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去除優越感,一切從頭再來(3)

世事無常,人生多舛,人們無法預料未來,但是,我們應用自己的智慧,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從零起步,那么,奮斗不息的每一天則就是成功在望的一點點的累積。

就像爬山一樣既快樂又痛苦,要到山頂是要一步一步地走上去的。每一步都是零的開始,沒有這樣的每一步,我們無法走到山頂。走不到山頂,就無法感受遠眺的樂趣。在爬的時候揮汗如雨,那個時候,要是能夠有一步登天之術,學習的人肯定會趨之若鶩。轉念一想,要是真的有一步登天之術,沒有了疲勞之苦,又何來登頂之時的輕松快樂呢?

人生就如登山,所有快樂的感受就是每一步從零開始的痛苦累積。要是你沒有那些痛苦的每一步,就不會有站在山頂之時的幸福感受。因此,假如我們希望有美好的未來,就從現在開始,讓每一步都從零起步,讓每一天都是對自我的挑戰,從而獲得扎扎實實的進步與成功。

在壓力下燃燒青春

越優秀的人往往越承受了更大的壓力。北大的學生們無疑要比其他大學的學生承受更大的壓力,因為他們太優秀了,家長、學校、社會甚至于整個民族都對他們寄予了足夠多的厚望,希望他們能夠創造成功的人生,創造輝煌的未來。正是這樣的壓力,讓北大的學生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與放松。他們在承受著強大壓力的同時,默默地追求著自己的人生,以不為外人所知的奮斗精神,燃燒著自己的青春時光。

人生一世,沒有誰不希望活得出人頭地,輕輕松松,快快樂樂。相信這也是每個人心中的夢。北大學生同樣擁有這樣的夢想。然而,在現代社會中,要求生存并且能夠活得健康快樂,有如戰亂時要求生存及健康快樂一樣困難。大學生所特有的生存壓力、學業壓力、前途壓力、自我認知壓力,在北大這片熱土上更加炙人。北大學生們甚至幻想,什么時候有了陶公淵明所描繪的“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毫無壓力的生存環境該多好啊!

然而,壓力卻是現實存在的,每時每刻都在困擾著人們。它不因為你落寞就離你遠去,更不因為你煩惱而躲閃你,只要你有所追求,壓力就如影隨形一樣纏繞著你,它會增加你的精神痛苦,也會給你更大的動力,讓你去超越直到走向成功。一位北大教授曾對學生說:“人的壓力多半是來自對成功的渴望,一個以成功為最高理想的社會,必然崇尚英雄主義,追求出人頭地,似乎不成功就會淪為社會的落后者。作為精英的北大學生既是社會的榜樣,又是成功的楷模,似乎他們只能成功,不能失敗。這就是你們所承受的巨大壓力。超越了壓力就將是光明,而不能超越它就是暗淡。”

北大經濟學院一名男生曾因難以完成學院設置的各門功課,承受了極大的心理壓力,在第一學期結束時有多門功課沒能達到及格線,于是產生了輕生的念頭,一頭扎進了未名湖就再也沒有回來。他在給室友的遺書中寫道:“我對自己的前途失去希望,我實在難以承受這種生不如死的壓力了,我必須尋求解脫才能讓所有關心我的人得到解脫。未名湖曾經給那些壓力巨大的先賢精英們以解脫,功課的壓力以及對前途的失望,讓我如此地厭倦和勞累。我要去見見那些先賢精英們,讓他們給我指明一條出路。”

走進北大對于任何個人都是一種挑戰,沒有不承受壓力的北大學生。而且北大的學生比其他學校的大學生要承受更大的壓力。他們為了成功,寧愿享受痛苦和壓力。無數北大的成功者用鐵的事實告訴北大學生,既然壓力不可避免,那就勇敢地承受壓力,挺直了腰桿子把壓力頂回去,迎來的就將是成功的人生。

水往低處流,本是水的自然屬性,然而一旦賦予它一定的壓力,就會改變了這種屬性,按其所設計的軌道奔涌,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同樣處于壓力之中的人們,只有當內心有了精神依托、幸福有了更多的實現途徑,人生的壓力、精神的焦慮才能得到有效的釋放和緩解。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明白自己的壓力所在,這才是面對壓力、消除壓力的開始。

時常能聽到身邊的朋友訴苦:生活太累、工作太苦、物價太高……然而,正是因為身負壓力,你才更加深刻地懂得了只有始終不懈地努力著、奔波著、承受著,才有可能達到人生閃光的頂點。

壓力常常是外在而有形的。它是課桌旁沉甸甸的希望,是講臺上不茍言笑的面孔,是求職人渴求的目光……壓力沒有溫和的笑靨,然而只要你勇敢地迎接、真誠地付出、執著地追求,便會從壓力中獲得豐厚回報。就如你攀援險峻的絕壁,歷盡千辛萬苦傲立于峰頂時,你將會感到陡峭的山峰是無比的壯美,你也會品味到取得勝利時的無盡愜意。這就是壓力,它激發著弱者的勇氣,磨礪著強者的意志。

