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放寬肚皮裝氣,夾起尾巴撈錢(1)

“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這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遭遇挫折時常發的感慨。人畢竟不是萬能的,胡雪巖也一樣,他也只不過是一個普通人。他與我們一樣,遇到過很多的不如意事,對此,他沒有任何抱怨,只是默默地承受。但是,對于金錢,他始終沒有放棄追求,只要不違背道德,自己都想辦法去賺。所謂“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低頭賺錢,賺世間可賺之錢。

一 人生總有不平事,虛懷納之

人生中有太多不如意事,但是如果善于換一個角度看問題,隱忍自己心中的不滿之“氣”,就會獲得一種全新的世界觀,無論交際、生意,還是生活,整個局面都會有很大改觀。這一點,胡雪巖看得很開。

地球是一個氣場。世事紛繁復雜,人生于世,有誰不受氣?

受氣的情形有兩種:一種是受人氣,來自家人、同事、朋友、陌生人等,通常是某人給你施加某種言語或行為上的壓力,讓你感到壓抑和不爽;另一種是受物氣,來自家庭、單位,甚至一個垃圾桶。

受氣的后果可大可小。有人受了氣就賠上了性命,如三國時周瑜受不了諸葛亮的氣,長嘆“既生瑜,何生亮”后,一命嗚呼。有人受了氣就引起天下大亂,如明末大將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打開山海關讓清軍長驅直入,終致改朝換代。還有人受了氣后,氣定神閑,方寸不亂,如司馬懿。諸葛亮率兵出祁山,被司馬懿拒于渭水。諸葛亮長途跋涉,需速戰速決,而司馬懿奈于敵手強大需打消耗戰,每每遇到諸葛亮挑戰,司馬懿就是堅守不出。諸葛亮見挑戰不成,便挑起司馬懿的頭盔百般污辱,司馬懿一笑置之。諸葛亮便命人送去女人衣物給司馬懿,恥笑他像個女人。司馬懿不為所動,反而穿著女人衣服翩翩起舞。沉住氣的司馬懿終于得到了安全。

平心而論,受氣時如果采取過激的態度對待,必將使事態發展到與自己的愿望背道而馳的方向。學會受氣,才能無往不勝。

胡雪巖也只是一個平常人,他在筑造自己的白銀大廈之時,時常會受氣。他是用怎樣的態度來對待受氣呢?

胡雪巖的做法是,一是沉住氣。不管受到多大的冤屈,都不要理會,爭取自己做得比人家更出色。二是咽下氣。氣郁悶于心中時,不但于事無補,更傷心傷身,得不償失。三是消了氣。有些氣本來就不值一提,也無傷大雅,何必記掛于胸?

1. 一片好心,卻砸了自己的飯碗

胡雪巖是一個窮人家的孩子,父親早逝。在他25歲的時候,上有老母,下有妻女,女兒有5歲左右的樣子。此時的胡雪巖是信和錢莊的伙計,如果用現代眼光來看的話,就是一家銀行的客戶經理。屬于收入較高的白領階層。當然,在那個歲月,最風光的事情是做官,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經商者乃現代帝王。

胡雪巖父親去世的時候,留給他幾間破舊的房子,他的太太又不工作,沒有收入,因此他一人的薪水,要供養全家四口,還要拿出一些錢來對房子進行修繕,有些吃力。他的房子肯定沒有用來對外出租生財。因此,除了胡雪巖的薪水,他太太還經常從大財主家弄點刺繡的活兒干,掙點計件費。胡雪巖在名為信和的這家私人銀行當了幾年學徒,業績不錯。他干的是放債和收債的活兒,發展客戶,回籠資金,獲得利潤。

這期間,胡雪巖結交了王有齡,經過交談得知,王有齡是一個候補的官員,而且還是個很有抱負的人。只是現在家道中落,沒錢去疏通關系把候補變成實補。胡雪巖知道,在當時的社會,沒有錢是辦不成任何事的。自己有心幫他,可是,疏通關系需要一筆很大的資金,這錢該從哪里獲得呢?

