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老狐貍說話幽默經(2)
- 老狐貍說話心經(大全集)
- 趙凡禹
- 5040字
- 2014-01-15 19:52:21
看到這段話,凡擠過車的人都要捧腹大笑的。作者觀察仔細,對各地的風情了解得清清楚楚,使人閱讀如入其境,遣詞造句既得體又幽默風趣,使人既了解北京擠車之難,又能以輕松的心境對待之,消除憂患,實在是十分巧妙。
多數人都感覺到年齡漸長等問題,也是難以解脫的煩惱,看看應怎樣以幽默來對待這個難題:
著名演說家羅伯特說:“我爭取在最年輕的時候死去。”他不論在私下還是在公共場合,都把年齡看得很輕,以一顆年輕并富有趣味的心而出名。因此,在他70歲生日那天,他還簽了一個為期5年的演講合同。
幽默就是這樣,讓人心胸開闊,延年益壽。
幽默促推銷
每個人無論在怎樣的環境中生活,都會經常碰到各種各樣的矛盾,有的甚至是相當棘手的難題,需要你去妥善處理。
老狐貍的體驗是:不輕松的問題,可以用輕松的方式來解決;嚴肅之門可以用幽默的鑰匙開啟。
有一位大學生思想很活躍,且為人詼諧。他在當了推銷員之后,萌發出一個好主意。他有一次走進一家報館問:“你們需要一名有才干的編輯嗎?”
“不。”
“記者呢?”
“也不需要。”
“印刷廠如有缺額也行。”
“不,我們現在什么空缺也沒有。”
“那你們一定需要這個東西。”
年輕的推銷員邊說邊從皮包里取出一塊精美的牌子,上面寫著:“額滿,暫不雇人”——如此輕而易舉地促成推銷實在妙。
美國俄亥俄州的著名演說家海耶斯,30年前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畏首畏尾的實習推銷員。一次,一個老練的推銷員帶著他到某地推銷收銀機。這位推銷員并沒有電影明星推銷員那種堂堂相貌,他身材矮小、肥胖,紅彤彤的臉卻充滿著幽默感。
當他們走進一家小商店時,老板粗聲粗聲地說:“我對收銀機沒有興趣。”
這時,這位推銷員就倚靠在柜臺上,格格地笑了起來,仿佛他剛剛聽到了一個世界上最妙的笑話。店老板直愣愣地瞧著他,不知所以。
這時,這位推銷員直起身子,微笑著道歉:“對不起,我忍不住要笑。你使我想起了另一家商店的老板,他跟你一樣地說沒有興趣,后來卻成了我們熟識的主顧。”
而后這位老練的推銷員一本正經地展示他的樣品,歷數其優點,每當老板以比較緩和的語氣表示不感興趣時,他就笑哈哈地引出一段幽默的回想,又說某某老板在表示不感興趣之后,結果還是買了一臺新的收銀機。
旁邊的人都瞧著他們,海耶斯又困窘又緊張,心想他們一定會被當做傻瓜一樣趕出去。可是說也奇怪,老板的態度居然轉變了,想搞清楚這種收銀機是否真有那么好。不一會,他們就把一臺收銀機搬進了商店,那位推銷員以行家的口吻向老板說明了具體用法。結果這位推銷員運用幽默的力量跨過了嚴肅之門,取得了成功。
幽默能使你豁達超脫,使你生氣勃勃;幽默能使你具有影響力,使你打破僵局,擺脫困境;幽默是潤滑劑,也是成功者的稟性。所以無論是朋友相處,還是要成為一個優秀的推銷員,都應富有幽默感。
誰說中國人不懂幽默
中華民族的幽默,是源遠流長的。
早在百家爭鳴的春秋時期,各國的宮廷已有用優之風,貴族們自養以“滑稽調笑”為業的藝人。如《史記?滑稽列傳》所載“優孟諫楚莊王賤人而貴馬”,用“歸謬法”使楚王覺察了“寡人之過”。優孟還建議楚王以“厚禮”“葬”馬,送“葬”送進人肚腸。優孟的戲謔之言,是十分詼諧可笑的。關于先秦的這些記載,給后世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詩經》中的幽默
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詩中的幽默,可見于不少諷刺詩和情詩。
例如《邶風?新臺》一詩,就是揭露和諷刺當時衛宣公的一樁丑聞的。
衛宣公打算為他的兒子娶齊國的一個名叫宣姜的女子為妻。后來,宣公聽說那女子非常漂亮,便在河上筑了一座華麗的新臺,把齊女宣姜中途攔截,占為自己的老婆。衛國人民寫詩諷刺這件丑事。全詩分三章,其尾章是這樣的:
魚網之設,鴻則離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詩歌假借齊女的口吻,進行諷刺。說張起網本為捕魚,但哪知卻遇到一個癩蛤蟆;本想求得一個如意郎君,誰知竟嫁了一個丑老公。形象的比喻,嬉笑怒罵,剝下了統治者衛宣公的面皮,又達到幽默諷刺的效果。
