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朝廷
- 祝勇
- 1546字
- 2020-06-23 15:51:42
第十五章
戲是在漱芳齋庭院中的大戲臺上唱的。作為現實世界里的王,我逆光坐在漱芳齋的庭院里,看宋代皇帝身穿蟒袍、發號施令。從那個已經上千歲的古老皇帝的嘴里發出的聲音里,我聽到了另外一種聲音,類似于從宮殿的夾道里吹過去的風,空曠、幽咽、虛幻,讓人覺得恍惚。一千年前的歷史,即使近在眼前,也讓人覺得飄忽不定,不知道它真實存在過,還是無中生有。很多年后,人們也一定這樣想我。漫長的時間會掏空所有的歷史,以至于所有真實發生過的故事,看上去都像是一場騙局。
白露過后,宮里漸漸涼爽起來,親爸爸心情也好了很多,便欽點了李逯子進宮,唱一出《下河東》,眾宴群臣。戲臺上,趙匡胤正揮師征討北漢,掛帥的是大臣歐陽方,而隊伍最前方盔甲閃亮的先鋒,是大將呼延壽廷。在戲里,歐陽方私通北漢,趙匡胤戰敗陷于危境,這時,呼延壽廷兄妹突然殺出,戰敗北漢軍隊,才轉敗為勝。歐陽方因為陰謀未能得逞,于是陷害呼延壽廷,這出悲劇,在忠臣呼延壽廷不幸被趙匡胤錯殺時達到高潮。
《下河東》是李逯子的拿手戲,虛偽、陰狠,表面逢迎阿諛,背地藐視君王,都被他演繹到了極致。太后被戲臺上發生的一切吸引了。群臣們不敢作聲,似乎趙匡胤已經成為所有人的王,令他們臣服。這時的李逯子在太后的眼里成了兩個人,一個是李逯子自己,讓太后無比欣賞的京城名伶;另一個是歐陽方,一個令太后無比痛恨的宋代奸臣。歐陽方的魂靈,似乎已附著在李逯子的身體上,貫徹在李逯子的笑容、舉止、聲音里,終于,那個令太后無比贊賞的著名凈角李逯子消失了,只留一個歐陽方在臺上,宋代的歐陽方,正將一腔憤怒注入清代的孝欽皇太后的身體里,對此,歐陽方一無所知,那時他把全部思緒都交給了幽咽婉轉的流水行板,沒有覺察到自己的命運在某個音調的轉彎處已經發生某種變化,當他在趙匡胤面前拔出寶劍,準備砍死忠臣呼延壽廷的時候,我突然聽見太后憤怒的一吼,她的聲音在空氣中已經變形、發岔,我相信在場所有的人都為之一抖:
“住手!”
臺上密集的鑼鼓點突然停了,宋朝的人、清朝的人,目光同時射向太后。巨大的戲臺凸顯了李逯子的寂寞,方才還形完氣足的他,呆呆地立在原地,等待發落。李逯子唱得太好了,讓一個宋代奸相死而復活,出現在大清帝國的宮廷內,為此他要接受懲罰。我聽見太后說:
“奸臣歐陽方,藐視君王,欺君誤國,把他按到臺上,重賞四十大板!”
我愣了一下,大臣們都愣了一下,看到幾名內監沖上戲臺,沖進宋朝的時空里去,像拎小雞一樣,把那個宋朝大臣拎起來,摁倒在戲臺上,扒掉褲子,兩根粗壯的長棍,夾帶著風聲,在空中劃過各自的弧線,準確地落在歐陽方的臀部上。我坐在那里,紋絲不動地看著,覺得長棍劃過的那兩條弧線,剛好合攏成一個半圓,而處于圓心位置的,剛好是歐陽方的臀部。在那一刻,歐陽方的臀部成為在場所有人的中心,仿佛一顆肥碩的太陽,把所有人的目光照亮,但歐陽方沒有痛感,感到疼痛的是他的替身李逯子,李逯子咬緊牙關,一任臀部把疼痛輸送到他的全身。
歐陽方——或者說李逯子,很快昏迷了,那個翻云覆雨的宋代奸臣,在大清帝國的木棍前不堪一擊。他沒有聽到孝欽太后后來的話,但我聽見了,我聽見太后站在庭院的陽光里,燕語驚聲地說:
“諸位臣工,請你們聽好。如今皇上親政,倘有為臣不忠,膽敢輕藐君主者,要先算好自己有幾顆腦袋!”
我的心一沉,揣測著她這句話的分量。我猜在場每一個人都掂量著它的分量。它的分量比那從空中落下的木棍還要沉重。如今整個朝廷已經沒有人懷疑太后的權威。所有與太后作對的人,只有死路一條。那個看戲的早晨,再一次證明了這個顛撲不破的真理。
李逯子沒有與太后作過對,他也死了。據說他抬回家以后,掙扎了兩個時辰,就咽了氣。但歐陽方沒有死,他不會因杖責而感覺到絲毫的疼痛了,因而他的壽命遠比李逯子長久。只是他的面孔隨時變換,我們很難把它分辨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