人算不如天算。一個偶然的機會,胡雪巖真的弄到了500兩銀子。

原來,曾經有一家飯館向信和錢莊借貸了500兩銀子,以擴大生意。誰料,飯館裝修完了之后,老板死了,剩下老板娘獨自支撐。

老板娘以前沒做過生意,她不想讓丈夫的心血白費,就勉強支撐,生意自然做得很差,別說還貸了,就連自己家人都快養活不起了。錢莊幾次催要貸款,老板娘都說生意不好,實在沒有能力償還。后來錢莊掌盤就將此事告到了官府。官府傳老板娘前來問案,老板娘說不是自己不還,而是沒有錢還,要還也要等有了錢再說,而且在堂上又哭又鬧。官府見狀也沒有辦法,把她抓起來也沒用,反而會更麻煩,最后只好讓他們堂下自己商議解決。

外國人大小事情都要法官宣判,而中國人經常是建議當事人庭外和解,這其實是中國人很特殊也很有效的一種做法。

官府撒手不管了,老板娘也沒錢還,一來二去,這筆錢就成了一筆死賬。

胡雪巖是錢莊的伙計,對這件事也知道得一清二楚,不過他是個有心人,每次經過那家飯館,都會偷偷瞄上一眼,看看生意是不是有所好轉。這樣過了一段時間,胡雪巖發現最近情況不一樣了,飯館的生意慢慢紅火了起來,他感覺討賬的時機來了。

有一天,胡雪巖看到進出飯館的人絡繹不絕,估計飯館今天能賺不少錢,于是他在飯館忙碌過后走了進去。老板娘一看他來了,馬上板起臉孔問道:“你是不是又來討錢了?”

胡雪巖連忙笑著回答:“你別誤會,我們掌盤上一次告了你,事后他也覺得心里很不安,一點點錢而已,你又不是賴賬的人,所以今天特意派我來跟你道歉。”胡雪巖這個人確實機靈,又很會講話,他一開口就講到了老板娘心里頭。

老板娘反倒覺得不好意思了,人家是來道歉的,自己卻還以為是來討債的,還給人家臉色看,所以臉色逐漸地和緩下來。

胡雪巖接著說:“我已經觀察過幾天了,如今你的生意越來越好了。”

聽到這話,老板娘馬上明白了,臉上就變紅了。

胡雪巖一看有門,又說:“我們老板特別交代,再怎么說你也是老客戶,如果現在有需要,我們還可以借錢給你,而且利息也可以低一點。”

老板娘聽了更覺得過意不去,說:“那怎么好意思呢,原來的錢過兩天我就還上,你來拿好了。”胡雪巖過了兩天再去,老板娘二話不說,就把500兩銀子還給他了。

拿到這500兩銀子,胡雪巖可就盤算開了:按理說,這500兩銀子是一筆死賬,如果把這筆錢交回錢莊,老板肯定喜出望外,夸獎一下自己是理所當然的,說不定還會因此給自己升職加薪;另一方面,自己與王有齡是交心的朋友,如今朋友有難,幫他一下是朋友最該做的事,況且,沒有幾個人知道我已經把這筆錢要回來了,只要悄悄地借給朋友,過些日子,他肯定會還的,到時候再給錢莊補上也不會有什么問題。

胡雪巖仔細權衡了一下利弊,決定資助王有齡。于是他將500兩債銀拿了出來,借給王有齡,讓他到京城打點一下,弄個官做。

但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才過了三天,胡雪巖“貪污公款”的事就敗露了。當錢莊老板對這500兩銀子的去向進行興師問罪時,胡雪巖說,王有齡有才華,有志向,而且在京城有好朋友做大官,此次就缺500兩銀子去京赴任,一旦其被委任實差后回杭州的話,肯定會還的,而且多交幾個官場朋友,有好處。

不過,老板可沒有胡雪巖這樣的好心,況且公司制度不能亂。雖然胡雪巖做人機靈,做事勤快,但他畢竟違反了公司制度,未經公司集體決策便私自發放貸款,老板決定殺一儆百,將他炒掉。說句實話,這位老板也實在缺乏大眼光,只看到胡雪巖破壞制度的一面,如果他能看到胡雪巖做人厚道的一面,對他的懲罰更加策略化一點,繼續留用他,他就等于留下了一只會下金蛋的母雞。

丟了飯碗的胡雪巖回到了家中,起初并沒對家里人說自己失業,一是怕全家人擔憂,二是覺得丟人,母親從小就教育他要勤快、聽話,現在居然被炒了魷魚,辜負了母親的教誨。直到母親從別的渠道得知胡雪巖被炒了,一家人因為唯一的經濟來源中斷而生氣、沮喪,這時胡雪巖才說了實情。

