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傳播的歷史經歷幾個階段?
A.3個階段 B.4個階段
C.5個階段 D.6個階段
答案:
B。
聚沙成塔:
人類傳播的歷史經歷了語言傳播、文字傳播、印刷傳播、電子傳播四個階段,現在正進入眾多新媒體傳播的嶄新階段。
人類傳播的歷史所經歷的時間為由語言進步到文字3.1萬多年,由印刷發展到廣播800多年,由廣播發展到電視20余年。
世界上最早的記者誕生在?
A.紐約 B.倫敦
C.東京 D.威尼斯
答案:
D。
聚沙成塔:
16世紀的威尼斯是歐洲的經濟中心,商業活動非常頻繁,各國商人、銀行家、達官貴人也很多,他們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涉及切身利益的消息。這樣,就有人專門采集有關政治事件、物價行情、船舶起航等方面信息,并刊刻成報,公開出售。這些人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職業記者。
舊中國創辦最早、歷史最久的中文報紙是?
A.《新聞報》 B.《申報》
C.《民國日報》
答案:
B。
聚沙成塔:
《申報》原全稱為《申江新報》,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創刊,1949年5月上海解放時???,歷時77年。
新華社前身叫什么?
答案:
“紅色中華通訊社”,簡稱“紅中社”。
聚沙成塔:
1931年11月7日,創建于中央蘇區所在地——江西瑞金。1937年春,“紅中社”在延安正式改名為“新華社”。
我國的春節聯歡晚會到2010年已經舉辦了?
A.10年 B.12年
C.19年 D.28年
答案:
D。
聚沙成塔:
中央電視臺第一次直播春節聯歡晚會是在1983年。
■
《四庫全書》之所以被稱作四庫全書,是因為全部圖書?
A.裝了4個書庫 B.分別在4個地方
C.分為經、史、子、集4部
答案:
C。
聚沙成塔:
《四庫全書》是在清乾隆皇帝在位時編修的。乾隆三十七年的(1772年)正月,乾隆發出上諭,令各省官員廣泛收集前代遺書和本朝著作,送到京城,編修《四庫全書》。四庫全書館由朝廷直接掌握,由著名學者紀昀(紀曉嵐)、陸錫熊、戴震、邵晉涵、周永年、王念孫等主持編修。
“汗青”在古代是指什么?
答案:
書籍。
聚沙成塔:
在造紙術發明之前,文字的載體主要是竹片。書寫成以后,為了避免竹片生蟲,腐爛,要在火上烘烤,讓水分蒸發。青竹片烘烤時會出現水珠,就像人出汗一樣,并逐漸變黃,人們就把這個過程叫做“汗青”或“殺青”。以后“汗青”便成了書籍的代名詞,同時,人們把書稿寫作完成叫“殺青”。
中央檔案室是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直屬的檔案機構。它是哪一年在北京成立的?
A.1949年10月 B.1955年10月
C.1959年6月
答案:
C。
聚沙成塔:
中央檔案室的主要任務是收集、管理中共中央和中央國家機關的重要檔案以及建國前中共中央機關、團體的歷史檔案,對所藏檔案進行考證、研究、編纂、出版,開放和提供檔案資料,為中央和地方的領導工作、歷史文獻的研究、編輯出版等服務。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提出這一科學論斷的是?
A?郾馬克思 B?郾毛澤東
C?郾鄧小平 D?郾江澤民
答案:
C。
聚沙成塔: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指在生產力諸要素中,科學技術是第一位的,這一論斷是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
“863計劃”,即我國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綱要,是1986年3月正式發布實施的嗎?
答案:
不是。
聚沙成塔:
“863計劃”正式發布實施是1987年3月。其得名是由于1986年3月,著名科學家王大珩、王淦昌、楊家墀和陳芳允聯名向中央提出發展高技術、跟蹤世界水平的建議,引起鄧小平高度重視,并指示國務院科技領導小組、國家科委、國防工委會同有關部委組織專家編制計劃。
提出“五育”(軍事國民教育,實利主義,公民道德,世界觀,美育)并重的教育家是?
A?郾陶行知 B?郾晏陽初
C?郾蔡元培 D?郾黃炎培
答案:
C。
聚沙成塔:
蔡元培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學家。他把教育分為“隸屬于政治”與“超軼乎政治”兩類。隸屬于政治的有軍事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和道德教育三者;超軼乎政治的則是世界觀教育和美育。他認為兩類五種教育均不可偏廢。
陶行知對培養兒童創造力提出了幾個“解放”的意見?
A?郾4個 B?郾5個
C?郾6個 D?郾7個
答案:
C。
聚沙成塔:
這6個解放的意見分別是:解放兒童的頭腦,使他們能想;解放兒童的雙手,使他們能干;解放兒童的眼睛,使他們能看;解放兒童的嘴,使他們能談;解放兒童的空間,使他們能接觸社會、接觸大自然;解放兒童的時間,不要把兒童的功課填滿。
“連中三元”的“三元”是什么意思?
