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蠶雀
- 馭影神功
- 王汪旺
- 2938字
- 2014-08-11 22:51:12
三人辭別下山,朝岳陽方向行進。路上秦鼎天將夜晚所遇,詳細地講了一遍。楊路行閱歷較深,聽罷之后,與他們講,那三個怪人應該是“蠶雀教”之人。“蠶”為春蠶之“蠶”,“雀”為鳥雀之“雀”,雖名叫“蠶雀”,但與鳥兒蟲兒的沒有任何關系,而是取諧音“殘缺”之意。也就是說,此教中之幫眾,都是有各種身體殘缺之人。
據說這蠶雀教成立已有七八十年。第一代教主下肢癱瘓,以雙臂支撐行走。自小在街頭乞討,身前擺個罐子,路人看他可憐,往罐中扔上幾文錢,。世態炎涼,也曾受盡百般欺凌。有一次遭一伙地痞無賴毆打取樂,已經奄奄一息時,被一個路過的僧人救下。
那僧人原是普陀山的一個高僧,替他懲戒了地痞無賴之后,將他帶回普陀廟中。原本只想著周濟他一下,讓他聊且度日。沒想到這孩子看僧眾練武,竟也癡迷起武藝來了。高僧見他以手當腿,手臂上勁力十足,就根據他的特點,悉心調教。十年之后,他學成下山,便創立了“蠶雀教”。
這蠶雀教專收身體殘缺之人入教,原本意思就是讓大家團結一致,互相鼓勵,自強不息。教主親自教習大家習武。人言有失必有得,這身體殘缺之人,毅力往往堅韌,腦筋往往聰明。故多年之后,蠶雀教竟也層出不窮,涌現了不少高手。
后來教主仙逝,傳位于第二代,也就是現任的教主。這第二代教主卻是個神秘人物,沒人看過他的真面目,連蠶雀教教眾都沒見過。據說第一代教主逝去之時,在臥榻之前,連遺囑都沒立下一個,更沒有指定下一位繼任者。后來正當幫眾為誰當群龍之首而爭執時,一個蒙面人出現了,那個蒙面人拿著教主的手諭,教主的信物,還有一身教主的武功絕學,毫無異議地當上了第二任教主。雖然他看起來是個健全人,雖然他不愿以真面目示人。但從那份勘驗無誤的手諭上看,教主早就有心讓他執掌蠶雀教。
楊路行講到這里,喟嘆一聲,道:“世事實所難料。這蠶雀教第一任教主宅心仁厚,選的繼任者卻是與他的做法大相徑庭。這二十年來,蠶雀教雖然壯大不少,但聲名卻是大不如前。不但底層一幫教眾,仗著身體殘疾,做些打混碰瓷之事,就連高層,也憑借武功,行些偷盜搶奪之勾當。
你遇到的這三個人,再加上另外一個啞子,位列蠶雀教的四大尊者。他們尚且這么做,底下的人怎能不效仿?而且據說更為惡劣的是,現在蠶雀教為了壯大教派,儲蓄后備,經常擄掠一些資質還不錯的男童,人為將他們的身體弄成殘疾。這點雖沒人親眼看到,但已在江湖上傳得沸沸揚揚,為人所深惡痛絕。要是這樣下去,蠶雀教怕要淪為邪教了。若以后再遇到他們,你當多加小心,若真如傳言,把你弄成殘疾,怕要悔恨終身了?!?
秦鼎天聽了,嚇得吐了吐舌頭。心說昨夜如那幾人真有此心,我怕是難逃魔掌。但看起來他們雖有股邪氣,可脾性還挺率真,不至于如此兇殘吧?
三人一路南行,取道荊州府,奔岳州府而來。
這一日,行到一個叫做白螺磯的地方,楊路行道:“此地為洞庭湖入長江口處,與岳陽隔江而望,相距不過有五十多里地。君山便在岳陽府治西南,洞庭湖中一座小島之上。君山為丐幫總舵所在地,幫中大事,皆在那里商議。幫中的長老,以及總舵的一干頭目,大都住在岳陽城中。我想現在情況未明,咱們還是不要貿然進城,先在此處尋個地方歇息一下,再做從長計議?!?
白螺磯不過是個漁村,稀稀落落只有幾戶漁家,無處尋覓客棧住宿。楊路行對此地倒也熟悉,領二人上到一座不甚高的山上,尋到一座古廟。那古廟看樣子已有年頭,紅漆斑駁,墻垣頹損,壁長蒼苔,磚生雜草。殿前牌匾上字跡脫落,但隱約還能看清“天妃廟”三個大字。進到殿中,昏暗稍顯,蛛網橫結。正堂上塑著一尊神像,是一女子,儀容端莊,想必就是天妃娘娘了。
楊路行多信命運,無香燭可點,只好立于神像之前,合掌叩首,嘴中道:“天妃娘娘在上,丐幫第二十一任幫主楊路行恭拜。楊某受奸人陷害,幾經飄零,復歸至此,今欲往君山厘清雜緒,阻防北轍,撥亂反正,除佞興幫。伏望圣慈,俯垂護佑。如若能夠使丐幫再見天日,必當來此重修廟宇,再建殿庭?!?
