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辯論進攻戰(zhàn)術(shù)的運用(4)

張學軍:請對方不要搞錯。我方在一開始就說,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是指我們談道德不能夠脫離溫飽,對方能夠?qū)@個問題作出批評嗎?

蔣昌建:任何理論應(yīng)用到任何一個歷史時期,比解一個一次方程都簡單。請對方不要回避我們的問題,舉出你們的實例來。

吳俊仲:我方的論點對方?jīng)]有任何批駁,所以我方的定義已經(jīng)成立了。(哄笑聲)其次,對方的解釋依然是在饑寒的情況下你可以對他進行道德要求,這可以嗎?請回答。

季翔:你的論點不是自己說成立就成立了,不然還要評判干什么?

這段辯論中,反方中國復旦大學隊緊緊抓住了英國劍橋大學隊難以回答清楚的兩個核心問題:一個是邏輯問題,即要求對方證明沒有溫飽就絕對不能談道德;一個是事實問題,即請對方舉出一個實例來證明其論點。在整場比賽中,劍橋大學隊都沒有有效地回答這兩個要害問題。復旦大學隊則一抓不放,步步緊逼,最終致使對手方寸大亂,最后說出了令全場哄笑的一句話:“我方的論點對方?jīng)]有任何批駁,所以我方的定義已經(jīng)成立了。”復旦大學隊季翔敏銳地出擊,用一句巧妙的反問,將劍橋大學隊置于與評委尖銳對立的境地,勝負也就可想而知了。

1981年,劉堅住處因要修建國道,國家動員他搬遷,并發(fā)給了一筆數(shù)量可觀的搬遷費。兩個月后,劉堅莫名其妙地接到一份起訴書,原告是他同父異母的哥哥。狀告他侵犯其房產(chǎn)權(quán),要求劉堅從搬遷費中拿出一部分給他。

數(shù)月后,法院審理了此案。下面是兄弟二人在法庭上的辯論片斷。

哥:“我是劉堅的兄長,同一父親所生,一直生活在外,記得父親去世后,我分得有一間瓦房,后被劉堅占用。現(xiàn)在國家給了劉堅一筆搬遷費,理應(yīng)分一部分給我。”

弟:“七年來,老兄一直在外,我與年幼的姐姐、年邁的母親相依為命,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在那段時間,我們曾迫于生活清貧,向老兄求援過,但他從來置之不理,母親為此罵過他是忘恩負義的人。雖然,老兄不是我母親所生,但母親曾撫養(yǎng)過他二十年,對于他的不孝,母親在彌留之際詛咒過。母親去世后,我一直住在這房里,現(xiàn)在老兄突然提出產(chǎn)權(quán)爭議,實在令人驚訝。而對于遺棄老人的行為,你為什么避而不談呢?”

哥:“我長期在外,不知詳情,請不要將此事與產(chǎn)權(quán)一事攪在一起!”

弟:“我的母親也是你的母親,可你根本沒有盡過一個晚輩的義務(wù)。母親在天之靈,肯定不會同意你的要求。”

在法庭辯論中,劉堅緊緊抓住其兄長不孝順老人這一要害問題,從而斬斷糾纏,駁倒對方。

找出對方的弱點,認清問題的關(guān)鍵,才能有力進攻敵人。

27巧借東風,善借外力

借別人的柴禾燒自己的火,即為借薪助燃法。它反映在論辯中,就是讓對方替自己說話,巧用對方的辯詞為自己服務(wù);這樣,可以說是借人之勢,長自己之威風,滅對方的銳氣。這是經(jīng)常使用的論辯技巧。

◎借別人的口表達自己的意思

借別人的口齒,說自己的難言之事,其應(yīng)用范圍之廣,其作用之大,讓人非常吃驚。這也是借外力的一種方法。

西安事變前夕,張學良和楊虎城頻繁晤面,都有心對蔣介石發(fā)難,可在對方亮明態(tài)度之前,對于這樣一個關(guān)系到身家性命和國家前途的大事,誰也不敢輕易開口。眼看時間越來越近,雙方都是欲說還休。

當時,張學良的實力比楊虎城大得多,且又是蔣的拜把子兄弟。楊虎城如果直接把自己的觀點擺在張的面前,而張又不贊同,后果實在堪憂。恰好楊虎城手下有個人叫王炳南,張學良也認識。在又一次的晤面中,楊虎城便托他之口說道:“王炳南是個激進分子,他主張扣留蔣介石!”張學良及時接口道:“我看這也不失為一個辦法。”于是兩個聰明的將軍開始商談行動計劃。

