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西山經 (4)

①長留之山,古山名。《五藏山經傳》卷二:“伊犁塔勒奇城北百里有谷曰果子溝,長七十里。為伊犁驛程所經,嶺上出泉,南會眾流出。山曰烏里雅蘇圖,水峽流迅急,跨橋四十有二,故長留所由納稱也。”

②少昊,古代傳說中的上古帝王。

③磈(wěi)氏,傳說中的神名。

④反景,“景”通“影”。反景,就是太陽返照。

譯文

從積石山再往西二百里的地方,有座山叫長留山。長留山山神白帝少昊就居住在這座山上。山中的野獸尾巴都帶有花紋,鳥頭也都帶有花紋。山上盛產帶有花紋的玉石。這里實際上是員神磈氏的宮殿。這個神,主管夕陽返照。

章莪山

又西二百八十里,曰章莪之山,無草木,多瑤碧。所為甚怪。有獸焉,其狀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擊石,其名曰猙。有鳥焉,其狀如鶴,一足,赤文青質而白喙,名曰畢方①,其鳴自叫也,見則其邑有訛火②。

注釋

①畢方,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樹,很精靈;有的說是一種像鳥的神靈。

②訛火,怪火,野火。或指磷火。

譯文

從長留山再往西二百八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章莪山,山上沒有任何花草樹木,有很多瑤玉和碧玉。山上的東西都很奇怪。有怪獸,形狀像紅色的豹,長著五條尾巴和一只角,發出的聲音如同敲擊石頭的聲響,它的名字叫猙。山中還有一種奇鳥,形狀像鶴,卻只有一只腳,青色的羽毛中嵌有紅色的花紋,一張白嘴巴,它的名字叫畢方,是根據它的叫聲來命名的。這種鳥出現在哪里,哪里就會發生怪異的火災。

陰山〓符愓山

又西三百里,曰陰山。濁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蕃澤,其中多文貝①。有獸焉,其狀如貍②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兇。

又西二百里,曰符愓之山③,其上多棕 柟,下多金玉。神江疑④居之。是山也,多怪雨,風云之所出也。

注釋

①文貝,也就是紫貝。貝科動物的殼。

②貍,動物名,是一種善伏的野獸,俗稱野貓。

③符愓(yáng)之山, 《五藏山經傳》卷二:“伊犁河自察林河口西北流百馀里,得巴克嶺,連山三百里,至車里克河口,即符陽之山也。巴克,回語謂叢林也。車里克河即符水,山在其東,故曰符陽。符者,水形似剖竹也。”

④江疑,據古代的《祭法》中說,從山中、樹林中、河谷中都能升出云,刮起風,落下雨,凡是能興風作雨的怪獸,都是神。這座山上的神江疑,就能興風作雨,它就是這一類的風雨神。

譯文

從章莪山再往西三百里的地方,有座山叫陰山。濁浴水是從這座山流出,然后向南流入番澤,濁浴水中有很多五彩斑斕的貝殼。山中有一種野獸,它的身形像野貓,白色的頭,名叫天狗。天狗的叫聲像榴榴,飼養它可以避免兇災。

從陰山再往西二百里的地方,有座山叫符愓山,山上遍地都是棕樹和楠樹,山下蘊藏著豐富的金礦和玉石。神靈江疑就住在這座山上。這座山常降怪異的雨,刮奇怪的風,出現罕見的云。

三危山

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鳥①居之。是山也,廣員百里。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白身四角,其豪如披蓑②,其名曰傲■③,是食人。有鳥焉,一首而三身,其狀如■④,其名曰鴟。

注釋

①三青鳥,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鳥,力強、善飛,負責為西王母取食。

②蓑,一種用草或棕做成的防雨雨披。

③傲■(ào yē),古代傳說的一種野獸,會吃人。

④■(luò),古鳥名,形似雕鷹。

譯文

從符愓山再往西二百二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三危山,三青鳥就住在這座山上。這座山,方圓百里。山上有種野獸,形狀像牛,全身呈白色,長有四只角,身上的毛又長又密像披著的蓑衣。它的名字叫傲■,會吃人。山上有一種鳥,長著一個鳥頭卻有三個身子,它的身形像雕,名字叫鴟。

