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目標心理學——一個人偉大是因為他的目標偉大(3)
- 成功要讀心理學:個人勵志與自我超越的心靈指南
- 牧之 張震
- 3827字
- 2014-01-22 10:36:36
這個結果是否意味著這三個人都是失敗者?絕對不是,因為他們都是懷著不同的目的參加比賽的。第一個人想通過比賽檢驗一下自己的耐力,他做到了,他的成績超過他的預料;第二個人想提高自己以往的成績,他也達到了目的;第三個人一輩子沒跑過馬拉松,他的目標就是跑完全程,達到終點,他也做到了。
由于這三個人都達到了目的,因此不管誰取得金牌,他們都是勝利者。
其實,獲勝只是一個事件,做一名勝利者才是一種精神。金牌是我們參加比賽的唯一目標嗎?其實就像上面故事所說的那樣,我們每個人參加比賽都應該給自己定下一個應該實現的目標,實際上只要實現了自己立下的目標,就是一種成功。
◎看不到目標比死還可怕
很多人把別人的成功看作是運氣,把自己的失敗歸結為命不好,因而放棄了努力,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了上天。他們不知道一個偉大的奧秘,你的上帝就是你神圣的目標,只有他才可以引領你去成功的殿堂與幸運之神約會。
◎目標導致結果
美國人、法國人、猶太人,這三個人即將被關進監獄三年,監獄長說可以答應他們每個人一個要求。美國人愛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國人最浪漫,要了一個美麗的女子相伴。而猶太人說,他要擁有一部與外界溝通的電話。
三年過后,第一個沖出來的是美國人,他嘴里、鼻孔里塞滿了雪茄,大喊道:“給我火,給我火!”原來他忘記帶火了。
接著出來的是法國人。只見他手里抱著一個小孩子,美麗女子手里牽著一個小孩子,肚子里還懷著第三個。法國人正愁眉苦臉地準備著如何讓孩子們長大成人。
最后出來的是猶太人,他緊緊握住監獄長的手說:“感謝你讓我擁有一部電話,這三年來我每天與外界聯系,我的生意不但沒有停頓,反而增長了200%,為了表示感謝,我送你一輛勞斯萊斯!”
什么樣的選擇決定什么樣的生活,什么樣的目標導致什么結果。今天的生活現狀是由三年前我們的目標決定的,而今天我們的目標將決定我們三年后的生活。難怪有人說,目標永遠是你將來生活的底片。
◎要完成大目標,先設定小目標
一只新組裝好的小鐘放在了兩只舊鐘當中。兩只舊鐘“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著。其中一只舊鐘對小鐘說:“來吧,你也該工作了。可是我有點擔心,你走完三千二百萬次后,恐怕便吃不消了。”
“天啊!三千二百萬次。”小鐘吃驚不已,“要我做這么大的事?辦不到,辦不到。”
另一只舊鐘說:“別聽他胡說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鐘滴答擺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這樣簡單的事。”小鐘將信將疑,“如果這樣,我就試試吧。”
小鐘很輕松地每秒鐘“滴答”擺一下,不知不覺中,一年過去了,它擺了三千二百萬次。
每個人都渴望夢想成真,成功似乎遠在天邊遙不可及。其實,我們有了清晰的目標后,只要想著今天我要做些什么,明天我該做些什么,然后努力去完成,就像那只鐘一樣,每秒“滴答”擺一下,成功的喜悅就會慢慢浸潤我們的生命。
曾經有一位63歲的老人從紐約市步行出發,經過長途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難,終于到達了邁阿密市。
在那兒,有位記者采訪了她。記者想知道,這路途中的艱難是否曾經嚇倒過她?她是如何鼓起勇氣,徒步旅行的?
老人答道:“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氣的。我所做的就是這樣。我先走了一步,接著再走一步,然后再一步,我就到了這里。”
為了要達成大目標,不妨先設定“小目標”,這樣會比較容易達到目的。許多人會因目標過于遠大,或理想太過崇高而輕易放棄,這是很可惜的。若設定了“小目標”,便可較快獲得令人滿意的成績。你在逐步完成“小目標”時,心理上的壓力也會隨之減小,大目標總有一天也能完成。
◎用潛意識強化你的目標
講師伸出了一個手指,問學員這是幾,學員們齊聲說“1”。
講師又舉起了一個手指,問學員是幾,學員們齊聲說“1”。這時講師問:“1+1=?”講師隨即伸出了兩個手指,學員們齊聲說“2”。
講師又問:“1+2=?”講師這時有意地出示了3個指頭,學員們異口同聲說“3”。
這時候,講師繼續問:“2+2=?”當講師又隨即出示3個手指頭時,大部分學員都不加思索的異口同聲回答“3”。
就像是在培訓課堂上做的另外一個游戲。講師要求學員們不停地把“老鼠”這個詞說30遍。當學員們說完30遍“老鼠”時,講師立即問“老鼠吃什么?”這時就有80%的人都說“貓”。
潛意識對人類達成目標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當一個人的潛意識在工作狀態時,它便會指揮你的大腦隨之進行思考,哪怕是錯誤的思考結論。潛意識的力量比意識大3萬倍以上。潛意識一天工作24小時,從不休息,它總是想方設法幫助你。
◎將重要目標簡單輕松化
在一次重要的比賽上,一位國內跳高運動員面臨著沖擊金牌的最后一跳。教練對她說:“跳過這兩厘米,你的房子就到手了。”結果她就是沒跳過這兩厘米。
在洛杉磯奧運會上,當受了傷的跳水王子洛加尼斯面臨著沖擊金牌的最后一跳時,教練對他說的是:“你的媽媽在家等著你呢。跳完這一輪,你就可以回家吃你媽媽做的小餡餅了。”結果洛加尼斯用他的毅力和精神風貌征服了裁判。
同樣是激勵性誘導,一所房子與媽媽的小餡餅,在運動員的心理上引起的反應有什么不同呢?在重要時刻,如果一味地加重自己心理負擔,反而會影響到人的能力發揮。如果將很重要的目標簡單化、輕松化,就會超常發揮取得成功。
◎根據目標作相應的改變
一條小河經歷了重重阻撓,繞過高山與巖石,穿過森林和田野,一路奔騰,暢行無阻。最后,它來到了沙漠,小河想:“前面那么多困難都克服了,這次也應該能成功吧!”可是,它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白費了,水都滲到泥沙中,迂回不前。小河嘆息說:“我最拿手的本事也不管用了,看來我注定平庸,永遠也到不了大海。”
微風過來安慰它說:“我可以穿越沙漠,你也可以的,不過你要嘗試著改變一下你自己……”
“改變自己,升華自己!”小河默默地念著。“可是我從來沒有這樣做過啊,我能做得到嗎?如果不行,那我豈不是自我毀滅嗎?”