楊虎城借并不在場的第三者之口傳出心聲,即使不成也可全身而退,另謀他策。這種兼有拉“擋箭牌”的自保功用,其妙處人人都可心領(lǐng)神會。

1914年春季,豪斯先生奉美國第28任總統(tǒng)伍德羅·威爾遜之命,赴法國做外交上的接洽。出發(fā)前,威爾遜原則上同意了豪斯的計劃,但態(tài)度相當謹慎,距離被正式批準還相當遙遠。豪斯到巴黎后不久,寄回了他同法國外長的談話記錄。在談話中,豪斯把自己想出的、經(jīng)總統(tǒng)謹慎同意的計劃,說成是“總統(tǒng)的創(chuàng)見”,并熱烈贊揚說,這是“天才,勇氣,先見之明”的表現(xiàn)。看了記錄,威爾遜總統(tǒng)毫不猶豫地正式批準了這個計劃。

在威爾遜執(zhí)政期間,豪斯都采用這種簡單而有效的“版權(quán)”無償轉(zhuǎn)讓策略。因為豪斯知道,威爾遜總統(tǒng)過于自負,除了用這種方法提出的意見,其他任何新鮮的意見都會被他輕易地拒之門外。

具體說來,“版權(quán)”無償轉(zhuǎn)讓的策略就是:避免他人在場,悄悄地使對方感興趣,把意見“移植”到對方的心中,然后使這個計劃可以作為對方的“天才構(gòu)思”而公之于眾。

的確如此,只要計劃得到實施,管他什么版權(quán)不版權(quán)。何況,也只有上司才具備更多的讓計劃變成現(xiàn)實的條件。自己的思想經(jīng)由別人嘗試一番,也可以由別人承擔嘗試的風險,何樂而不為呢?

王某準備借助于好友趙某的路子做筆生意,可就在他將一筆巨款交給趙某的第二天,趙某暴病身亡。王某立刻陷入了兩難境地:如果開口追款,那太刺激趙某的家人;如果不提此事,自己的局面又難以支撐。

但是,王某自有妙方。

幫忙料理完后事,王某找到趙夫人,說:“真沒想到趙哥走得這么早,唉,我們的合作才開始呢。嫂子,這樣吧,趙哥的那些關(guān)系戶你也認識,你就出面把這筆生意繼續(xù)做下去吧!需要跑腿,你就盡管說對我說,吃苦的事我不怕。”

你看這個王某,表面上絲毫沒有追款的意思,看起來還像是豪氣沖天,義氣感人,其實他明明知道趙某的遺孀沒有能力也沒有心思干下去。但結(jié)果卻正中了王某的下懷——趙某的遺孀反過來安慰王某,說:“這次出事,讓你生意上受損失了,我也沒法干下去,你還是把錢拿回去再找機會吧。”

是的,尷尬,有時是相對的,而不是相互的。同一句話,自己難以出口,就誘導對方先開口,說出來卻可以自然而然,無疑便是上上之策。

我們假托他人之口反對什么,贊成什么,其實都明白無誤地說出了自己的立場和觀點,這樣做并不會給人留下沒有主張的印象,反而會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尤其是在現(xiàn)代職場上,假借他人之口,常常可以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例如一句“某某的主意真不錯”,就可以在巧妙表達自己的主意的同時,表現(xiàn)出這個人的團隊精神。在這個人人都想爭著出頭的社會里,一個不嫉妒同事的部屬,會讓上司覺得此人本性善良,富有團隊精神。

◎借用他物講明道理

講道理一般都比較抽象,用這種托物喻理的方法,可以把道理講得很具體,有時還可能很生動。魯迅先生在《拿來主義》一文中,在論及“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的論點時,就有過一段膾炙人口的托物喻理:

譬如罷,我們之中的一個窮青年,因為祖上的陰功,(姑且讓我這么說說罷),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問他是騙來的,搶來的,或合法繼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換來的。那么,怎么辦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但是,如果反對這宅子的舊主人,怕給他的東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進門,是孱頭;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燒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則是昏蛋。不過因為原是羨慕這宅子的舊主人的,而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整進臥室,大吸剩下的鴉片,那當然更是廢物。“拿來主義”者是全不這樣的。

