沁旗| 靖西县| 三亚市| 灵台县| 罗城| 曲松县| 东丽区| 永寿县| 信阳市| 浮山县| 桂林市| 徐水县| 自治县| 蓬溪县| 瑞丽市| 阳谷县| 花莲市| 神池县| 灵山县| 张北县| 肇庆市| 和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