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演講的準備工作(1)
- 成大事必備的99個演講技巧
- 盛安之
- 5329字
- 2014-01-22 15:34:54
1
明確演講的目的
演講作為一種現(xiàn)實的社會性活動,其目的或目標可用一句話來概述,即爭取最大限度的“共同性”。這里所說的“共同性”乃“取得共識、建立同感”之意思。可是各種不同的演講還有自己的目的,有宏觀的和微觀的目的,還有現(xiàn)場的和散場后的目的。
演講的宏觀和微觀目的
從總體上看,演講的目的就是讓演講者與聽眾取得共識,使聽眾改變態(tài)度,激起行動,推動人類社會向理想境界邁進。演講無論是宣傳自己的主張、觀點,或是傳播道德倫理情操,還是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藝,都是為了讓聽眾同意自己的主張、觀點和立場以取得共識,并在此基礎上激發(fā)聽眾的實際行動,向著理想境界邁進。這是演講的公共目的和意義。
從演講的微觀目的來看,迄今為止,尚未有專職演講家。當今的演講者都有自己的正式職業(yè)或專業(yè)。例如林肯是總統(tǒng),丘吉爾是首相。由于其職業(yè)不同、專業(yè)不同,經(jīng)歷等多種因素的差別,演講的目的、內(nèi)容也有所不同。從微觀上看,每位演講者的每一次演講都有不同的具體目的。
現(xiàn)場目的和散場后目的
我們還可以從演講者所追求的目的來看演講的目的,一般有現(xiàn)場目的和散場后目的兩種。
從現(xiàn)場目的來看,每個演講者都希望演講能成功。這一目的完全可從現(xiàn)場和直觀效果反映出來,如聽眾的表情、情緒,或者捧腹大笑,或者義憤填膺,或者歡呼雀躍,或者淚水橫流,或者高呼口號,或者掌聲雷動,這就表明演講者的實用目的符合了聽眾的實用目的,引起了共鳴。當然,現(xiàn)場的效果僅是表面的,關鍵是演講者的實用目的、演講的內(nèi)容打動了聽眾的心靈。
當然任何演講者不會只停留在現(xiàn)場的目的上,而是更追求散場后的目的,即聽眾的實際行動,這才是演講者的最終目的。
拿破侖率部隊在遠征埃及時,在金字塔附近和敵人的主力遭遇,情況危急,拿破侖立在馬隊前高聲演講道:“士兵們,今天四千年歷史從這些金字塔的上面看著你們!”簡短的演講使遠征疲憊的法軍士氣大振,終于大勝敵軍。
他的演講產(chǎn)生了現(xiàn)場的直觀效果,鼓舞了士氣,士兵英勇殺敵,取得了勝利,進而實現(xiàn)了散場后的目的。
總之,演講現(xiàn)場的目的是散場后目的的前提和基礎,散場后的目的又是現(xiàn)場目的的歸宿。沒有現(xiàn)場目的的實現(xiàn),就不可能有散場后目的的實現(xiàn);如果只追求散場后的目的,忽視追求現(xiàn)場目的,散場后的目的不過是一句空話。演講也就失去了意義。演講是一種復雜的社會實踐,更是一種工具。人們拿起工具總是有目的的,沒有目的的演講是不存在的,只是目的的正確與否、高雅與否的不同而已。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聽眾的目的。聽眾是無數(shù)個個體的集合。由于這些人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興趣、職業(yè)等不同,聽演講的目的也自然是各不相同的。
林肯解放黑奴的演講,聽眾有擁護的,也有反對的,可見其目的是根本不同的。即使目的都一樣的聽眾,對同一內(nèi)容的演講也往往各取所需,各有偏重。但從總體上說,演講者的具體實用目的和聽眾個體實用目的是統(tǒng)一的。
總之,每位演講者必須確立明確的演講目的,做到宏觀和微觀的統(tǒng)一、表層與深層的統(tǒng)一、目前與長遠的統(tǒng)一,這樣的演講才是有意義的、有價值的。
2
確立一個合適的主題
主題是演講的靈魂,它決定演講思想性的強弱,制約材料的取舍和組織,影響到論證方式和藝術調(diào)度。它是選題的具體化、明朗化。沒有明確的主題,演講就如同沒有靈魂的偶像,即使講得天花亂墜,也會讓人不知所云,不得要領。