他占有、挑選。看見魚翅,并不就拋在路上以顯其“平民化”,只要有養(yǎng)料,也和朋友們像蘿卜白菜一樣的吃掉,只不用它來宴大賓;看見鴉片,也不當眾摔在茅廁里,以見其徹底革命,只送到藥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卻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虛。只有煙槍和煙燈,雖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煙具都不同,確可以算是一種國粹,倘使背著周游世界,一定會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點進博物館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毀掉的了。還有一群姨太太,也大可以請她們各自走散為是,要不然,“拿來主義”怕未免有些危機。

魯迅先生在文章中,以取得這樣一所大宅子“占有”、“挑選”的種種情況作為比喻,論述了吸取外來文化的重要性,有力地證明了中心論點,說明了“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的道理,既深刻,又形象具體。

運用托物喻理的方法,可以把精辟的說理巧妙地寄托在人們熟知的、具體的、生動的事物之中,生動活潑,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樂于接受,因而是一種使用相當廣泛的說理方法。但應(yīng)注意恰當?shù)剡x擇比喻的事物,倘若比喻失當,說理也會出現(xiàn)失誤。不過這種方法只是一種“喻理”,而并非嚴密的邏輯推理,無論其如何巧妙,也難于完全準確地表述思想觀點,所以運用這種方法,僅僅是說理的一種輔助手段,宜與其他議論方法結(jié)合起來使用。

◎借用外力,臨場發(fā)揮

大選結(jié)束,新當選的總統(tǒng)發(fā)表施政演說。但是由于年事已高,身體不適。演說過程中,他覺得腹中疼痛難忍,竟然滿頭大汗,說不下去了。于是,醫(yī)生立即前來搶救。演說被迫中止了,選民的心不禁被一層陰影所籠罩。

沒過多久,這位總統(tǒng)又精神抖擻地返回了臺上,聽眾們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來了,耐心地等待著他的下文。他掃視一眼臺下,鎮(zhèn)定自若地說:

“我們的國家就像我的身體一樣,剛剛經(jīng)歷了一場深刻的危機,但是,現(xiàn)在好了,危機已經(jīng)過去,希望就在前頭!”

話音一落,全場掌聲雷動。

這位總統(tǒng)深知,由于剛才的突然情況,選民的心中已留下了一層陰影。但他不愧是一位老練的政治家,借著他身體好轉(zhuǎn)的話題對國家的前途來了個即興發(fā)揮,由此及彼,以身體比喻國家,恰到好處,完全掃除了原有的陰影。這里,他使用的就是借力打力的方法。由于他巧借話題,臨場發(fā)揮,把整個演講推向了高潮,收到了意料不到的效果,也向自己的選民充分展現(xiàn)了一個機智老練的政治家的形象。

使用借力打力術(shù),要求頭腦機敏,善于聯(lián)想,善于借助眼前所見所聞的事物,加以發(fā)揮,進而達到論證自己觀點的目的。

蕭伯納的劇本《武器與人》首演獲得成功,許多觀眾在劇終時要求蕭伯納上臺與大家見見面;可是,當蕭伯納走上舞臺時,突然有個人對他大聲喊道:“蕭伯納,你的劇本糟透了,誰也不要看,收回去吧,停演吧!”

蕭伯納聽到喊聲,沒有暴跳如雷;相反的,他向那人深深鞠了一躬,彬彬有禮地說:“我的朋友,你說得好,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見,遺憾的是,我們兩個人反對這么多觀眾有什么用?我們能禁止這劇本上演嗎?”

蕭伯納采取的方法是,把觀眾的力量借用過來,給予那人有力地一擊。“我們兩個人反對這么多觀眾有什么用呢?我們能禁止這個劇本上演嗎?”言外之意是:群眾是喜歡我的劇本的,你個人反對無濟于事。這種在特定場合,借用群眾的情緒來反駁對方的方法,是“借薪助燃”的典型例證。

進攻之中有防守,而防守之中也有進攻。了解了這一點,就需要我們在辯論中把防守與誘敵結(jié)合起來,制服對手。當己方處于防守態(tài)勢時,面對對方的攻勢,不妨將計就計,在一些問題上避而不答,做出己方防守空虛的假象,誘使對方恣意進攻,然后突然拿出最有力的論據(jù),打?qū)Ψ揭粋€措手不及,挫其進攻銳氣,這樣就使對方在明顯占有優(yōu)勢的情況下,也不敢再冒然進攻。

《孔子家語》中,有一則孔子的答辯:

一天,孔子佇立江邊,目送浩蕩江水,滾滾東流,久久不愿離去。這時,子貢問:“先生,為什么每當發(fā)大水您總是喜歡前往觀看呢?”

