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聰明老板不繳糊涂稅:企業納稅誤區一點通
- 羅春秋
- 1195字
- 2020-06-29 14:43:43
誤區No.007 稅務零申報的三大誤區
很多納稅人認為,企業當期不需要繳納任何稅費時就可以不申報納稅。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這些納稅人沒有弄清楚應納稅款、稅務零申報和稅務不申報之間的關系,所以容易走入以下3個誤區。
誤區一:沒有稅費可繳時,可不用申報
某企業為小規模納稅人,最新一季度的銷售統計顯示,銷售收入未超過9萬元,而月平均收入是2萬元。負責企業稅務工作的員工以為可以不用給公司進行納稅申報。
而事實上,企業沒有稅費可繳時,也需要進行納稅申報,此時要做的就是“零申報”。零申報是指企業在納稅申報的所屬期內沒有發生應稅收入,但還是要進行納稅申報,只不過申報繳納稅款時,數額為0。根據《稅收征管法》和稅法的相關規定,納稅人必須如實填寫納稅申報表進行申報,即使收入較少,符合小微企業免征增值稅的優惠政策,也要進行納稅申報,否則會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需要企業和財會人員注意的是,如果公司正在籌建期,自然處于虧損狀態,而公司只對所得稅一項進行零申報的做法也屬于未如實申報,是違反相關規定的。所以,即使籌建期沒有開票業務,企業每月也需要記賬,這樣才能生成數據,便于進行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的零申報工作。
誤區二:企業長期沒有應稅收入是可以長期零申報的
企業出現零申報一般有兩種情形:一是企業處于初創期,尚未正式運營,沒有任何收入,這時出現的零申報屬于合法的申報;二是企業故意隱瞞未開票的收入,進行虛假零申報。
企業進行零申報就意味著當期沒有收入來源,如果出現長期零申報的情況,可能是企業確實經營不善,這樣企業還能不能持續經營下去就會是問題;但也可能是企業故意進行零申報,目的是逃稅,這種做法是違法的。
若是企業確實長期沒有應稅收入,所以自然會出現長期零申報的情況。但這種情況是有風險的,一旦主管稅務機關發現企業長期零申報,就會核查企業的應稅收入情況,當發現企業處于經營不善的狀態時,就可能會聯合其他相關部門勸說企業宣告破產。
若是企業故意隱瞞應稅收入,進而少繳稅費,則這種做法也存在涉稅風險。一旦該行為被主管稅務機關查出,企業不但需要補繳應繳而未繳的稅費,還會被罰繳相應的稅費滯納金和罰款,并且企業將被稅務部門列為重點監控對象,到最后會是得不償失的局面。
誤區三:零申報與企業信用沒有關系
近些年,稅務機關更加重視企業的納稅信用等級評估,并且想盡辦法使企業也重視納稅信用等級。比如,企業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為A、B級的,可取消增值稅專用發票認證的程序,使企業辦稅更便利;反之,如果企業納稅信用等級被評定為D級,則企業的辦稅工作會舉步維艱。
如果企業在一個評價年度內,因非正常原因導致增值稅連續3個月或累計6個月零申報甚至負申報的,企業的納稅信用等級就不能評定為A級。另外,隱瞞收入進行虛假零申報的,不但會補繳當期稅款,還會交稅費滯納金和相關罰款,同時稅務機關會相應地對企業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為D級甚至更低的級別,情節嚴重的還會移送稽查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