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去除優越感,一切從頭再來(2)

的確,人生不是競技體育,不需要永遠爭第一。一個很有智慧的忠告是:如果樹上有一個蘋果,你點點腳尖就能夠得著,那就去夠吧,這叫努力,叫進取。如果非要跳起來也夠不著,那就別費勁了,因為你努力跳起來還是會落下來的,超出能力了,這叫勉為其難。那些竭盡全力甚至于咬牙切齒的攀升,用力過猛的向上,代價是對我們自己精神和身體的損害,就像那個小女孩。

劉墉在《做個快樂讀書人》中對孩子說,“人生何必處處拿第一。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個快樂的讀書人。”書畫大師劉海粟也在畫室內懸掛一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這份淡泊,悟出了人生真諦。真的,只要我們冷眼細觀,側目靜瞧,什么該拿第一,什么不該拿第一,心中自有了分寸。在北大這個精英滿目且人人都曾無數次地當過第一的校園里,與其彎腰弓背地去爭第一,不如踏踏實實地當個“丑小鴨”更來得實在。即使是丑小鴨也有其過人之處,愚者得到的可能比智者還多,無需一定要與那些優秀的人競一高低,無需周旋于各種朋友間,只要默默地做好自己就夠了,這就是丑小鴨的自在,無可替代的幸福。在校園里爭第一,莫如像前面提到的北大學生孟奐那樣,學業不爭第一,研究的課題卻能在世界爭第一!留著自己的腦力,留著自己的精氣神,留著自己的那份執著,在不聲不響的大環境里,做一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未來成功者,不是也很有意義嗎?

在北大這些精英面前,每個人都會感受到來自于他人的壓力,感受到競爭的殘酷。這個時代太強調進取精神了。我們從小接受的灌輸是每個人都要爭第一,甚至有人會認為,不是第一就是失敗。失敗者就只能得到屈辱,要想獲得快樂,就只有不斷地拿第一,并且保住它。可是,你有沒有問過自己,第一真的有那么重要嗎?

君不見,多少英雄豪杰攀上了人生的頂端,最后卻問自己:“這樣辛苦一世,到底為了什么?”其實人生在世,本質是為了快樂、幸福而有意義的生活,而爭第一并非獲得快樂的唯一源泉。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西方有句諺語說:“當上帝關上一扇門,同時又會打開另一扇門。”

西方哲學說:“參差多態是幸福之本源。”

李小麟對劉德華說過的一句話:“你唱歌,大家都覺得你不如譚詠麟;演戲,又不如周潤發。怎么辦?你要超過他們,不那么容易。既然你當不了第一,那么,為什么不爭取成為第二?如果你所有的事情都能成為第二,那么,你算算總分,你肯定第一。”

邁進北大,就已經實現了當第一的目標!

我們有萬萬種生活的方式,不一定非要爭第一。地球的主人,有沒有可能控制自己的膨脹的欲望,不作奢求,只作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再被失望與絕望的藤蔓糾纏,不再陷入痛悔與痛苦的泥潭難以自拔?北大學者回答說:“有這樣的良方,那就是在精英的世界里當個穩穩當當的丑小鴨。”

莼菜可口,鱸魚堪燴,蝸牛角上爭什么?

人生不是競技,不必把撞線當成最大的光榮。何必執著?何必苦戀?何必奢求?浮生短暫,不如量力而為。

當了第一的人也許是脆弱的,眾人之上的滋味嘗盡,如再有下落,感受的可能就是悲涼。

站在第一位置的人不一定是勝者,每一次第一總是一時的風光,卻賭不來一世的順暢。在人生的慢慢征程中,爭第一的人,眼睛總要盯著對手,為了得到第一,也許許多不友好的手段都會派上用場。也許,每一個戰役,你都贏了,但夜深人靜,能讓自己睡得更香夢得更美嗎?人生有太多的追求不是要用爭第一來衡量的,何必苦把爭來的第一當成生命的獎杯!我們每一個人,只不過是和自己賽跑的人,在那條長長的人生路上,追求更好強過追求最好。

