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做人要有謙恭心,顧影自憐只能讓你形單影只(2)
- 做人有心機做事有手腕(大全集)
- 陳榮賦 林墨敘
- 5021字
- 2014-01-22 15:59:34
后來,牛頓的朋友、大天文學家哈雷(彗星的發現者)在證明一個關于行星軌道的規律遇到困難時,專程登門請教牛頓。牛頓把自己關于計算“萬有引力”的書稿交給哈雷看。哈雷看后才知道他所要請教的問題,正是牛頓早已解決、早已算好的問題,心里欽佩不已。1684年11月,哈雷又到牛頓的寓所拜訪。當談到有關天文學的學術問題時,牛頓拿出論證“萬有引力”的論文,請哈雷提意見。哈雷看后,對這部巨著感到非常驚訝。他欣喜地對牛頓說:“這真是偉大的論證,偉大的著作!”他再三勸說牛頓盡快發表這部偉大著作,以造福于人類??墒桥nD仍然沒有輕易地發表自己的著作,而是經過長時間的一絲不茍的反復驗證和計算,確認正確無誤后,才于1687年將《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發表于世。
牛頓是個十分謙虛的人,從不自高自大。曾經有人問他:“你獲得成功的秘訣是什么?”牛頓回答說:“假如我有一點微小成就的話,沒有其他秘訣,唯有勤奮而已?!彼终f,“假如我看得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上。”
從這些意味深長的話語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位偉大科學家的謙虛胸懷,它生動地道出了牛頓獲得巨大成就的奧妙所在。
謙恭有度,敬己敬人
謙恭有度,講的是君子的情操和待人接物的態度。君子待人要謙,對待長輩更要恭謙有禮,但也不可謙虛過度,過謙則使人感覺到虛偽狡詐。只有虛懷若谷的態度,才能給人尊敬的印象,敬人者人恒敬之,人們也會對謙虛者抱以尊敬。謙虛是高尚者的情操,是修養深厚的表現,是圣人君子的操守。
自古以來,我國就有謙虛的美德,這方面有許多格言警句。如“謙受益,滿招損”,“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百尺竿頭,還要更進一步!”這些格言一直澆灌著人們的心靈,謙虛的美德深入人心,謙虛成了衡量君子小人、德操高卑的標準。
《菜根譚》中有語云:建功立業者,多虛圓之士。古來建立功業成就功勛的全都是謙虛圓融的人士,那些執拗固執、驕傲自滿的人往往與成功無緣。文王謙虛,渭河之濱訪太公,最終成就了周朝八百年的基業;劉備謙虛,三顧茅廬請臥龍,最終天下三分一分歸劉。
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在公司老板一般喜歡謙虛好學的下屬,而不喜歡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的半吊子;在機關,上級往往器重謙恭有禮、溫文爾雅的后生,而討厭那種傲氣凌人自我滿足的所謂“后起之秀”。
謙虛的人懂得怎樣尊敬別人,包容別人。比如山谷,山谷因為胸懷空闊而羅納萬物。萬物生長其間,不受排斥,不受拘禁,自由生長,得到了長久的來自于山谷的給養和尊重,同時山谷間的萬物也裝飾和點綴了山谷,使山谷變得郁郁蔥蔥,生機勃發。所謂謙虛禮讓,敬人敬己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不這樣,請看下面這個故事。
森林中有一條河流,河水湍急,不停地打著漩渦,奔向遠方。河上有一座獨木橋,窄得每次只能容一人經過。
某日,東山羊想到西山上去采草莓,而西山羊想到東山上去采橡果,結果兩只羊同時上了橋,到了橋中心,彼此擋住了,誰也走不過去。
東山羊見僵持的時間已很長了,而西山羊照樣沒有退讓的意思,便冷冷地說道:“喂,你的眼睛是不是長在屁股上了,沒見我要去西山嗎?”
“我看你是干脆連眼睛都沒長吧,要不,怎么會擋我的道?”西山羊反唇相譏。
“你讓還是不讓?不讓開,我就闖?!睎|山羊搖了一下頭,晃了晃犄角,那意思是:看到沒有,我的犄角就像兩把利劍,它正想嘗嘗你的一身肥肉是否鮮美呢。
“哼,跟我斗,沒門!”西山羊仰天長咩一聲,便低頭用犄角去頂東山的羊?!昂眯∽?,我看你是不想活了?!睎|山羊邊罵邊低頭迎上西山的羊。
“咔”,這是兩只羊的犄角相互碰撞的聲音。
“撲通”,這是兩只羊失足同時落入河水中的聲音。
森林里安靜下來,兩只羊跌入河心以后淹死了,尸體很快就被河水沖走了。
互不謙讓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誰也得不到好處。況且爭得面紅耳赤,大打出手,弄個鼻青臉腫,給人留下笑柄。謙讓是君子的風格,互相禮讓,你讓一尺,我敬一丈,雙方都是謙虛的心懷,什么事情不好解決?
