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偈語
- 馭影神功
- 王汪旺
- 2680字
- 2014-08-10 23:16:09
秦鼎天趕緊閉上眼睛,不敢再看,胸口砰砰跳動之聲,清晰可聞。又感覺時光凝固,漫長難捱,只盼著那柳無煙趕緊收繩,讓自己落地。但左等右等,不見動靜。原來他覺得度時如年,實際上那時間剛過了片刻不到。
秦鼎天緊緊抓住繩環,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后來情緒慢慢平復下來。心想事已至此,再怕也沒有用。人生也難得如此機會,不如好好體驗一下。心中所想,索性又睜開眼睛,這一次感覺竟大不相同。只見月光如銀,揮灑大地,峰壑連綿,溝谷縱橫。古詩有云,橫看成嶺側成峰,可飄在空中,所見皆為丘。一時竟有俯瞰眾生,一覽山小的奇妙感覺。
崖頂之上,何老鯤、陸大鵬看木鳶已有十丈之高,遠超出自己輕功極限,已然認輸。這二人脾氣雖怪,但心地尚好。看秦鼎天在空中飄蕩,總是危險,都提醒柳無煙可以收繩了。
柳無煙雖看不見,但憑敏銳感觸,亦判斷出木鳶高度,覺得已穩操勝券。于是雙手加力,將牽繩回拽。恰在此時,一陣橫風掠過,那木鳶突然失去平衡,滴溜溜打起轉來,秦鼎天被甩得上下翻飛。眼看著木鳶一個俯沖,就要一頭栽下去。
何老鯤沖上來就要幫著拽繩,陸大鵬沒有雙臂,急得要用嘴咬,柳無煙大喝一聲:“退后!”,手中一送一收,那風箏款款又升了起來。柳無煙雙手緊倒,將風箏拽回地面。
秦鼎天雙腳落地,尚覺頭暈目眩,臉色蒼白,站立不穩。何老鯤上前幫他將手從繩環中解出,看他雙手,已被勒出血印。秦鼎天緩了一緩,覺得好些,看三人都圍將上來,都是欽佩之色。
柳無煙點頭道:“小兄弟,果然人中龍鳳,膽量過人。”轉頭對那二位道:“怎么樣,你倆個可輸得心服口服。”
何老鯤倒也爽快,“柳瞎子,我們認輸。可我們不是輸給你,你只是鬼點子多些而已。我們輸給的是這個小兄弟,他能奉守承諾,不避艱險,著實令人欽佩。”
陸大鵬也在一旁,頻頻點頭稱是。
柳無煙呵呵笑道:“不管是輸給誰,總歸你們是輸了。這堆東西已與你們無關,全歸我們所有了。”說著拿過那條串珠,戴在自己脖子之上,道:“你們倆得了這串珠子,全都要送給女人,倒不如讓我老柳戴著,時時捻動計數,還可作靜心之用。”
轉首又對秦鼎天道:“剩下的東西都歸你,你要是拿不了,我可將這包袱給你,包起來拿回家去吧。這些金銀,雖不能做太大的事,但也足以讓你爹娘下半輩子不用受苦勞累了。你不是說到紫云觀算卦求簽么,這筆意外之財,可不是那牛鼻子能給你算出來的?哈哈哈哈!”