博雅塔下站立的是硬漢子

北大校園里,每天迎接第一縷陽光的就是那座高聳挺拔的博雅塔。她歷經百年滄桑,見證了北大的風風雨雨,悟透了北大的所思所想。北大曾經接納了多少精英,博雅塔下就曾留下過多少夢想。塔蘊藉著男性的陽剛,靈魂是千千萬萬北大人的靈魂,也是北大的精魂。北大校園里如果沒有了未名湖和博雅塔,就像《西游記》里沒有了孫悟空,《紅樓夢》里沒有了林黛玉,是不可想象的。博雅塔吸納了千千萬萬北大學子的智慧和靈氣,它在北大的地位已經遠遠超出了塔本身,如果說未名湖是北大的眼睛,那么博雅塔就是炯炯的瞳仁了,“博雅”二字,凝聚了北大精魂中最不朽的圖騰。很多北大人在他們充滿真情的文字中常常這樣寫道:“校有博雅,塔有精魂”。這種精魂正是北大的“博”和北大的“雅”。

凡是到過北大的人,幾乎沒有誰不會在博雅塔下留下自己的足跡,留下榮耀的瞬間,并永遠把一幅幅象征了堅毅和陽剛的塔下照片珍藏到記憶深處。每個進北大的游人會留下這樣一張照片,每個身在北大的學子更會留下這樣的照片。對于北大學生來說,這并不單純是一張紀念照,它更是一種象征,挺拔而立的塔與挺拔而立的人合在一處,就將開啟了又一個不平凡的人生歷程。

王沙騁是北大信管2005級情報學博士,他每天都要抽出點時間去看看博雅塔,他說:“看到博雅塔,心中就會升騰起一種責任和一種夢想,人不能長到博雅塔的高度,但理想卻可以遠遠高過博雅塔。而要實現這樣的人生高度,就必須像博雅塔一樣堅毅,每天迎著初生的朝陽,用執著的力量將生命燃燒成青春的燦爛,向著自己的夢想飛奔!”

2005年春天,王沙騁榮幸地投在了全軍最著名的國防情報學專家趙澄謀將軍的門下,成了趙將軍在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帶的第八個情報學博士研究生。

王沙騁本科學的是電氣自動化,碩士學的是工商管理,都是很熱門的專業。但是,在讀博士時毅然選擇了情報學專業。學情報學,他深知這是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必須從無到有地學好情報學的基礎知識。他選修了許多情報學的課程,并廣泛閱讀了大量的情報學書籍、雜志與論文,并寫出了多篇有價值的論文。還重點參與了六項國防情報的科研項目,其中有兩項為全軍軍事科研工作“十五”重點課題。他也因此獲得了“北京大學三好學生”、“北京大學五四獎學金”和“北京大學學術精英”等榮譽。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王沙騁每天堅持五公里長跑,冷水浴,四季不斷,這或許是對他的執著精神和意志力的另一種錘煉。后來,他通過了哈佛大學的測試,獲得了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與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的資格,如今,他正在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在國際頂級大師的指導下遨游知識的海洋。

王沙騁如是說:“是堅毅的博雅塔給了我無窮的力量,使我敢于面對一切未知的挑戰。此路荊棘密布,崎嶇蜿蜒,此路關山月寒,山高水遠,但是,行大道,神將助之,人將相之,鬼將告之。博雅塔不會倒下,與他合影的漢子就不會倒下。”

作為北大人,與博雅塔合影不僅留下了永久的記憶,更留下了與博雅塔一樣堅挺的精神。有了這種精神,北大人就不會忘記自己所擔負的責任和使命,就不會被困難所嚇倒,成為一無所成的人,而是會像博雅塔一樣,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漢子,任憑風吹雨打,任憑苦難坎坷,也不停下自己的追求,也不放棄自己的夢想,像博雅塔一樣,勇敢地去承受電閃雷鳴,勇敢地去接受云卷云舒,最終迎來燦爛的陽光。

