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自控力:掌控情緒提高效率的實用心理學作者名: 張為娜本章字數: 1436字更新時間: 2020-06-19 10:40:18
利用積極想象提高自控力
有一位喉癌患者,癌瘤幾乎阻塞了她的咽喉。每天,她只能喝一些果汁來維持生命,醫生已“無計可施”,并斷言“她的生命只有一兩個月”。然而,這位患者接受一位精神心理學家建議,運用“精神想象操”,每天靜坐在床上,調整情緒,排除雜念,想象自己體內的白細胞成了驍勇的“戰士”,一起集中到喉頭將癌細胞惡魔一個個殺死。如此只一個月,病情便有明顯地好轉,一年之后癌瘤竟奇跡般地消失了。
這是美國卡爾·西蒙頓醫生在運用想象的力量治好了自身的皮膚癌之后,又創造的“精神想象操”來治療晚期癌瘤的案例。
想象是發揮潛能量的強有力武器,借助主觀意念進行積極的思維和想象,能帶來良好的暗示和無窮的動力。通過想象改變不良刺激,可以分散大腦右半球對免疫系統的抑制作用,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和抗病力,使病癥得到緩解或消除。
此外,想象還有“越想越像”的神奇功能。美國專家將免疫系統與癌細胞作戰的過程先編制成程序,然后讓患者閉目、放松,再按編好的作戰程序想象“攻擊”細胞。結果在119名接受這種療法的患者中,有1/4的患者得以康復,其余3/4的患者也不同程度地延長了生命。
在清醒狀態下,人們很難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難以尋找內心真正的需要。但是在每個人的內心關于人的這個自我藍圖卻非常清晰,即對“我是什么樣的人”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在意識中,因為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這幅圖可能是模糊不清、難以辨認的;但在潛意識中,這幅圖卻清清楚楚地在那里,纖毫畢現。
這幅圖是依據人們的自我認知形成的。而這些關于自己的認知,大多數都是根據自己過去的經歷、成敗、榮辱以及他人作出的反應而無意識地形成的。根據這些認知,人們在心理層面上構建了一幅關于“自我”的圖像。雖然沒有意識到這個圖像的存在,但人們的行為舉止都在無形之中受到這個圖像的影響,它指引著你前行的方向和速度。
有了一個明確的自我意象,就能很清晰地告訴人們哪些事情是必須要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同時也會告訴自己什么才是適合自己、最有益于自己的發展的。這樣,你的一切行動、感受、舉止甚至才能,才能始終以自我意象為中心,與之相符合。
也就是說,這個自我藍圖就是人們的行動指南,人們會按照這個指引去行動,而不會迷茫,不會背其道而行之。清楚自己的本意,能使人們在發展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彎路,少經歷一些坎坷,進而更快地走上成功之道。
《科學季刊》曾報道一個實驗,實驗的目的是研究“意象練習”在提高籃球罰球技能時所起的效果。
這個實驗中有三組學生。第一組學生被要求連續20天每天堅持實地練習罰籃,并在第1天和第20天計算得分。第二組學生也在第1天和第20天計算罰球得分,但在之間的18天里不進行任何罰籃練習。第三組學生也在第1天和第20天計算罰球得分,也不在之間的18天里進行任何罰籃練習,卻被要求每天花20分鐘想象自己將罰球投入球籃中。如果想象中沒有進球,這些學生就需要想象自己對罰球動作、罰球過程進行相應的糾正。
在第20天統計學生的罰球得分時,研究人員發現:第一組學生經過實地練習后,罰球得分提高了24%;第二組學生沒有經過實地練習,罰球得分沒有提高;但是同樣沒有進行實地練習的第三組學生的罰球得分竟然提高了23%。
這就是想象力的功勞:雖未實地練習但也發揮出了練習的結果。
很努力卻做不成一件事,不在于你的意志力不堅定,而在于你的目標是否符合你的自我意象。如果你讓想象力設定另一幅畫面,你的自我意象就會改變,結局也會改變。在頭腦里,多做一些積極的想象,想象自己有足夠的意志力控制自己,這更有助于自控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