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時間管理技能診斷(1)
- 工作效率提高法:高效經理人時間管理
- 石偉
- 5875字
- 2014-01-28 09:15:45
§§§第1節您有時間感嗎
日常生活中,時間會悄悄地、不動聲色地在人們彈指之間流失。當然,人們不會一秒鐘一秒鐘地去計算如何去利用它,這也未免有些荒誕。正因為如此,分分秒秒的流逝就更容易被人們忽略了。那么你的時間感如何呢?你是一個會珍惜時間的人嗎?
心理學領域有一個享有盛譽的羅沙哈測驗,用10張涂有墨水跡的紙,并按照一些規定進行測驗,可以大致確定被測驗者的心理特征。
像羅沙哈測驗一樣,把個性、文化水準、知識水平等方面,投影在人的時間觀念上,通過一個時間透視觀的測驗,探測被測對象的個性,文化與對時間的關系,從而可以判別一個人的成就欲的高低。這項測驗共有5個項目:
測驗題
一、時間的隱喻(比喻)
你喜歡哪一種象征時間的形象?______
1.風平浪靜的海面。
2.飛馳中的騎士。
3.逃跑中的賊。
4.月夜中漫長的小道。
二、時間的描寫
你認為下面哪幾個形容詞最適合于描寫你對時間的觀念?(可選3—5個)__________________
尖銳活潑空虛緩和陰郁開朗寒冷深厚
三、過去事件的時間
你不要查閱任何參考資料或詢問別人,判別一下下列事件發生在何時?
四、檢查一下你的表
請你檢查一下你的手表或床邊的鬧鐘,確定其準確程度,然后與標準時間對照,填入下表:
你的鐘表時間_____時_____分。
標準時間_____時_____分。
你的鐘表正確______,快_____分,慢_____分。
五、了解時間
請你找好一名助手,找一間不受人干擾的安靜房間(目的是保證不為任何外界干擾與暗示),把所有的鐘表都拿出去,不看書報雜志,可以收聽電唱機或錄音機的輕音樂之類的節目,但是不能聽有時間暗示的收音節目(收音節目有時間性,熟練者一聽就知道時間)。測驗開始時間由助手決定。
當助手決定開始后,你摒棄一切他念,保持心情沉寂。
當助手決定結束時,在他報出時間之前,判斷你自己坐在房間里過了多久?記下后填入下表:
你的判斷______分。
實際時間______分,正確_____,超過_____分,缺少_____分。
通過這個測驗,可以對你的時間觀作一檢驗,以增強你的時間觀念。
測試說明
一個人的行為習慣、思考方向與價值觀,常常反映了他對時間的態度。
在測驗1中,珍惜時間的人傾向于選擇“飛馳中的騎士”或“逃跑中的賊”這些迅速行動的形象,而不選擇“風平浪靜的海面”或“月夜中漫長的小道”之類的恬靜的形象來代表時間。
測驗2中,珍惜時間的人通常愿意使用“開朗、尖銳、活潑、緊張”等詞來描寫自己對時間的觀念。不珍惜時間的人可能使用“空虛、緩和、陰郁、寒冷、深厚”等詞來描述時間。
測驗3的實際發生日期是:
1.朝鮮戰爭爆發于1950年6月25日。
2.古巴導彈危機發生于1962年10月16~29日。
3.赫魯曉夫下臺于1964年10月。
4.馬丁·路德·金遇刺在1968年4月5日。
珍惜時間的人對事情的經過比較擔心,常常把過去的事件回憶得與現在接近些——也就是把已經過去的時間估計得長一點。
也許有人不理解測驗4,難道對時間的態度會影響一個人的鐘表快慢?然而研究表明:不少珍惜時間的人常常帶走得快些的表,或者有意識撥快自己的表,企圖以此贏得一些時間;不珍惜時間的人常常帶著走得慢一些的表,只是不太明顯而已。
測驗5中,珍惜時間的人大多數會將在房間里所經過的時間判斷得比較準確或稍微長一些。不珍惜時間的人大多數會判斷得過于短暫——原因也許是他們平時較不性急、較不擔心失去時間。
§§§第2節時間管理自我診斷法
時間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公正的,每天只有24小時。但管理者每天有效的時間是不同的,如果安排得好,會延長每一天的時間;如果安排得不恰當,浪費了很多時間,只能縮短每一天的時間。“時間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后悔的。”要成為有效的管理者,就必須對自己的工作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因為“合理安排時間,就等于節約時間”。
我們可以通過時間管理的診斷法,對自己的時間使用情況進行自我分析,從定性的概念出發來評價自己對時間的使用情況,了解自己時間使用的類型,明了自己的時間管理是否得力,方法是否得當,效益如何,對你今后正確運用時間提供一些啟示,改善使用時間的方法,提高時間管理的有效性。
時間管理自我診斷法的一般方式是首先運用整理歸納好的處理時間的方式進行測驗,這里列出了二十道測驗題,每道測驗題有三種答案,您可在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種處理方式上劃“√”,最后算總分,若您還有其他的處理方式也可以填上。
1.星期天您早晨醒來時發現外面下雨了,而且天氣很暗,您將怎么辦?
