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解放軍學忠誠干凈擔當
- 楊朝暉
- 12字
- 2020-07-03 16:53:37
無條件執行,保證完成任務
● 服從!無條件服從
西點軍校第52屆畢業生,國際電話電報公司總裁蘭德·艾拉斯科說:“軍人的第一件事就是學會服從,整體的巨大力量來自于個體的服從精神。”對軍人來說,服從命令是天職。一支部隊、一個組織、一名戰士,要完成上級交付的任務,必須具有強有力的執行力。接受了任務的那一刻,就等于做出了承諾,而完成不了自己的承諾,是不該去找任何借口的。這是一種崇高的思想,體現著一個人對自己的職責和使命的態度。
在西點軍校,服從被視為一種美德,每一位軍人都必須服從上級的指揮。即便是立場最自由的旁觀者,都堅信著服從的觀念。在西點人看來,學不會服從,不養成服從的習慣,就不能在軍隊中立足。
1945年6月30日,布雷德利將軍在給巴頓將軍撰寫工作能力報告時,給了一個不同尋常卻又合情合理的評語:“他總是樂于并且全力支持上級的計劃,而不管他自己對這些計劃的看法如何。”簡單的一句話,就道出了巴頓將軍的服從意識。
服從是自制的一種形式,每一位軍人都要深刻體驗身為一個偉大集體中的一分子,哪怕是很小的一分子,有著怎樣的意義。西點人深知,從組織里走出的每一位軍官,都是投入戰爭的人,要執行作戰命令,要帶領士兵進攻有堅固防御的敵人,沒有服從就不可能有勝利。
威廉·拉尼德說過:“上級的命令,就像大炮發射出的炮彈,在命令面前你無理可言,必須絕對服從。”
能夠進入西點軍校的學員,各方面都是優秀的,但越是這樣的青年,越有可能變成剛愎自用的管理者。考慮到這一點,西點軍校對學員進行了嚴格的服從訓練,讓他們知道自己是西點團隊中的一員,肩負著國家的重大使命。
培養服從意識的訓練是殘酷的。在訓練的過程中,學員失去了“自由”,不能保留任何最基本的個人財物,不準保留任何代表個人特色的象征。在最初訓練的幾個星期里,他們都像新生兒一樣,沒有姓名,也沒有任何獨立的個性。
此外,西點還采用了“斯巴達式”的各種訓練。這種方式的優點在于,學員的身體時刻處于疲憊不堪的狀態,沒有提出反對的余地,進而形成無條件服從上級的基礎。這種行為積累下來,就可維持絕對服從的團隊規則,今后就算他們有再好的理由,也無法對規則提出異議。
當西點的軍官對學員下達指令時,學員必須重復一遍軍官的指令,然后軍官問道:“有什么問題嗎?”學員的回答只能是:“沒有,長官。”這樣的回答等于做出了承諾,接受了軍官分派給自己的任務。
軍人必須學會服從,尤其是初級職務的軍官,倘若不學會服從,不養成服從的觀念就無法在軍隊中立足。雖然,不是所有的指令都絕對正確,畢竟上級也會犯錯,但他的地位、責任決定了他有權力發號施令,上級的權威、整體的利益,是不允許部屬抗令的。
軍人的生命意味著責任,必須服從命令,時刻準備著。當沖鋒號吹響的時候,你必須出發,哪怕是赴湯蹈火,也不能有任何的猶豫或退縮。服從,是成長直至成熟的第一步,也需要個人付出巨大的努力。當你身處服從的角色上,就要遵照命令做事,暫時摒棄個人的利益,把集體的利益放在首位。
在服從命令的過程中,你會對集體的價值觀念、運作方式有更加透徹的了解。在服從的過程中,你也會遇見各種難題,但穿過所有困難的考驗,你的自信、自尊和自律也會隨之更上一層樓。要知道,服從不僅是對組織的忠誠,也是對自我的尊重與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