但是胡雪巖的母親聽信了謠言,以為是胡雪巖私吞了錢莊的500兩銀子,胡雪巖便解釋,他認識的一位朋友王有齡,極有才華,但無錢為官,老父又剛剛去世,極其困難,所以才借他500兩銀子,讓其找到發達之路,也算是做了一件善事。這番話打動了善良的母親,胡雪巖在母親那里得到了理解和信任。

因為破壞公司制度而失業,這使胡雪巖在杭州的銀行界成為黑名單上的人物。因此他找不到一份工作了。沒有了任何收入來源,全家面臨著窘迫的境地。這對于胡雪巖而言是一個危機。

為了謀生計,在杭州銀行界找不到工作,胡雪巖只得將眼光投向外界了,為此,他離妻別子,只身赴上海去尋求發展機遇。

2. 尋找大靠山,忍氣吞聲

胡雪巖依靠他在官場的第一座靠山王有齡的勢力生意越做越大,一片坦途。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軍圍攻杭州,王有齡別看只是一個文官,但是他很有骨氣,堅決保衛杭州,被圍兩月彈盡糧絕。于是他就委托胡雪巖沖出城外買糧。

胡雪巖很快買到糧食,然而無法運進城內。幾天后,杭州城被攻破,王有齡抱著“城在人在,城破人亡”的信念,上吊殉職而死。太平軍忠王李秀成感嘆其勇,厚殮其尸,派人護送棺木返回其故鄉福建。

胡雪巖聽說王有齡自殺殉職的消息后,備感悲痛。因他與王有齡是生死至交,至交死了,怎能不讓人心痛?況且他現在的生意,主要是得力于王有齡,在這種亂世,王有齡就是他最信任的靠山,如今王有齡一死,靠山沒了,胡雪巖豈能不悲傷?

此時的胡雪巖,已踏上“官商”之路,王有齡雖然死了,但他不能一日無官場靠山。他開始將目光投向了杭州藩司蔣益澧。但他逐漸在交往中發現,蔣益澧謹慎有余,遠見不足,對官場中事也是不甚了了,不能成為強有力的靠山。他不得不尋找更有價值的人物。這時,他將目光投向了閩浙總督左宗棠。

但是,左宗棠不是王有齡,他這個人,性格剛直果斷,愛憎分明,疾惡如仇。有兩件事特別能說明問題。第一件事,是說左宗棠在駱秉章府中做幕僚之時,駱秉章的妾弟求其姐找駱秉章賞派差使。當時,駱秉章不管政事,皆由左宗棠料理。因為知道左宗棠的脾氣,駱秉章“面有難色”。但其妾屢屢請求不已,無奈之下,駱秉章便請左宗棠喝酒。

這種事說起來有點可笑,駱秉章是左宗棠的上司,為了讓下屬辦一件事,竟然把下屬請到了酒桌上,可見左宗棠是什么樣的人了。

然而,左宗棠完全不給上司面子。酒過三杯,左宗棠即置杯長揖,摘下了帽子,要向上司告別。在封建時期,官員的帽子代表的是官位,摘下帽子,意思就是說辭職不干了。駱秉章一看左宗棠要辭職不干,糊涂了,忙問為什么。左宗棠說:“明人不煩細說。意見不合,便當割席。君子絕交,不出惡聲,何必多言。”在左宗棠看來,他倘若為駱秉章的妾弟開此先例,其他的人會怎么想?今后又怎么做事?這種為官作風,甚為少見。這在今天,也是值得稱頌的。

第二件事,是說左宗棠與曾國藩絕交。按理說,曾國藩對左宗棠有提攜之恩。沒有曾國藩,左宗棠可能一輩子都默默無聞。然而,天京攻陷之后,倆人關系出現巨大裂痕。

曾國藩為了向朝廷邀功,就上報稱悍賊被一網打盡。其中,特別說明洪秀全之子也積薪宮中自焚。左宗棠聽說后很是懷疑,據他了解,洪秀全之子已逃至廣德,被人迎入湖州城。于是,左宗棠上折,說明真實情況,并提及其弟曾國荃胡作非為。結果,此事令曾國藩大為不滿。他也上折反駁,稱左宗棠是虛張聲勢,自己邀功請賞。左宗棠再上書辯解,且言辭激烈,有口誅筆伐的味道。這種不留情面的做法,致使倆人十余年的交情付諸東流。