(1)本來就喜歡早晨睡懶覺,一看今天休息,解除了上班的約束,天又下雨,干脆躺著睡吧,第一個念頭就是睡,而不想起來,也不考慮其他事情。
(2)本想立即就起床,但已養成了喜歡在床上逗留的習慣,心中對自己說:再躺五分鐘吧!
(3)按照以往的生活規律,從容而有次序地穿衣起床。
2.吃完早飯后,您還有一段自由時間,然后才去上班,您怎樣利用?
(1)無所事事,沒考慮安排什么,或是吸煙、喝茶,或是聽廣播,不知不覺地過去了。
(2)準備安排干點什么,但又無從做起,拿出這個又想到應干那件事。
(3)按照預先寫好的工作程序單進行,或按標準工作程序,充分利用這一段自由時間,并收到了較好的效益。
3.您上班后,面對紛亂繁雜的工作,將怎樣開始呢?
(1)是開放式的,來什么工作就干什么工作,事先無準備,也不用計劃,干到哪兒算哪兒,無人找就喝茶水、看報紙、打瞌睡。
(2)按照自己最大的能量來安排并緊張地進行工作,但時時有人打斷自己的工作程序。因此,經常抱怨時間不夠用,一天忙得很。
(3)首先把一天的工作按重要的程度、價值的大小、時間的緊迫冷靜地分析一下,排出一天工作的先后順序,并能堅定不移地執行,排除任何人的干擾,哪怕只完成了前兩件重要的工作。感到每天比較輕松。
4.當您的工作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感到有些力不從心了,您將怎樣處理?
(1)開始有些泄氣了,認為自己能力有限或是年齡大了,開始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了。
(2)有干勁,有使不完的力氣,雖然時間太少了,但仍不辜負組織的信托,拼命地干,力求多干一些工作。
(3)開始總結自己的工作時間分配是否得法,找出可以節約時間的方法,如把應由自己完成的工作授權別人去做,從效率和效益的觀點出發重新安排自己的時間。
5.當您發現了自己近來時間浪費的現象太多時,您有何感受?
(1)感到無所謂。
(2)感到很痛心。
(3)感到應當從現在起減少浪費時間現象。
6.當一件工作擺在您的面前時,您將怎樣處理?
(1)采取推諉的態度來看待工作,沒有時間限制推著干。
(2)立即著手進行這項工作。
(3)分析這項工作是否必須自己去做,如自己做將在何時完成,達到什么程度,開始有了一個小計劃。
7.您發現工作時時被人打斷,您怎么辦?
(1)聽之任之,任憑其發展下去,來者不拒,海闊天空地漫談,津津有味地閑聊。
(2)抱怨對方浪費了自己很多的時間,使自己什么工作也干不成,但卻毫無辦法。
(3)開始采取措施,分析原因,若越級找自己的人多,說明授權不夠,下級責任不清。開始規定嚴格的接待時間,或者采取“隔離”的措施和“絕緣”的方法。
8.當您開會的時間太多,每天都有很多需要應酬的會議時,您如何處理?