一名北大學生在日記里這樣寫道:“博雅塔就是我的精神支柱,是博雅塔給了我無窮的力量,讓我在最艱難的時刻仍然能夠堅持自己的追求,不頹廢,不悲觀,不放棄。博雅塔就是給我指明方向的航燈,就是一團永不熄滅的生命之火。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說過:‘人的生命既可能衰敗腐朽,也能夠像烈焰一樣熊熊燃燒,我不能腐朽,我要燃燒起來。’只有讓自己燃燒得旺些、再旺些,才會燒毀一切惰性和阻礙物,走上充滿希望的成功之路。”

與博雅塔合影一直是湖北省紅安縣太平橋鎮普通流水線打工仔夏勝利的夢想。他克服各種困難,靠自學于2004年7月成功考取了北京大學法律碩士研究生!

夏勝利出生在一個貧寒農民家庭,成績一直出類拔萃的他不得不選擇了到黃岡工業學校讀中專。1997年,中專畢業的夏勝利被分配到湖北第三機床廠(紅安分廠)當了一名技術員,月薪1000元。之后不久,機床廠漸漸不景氣。夏勝利決定先去南方打工掙上一筆錢,然后再回來圓自己的大學夢。可是轉來轉去苦沒少吃,卻沒賺到多少錢。他發現,沒賺到錢的原因是自己的本事不夠。對知識的渴望,使夏勝利身上迸發出超強的學習力量。夏勝利橫下一條心,一定要繼續學習,直到考研。不拼不搏,哪能改變命運!就這樣,一直堅持到2004年1月的全國研究生統考。

2004年3月26日,他來到北京大學復試。當一位教授問他是哪個學校畢業時,他很自信地介紹說:“我沒有學校,我是從流水線上考來的!”頓時,全場教授被他的這一句話一下子徹底征服!

走出考場,望著挺拔的博雅塔,夏勝利感到了一種從沒有過的力量,他想,有朝一日一定也像許多其他北大學生一樣,把自己的身影留在博雅塔旁。6月中旬,夏勝利終于接到了北京大學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他說:“什么也不能改變我追求的意志,我雖然不能與博雅塔比高,但我不能有愧于這偉大而神圣的精神之塔。”他的下一個夢想就是去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學習法律和社會學。

北大的歷史上從來就不缺少品質堅毅的人,也不缺少成功者。博雅塔見證了這一切,也見證了夏勝利的求學歷程。夏勝利的故事如今已成為一個典范激勵著更多的北大學生。同樣,他的故事啟示著人們,只要擁有博雅塔一樣不可動搖的意志,就一定會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博雅塔的堅硬在于它迎風沐雨的錘煉,在于它頂天立地、接日連月的渴望。成功者的堅硬在于他不氣餒、不松懈、不動搖、不停歇的追求。北大的一首詩這樣寫道:北大校園里,有一群充滿激情的青年,他們猶如美麗的荊棘鳥,在不停地飛翔,不停地飛翔,只為飛過博雅塔頂,只為更接近燦爛的陽光。執著的力量和堅毅的的追求總會將生命鍛造成一片絢爛,輝照到永恒!

每一天都從零起步

太陽每天都不厭其煩地準時東升西落,但每天的太陽卻給了人不同的感受。北大丁文江曾告訴學生,人生就像太陽一樣需要經歷百年的東升西落,你要把每一天都當成是新的開始,而不要以為今天是昨天的重復,明天又是今天的重復。每天都從零開始,才會感到每天都活得有滋有味,每一天都會過得有意義。不然,總是把今天當成是昨天的重復,把明天當成是今天的重復,人生將會沒有了動力,寂寞和無聊的情緒就會油然而生。須知,有限的人生如果都耗費在無限的重復中,你將在滿頭白發之時懊悔不已。要想讓每天都有意義,就要讓每一天都從零開始。

從零起步不是過去的簡單重復,它是對自己的又一次挑戰,又一次超越。就好比一架飛機起飛,降落,再起飛,再降落。每一次的降落只是為了給飛機加上油,讓它再次起飛。對我們來說,每一次的降落與起飛都是一次快樂的旅行。