壓力又常常發自于內心,是無形的。正由于它隱藏在你的意識之下,所以才更加可貴。它是深夜臺燈下的明亮光芒,是微機旁不停跳動的鍵盤,是教授語重心長的諄諄教誨,是海水拍石時濺起的浪花,永遠激越地跳動著。

1920年,美國一位年僅11歲的男孩在踢足球時不慎將鄰居的玻璃窗戶踢出一個洞來,鄰居索賠12.5美元。男孩身無分文可賠。這時,男孩回家向父親認錯。父親說:“我可以先借給你錢,一年后再還給我。”從此,這個男孩就開始了艱苦的打工生涯。半年后,他把12.5美元如數還給了父親。這個男孩就是后來大名鼎鼎的美國總統里根。

研究壓力于人類身心影響最有名的加拿大醫學教授賽勒博士曾說:“壓力是人生的香料。”他提醒我們,不要認為壓力只有不良影響,而應轉換認知和情緒,多去開發壓力的有利影響,本來人在其一生中,就是無法擺脫壓力的。

經濟學上有條著名的“鯰魚效應”理論,說的是在捕放沙丁魚的魚槽內放入一條鯰魚,結果沙丁魚看見“異己分子”夾雜其間,便緊張地加速游動,存活時間因而延長。鯰魚猶如一針興奮劑,為懶得活動的沙丁魚注入了蓬勃向上的活力。

動物存活尚且需要壓力,而作為高級動物的人更需要壓力,有壓力才有進步的動力,給自己壓力就要居安思危,強化憂患意識,時時捫心自問,假如只有一天光明我該怎么辦?人不必畏懼壓力,更不要把它看作是絆腳石、攔路虎,壓力之于人的可貴就在于你若能正確認識它、認真對待它,變壓力為動力,那么在成長前進的人生歷程中,你便多了一位真正的良師益友。

激勵人奮斗的,不是生命中的柔和事物;黯淡的逆境和沖突使人渴望生存。玫瑰點綴的道路是怯懦者匍匐前進的道路,勇敢的心卻攀登懸崖峭壁。

有壓力就有動力,這是物理學上的一條公理,也是人生的一條公理。一個人飯后散步,往往輕步閑情,可這時讓他挑著百斤重擔,他立馬就小跑開來。為什么?壓力產生動力。

有一位畢業于北大的作家,先前勤奮著書,成果卓著。成名后卻一字未著,徒有虛名。后來有所徹悟,文思泉涌,大作頻頻見諸報章。究其個中奧妙,他說:“主要是壓力問題。先前自己給自己定下目標、任務,這是一種壓力。有了這種壓力,筆下才能‘壓’出一些文字來。而這幾年來卻松了下來,得過且過,毫無壓力,一個字也寫不出。這怎么行?近來自己給自己壓擔子定任務,一周要寫一個短篇,鐵打不變。這么一壓,文章就出來了。人性是相當懦弱的,不壓,怎么能出成果?”

人對待壓力的態度不同,往往產生兩種不同的結果。一種是敢于向壓力挑戰,不屈從于壓力的重負,挺住了壓力,因而獲得了寬廣的人生。另一種就在壓力面前敗下陣來,或自暴自棄,自甘平庸;或消沉甚至于產生絕望情緒,最終一敗涂地。我們應當贊賞的當然是前一種,把人生壓力當成“金不換”的財富,用壓力激勵自己去挖掘潛力,去戰勝自我。一個人要成才,要創造輝煌,要緊的是做些什么呢?那就是甩掉阻礙自己前進的壓力,增加走向成功的“壓力”,把壓力變成動力,創造出輝煌的人生。

不做理想主義者

所謂理想主義者,是指那些心懷某種非常崇高、非常虛無、非常縹緲也非常完美的理想的人。抱有這樣理想的人往往對身處的現實非常不滿意,甚至討厭這個在他眼里俗不可耐的世界。這樣的人理想破滅后,就會成為一個憤世嫉俗的人,或者蛻變成玩世不恭的人。對世俗的東西都是諷刺和挖苦,看什么都不順眼,看什么都不對心思,厭惡成了他生活的主題,他們不是主動適應平平淡淡、波瀾不驚的生活,而是始終生活于對不能實現的理想的夢幻當中。

北大的學生中不乏心高氣傲的人,他們中許多人都是懷揣著指點江山、濟世救國的遠大理想,希望在北大這個名人輩出的高等學府里學到懸壺濟世、一展鴻途的大本領。可是許多學生發現,在這個神圣的殿堂里,他們并不能學到這樣的本領。其實,在任何的大學里,都沒有這樣的課程。北大教授告訴學生們,一個人要想獲得人生的成功,就不能做理想主義者,必須放棄那些所謂的美好而虛無的理想,必須扎扎實實地從腳下的每一步邁起,不斷從多方面豐富和提高自己。否則,陷入理想主義的泥濘中,就會成為眼高手低而一事無成的人。