(1)每次會議必到,并從始至終。
(2)對一些會議不感興趣,并認為是一種負擔,但自己出于禮貌,總不能擺脫。因此,在會議中思想經常溜號。
(3)果斷地以會議對企業和自己的目標是否有影響、有無貢獻為依據,而決定會議的參加與否,對組織和個人均無貢獻的會議(純應酬性質的)謝絕參加。
9.當您外出旅行,在旅途上,怎樣打發這些時間?
(1)同車上的人閑聊,打撲克或睡覺。
(2)海闊天空地遐想,回憶往事或不知道干什么?
(3)有計劃地運用旅途中的時間思索一些問題或閱讀一些書刊,或構思一些文章等,總之有所收獲。
10.當您工作或學習的效率不高時,您怎么辦?
(1)發揚連續作戰的拼命刻苦的精神,繼續堅持工作或學習,有一股干勁。
(2)休息一下,活動活動,輕松輕松,以圖再戰。
(3)把工作和學習暫時停下來,轉換一下興奮中心,待到效率最佳的時刻到來時,再高效率地學習和工作,您不以工作時間的長短為準繩,而是以效益為標準。
11.在與人談話時,對方已離題太遠時,您怎么辦?
(1)隨聲附和,繼續說不必要的話,毫不控制,嘮叨不休。
(2)對對方的談話毫無興趣,經常溜號,純屬應酬。
(3)提醒對方,取得談話的主動權,可說自己還有一個會(或有別人等著),請能盡快結束談話,或詢問對方有什么事需要自己辦。
12.當您工作出現了失誤或失敗時,您怎樣處理?
(1)不認為是自己的失誤,再出現這種狀況時,還要這樣干。
(2)沉浸在痛苦的回憶中,總是在嘆息后悔。
(3)總結了經驗,著眼于未來,并心中暗暗下定決心,今后杜絕這種現象的發生。
13.在您閱讀時,怎樣進行?
(1)無明確目的,見什么看什么,并常讀出聲來。
(2)能一面閱讀一面選擇。
(3)有明確目的的閱讀,運用快速閱讀法加強自己的閱讀能力,并能掌握閱讀的技巧。
14.當您主持開會時有人遲到,您如何處理?
(1)感到無所謂,因為自己本身開會就從不遵守時間,八點開會九點到。
(2)大發雷霆,開始訓斥遲到的人:為什么不遵守時間,讓大家等你一個人。
(3)了解一下遲到原因,告誡下屬今后要按時到會,養成遵守時間的習慣,下不為例。
15.當您要寫一份總結報告,而寫完大約需要十小時,您怎樣開始?
(1)制定一個寫作計劃,每天寫兩小時,五天內寫完。
(2)立即就開始動筆寫總結報告,連續寫十小時。
(3)用二至三天的時間進行思考,然后連續寫下去,一氣呵成。
16.當您在作報告或講課時發現聽講的人在睡覺,不注意聽或互相說話的聲音很大時,您怎么辦?
(1)好像沒看見一樣,繼續進行自己的“精彩”的長篇演說。
(2)大為惱火為什么不注意聽我講話,大聲地訓斥說話、睡覺的人,直到整頓好了會場的紀律,再開始自己的津津有味的長篇報告。
(3)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講話不受歡迎,大家對它不感興趣,自己講了很多不必要的話。立即采取措施,一是結合實際,講大家感興趣的問題,風趣一些;二是趕快把講話結束,因為再多講一分鐘,就多浪費大家一分鐘的寶貴時間。
17.您有一件工作(比如編寫年度計劃)需要布置下去,您采取什么辦法?
(1)召開一個會議,通知主管人員參加。
(2)下發一個文件進行通知。
(3)用電話向主管人員通知(或召開電話會議傳達)。
18.您每天晚上(或早晨)對第二天的工作時間怎樣處理?
(1)不考慮,對時間支出無定量安排。
(2)心中和口頭安排第二天的工作順序和所用的時間。
(3)書面寫出第二天的時間安排計劃(先安排最重要和緊迫的工作)。
19.您對生活的態度?
(1)按部就班、平靜如水的生活。
(2)匆匆忙忙、精神緊張的生活。
(3)輕松愉快、節奏明顯的生活。
20.您的手表經常處于什么狀態?