孔子答道:“看那水滋潤萬物,萬物得以生長,可它卻絲毫不是為了自己,像德;它總是循著一定的河道,流往低處,甘居下位,像義;它浩浩蕩蕩,永無止境,這多像道;即使前面是萬丈深淵,它也奔騰向前,義無反顧,像勇;它在盆中,總是一平如鏡,像法;即使是細小的孔隙它也可以滲入,像察;江水浩蕩東流,永不止息,奔向東海,像志;萬物出入水中,就變得潔凈,像教化。水有如此崇高的品德,怎能使我不前往觀看呢?”

28巧布陷阱,請君入甕

設(shè)置圈套是辯論中一個重要的戰(zhàn)術(shù)方法,我們平時說的引蛇出洞、欲擒故縱、請君入甕等方法,大同小異,都是講的設(shè)置一個圈套讓對手鉆,設(shè)置一個陷阱讓對手跳,最后置論敵于死地。

◎巧妙設(shè)立選擇項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日本某家百貨商店讓售貨員詢問大批采購的客戶,“是替您把東西送到府上?還是由您自己帶回去?”就這么一句話,便使送貨的工作量減少了70%。因為當你提問時,許多人不由自主地選擇了后者。

提問人根據(jù)一般人對后來提出的問題印象最深的特點,有意識地將自己的真正要求放到后一選擇方案里。這樣對方在選擇了后一方案后,還不覺得是掉進了人家的“陷阱”,而自以為是做出了一項明智的自由選擇。

說辯中的“先縱后擒”,也是一種“設(shè)陷術(shù)”。它是在說辯中運用“縱”的手段,達到“擒”的目的,體現(xiàn)了主動露出破綻,誘敵入彀的說辯方法。

施行“先縱后擒”的設(shè)陷術(shù),是當論敵銳氣尚盛時,故意避開論題的鋒芒,甚至向他故意顯示己方的言論的軟弱狀態(tài),用以嬌縱對手使其洋洋自得,躊躇滿志,而后乘其喪失警惕的機會,再給以沉重的打擊。

運用設(shè)陷術(shù)時,必須注意以下三點:

一、引誘要巧妙

一次,理發(fā)匠給乾隆的新任宰相和珅理發(fā)、修面時不小心把宰相的眉毛刮掉一邊。理發(fā)匠頓時暗暗叫苦,驚恐萬狀。情急之中,突生一智,連忙停下刮刀,故意兩眼直愣愣地看著和珅的肚皮,仿佛要把宰相的五臟六腑看個透。

和珅見他這般模樣,感到莫名其妙,這肚皮人人皆有,有什么好看的?迷惑不解地問道“你不修面,光看我的肚皮作甚?”

理發(fā)匠忙說:“人們常說‘宰相肚里能撐船’,我看相爺?shù)亩瞧げ⒉淮螅跄軗未兀俊?

和珅哈哈大笑:“那是說宰相的氣量最大,對一些小事情都能容忍,從不計較。”

理發(fā)匠聽完這話,連忙“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聲淚俱下地說:“小的該死,方才修面時,不小心將相爺?shù)拿济蔚袅艘贿叄酄敋饬看螅埱f恕罪。”

和珅聽了啼笑皆非:眉毛刮掉一邊叫我怎樣見人呢?不禁勃然大怒,正要發(fā)作,但想到剛才講過宰相氣量最大,怎能為這小事給他治罪呢?于是豁達溫和地說:“無妨,拿筆來給畫上就是了。”

在上例中,理發(fā)師的引誘是非常巧妙的。既運用了“障眼法”直愣愣地看著和珅的肚皮,引誘和珅發(fā)問,又采用“激將法”吹捧“宰相肚里能撐船”,最后才“收網(wǎng)捕魚”,告之“刮了眉毛”而又使和珅發(fā)不出脾氣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湖市| 田东县| 黑龙江省| 黄平县| 定襄县| 双峰县| 博白县| 子长县| 墨脱县| 深州市| 石台县| 济阳县| 白玉县| 合川市| 建水县| 盐池县| 饶阳县| 称多县| 临潭县| 资中县| 武汉市| 东台市| 文安县| 大荔县| 铁岭市| 北辰区| 广东省| 苗栗县| 绥宁县| 清流县| 新绛县| 彰武县| 客服| 南和县| 仪陇县| 柳河县| 当阳市| 泾源县| 佛教| 晋江市| 三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