秦鼎天搖搖頭,指著何陸二人道:“我說過我不會要的。這些東西既歸我處置,那我就把它們回贈與這兩位前輩。他們辛苦半天,總不能空手而歸。”
何老鯤,陸大鵬相視一眼,都頗感詫異。
何老鯤道:“小兄弟,你別擔心我倆。我們既然輸了,就無怨無悔。這堆東西你盡管放心拿走,不必顧慮。”
柳無煙也道:“是啊,小兄弟。我與這兩個怪物相交多年,他們的脾氣秉性我還是了解的。你只管放心,他倆絕不會找你后賬。他們這次雖然栽了,大不了再辛苦一下,多干幾票就是了。”
折騰了一氣,秦鼎天突覺有些困意。他不想再啰嗦下去,以手捂嘴,打了個哈欠,然后語氣肯定道:“我分文不會取的。你們若是不要,就把它留在山頂上,使有緣者得之吧。別不多說,我要回去睡覺了。”
說完,轉身順原路朝下面走去,頭也不回。
剩下三人面面相覷。何老鯤看著秦鼎天背影,道:“這小家伙,倒比我們脾氣還拗。”又看看地上東西,撇嘴道:“有緣者得之,誰還能比我們有緣?可不能便宜了別人,你不要,那就我們要。”
說著動手把東西分為兩份,各用包袱裝好,分一份套在陸大鵬肩上。三人商量了幾句后,一并下山,消失在夜色當中。
秦鼎天回到紫云觀客屋,推門進屋,依然聽到譚老五鼾聲如雷,他這鼾打上一晚,也不知要耗費多少氣力?悄悄摸到自己床上,仰面躺下。剛才發生的事情在腦子里一一閃過,像皮影戲一般。但終究夜深,抵不過困意來襲,慢慢地進入夢鄉。
第二天,兩個小道童前來叫早飯,秦鼎天方才醒來。睜開眼睛,見天已大亮。楊路行和譚香主早已在外面舒展了筋骨回來。秦鼎天有點兒不好意思,慌忙穿衣起床。
譚老五揶揄道:“我起床時,看你睡得正香,沒忍心叫醒你。真是人小覺大啊,我看若是沒人叫你,怕要睡到晌午才醒。”
秦鼎天笑道:“昨晚聽到雷聲隆隆,故睡得晚了些。”
譚老五詫異道:“昨晚打雷了,我怎么沒聽見,不是睡前雨已經住了么?”
秦鼎天看著他道:“屋外的雨是住了,可屋內卻依然雷聲不斷。”
譚老五反應過來,哈哈大笑道:“原來秦少俠是說我呼嚕之聲。唉,我這呼嚕卻也嚇人。以后歇息,秦少俠不能再與我一屋了,免得吵得睡不著。”
秦鼎天道:“我剛習慣了你的呼嚕聲,若是以后聽不到,怕更睡不著了。”
二人大笑不已。
早飯是五色豆粥,里面加了薏米,有補氣益血功效。外加饅頭,和幾碟小菜。三人吃罷,去與兩位小道童告辭。
雨松道:“師父出游之前,留下兩張字條,說是偈語,讓交與你們,或許有用。現風竹已去取,三位且稍等片刻”
三人覺得奇怪,不知是何用意,楊路行道:“無一道長知命之人,或許是要給我們指條明路。”
等不多時,果然風竹過來,手里拿著兩張紙片,看了一下背面,遞一張給楊路行道:“楊道友,這一張是給你的。”又看著譚老五、秦鼎天,問道:“你們兩個哪位姓秦?”
秦鼎天道:“是我!”
風竹將另一張遞過,“這個是給你的。”
秦鼎天大為驚奇,心道:怎么還有我的?這無一道長真是神人,怎能事前知道我要來?忙伸手接過。
楊路行展開紙條,見上面狼毫小楷,寫著十六個字:“葫蘆倒懸,老林吞血。須防身前,莫管小嚴。”
楊路行想了一氣,自語道:“這葫蘆倒懸,莫不是說我毒侵之后,被六怪在葫蘆頂圍攻,掉入山崖之事?對了,老林吞血,正應了在密林古墓,秦少俠之血沾到藥丸之上,治好我所中之毒。無一道長果真神奇,這些事情都能推算得到,看來是命中注定。只是這后兩句,不知何意?”
思之再三,不得其解,問兩個道童:“道長臨行之時,可曾明示過這幾句詩的含義么?”
風竹道:“道長說了,此乃天機隱語,只能自參,不可明說。”
楊路行又讀了數遍,仍不明其意,只好藏在身邊,托道童向無一道長轉達謝意。又過來看秦鼎天手中紙條,卻是五言一首,共計二十個字:“上影古鎮風,下影傲雪松。換取詞章后,夤夜弒大雄。”
三人也是猜不透意思。
秦鼎天問風竹道:“你們道家這偈語是做什么用的?”
風竹一撩拂塵,解釋道:“偈語本為佛家悟禪之心得,后來我道家亦有偈語,多為預言之用。這四句偈語即預言你今后之事,不過這只能自行參悟,別人也無從曉得。”
秦鼎天心想,既然是預言,那多半是命中注定之事,知不知道都是那么發生,索性不知也罷。若是知道時運不濟,反倒揪心。不過這無一道長能預測到我來,并早早準備好偈語,多半是預言極準的。我得好好記下來,看以后何時應驗。
于是將偈語熟讀了幾遍,也放入衣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