(1)常常慢。
(2)比較準確。
(3)經常比標準時間快一些。
診斷結果
1.診斷標準。
采取評分的辦法,對診斷后的結果進行定量分析。規定:(1)=1分,(2)=3分,(3)=5分。
2.結果診斷方法。
將上述測驗題的積分總分與下列各分數段的評價相互對照,即可以診斷出自己的時間管理的類型,可大致了解自己的時間管理是否是成功的管理。
六十分以下:為放任型時間管理(失敗型)。
六十至八十分:為自發型時間管理(一般型)。
八十至一百分:為自覺管理型時間管理(成功型)。
§§§第3節時間管理評價
所謂時間管理評價,就是根據人們時間管理的實際狀況,通過定性和定量的鑒別和測定,對人們的時間管理的效果進行綜合分析,系統評價。
人們在耗費時間的過程中,往往憑直覺處理問題,即使是有了一定的管理水平時,也免不了要受到感情的左右而難于擺脫經驗的束縛,對整個系統的時間管理缺乏全面的、定量的分析比較、鑒別和測定,無法衡量時間管理的水平和考查人們時間利用的程度,因而,不能收到最佳效果。時間管理評價的方法可以幫助人們從時間管理的錯綜復雜的關系中找到提高效益及成果的方向和關鍵。
“你善于時間管理嗎?”這就是進行時間管理評價的目的。通過對勞動時間管理的評價,使我們能夠確切了解和掌握自己對時間管理的不足程度,從而采取必要的措施來減少時間資源的浪費。那么,怎樣才能確切了解自己“善于時間管理”的程度呢?我們可以采用管理學者麥克爾·李寶夫(MichaelleBceut)新設計的測驗方法:
以下十個問題,代表一般人的時間管理的準則,根據實際情況寫出切合你的行動答案:
1.我每天保留少量的時間做計劃,并思考與我的工作有關的問題。
A.幾乎從未如此。
B.有時如此。
C.時時如此。
D.幾乎經常如此。
2.我為自己制定確切的書面表示的目標,并明確訂出完成目標的期限。
A.幾乎從未如此。
B.有時如此。
C.時時如此。
D.幾乎經常如此。
3.我為自己擬定“每日工作計劃表”,表中各個事項依據工作的重要程度按次序編排,我試圖盡快做完重要工作。
A.幾乎從未如此。
B.有時如此。
C.時時如此。
D.幾乎經常如此。
4.我了解八十/二十原理,并作為辦事的依據(所謂八十/二十原理,是指在一群事物中屬于“重要的少數”的只占百分之二十,而屬于“瑣碎的多數”的則占百分之八十)。
A.幾乎從未如此。
B.有時如此。
C.時時如此。
D.幾乎經常如此。
5.我對自己的作息時間做松弛的安排,以使自己擁有時間來應付突發的意外事件。
A.幾乎從未如此。
B.有時如此。
C.時時如此。
D.幾乎經常如此。
6.我盡可能授權他人。
A.幾乎從未如此。
B.有時如此。
C.時時如此。
D.幾乎經常如此。
7.我力圖對每一種文件只作一次性的處理。
A.幾乎從未如此。
B.有時如此。
C.時時如此。
D.幾乎經常如此。
8.我故意減少午飯的食量,以免在下午打瞌睡。
A.幾乎從未如此。
B.有時如此。
C.時時如此。
D.幾乎經常如此。
9.我積極地設法避免常見的“干擾”(如訪客、會議,電話等)妨礙我每天的工作。
A.幾乎從未如此。
B.有時如此。
C.時時如此。
D.幾乎經常如此。
10.我能夠拒絕那些占用我的時間并妨礙我完成重要工作的他人的囑托。
A.幾乎從未如此。
B.有時如此。
C.時時如此。
D.幾乎經常如此。
測試結果
1.評分標準
每一個“幾乎從未如此”給0分,
每一個“有時如此”給1分,
每一個“時時如此”給2分,
每一個“幾乎經常如此”給3分。
按以上評分標準將測驗成績登記在下面的評分表中,并計算出總分
2.對測試結果的解釋
麥克爾·李寶夫對測驗的結果做了如下的詮釋:
零分≤總分<十五分,表示不善于時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