★《笑林》中的幽默
魏晉時期,哲學重新解放,思想非常活躍,幽默再度興起。我國出現了笑話專集《笑林》,為三國魏人邯鄣淳所撰。如:
漢世有人,年老無子,家富,性儉嗇。惡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管理產業,聚斂無厭,而不敢自用。或人從之求丐者,不得已而入內,取錢十,自堂而出,隨步輒減,比至于外,才余半在。閉目以授乞者。尋復囑云:“我傾家贍君,慎勿他說,復相效而來。”老人俄老,田宅沒官,貨財充于內帑矣。
這一短小的笑話,嘲笑剝削階級的吝嗇,富有民間笑話機智辛辣的風格。這些笑話開后世詼諧文字之先,有的故事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世語新說》中的幽默
南朝劉義莊所撰的《世說新語》,內容記錄漢魏至東晉名人文士之逸事言談,全書收錄語錄一千余則,多為清談家言談應對之言語片斷。如《雅量》中有這樣一則:
顧和始為揚州從事,月旦當朝,未入頃,停車州門外。周侯詣丞相,歷和車邊,和覓虱夷然不動。周既過反還,指顧心曰:“此中何所有?”顧搏虱如故,徐應曰:“此中最是難測地。”周侯既入,語丞相曰:“卿州吏有一令仆才。”
《世說新語》用大量的篇幅記載名士們奇特的興致和玄妙的清談,是我們研究“魏晉風流”的重要資料。這些名士標榜“雅量”、“豪爽”,講究“容止”、“識鑒”,就連“任誕”、“簡傲”也成了一種清高的美譽。這種所謂的雅量大度,其實是很可笑的。
到了明代,幽默突破了“禮”制的牢籠和“理”學的束縛,異常蓬勃地生長,造成了中國幽默史上又一個重要的時期。王利器先生輯錄《歷代笑話集》,其內容是頗為豐富的,由魏至清,共1 850則,可以佐證時代興趣之濃厚。
★《西游記》中的幽默
明代吳承恩的《西游記》,是根據民間傳說和說唱故事,加工整理重新寫成的。小說通過幻想的神話世界,用虛構、夸張的藝術手法,描寫了猴王孫悟空大鬧天宮地府和協助唐僧取經,蕩妖除怪的故事。孫悟空神通廣大,具有正義感和反抗斗爭精神。玉皇大帝、龍王或閻王,統統不在他的眼里,對“法力無邊”的西方佛祖如來,也敢嘲笑一番。悟空保唐僧取經,一路受到無數妖魔阻擋,他不畏懼困難,頑強不屈,勇敢樂觀,即使是受到委屈,被唐僧驅逐回花果山時,還是念念不忘唐僧去西天取經是否平安。他的樂觀與開朗的性格,使他的語言動作富于幽默感,常常博得人們的笑聲。
明代另外兩部著名的長篇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中,也妙筆生花地描繪了許多活靈活現的幽默滑稽的人物,許許多多的細節也被描寫得生動和極富幽默感。如《三國演義》第二回“張翼德怒鞭督郵,何國舅謀誅宦豎”中關于張飛怒鞭督郵的描寫:
張飛大怒,睜圓環眼,咬碎鋼牙,滾鞍下馬,徑入館驛,把門人那里阻擋得住,直奔后堂,見督郵正在廳上,將縣吏綁倒在地。張飛大喝:“害民賊!認得我么?”督郵未及開言,早被張飛揪住頭發,扯出館驛,直到縣前馬樁上縛住;攀下柳條,去督郵兩腿上著力鞭打,一連打折柳條十數枝。
再如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決策,戰長江孫氏報仇”中,玄德三訪孔明時,關公、張飛在外立久,不見動靜,入見玄德猶然侍立。請看張飛的言語:
張飛大怒,謂云長曰:“這先生如何傲慢!見我哥哥侍立階下,他竟高臥,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
張飛的這些富于個性的言語,是那么的滑稽,又是那么的富有幽默感,從而使他的形象生動、逼真。
★《水滸傳》中的幽默
《水滸傳》中的李逵,也是一個特別生動的形象。第七十三回“黑旋風喬捉鬼,梁山泊雙獻頭”,李逵聽說宋江奪了太公的女兒,要向宋江討還。請看書中所述:
李逵、燕青徑直望梁山泊來,直到忠義堂上。宋江見了李逵、燕青回來,便問道:“兄弟,你兩個哪里來?錯了許多路,如今才到。”李逵那里答應,睜圓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黃旗,把“替天行道”四個字扯做粉碎,眾人都吃一驚。宋江喝道:“黑廝又做甚么?”李逵拿了雙斧,搶上堂來,徑奔宋江……李逵道:“我閑常把你做好漢,你原來卻是畜生!你做得這等好事!”