張廷玉是清朝的宰相,一日家中來信說家人和鄰居因為一墻之地打起來了,互不相讓,想讓張廷玉出面調停解決。張廷玉只寫一首詩:千里來書只為墻,讓他一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笑后思量,唯有謙讓能化解矛盾消除仇恨,只有懂得謙讓才算得上人間的君子。
萬事萬物盈虛有數,就像夜空中的月亮一樣,陰晴圓缺自有規律可循,做人也是一樣。如果太驕傲、太自滿,物極必反,盛極而衰,最終災禍臨頭悔之晚矣。反之,如果太謙虛、太禮讓,矯揉造作,虛偽狡詐,就會給人留下華而不實的印象,這就是過猶不及的道理。因此謙讓要有度,要恰恰當當的。
敢于承認“技不如人”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有了自知之明才能明了自己的不足和欠缺,進而為人謙虛。謙虛是一種美德,越是德操高尚的人越懂得虛懷若谷的道理。山高不言,是因為它以謙虛作為根基;海深不言,是因為它以謙虛作為容量。人的胸懷如能做到如山如海一樣,便是人間的圣人了。即使是圣人還要更加謙虛,易經上曾云:有大者不可以盈。意思就是即使功勞比天大,官位比天高,也不可以驕傲自滿,要謙虛。
要勇于承認“技不如人”,這有什么害羞的呢?自己不如人,就要加緊學習,爭取趕上別人。自滿的人以為別人不會比自己強,故步自封,遲早會被別人甩到后面,還渾然不覺。謙虛的人懂得向別人學習,而自滿的人卻認為別人都應向他學習,兩種不同的態度決定了迥然有別的人生方向。
人不是萬能的,在某些方面可能有所突破有所成就,但這并不代表任何方面都出類拔萃。需知術業有專攻,各擅其長,不能認為自己就是天下第一,舉世無匹。俗話說,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一山更比一山高,強中自有強中手。若目空一切,眼里容不下別人,自取其辱不說,也很難有好的歸宿和下場。
三國時期,曹操筑罷銅雀臺,與群臣商議,設計使孫、劉自相吞并以破壞其盟約,便上表奏請周瑜為南郡太守。周瑜就職南郡太守后,便讓魯肅討還荊州。
魯肅來到荊州,劉備依孔明之計放聲大哭,孔明從旁說還了荊州,便無處安身。觸動劉備心中傷處,更大哭不止,孔明于是要魯肅轉告孫權,暫緩討回荊州。
魯肅將實情告訴了周瑜。周瑜說:“你中了諸葛亮的計了。”于是周瑜又生一計,讓魯肅再去見劉備,說東吳將取西川給劉備,但劉備要把荊州交還東吳。并解釋說:“我軍以攻取西川為名借道荊州,便可乘勢殺了劉備,奪取荊州。”
魯肅又到荊州說明來意。劉備忙謝說:“我很感激,雄師到時,一定遠迎犒勞?!濒斆C暗喜,辭別而去。周瑜引水陸大軍五萬,往荊州出發,快到荊州時,見城上插兩面白旗,并無一人。
忽然周瑜聽見趙云在城樓上喊叫:“孔明軍師已知都督的計策,所以留我在此守候。”探馬又來報,關羽、張飛、黃忠、魏延四路兵馬,從四面殺來。周瑜大叫一聲,舊瘡復裂,從馬上墜了下來,眾將急忙將他救回。
周瑜被救回船,軍士報告說劉備、孔明在前面山頂上飲酒取樂,周瑜更加憤怒,咬牙切齒地說∶“你道我取不得西川,我偏要去取。”便令船隊上行,到巴丘時,探子報說:“上流有劉封、關平兩人領軍截住水路?!?
