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創新方法
- 周蘇
- 1663字
- 2020-06-29 14:28:42
2.3.2 小組成員
奧斯本認為,實施頭腦風暴法小型會議的參加人數包含主持人和記錄員在內以6~7人為宜。頭腦風暴法小組人數的多少取決于主持人風格、小組成員個體的情況等因素,小組人數太多或太少效果都不太理想。人數過多時,會使某些人沒有暢所欲言的機會;人數過少時,則會場面冷清,影響與會者的熱情。
在實施過程中,對小組成員和主持人的要求如下所述。
1.小組中不宜有過多的專家
與會者最好職位相當,對所要解決的問題都感興趣,但是不必皆屬同行。
在進行頭腦風暴的過程中,如果專家太多,就很難做到“暫緩評價”。權威在場必定會對與會者產生“威懾”作用,造成心理壓力,難以形成自由的發言氛圍。
然而,在實際操作頭腦風暴的時候,會議與會者往往都是從企業的各個部門匯集而來的各專業領域的專家里手。在這種場合,無論主持人還是與會者,都應注意不要從專業角度發表評論,否則會引起爭議,打破暫緩評價的和諧局面,產生不良效果。
還有一點很重要,這就是專家的人選應嚴格限制,以便與會者把注意力集中于所涉及的問題上,具體選取原則如下:
(1)如果與會者相互認識,要從同一職位(職稱或級別)的人員中選取,領導人員不應參加,否則可能會對某些與會者造成某種壓力。
(2)如果與會者互不認識,可從不同職位(職稱或級別)的人員中選取。在這種情況下,不應宣布參加人員的職稱或職務。與會者不論職稱或職務級別的高低,都應同等對待。
(3)與會者的專業應力求與所論及的決策問題相一致。這并不是專家組成員的必要條件,但是,專家中最好包括一些學識淵博,對所論及問題有較深理解的其他領域的專家。
2.小組成員最好具有不同學科背景
如果小組成員具有相同的學科背景,他們都是同一方面的專家,那么,很可能會沿著固有專業方向的常規思路來開發思想、產生觀念。這樣,同學科或相近學科的成員所產生的構想范圍就會有限,而不能發揮頭腦風暴的優勢。相反,如果小組成員背景不同,他們就有可能從不同的層面、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提出千差萬別的觀點,從而更有利于獲得頭腦風暴效應。
3.與會者應具備較強的聯想思維能力
與會者具有較強的聯想思維能力是頭腦風暴法獲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證。在進行頭腦風暴時,組織者應盡可能提供一個有助于把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討論問題的環境。在頭腦風暴會議上,有的人提出的設想可能是其他準備發言的人已經思考過的設想。其中一些最有價值的設想,往往是在已提出設想的基礎上,經過頭腦風暴迅速發展起來的設想,或對兩個或多個設想進行綜合所得到的設想。因此,頭腦風暴法產生的結果是成員集體創造的成果,是頭腦風暴小組成員互相感染激勵、互相補充完善的總體效果。
4.頭腦風暴小組主持人的確定
只有對整個頭腦風暴過程進行適度控制和協調,才能減少頭腦風暴的抑制因素,激勵新想法,發揮小組群體的創造力,獲得預期的效果。由此可見,頭腦風暴小組中的主持人非常重要。
主持人必須能夠做好以下三點:
(1)能掌控會議,并使頭腦風暴會議的成員嚴格遵循頭腦風暴法的基本規則。
(2)要使會議保持熱烈而輕松的氣氛。
(3)要保證讓全體與會者都能暢所欲言,獻計獻策。
頭腦風暴會議的主持人必須具有豐富的經驗,能夠充分把握討論問題的本質。主持人應樂于接受頭腦風暴法所造成的奔放而接近狂熱的會議氣氛,努力使與會者忘卻自我,從而變得更加自由。主持人應及時地發現與會者朝哪個方向提出設想,并巧妙地將脫離正確方向的與會者引回到既定的目標方向上來。
為了更好地掌控頭腦風暴會議,主持人可以運用以下技巧,使頭腦風暴達到既定目標:
(1)在與會者發言氣氛顯得相當熱烈時,可能會出現許多違背頭腦風暴法基本原則的現象,如哄堂大笑,甚至公開評論他人意見等,此時主持人應當立即制止,并號召大家給予發言者鼓勵。
(2)當許多靈感已被陸續激發出來,而與會者也開始表現為疲憊狀態、靈感激發速度明顯下降時,主持人可以用“每人再提兩個點子就結束”之類的話語激發創意靈感。
(3)主持人應控制好時間,一般建議控制在30min左右,以免與會者太疲倦而產生反感甚至厭惡情緒。
(4)在會議結束時,主持人應對會議的成果表示肯定,對與會者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