第七十五回“活閻羅倒船偷御酒,黑旋風扯詔罵欽差”,陳太尉前往梁山泊招安,單不見了李逵,書中寫道:
蕭讓卻才讀罷,宋江已下皆有怒色,只見黑旋風李逵從梁上跳將下來,就蕭讓手里奪過詔書,扯得粉碎,便來揪住陳太尉,拽拳便打……李逵道:“你那皇帝,正不知我這里眾好漢,招安老爺們,倒要做大!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你莫要來惱犯我黑爹爹,好歹把你那寫詔的官員,盡都殺了。”眾人都來解勸告,把黑旋風推下堂去。
這些滑稽、幽默的語言動作,把李逵疾惡如仇、堅決反對招安的個性特征,惟妙惟肖地描繪出來了。
★《紅樓夢》中的幽默
我國清代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中,不乏閃耀出幽默光彩的故事,至今讀來仍令人捧腹。如第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中,由劉姥姥的幽默,引出了“群笑圖”,堪稱是“千古之笑”。也可見,曹雪芹是工于幽默的。文中這樣描述:
那劉姥姥入了坐,拿起箸來,沉甸甸的不伏手……劉姥姥見了,說道:“這個叉巴子,比我們那里的鐵锨還沉,哪里拿的動它。”說的眾人都笑起來……
賈母這邊說聲“請”,劉姥姥便站起身來,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抬頭!”說完,卻鼓著腮幫子,兩眼直視,一聲不語。眾人先還發怔,后來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齊哈哈大笑起來。湘云掌不往,一口茶都噴出來。黛玉笑岔了氣,伏著桌子只叫“噯喲!”寶玉滾到賈母懷里,賈母笑的摟著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著鳳姐兒,卻說不出話來。薛姨媽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噴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離了坐位,拉著他奶母,叫“揉揉腸子”。地下無一個不彎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著笑去的,也有忍著笑上來替姐妹換衣裳的……劉姥姥拿起箸來,只覺不聽使,又道:“這里的雞兒也俊,下的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得一個兒!”眾人方住了笑,聽見這話,又笑起來……
劉姥姥的坦率,她的語言風格,舉止言談,同大觀園內的“規范”全然不同,是大觀園一幫人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因而在大觀園的姐妹們看來是諧趣的、滑稽的,所以會引起他們的興趣,并博得她們陣陣“捧腹大笑”。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還用了相反相成的方法刻意描繪了劉姥姥式的幽默。《紅樓夢》第四十回最后,在姐妹們都對完鴛鴦的牙牌令后,便要劉姥姥對答,書中這樣寫道:
鴛鴦笑道:“左邊‘四四’是個‘人’。”劉姥姥聽了,想了半日,說道:“是個莊家人罷!”眾人哄堂笑了……鴛鴦道:“中間‘三四’綠配紅。”劉姥姥道:“大火燒了毛毛蟲。”……鴛鴦笑道:“右邊‘么四’真好看。”劉姥姥道:“一個蘿卜一頭蒜。”眾人又笑了。鴛鴦笑道:“湊成便是‘一枝花’。”劉姥姥兩只手比著,也要笑,卻又掌住了,說道:“花兒落了結了個大倭瓜。”眾人聽了,由不的大笑起來。
從《紅樓夢》的這些精彩的幽默故事中,我們不難看出,到了清代,創造幽默和欣賞幽默的能力已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近代幽默
辛亥革命后,五四運動以科學與民主的大旗,猛烈地掃蕩了封建意識形態,西方文化的傳入,使東方文化蛻變更新。在這一時期,各種藝術樣式都或多或少受到“滲透”和影響。散文中派生出幽默諷刺的體式“雜文”;曲藝中“笑的藝術”——相聲已趨成熟;戲劇中的“喜劇”也終于成型。思想文化界也曾對“幽默”與“笑”進行了幾次大討論。以魯迅、老舍、錢鐘書為首的藝術大師們,使幽默藝術發展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例如魯迅先生的雜文《準風月談》、《花邊文學》及三本《且介亭雜文》(即且介亭雜文》和它的二集、末編),就是在反動勢力加緊壓制言論自由,一些報社編輯發出呼吁,請求作者少談政治,多談風月的情況下,用靈活的戰法,從更加廣泛的題材中,從許多細小的生活現象中,用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筆法,來透視當時的社會生活,達到揭露黑暗的效果。
中華民族的幽默傳統雖然源遠流長,但同西方比較而言,并不是一個長于幽默的民族,因此,更應發揚傳統,“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增強我國文化的幽默性格。近年來,幽默的發展是前無古人的,出版的“幽默小說集”、“笑語錄”等數以百計;專門性的雜志《諷刺與幽默》,報紙《雜文報》等大量發行;相聲、小品、喜劇電影、漫畫……贏得最廣大的聽眾、觀眾與讀者,更使幽默藝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幽默的十大技法
幽默主要有以下十大技法,分別是:
★大詞小用法
作家馮驥才訪問美國,有非常友好的華人夫婦帶著他們的孩子來拜訪,雙方交談得投機之時,馮驥才突然發現那孩子穿著皮鞋跳到了床單上。這是一件令人很不愉快的事,而孩子的父母竟然渾然不覺。此時,任何不滿的言語或行為都可能導致雙方的尷尬。怎樣讓孩子下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