周瑜正要出戰,孔明忽然差人送信來。勸他不要去取西川,如曹軍乘虛而攻江南,江南就不保了。周瑜讀完信,口吐鮮血,大呼:“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聲而亡,死時才三十六歲。
這就是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故事。周瑜為害劉備和討還荊州,一計不成又生一計,而且還留下了“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千古笑談。周瑜生性矜傲,從不承認自己技不如人,由于年輕有為更助長其驕傲之心,根本不把旁人放在眼中。但幾番與諸葛亮斗智,皆一敗涂地,于是怒火攻心,創傷復發,一代風流瀟灑的儒將就此殞命而亡。
既生瑜,何生亮,這是周瑜死的時候最痛苦也是最清醒的表白。不是周瑜沒本事,而是他的本事比不上孔明,兩個人一直都在暗中較量,怎奈周瑜始終技不如人,接連幾次都輸給孔明。周都督怒火郁積于胸不得發泄,最后導致舊瘡復發一命嗚呼??梢哉f,是傲氣害了周瑜,使他喪失了一個統帥應該保有的理智和寬容。一味的不服,一味的爭斗,不僅害了自己的性命,還使東吳喪失了許多的戰略機遇。
敢于承認技不如人是一種胸懷,一種氣度。有的人對此存在誤解,認為一旦承認了技不如人就會遭到別人蔑視和嘲笑,這種擔憂是多余而沒有必要的。敢于承認技不如人就意味著下定了決心要進步要改善,其中凝聚了改進的力量,不容別人對你小覷。
謙虛使人進步,因為謙虛的氣度讓你看見了別人閃光的優點,有心的人就會向先進者學習,提高自己的技藝。只有謙虛的人才能看到別人的優點并加以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久而久之,弱者變強,強者更強。
做人要謙虛,不能老是抱怨,抱怨并不能帶來命運的轉折或是改變,相反只會增加心中的怨氣和陰霾,給生活帶來不好的預兆。只有承認了技不如人,才能給自己留足了改進和追趕的勇氣和力量,若是不承認,迎接自己的就只有失敗的境地和懊惱的生活。
為人處世要遠觀諸人,近觀于己。自己得不到升遷肯定是自己做得不夠好,自己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別人得到了升遷肯定存在優于自己的地方,自己應該向他學習。只有擁有這樣的胸懷,才能取得進步,才能為自己的人生譜寫成功的篇章。謙虛而不是怨天尤人,才是成功者所應采取的心態。
把自己看輕,把別人看重
有這樣一個故事:
小蘇大學畢業后進了一家投資咨詢公司。他在大學里學的是投資管理,在一次人才交流會上遇到了那位老板,老板說,公司目前雖然不大,但可以給他充分的施展個人才華的空間和機會。
老板并未食言,小蘇到公司沒多久就被任命為市場部的副經理,負責客戶拓展。這是一項相當重要、難度也較大的工作。但小蘇沒有膽怯,他有闖勁,再加上豐厚的專業知識打底,局面漸漸打開。有一段時間,小蘇新拓展的客戶竟占了公司新增客戶總量的一半以上。老板很高興,有事沒事總要過來拍拍小蘇的肩膀,還時不時拉上小蘇去喝酒,公司有什么重要活動,也要把小蘇帶上。給人的感覺,他和小蘇的關系有了“哥兒們”的意思。公司里有些人私下里說,小蘇不久就會是市場部經理;還有人說,市場部經理算什么,對小蘇來說,公司副總也是指日可待的。
小蘇自己也躊躇滿志。老板越器重他,他越覺得自己對于公司很重要,除老板之外,再也無人能與他相提并論,即使是那個與老板沾親帶故的副總。
不久,市場部經理離開了公司,但出人意料的是,老板并沒有讓小蘇接替那個位子,而是花高薪從一家證券公司挖了一個人過來擔任市場部經理。這讓小蘇很不解,也非常憤懣。小蘇不好直接表白自己的心情,便提出要休假,說以前太累了,想放松放松。他想通過這種方式提醒老板,他小蘇對于公司來說是不可或缺的。老板考慮了一會兒,同意了。
小蘇帶著一絲報復心理休假去了,他想,要不了兩天公司就會亂套,到那時,老板一定會哭著喊著請他回去。
一個月后小蘇回到公司,公司一切如舊,運轉正常。當他去老板辦公室銷假時,老板放下手中的文件,站起來,熱情地拍拍他的肩膀,笑著問:“休假結束了?”小蘇終于知道,老板的熱情不過是作為老板的一種技巧而已,而自己并沒有所想的那樣重要。這么一想,他原本郁悶的心情忽然輕松開來,他覺得這樣的經歷對于他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讓他明白了美國諺語“天使能夠飛翔是因為把自己看得很輕”的真正意思。
縱觀古往今來,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無論是在事業工作中,還是在家庭生活中,沒有誰一直都是所有人注目的焦點,沒有誰是社會和人們離不開的。地球離開任何人照樣轉,社會離開任何人照樣發展,單位離開任何人照樣運行。因此看輕自己看重別人,才會適應社會,才會使自己生活的開心幸福。
看輕自己,是一種風度,一種修養,一種境界。善于看輕自己的人,懂得自己只是蕓蕓眾生中的一分子,不會自高自大,自命不凡;善于看輕自己的人,懂得腳踏實地,懂得從最基本的事情做起,不會好高騖遠,眼高手低;善于看輕自己的人,懂得只有努力奮斗,開拓進取,才能一步一個腳印的攀登人生的高峰。 同樣,看重別人,是一種豁達,一種謙虛,一種成熟。善于看重別人的人,說明他能夠看到別人的長處,就會以它山之石,補己之短;善于看重別人的人,說明他對自己十分的了解,就會心態平和,不慕虛榮;善于看重別人的人,懂得只有相互支持、團結協作,才能使自己的事業有所成就,才能使自己的生活舒心快樂。
看輕自己,看重別人,把自己當泥土,把別人當珍珠,就不會有被埋沒的痛苦,反倒有一種化作泥土甘為花的愉悅;看輕自己,看重別人,始終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不會為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誘惑和煩惱所左右;反倒會以清醒的心智和從容的步履輕松愉快的度過人生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