騩山 天山

又西一百九十里,曰騩山①,其上多玉而無石。神耆童②居之,其音常如鐘磬③。其下多積蛇。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湯谷。有神焉,其狀如黃囊,赤如丹水,六足四翼,渾敦④無面目,是識歌舞,實為帝江也。

注釋

①騩(guī)山,古山名,《五藏山經傳》卷二:“騩山,昌吉縣南之孟克圖嶺及其西之呼圖必山也,有羅克倫河、呼圖必河并北流而會,又西北合南來諸水注額彬格遜池,象騩形,故名呼圖必,言有鬼也。”

②耆(qī)童,老童。古代傳說耆童是中上古帝顓頊的兒子。

③磬(pán),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用玉石或特殊的石頭制作而成的。

④渾(hùn)敦,渾然模糊,不分明,不清楚。

譯文

從三危山再往西一百九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騩山。這座山上有許多玉石,但是沒有普通的石頭。天神耆童就住在這座山上,它發出的聲音常常像是敲鐘擊磬的響聲,山下有許多盤疊的蛇。

從騩山再往西三百五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天山,天山上有很多的金礦和玉石,還有很多石青和雄黃。英水是從天山流出,然后向西南流入湯谷。山中有一種神,它的身形像黃色的口袋,發出紅色的光,長有六只腳和四只翅膀,渾渾沌沌看不清楚它的面貌,它能歌善舞,原來它是帝江。

泑 山

又西二百九十里,曰泑山①,神蓐收②居之。其上多嬰短之玉,其陽多瑾瑜之玉,其陰多青雄黃。是山也,西望日之所入,其氣員,神紅光③之所司也。

注釋

①泑山,古山名。《五藏山經傳》卷二:“長沙西北也,泑山因澤納稱。在晶河口不周支麓盡處。”

② 蓐(rù)收,古代傳說中的金神,掌管日出日落。

③紅光,郝懿行注:“蓋即蓐收也。”

譯文

從天山再往西二百九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泑山,神靈蓐收就居住在這里。山上盛產嬰短玉,山的南面有很多瑾、瑜之類的上等好玉,山的北面有很多的石青和雄黃。這座山,向西可以看到太陽落山的景致,所以這個國家氣象渾圓,由神紅光掌管。

翼望山

西水行百里,至于翼望之山,無草木,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貍,一目而三尾,名曰讙①,其音如■百聲,是可以御兇,服之已癉②。有鳥焉,其狀如烏,三首六尾而善笑,名曰■■③,服之使人不厭④,又可以御兇。

注釋

①讙(huān),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野獸。

②癉(dàn),通“疸”,也就是黃疸病。中醫認為這種病是因為體內虛熱造成的。

③■■(qí tú),古鳥名。

④厭(yǎn),通“魘”,也就是噩夢,夢中遇到可怕的事情。

譯文

從泑山往西走一百里水路便到了翼望山,山上沒有任何花草樹木,有很多的金礦和玉石。山中有一種野獸,身形像野貓,長著一只眼睛三只尾巴,名字叫讙,讙能發出百種動物的叫聲,飼養它可以避兇防邪,人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療黃疸病。山上有一種鳥,形狀像烏鴉,三個頭,六只尾,常常發出笑聲,這種鳥名叫■■,吃了它的肉能使人不做噩夢,還可以避兇防邪。

總 觀

凡西次三經之首,崇吾之山至于翼望之山,凡二十三山,六千七百四十四里。其神狀皆羊身人面。其祠之禮,用一吉玉瘞,糈用稷米①。

注釋

①稷(jì),即粟,谷子,五谷之一,是古代主要的糧食作物。

譯文

縱觀《西次三經》這一山系,從崇吾山到翼望山,共二十三座山,沿途六千七百四十四里。這些山神都是羊的身形,人的面孔。祭祀這些山神的禮儀是,把一塊吉玉埋在地下,祭祀的米用粟米。