許多北大學生都聽過美國鋼材大亨特納的成功故事。

19世紀初的一天晚餐后,住在美國西部偏遠的小鎮里的富商伯杰,正站在陽臺上欣賞著美妙的深秋月色。突然,他看見窗外街燈下的樹旁站著一個穿著破舊、身材清瘦、年齡與自己相仿的青年。

他覺得有些奇怪,就走下樓去,問那個青年怎么長時間地站在那里。青年帶著滿臉憂郁的表情回答說:“我有一個夢想,就像你一樣能擁有一座寬敞寧靜的公寓,夜晚能站在窗前欣賞美妙的月色,可是這些對我來說簡直是太遙遠了。”伯杰說:“那么你能告訴我,離你最近的夢想是什么?”“我現在的夢想,就是躺在一張柔軟寬敞的床上美美地睡一覺。”伯杰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那好吧,今天晚上你去我的房間里實現你的夢想吧。”于是,伯杰領著青年進了燈光明亮的公寓,把他帶到自己的房間,指著那張富麗堂皇的軟床說:“今晚你就睡我的臥室吧,絕對像天堂一樣舒服。”

第二天一大早,伯杰起床后輕輕地推開自己臥室的門,卻發現床上的一切都整整齊齊,一切都保持著昨天的原樣。伯杰疑惑地走出樓外,他發現那個年輕人正躺在街燈邊一條長椅上美美地睡著。

伯杰叫醒了他,問道:“你怎么睡在這?”

青年笑笑說:“我不想沉在夢里麻醉自己,我要讓夢想成為現實。”說完,青年頭也不回地走了。

20年后的一天,伯杰突然收到了一封精美的請柬,一位自稱是他“20年前的朋友”的先生邀請他參加一個湖邊度假村的落成慶典。

在那里,伯杰不僅看到了比自己的公寓更典雅的建筑,也見到了眾多的社會名流。接著,他看到了即興發言的房屋主人。

“今天,我非常感謝在我成功的路上第一個幫助我的人。他就是我20年前的朋友伯杰……”說完,他徑直走到伯杰的面前并緊緊地擁抱他。此時,伯杰才明白眼前這位名聲顯赫的鋼材大亨特納,原來就是20年前那位貧困青年。特納對伯杰說:“當你把我帶到臥室的那一瞬間,我真不敢相信夢想就在眼前。但那一瞬間我明白了,那張柔軟的床不屬于我,我必須遠離這個夢想,我只有放棄虛無的理想去尋找屬于自己的成功之路!現在我終于得到了。”

特納的故事曾使許許多多的北大學生為之感動,使他們懂得了在人生的漫漫征途上,不能靠美好的理想生活,而必須把理想裝在心里,把行動落到實處。不然,整天抱著理想主義過活,就會感到處處不順,甚至會抑制自己的激情,捆住自己的手腳,止步于眼前而不會獲得進步和成功。

其實生活中理想主義者到處都有,比如愛情上的理想主義者。曾有個畢業于北大的小伙,內外氣質都很好,大學四年沒談戀愛,好多姑娘追他都看不上眼,為什么?因為他是愛情上的理想主義者,堅信在冥冥之中有個天仙一樣的姑娘等了他500年之類的,就不談。轉眼到了工作時候,年齡也不小了,某天就遇到了一個讓他心儀的姑娘,他想:“呃,這個女孩就該是那個久違的姑娘。”然后就談起來,談得挺高興,可是一個月后發現這個女孩子同時有五個男朋友。立即他像被霜打過的茄子一樣蔫了下去。一個純粹的愛情上的理想主義者理想破滅了,由于脆弱,蛻變成一個徹底的虛無主義者,結果怎么樣?本來不抽煙的他抽起了煙斗,然后留起了長頭發和胡子,躲在宿舍陰暗的角落里,一臉陰沉,聽著邊上幾個同事討論自己談戀愛的事情,很興奮,滿臉幸福的光芒,他卻撇撇嘴說愛情這東西純粹是胡扯。最激烈的純粹的理想主義者最容易蛻變成徹底的虛無主義,因為他的理想太純粹了,經不起打擊。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例子,一個人理想越純粹越容易遭受失敗和打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拜泉县| 大悟县| 常山县| 敦化市| 双流县| 丽江市| 南丹县| 奈曼旗| 巴彦县| 柳河县| 横峰县| 江门市| 皋兰县| 福贡县| 锡林郭勒盟| 贺州市| 贵港市| 阿克陶县| 海盐县| 宁武县| 滦南县| 奉贤区| 临猗县| 南陵县| 福州市| 芦山县| 金沙县| 定安县| 资中县| 册亨县| 余干县| 巨鹿县| 旌德县| 梓潼县| 福清市| 海城市| 格尔木市| 通许县| 新竹市| 从江县| 从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