接受新的一天,如同接受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色彩,才有可能擁有多彩的人生。人生不因為每一天無所事事而幸福,卻因為每一天都創造了新的價值,每一天都獲得了新的進步而幸福。倒是那些虛度了每一天的人,會因為自己沒有創造價值而羨慕那些著作等身、功成名就的人。殊不知,成功者每一天都是從零起步,無數個從零起步,看似不起眼的進步,累加起來就成了輝煌而偉大的人生。

畢業于北京大學的王文良,曾走過了一條與絕大多數北大學子不同的創業道路。他沒有出國繼續深造,一直在國內邊學習,邊工作;他沒有去條件優良的大企業,一直打工在各種各樣的外企或民企;他沒有去令人羨慕的權力部門,一直就在商海的最低層和市場的第一線拼打開拓……他經歷了多個工作部門,無數次地從零起步,他屢經挫折,卻又一次次重整旗鼓,東山再起,最終,蒼天不負有心人,他成功擁有了自己的公司和前景可觀的業務,擁有了幸福美滿的家庭,他把自己在生活和工作實踐中的學習體會和經驗教訓寫成《北大畢業等于零》成書出版,他說:“在社會這個大熔爐、大考場上,任何金字招牌、水晶招牌、鉆石招牌都無濟于事,如果沒有從零干起的心態和發奮努力的精神,北大畢業也是等于零。一個人不管你是什么學校和家庭出身,要想在社會上干出些名堂來,都要從零開始,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地來。進入北大使你受到最一流的教育,但不要指望你的前途從此就是繁花似錦。不吃苦,不兢兢業業、精益求精,就沒有輝煌的明天。”

失敗是什么?不是什么,是積累了更多的經驗,是向成功更走近的一步;成功是什么?是走過了所有失敗剩下的最后一條路,就是成功之路。

海爾總裁張瑞敏在北大演講時說:“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不簡單和不平凡都是從零起步,沒有一步就能登天的成功美事。”

理想、信念、奮斗、成功,這些激情勃發、催人奮進的閃光字眼在我們每個人的青春里都閃亮過千萬次,可取得成功者總是少數。“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是我們每個人渴求的,但若離開奮斗,理想只能開出黃花而結不出甜果。“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每一天都從零起步,那么你就會不斷做進步,不斷做出新成績,直到走向成功。

一位智者說過:“生,非我所求;死,非我所愿;但生死之間的歲月,卻為我所用”。把握眼前光和熱,掌握美好的今天,讓生命里的每一天變得光榮、尊貴、平和而富有價值。唯有把人生的每一天都當作零的起步,過積極進取的生活,才是唯一的真正生活。將信念、自尊、勇氣、堅韌、樂觀、希望……這粒粒金色的種子植根于心中,生活就會隨之改變,幸福、美滿、富足與成功就會充滿你的人生。

湯姆斯·卡萊里說過一句改變人生的話:“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看遠處模糊的事,而要去做手邊清楚的事。”對于一個聰明人來說,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明天只是一個幻夢,惟有今天、惟在現在才是真實的,人永遠活在今天里,我們的人生就是一個現在進行時,回憶昨天是無益的,憧憬明天有時也是虛妄的,最重要的是把握今天,讓今天從零開始,才是明智的,今天的充實會換取明天的收獲。但丁說:“想一想吧,這一天永遠不會再來了。生命正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飛快地溜過。今天才是最值得我們珍視的唯一時間。”所以我們不應為昨天而黯然神傷、為明天而憂心忡忡,把握住從零開始的每一天,就是把握了成功、掌控了明天。

世界沒有改變,改變的是人的心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碚区| 龙州县| 林周县| 江永县| 深州市| 武宁县| 绥宁县| 兰州市| 五常市| 阳信县| 龙口市| 若尔盖县| 湄潭县| 来安县| 阜南县| 江北区| 马鞍山市| 辽阳县| 锡林浩特市| 巩义市| 巴东县| 邳州市| 耿马| 唐山市| 韩城市| 金溪县| 海城市| 遂昌县| 柏乡县| 奇台县| 九龙城区| 安顺市| 慈利县| 荣成市| 正定县| 岳池县| 宁城县| 莱州市| 宁乡县| 康乐县| 廊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