體現(xiàn)時代精神,順應歷史潮流
演講的目的在于宣傳、教育、組織和激勵群眾。因此,選題一定要有時代意義,必須緊緊抓住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抓住社會現(xiàn)實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比如思想政治方面的重大問題,與現(xiàn)實社會息息相關的社會風氣和道德修養(yǎng)問題,以及反映科學文化發(fā)展動態(tài)、推動科學文化事業(yè)發(fā)展的問題等等。要講出時代感,講出新意,演講者必須考慮演講的場合、環(huán)境、現(xiàn)實狀況,以及自己對該問題的歷史、現(xiàn)狀的了解程度,并給出科學的分析和解釋,以符合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
適合聽眾要求,內(nèi)容有的放矢
選題要有針對性,要能深刻影響聽眾,極大地感染聽眾。由于民族不同,性格各異,職業(yè)有別,年齡差距,以及生活環(huán)境和文化修養(yǎng)不同,演講的聽眾存在著很大的心理差異、風格差異、感情差異等。選題時應考慮不同類型聽眾的需要,根據(jù)不同民族、不同職業(yè)、不同層次的聽眾的知識水準、興趣愛好、風俗習慣等來確定。
只有選題適合聽眾的心理、愿望,才能調(diào)動聽眾的注意力,喚起聽眾聽講的熱情和興趣。例如,對青年人談男女戀情,談如何看待流行歌曲等問題很合他們的口味,但對中老年人就未必合適。顯然,如果對山區(qū)老農(nóng)大談高能物理,談得再好恐怕也不會受歡迎;倘若換成水土改良,情況就會大不一樣。
為了適應不同類型聽眾的需要,選題要考慮適應度。選題的適應度較大,適應的聽眾面就較寬;反之,適應度較小,適應的聽眾面就較窄。一般來說,議題的專業(yè)化程度越高,其適應度就越小。
從經(jīng)驗、專長和興趣中挑選主題
你是在既有的知識儲備的基礎上進行演講的。或許你被邀請發(fā)表演講的原因正是:“你能夠對我們談談你對當前低迷經(jīng)濟的看法嗎?”在另外一些場合,你的個人背景就是演講題目很好的靈感源泉,完全可能發(fā)展成一篇引人注目且內(nèi)容翔實的演講。
其中個人的經(jīng)歷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考慮:
一、非同尋常的經(jīng)歷
想一下你旅行過的地方、從事過的工作或令你陷入困境的事情。如果真實可靠,這些都是值得一說的故事。不過,不要忽視那些在你自己看來是平淡無奇的經(jīng)歷,它們在別人的眼中或許會生動有趣。
二、專業(yè)知識或專長
人們都希望了解事情是如何運轉的。人們通常在聆聽過程和步驟時興致盎然,即使在從業(yè)者本人看來這些過程和步驟毫無出奇之處。
你也可以圍繞你生活中所遇到的人來構建一篇演講。還有諸如此類的話題——你可以對人類的天性或者我們文化中的某些方面提供獨特的洞察和見識。
你會發(fā)現(xiàn),對某一個主題知道得越多,你就覺得需要學習的東西也就越多。不要讓這一點蒙蔽了你的雙眼而看不到這一事實:和潛在聽眾相比,你在這一特殊興趣領域所了解的知識仍然要遠遠多于他們。
三、強烈的看法和信念
想一想,還有哪些話題能夠令你熱情高漲?這些話題或許觸動了你的核心價值,它們通常能夠成為很好的演講主題。當你基于內(nèi)心確信不疑的信念發(fā)表演講時,你會更加放松自如。聽眾也會更加善解人意——即使他們持相反的看法,當他們看到你的演講發(fā)自肺腑時,就不會心生抵觸了。
同時要注意,在演講中你立場不客觀或失去理智,或是進行不適當?shù)淖晕遗叮瑢⑹鼓愕穆牨妼擂尾话玻@都會影響演講的效果。
選擇跟聽眾和場合相適宜的主題
為了選定一個你將要發(fā)表演講的主題,你下面所需要做的是考慮聽眾和演講的場合。在這一點上,你可以向自己發(fā)問的兩個問題如下:
①聽眾的期望是什么?