“你這樣想只是因為你從來就沒有認識到自己還有巨大的潛能,沒有認清你自己的本質,你可以的!”微風鼓勵說。
小河鼓起勇氣,對自己說:“改變自己,升華自己!”于是,它投入了微風的懷抱,蒸發了,化作輕盈的水汽。第二天,它又化作了雨滴,終于融入了浩瀚的大海。
每個人就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一路上你需要跨越生命中的重重障礙,才能有所突破、有所進步。在這個過程中,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像河流那樣善于放棄你所認為的自我,并且根據自己的目標作相應的改變。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伊索寓言》中有一則關于鄉下老鼠和城市老鼠的故事:
城市老鼠和鄉下老鼠是好朋友。有一天,鄉下老鼠寫了一封信給城市老鼠,信上這么寫著:“城市老鼠兄,有空請到我家來玩。在這里,可享受鄉間的美景和新鮮的空氣,過著悠閑的生活,不知意下如何?”
城市老鼠接到信后,高興得不得了,立刻動身前往鄉下。到那里后,鄉下老鼠拿出很多大麥和小麥,放在城市老鼠面前。城市老鼠不屑地說:“你怎么能夠老是過這種清貧的生活呢?住在這里,除了不缺食物,什么也沒有,多么乏味呀!還是到我家玩吧,我會好好招待你的。”鄉下老鼠于是就跟著城市老鼠進城去。
鄉下老鼠看到那么豪華、干凈的房子,非常羨慕。想到自己在鄉下從早到晚,都在農田上奔跑,以大麥和小麥為食物,冬天寒冷,夏天炎熱,和城市老鼠比起來,自己實在太不幸了。
聊了一會兒,他們就爬到餐桌上開始享受美味的食物。突然,“砰”的一聲,門開了,有人走了進來。他們嚇了一跳,飛似地躲進墻角的洞里。
鄉下老鼠嚇得忘了饑餓,想了一會兒,戴起帽子,對城市老鼠說:“鄉下平靜的生活,還是比較適合我。這里雖然有豪華的房子和美味的食物,但每天都緊張兮兮的,倒不如回鄉下吃麥子來得快活。”說罷,鄉下老鼠就離開都市回鄉下去了。
不同個性、習慣最終會使彼此回歸到自己所熟悉的架構里。我們在構筑自己的目標的時候,也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個性、習慣。不考慮自己的優勢和個性的目標不是適合自己的目標。
◎不要讓誓言成為桎梏
一個獵人有個習慣,愛立誓言。一天他去打獵的時候,便立下誓言:今天只打野兔。然而,這天他遇到的全是山雞。于是這天他便空手而歸。晚上,他躺在床上十分后悔,發誓明天一定只打山雞。
第二天他便按他的誓言去打獵。然而,這天他遇到的全是狐貍。于是,又發誓明天只打狐貍。
第三天,他又按照他的誓言去打獵。而這天他遇到的全是野豬。于是晚上又空手而歸。
……
后來,這個獵人便在自己的誓言中死去了。
誓言本身是為了達到某一目標而設立的愿景,如果誓言成了達成目標的桎梏,那么,這個誓言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
◎將你的目標分解
1984年東京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中,名不見經傳的山田本一舉獲得世界冠軍。有很多人為此質疑。兩年后的意大利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中,他再次獲得冠軍。
馬拉松賽是體力和耐力的運動,只有身體素質好又有耐性的人才有望奪冠,爆發力和速度都是次要因素。
山田本一是怎樣獲得成功的呢?在接受采訪中他這樣說:每次比賽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路線仔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志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志是一棵大樹;第二個標志是銀行;第三個標志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比賽的終點。比賽開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沖向第一個目標,等到達第一個目標后,又以同樣速度向第二個目標沖去。40多公里的賽程,就被我分解成這么幾個小目標輕松跑完了。
山田本一成功的奧秘就在于將最終目標分成幾個小目標,在每一個小目標中以最飽滿的激情和動力來完成,從而達到最后的勝利。
生活中,我們之所以半途而廢,這其中的原因,往往不是難度較大,而是總覺得成功離我們較遠。確切地說,我們不是因為失敗而放棄,是因為倦怠而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