胡雪巖也對左宗棠的性格有所了解,但是,為了自己的前途大業,即使左宗棠是一只老虎,他也得去摸摸老虎的屁股。

此時左宗棠正憂心忡忡,杭州連年戰爭,餓死百姓無數,無人耕作,許多地方真是“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自己帶數萬人馬同太平軍征戰,幾萬人馬吃飯成了個大問題。

正在考慮之時,手下人報,浙江大賈胡雪巖求見。左宗棠是一個傳統的官僚,一向對商人有偏見,“無商不奸”的思想在他的腦中作怪,而且他又風聞胡雪巖在王有齡危困之時,居然假冒去上海買糧之名,侵吞巨款而逃。心想此等無恥的奸商,本不欲見他,無奈蔣益澧的面子,只得待了半天,才懶洋洋地宣胡雪巖進見。

胡雪巖一進去,就察覺到了氣氛不對,隨即告誡自己小心謹慎。胡雪巖振作精神,撩起衣襟,跪地向左宗棠說道:“浙江候補道胡雪巖參見大帥!”左宗棠視而不見,仍怒目圓睜。一會兒,左宗棠那雙眼睛開始轉動,射出涼颼颼的光芒,將胡雪巖從頭到腳仔細看了一遍。

胡雪巖為了見左宗棠,穿的是官服,頭戴四品文官翎子。他中等身材,雙目炯炯有神,臉頰豐滿滋潤,一副大紳士派頭。端詳之后,左宗棠面無表情地說道:“我聞名已久了。”這句話誰聽都覺得刺耳,誰都懂得它的諷刺意味。它的潛臺詞就是:“我早就聽說過你這個奸商了!”

胡雪巖也不是一只省油的燈,他以商人特有的耐性,壓住心中的不滿,他覺得自己面前只不過是一個挑剔的顧客,挑剔的顧客才是真正的買主。胡雪巖沒有直接謙虛地回答左宗棠,而是再次以禮拜見左宗棠。他聽說左宗棠素來是個吃捧的人,抓住這一弱點,恭賀左宗棠收復杭州,功勞蓋世。然后又向左宗棠道謝,使杭州黎民百姓過上安定日子。

胡雪巖一邊恭維一邊注視著左宗棠,他見左宗棠臉上露出一絲不易讓人覺察的微笑。捕捉到這一信息,胡雪巖又急忙施禮。這一次左宗棠雖然仍舊矜持地坐在椅子上,但先前陰沉的黑臉慢慢地展現出了笑容,也許面子過不去,他裝著恍然似的說:“哎呀,胡大人,請坐!”胡雪巖在左宗棠右側的椅子上坐了下來,擺脫了尷尬的窘境。

胡雪巖坐定之后,左宗棠直截了當問起當年杭州購糧之事,臉上的笑容隱去,現出肅殺之氣。胡雪巖這才如夢初醒,趕緊把事情從頭到尾講了個清清楚楚,說到王有齡以身殉國,自己又無力相救處,不禁失聲痛哭起來。

左宗棠這才明白自己之前聽說胡雪巖的一些事只不過是謠言,現在看來這個商人并不是一個奸詐小人,反而應該稱得上是忠義之士。左宗棠不禁羞愧不已,馬上轉變了態度,軟語安慰胡雪巖。

胡雪巖見左宗棠態度已有松動,急忙拿出2萬兩藩庫銀票,說明這銀票是當年購糧的余款,現在把它歸還國家。他解釋說,巨款本應屬于國家,現在他想請求左帥為王有齡報仇雪恨,并申奏朝廷懲罰見死不救又棄城逃跑的薛煥。這符合常情的懇求,左宗棠欣然答應,并叫管財政的軍官收下了這筆巨款。

從左府出來后,胡雪巖長出了一口氣,自己受點委屈也是值得的,雖然左宗棠還沒有完全信任自己,但是,這個大靠山已經慢慢地向自己靠攏了。

3. 受點氣不見得是壞事,吃虧是福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安县| 松阳县| 昆山市| 冷水江市| 城市| 大同市| 将乐县| 黑龙江省| 内乡县| 平安县| 松溪县| 济阳县| 江门市| 永州市| 都匀市| 瑞丽市| 连山| 鹿泉市| 西畴县| 奉节县| 诸城市| 贵溪市| 黔西县| 米易县| 达拉特旗| 洛扎县| 龙江县| 长沙县| 永济市| 彭山县| 葫芦岛市| 杂多县| 翁牛特旗| 宜州市| 丰镇市| 章丘市| 鲁甸县| 乐陵市| 张掖市| 石家庄市| 贵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