西次四經

導讀

《西次四經》主要介紹陰山、勞山、罷父山、申山、鳥山、上申山、諸次山、號山、盂山、白於山、申首山、涇谷山、剛山、剛山尾、英鞮山、中曲山、邽山、鳥鼠同穴山、崦嵫山的相對位置、相關河流、物產和有關山神祭祀等情況。

陰山〓勞山〓罷父山

《西次四經》之首,曰陰山①。上多榖,無石,其草多茆②、蕃。陰水出焉,西流注于洛。

北五十里,曰勞山,多茈草③。弱水④出焉,而西流注于洛。

西五十里,曰罷父之山。洱水⑤出焉,而西流注于洛,其中多茈、碧⑥。

注釋

①陰山,古山名。《五藏山經傳》卷二:“以陰水名,今澄城縣西南搠鈴泉也,其北亦有甘泉,與雕陰之甘泉同名,故舊說或指雕山為陰山矣。”

②茆(mǎo),古草名,也就是鳧葵草。

③茈(zǐ)草,即紫草,可以用作染料。

④弱水,《五藏山經傳》卷二:“弱同溺。溺水即甘泉,西南流會陰水注洛。”

⑤洱水,《五藏山經傳》卷二:“山在澄城東北,其水曰大谷河,即洱水也,南流西注洛,形如珥。”

⑥茈、碧,這里是指紫色的美玉和青綠色的玉石。

譯文

《西次四經》所描述的西部山系的第四組山脈的第一座山叫陰山。陰山上生產著茂密的構樹,山上沒有石頭。陰山上的草主要是鳧葵草和青蕃草。陰水是從這座山流出,然后向西流入洛水。

從陰山往北五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勞山。勞山上有茂盛的紫草。弱水是從勞山流出,然后向西流入洛水。

從勞山往西五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罷父山。洱水是從這座山流出,然后向西流入洛水。洱水中有很多茈石和碧綠色的玉石。

申山〓鳥山

北百七十里,曰申山①。其上多榖柞,其下多杻橿,其陽多金玉。區水②出焉,而東流注于河。

北二百里,曰鳥山,其上多桑,其下多楮,其陰多鐵,其陽多玉。辱水③出焉,而東流注于河。

注釋

①申山,古山名。《五藏山經傳》卷二:“申山在洛川縣東五十里,有丹陽水東流,又東北右合朱砂嶺水,兩川若垂紳之厲,故名。”

②區水,古水名。《五藏山經傳》卷二:“又東北銀川水合眾流自西北來會,總名曰區水也。”

③辱水,古水名。《五藏山經傳》卷二:“濁筋河出其東北,北會延水,東流注河,即辱水也。”

譯文

從罷父山往北一百七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申山。山上有很多構樹和柞樹,山下有很多杻樹和橿樹。山的南面蘊藏著豐富的金礦和玉石。區水是從這座山流出,然后向東流入黃河。

從申山往北二百里的地方,有座山叫鳥山。鳥山上有許多桑樹,山下有許多楮樹,山的北面有豐富的鐵礦,山的南面盛產玉石。辱水是從鳥山流出,然后向東流入黃河。

上申山

又北百二十里,曰上申之山,上無草木,而多硌石①,下多榛楛②,獸多白鹿。其鳥多當扈,其狀如雉,以其髯③飛,食之不眴目④。湯水出焉,東流注于河。

注釋

①硌(luò)石,大石頭。

②榛(zhēn)楛(hù),榛,落葉灌木,果實名叫榛子。楛,莖堅韌,可以用作箭桿。

③髯(rán),臉頰上的胡子,這里指兩頰上的長須毛。

④眴(shùn)目,眨眼的意思。

譯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沅江市| 平度市| 辽宁省| 泰兴市| 瓮安县| 阿拉善左旗| 建水县| 祁门县| 罗定市| 三台县| 东乡县| 吉安市| 南安市| 南城县| 南城县| 黑龙江省| 长岭县| 金溪县| 合肥市| 大港区| 金平| 山丹县| 山东省| 凉山| 峨山| 虎林市| 郧西县| 武平县| 民和| 思南县| 沭阳县| 阳春市| 合肥市| 揭阳市| 临城县| 江北区| 西青区| 太和县| 犍为县| 甘德县| 万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