②這些人現(xiàn)在的期望是什么?
知曉這些聽眾的構成以及他們聚集到一起的原因,可以幫助你排除許多不適宜的主題。
演講內(nèi)容要與演講場合氣氛相協(xié)調(diào),也就是要考慮演講的時間和空間環(huán)境。時空環(huán)境不僅指演講現(xiàn)場的布置,也包括時間、背景、組織和聽眾等因素。顯然,在喜慶的場合大談悲涼,在悲哀的氛圍中大講歡愉都是荒唐的。
選題還應考慮可供演講的時間。根據(jù)心理學的研究,一般人的大腦在一小時以內(nèi),只能解說或接收一兩個重要問題。因此,選擇演講議題必須集中凝練,富有特色,時間要掌握得恰如其分。如果參加演講比賽,更有必要了解限定的時間;否則到臨場時修改內(nèi)容,增添刪汰,就會手忙腳亂,甚至無所適從。此外,參加有多人演講的會議,還要考慮自己演講所安排的順序是在會議的開頭、中間還是結尾,并且還要了解在自己演講之前的演講者和在自己演講之后的演講者的情況。這些都與聽眾的心理定勢和情緒有密切的關系,不可忽視。
選擇既適時又永恒的主題
在其他條件同等的情況下,最佳的主題是那些既適時又永恒的主題。某些話題一直以來并且永遠將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對象。
當你把一個發(fā)生在當代的事件和某個人類永不衰亡的話題聯(lián)系到一起時,你就聯(lián)結了適時和永恒這兩個要素。但并不是說只要具備了這些要素,這個主題就是好的主題。先來考慮一下適時的標準。如果某一事件一連兩周都占據(jù)了報紙的頭版專欄,以該事件為主題的演講或許可以稱為適時的。但是,除非你能夠在更為廣闊的意義上向聽眾闡發(fā)你對此的見解,否則你只能向他們提供相當有限的有用信息。你浪費了他們的寶貴時間。
反之同樣正確:如果你不把你的主題和某個當前的現(xiàn)實問題聯(lián)系起來,你的聽眾極有可能對你晦澀艱深的闡述毫無興趣或不勝其煩。一個深奧的、永恒的主題應當和它的現(xiàn)實反映掛鉤,而一篇適時的演講應當指出該主題的永恒含義。
3
對話題深入研究
演講有了大致方向以后,還要找到恰當?shù)脑掝}。要達到好的演講效果,必須限制話題。否則演講效果會大打折扣。為了把話題講得比較深刻,避免泛泛而談,資料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
確定闡述的要點
假設你是非洲問題專家,你計劃就非洲的刑事審判體制發(fā)表一篇8~10分鐘的演說,你需要拿出至少1~2分鐘的時間用于導言和1分鐘的時間用于結論。這就還剩下6~7分鐘的時間進行主體演說。如果你選擇談論刑事審判體制的歷史、犯罪的原因、計算犯罪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方法、緩刑部門的運作以及招募警力人員等方面的問題,那么你可以花費在每一小點上的時間是1~1.5分鐘。但是,你能把它們敘述清楚嗎?通過把主題縮小到某個特定的領域,你可以將它分解為兩個能3分鐘闡明的主要觀點或者三個在2分鐘闡明的主要觀點——這顯然是一種更為實際的方案。
這個道理同樣可以運用到其他一些演講上。我們可以把一次20分鐘的演說分解成20個短小簡單的段落或者10個更長一些的、內(nèi)容更復雜的段落。一般演說者的語速都在一個大致的范圍之內(nèi)。如果你準備的材料有很強的技術性或者充斥了統(tǒng)計數(shù)字、對話和戲劇性的停頓,或者如果你的語速相當緩慢,你最好給每段材料多分配一倍的時間。這種方法相當粗略,但它可以指導你做一些實際的工作來縮小主題。
如果你不能有效地選擇和確定主題,那下面這些問題能幫你解決一些問題。
一、主題的哪些方面最適于在公眾場合以口頭方式進行闡述
花費5分鐘的時間朗讀一大串的數(shù)字,這是非常不明智的選擇。或許這些數(shù)據(jù)應當分發(fā)到每個聽眾的手里,便于他們做進一步的研究,并對關鍵數(shù)據(jù)的意義進行討論。