叩首完畢,穿過前殿,到了后殿。收拾出一塊地方,權做歇息之所。出殿后望,見江水浩蕩,霞光流動。楊路行指點四周,給秦鼎天、譚香主介紹此地風貌。
原來這楊林山濱臨長江,由連綿三峰組成,與臨湘馬鞍山隔江對峙,為長江三大鎖口之一。楊林山因山上生長樹木以楊樹居多而得名,為楚地之中心,北三百里就是三國的古戰場赤壁,依次往南是秭歸、白帝城、襄樊、當陽、荊州、岳陽。
同時,楊林山亦為水域中心,長江便在山腳下流淌,不遠處是汨羅江和漢江。臨江一面,怪石嶙峋,層巒疊起,其中一磯探入江中,勢若霓虹飲江。
山上有三國遺跡“子龍崗”,當年曹孟德率八十三萬大軍下江南,“醉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不期被龐統鎖船、黃蓋騙計、孔明借風、周瑜縱火,可嘆一世梟雄夢斷赤壁口,亡命華容道。楊林山便是曹操敗走華容道的起點。
山頭那塊“子龍崗”牌坊作證,曹操便是在這里,被“斜刺里”沖出來的趙子龍攔截,驚得險些落馬,殺得狼狽不堪。
現在三人所在的天妃廟,為一千年古剎,始建于唐朝,自有一段凄美傳說。唐朝末年,有一縣令乘船而下,夜泊楊林山對岸。次日,縣令眺望楊林山,見山上古木蒼天,江邊霧靄層層,猶如蓬萊仙境,便對隨行的女兒說:“此山靈氣四溢,在此修煉,定成正果”。
誰知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日出之時,開船順江東下,不料船行不遠,縣令之女竟莫明落水,不見蹤影。數日后,尸身在楊林山腳下回水處被人發現,有打漁人將其推至江心,讓她隨水流去??墒牵瑤滋熘螅碛帜媪骰氐皆?,反復數次都是如此。
當地人甚覺蹊蹺,有人戲言道:“你若是鬼,臭三天;若是神,就香三天?!痹捯魟偮?,尸身便香氣飄散,三日不絕。
見此,當地百姓急忙將尸身打撈上岸,選風水最好的南坡下葬。說來奇怪,自從安葬后,往日風大浪急的楊林山江面,自此風平浪靜。當地人感念女神佑人,尊為天妃,并在此建廟供奉。
楊路行感慨道:“這天妃廟歷經千年,迭遭兵禍,以至破敗如斯。若此次辦事順利,必當踐言,回來重新休整,使之再續香火?!?
譚香主,秦鼎天聽罷,亦是唏噓不已。
三人回到廟殿之中,或坐或臥,商量下一步行動。
楊路行道:“那假幫主既然能遮人耳目,蒙混這么長時間,而不被幫中弟兄察覺,說明也是有些手段的。不是有人幫助隱瞞,就是他偽裝得極像。不過他再高明,總是有破綻可尋。當務之急,是要設法揭開他的真面目,讓丐幫弟兄們警醒。我想晚上就去岳陽走上一遭,先找掌缽長老楚乾坤,和我的妻弟,總舵執事申佐亭,將情況與他們說明,試探一下他們的態度。”
秦鼎天年紀尚小,于丐幫內部事務兩眼摸黑,給不出什么意見。
譚老五則是言聽計從,一切全憑幫主拿主意,只是畢恭畢敬道:“有什么需要我們做的,幫主盡管吩咐。”
楊路行沉吟道:“暫時也沒什么可做,你跟在我身邊即可。有什么事情,以我之力,還能保護得了你。秦少俠莫如就留在此地,靜候佳音。待我們事情辦妥,再來接你入城如何?”
秦鼎天一聽,有些著急,忙道:“楊幫主見外了,我千里迢迢跟隨你們,怎么能到了門口,卻躲在這里隔岸觀火?幫主若是嫌我礙事,我無話可說;若是擔心我的安危,有意讓我躲避,那大可不必。我自從選擇習武這條路后,大大小小的風險也經歷過不少,可我從未退避過,也從沒后悔過。這次臨行之前,譚香主說得對,不經過錘煉磨礪,如何能做成大事。因此前方就是龍潭虎穴,我也愿闖上一闖。楊幫主,你就帶上我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