與此同時對自己發(fā)問:這是否是一個值得在公眾演說中進行討論的話題?演說不應當被用來傳遞平淡無味的信息,或者討論一小部分聽眾感興趣的特殊問題;它更不應當被演說者用于大肆表現(xiàn)自我。
二、你的主題的哪些方面最適合于聽眾和演說場合
選擇那些跟聽眾的需求、態(tài)度、知識和期望最直接相關的觀點。
三、你的主題的哪些方面最適合發(fā)揮你的優(yōu)勢
選擇演講議題,應切合自己的年齡、身份、氣質(zhì),適合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興趣。這樣,演講者便能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心應口”,措辭、語調(diào)、口氣也就自然、生動、有聲有色、富有活力,給人以新鮮感和親切感;否則,如果硬要去講那些不切合身份、氣質(zhì)、年齡和知識水平的議題,必然是力不從心,即使勉強講了,也必然是生吞活剝,生硬呆板,無法感人。
演講者不妨駕輕就熟,選擇自己比較熟悉、最感興趣的議題。這里所說的“駕輕就熟”,不是指搬用僵死的套話、空話,也不是指套用固有的框架格式,而是指選擇自己比較熟悉、比較了解、比較感興趣、體會比較深的議題,選擇與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面比較接近的議題。這樣容易講深講透,講出水平,講出風格。興趣來之于實踐,來之于對社會現(xiàn)實和客觀事物的了解。比較熟悉、比較感興趣的議題,常常是曾經(jīng)思考過或有一定了解和研究的議題。可見,演講者要使自己的演講門路寬,演講時左右逢源,平日的思考和知識積累是十分重要的。
擬出明確的論點
明確論點也能幫助我們深化主題。具體方法如下:
一、寫出一個概括主題論點的陳述句
論點陳述句不僅宣告了你的主題,它還應當簡要概括你打算就這個主題闡述些什么。我們之所以要求必須寫成一個完整的句子,是因為當你把句子的主語和謂語交代清楚時,你的思維肯定會隨之清晰起來。“今天我將談論花卉栽培技術”這樣一個論點陳述句使得“你”成為主語,而“談話”作為謂語——這很難說表達清楚了你演說內(nèi)容的本質(zhì)。然而,“花卉栽培技術”這樣一個陳述句使得“花卉栽培”話題本身成為主語,而提出的觀點“要經(jīng)常學習”成為謂語,這樣一來,你演說的內(nèi)容觀點就相當明確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要把你的論點陳述從其他可能的觀點中區(qū)分開來。
二、把論點陳述句分解為一系列有待回答的問題
當化學家分析某種物質(zhì)時,他們通常要確定它的成分。作為一個演說者,當你對一個主題進行分解,從中尋找蘊涵的問題時,你的工作和化學家很相似。在準備論點陳述時,你得努力去發(fā)現(xiàn)并回答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將被用來在演說中向聽眾提問。同時,它們也是你在繼續(xù)你的研究工作之前首先應當明確的問題。
如果你想談論漫畫書,你或許會歸納出下面的簡單句:漫畫書是美國通俗文化中一個有趣而重要的組成部分,這是由它們的視野、歷史及其形成的影響決定的。對于這篇告知性演說來說,主要有下面四個問題:
①漫畫書的主題囊括了哪些范圍?
②漫畫書的歷史是怎樣的?
③漫畫書有著什么樣的影響?
④漫畫書是通俗文化中一個有趣而重要的組成部分嗎?
這些問題的答案并不一定是你演說的主要觀點,你或許也不會依據(jù)這個順序來組織你的演說。不過,這種分析為你的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并能夠防止你出現(xiàn)過于明顯的疏忽或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