答案:
解元、會元、狀元的合稱。
聚沙成塔:
1)“三元”即解元、會元、狀元的合稱,三者分別指明清時代開科取士的鄉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明代也以殿試的前三名為三元,即狀元、榜眼、探花。
2)明清時代,科舉考試分為四級,即院試(縣、府試)、鄉試(省試)、會試(京試)和殿試(廷試)。
3)院試在縣、府舉行,童生可以參加院試,考取的稱為“生員”、“相公”或稱“秀才”。鄉試一般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生員(秀才)才有資格參加,考中的稱“舉人”,舉人的第一名稱“解元”。
4)會試在京城禮部舉行,舉人才有資格參加,考中了稱為“貢士”。第一名貢士稱為“會元”。
5)殿試是最高級的考試,由皇帝親自主持,貢士才有資格參加,考中的稱為進士,第一名稱為“狀元”,第二名稱為“榜眼”,第三名稱為“探花”,合稱“三甲鼎”。
6)科舉制度從隋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直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在中國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
我國歷史上“教授”一職始于?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答案:
A。
聚沙成塔:
教授是古代的學官名,“教授”一職早始于宋代掌管州學、縣學。清雍正年間確定只有舉人或進士才能當教授。
“博士”“碩士”“學士”這些名稱,在我國古代早已有之。不過它們和現在的含義不完全相同。其中,出現的朝代最晚的是?
答案:
碩士
聚沙成塔:
1)博士,源于戰國時代?!妒酚洝ぱ袅袀鳌罚骸肮珒x休者,魯博士也,以高弟為魯相?!薄稘h書·百官公卿表上》:“博士,秦官,掌通古今”。就說明,博士在那時是一種官職,又是一些博古通今、知識淵博的人。
2)碩士,我國五代時期就有?!段宕贰酚涊d:“前后左右者日益親,則忠臣碩士日益疏。”宋代著名散文家曾鞏在《與杜相公書》中說:“當今內自京師,外至巖野,宿師碩士,杰立相望?!笨梢?,碩士在古代通常指那些品節高尚博學多識的人。
3)學士,最早出于周代?!吨芏Y·春官》:“詔及徹,帥學士而歌徹。”《史記·儒林傳序》:“天下之學士靡然鄉風矣。”這說明,學士最早是指那些在學校讀書的人,后來逐漸變成文人學者。
近代學位制在我國最早施行是在?
A?郾1925年 B?郾1935年
C?郾1945年
答案:
B。
聚沙成塔:
中國1935年4月曾公布《學位授予法》。但是,由于日本帝國主義的入侵和當時教育、科學的落后,《學位授予法》未能全部實施。1935~1949年的14年間,只授過學士和為數不多的(200多個)碩士學位?,F行的學位制度,學士、碩士、博士三級,是于1981年1月1日開始實行的。
我國最早的學校出現在什么時候?
A?郾夏 B?郾商
C?郾周 D?郾春秋
E?郾戰國
答案:
A。
聚沙成塔:
《孟子》上記載:夏、商、周設庠、序、學、校以教之,庠、序、學、校都是對學校的不同稱呼。夏朝約在公元前22、21世紀——前17世紀。
我們今天所說的“倒霉”是指運氣不好,它的由來與什么有關?
A?郾戰爭 B?郾科舉考試
C?郾婚嫁 D?郾喪事
E?郾天氣
答案:
B。
聚沙成塔:
明代科舉考試時,凡家里有人應試者,先在家門口豎好旗桿。若考中,便立即掛上“捷”字旗,以示風光。反之,則要把旗桿放倒。放倒旗桿,人們稱之為“倒楣”。流傳中訛傳為“倒霉”。
中國古代最著名的蒙學課本是?
A?郾《三字經》 B?郾《千字文》
C?郾《內訓》
答案:
A。
聚沙成塔:
《三字經》相傳為南宋時編纂,后有所增補。
■
中國歷史上第一套比較完整的教科書是孔子改編的?
A?郾《大學》 B?郾《論語》
C?郾《春秋》 D?郾“六書”
答案:
D。
聚沙成塔:
孔子改編的“六書”包括:《詩》《書》《禮》《樂》《易》和《春秋》。正因為“六書”的教育內容廣泛,非常合乎封建社會的統治需要,才為歷代學校所采用?!傲鶗碑a生之前歷史上沒有成型的教科書,所以孔子改編的“六書”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套比較完整的教科書。
我國現行的學校系統把教育分為幾個層次?
A?郾4個 B?郾5個
C?郾6個 D?郾7個
答案:
A。
聚沙成塔:
我國現行的學校系統把教育分為4個層次。即幼兒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
GRE是哪幾個英文單詞的縮寫?
答案:
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
聚沙成塔:
GRE,即研究生資格考試。由美國教育測試服務中心主辦。是美國各大學公認的權威性研究生入學考試。美國的多數研究生院、??茖W院和研究生獎學金提供部門都要求申請者參加GRE考試。
很多赴美留學的學生都要考托福。托福是什么的音譯?
答案:
TOEFL的音譯。
聚沙成塔:
托福是TOEFL的音譯,即英文Testof Englishasa Foreign Language的縮寫,意思是對非英語國家學生的英語水平考試。主辦單位是美國教育測試服務中心。它得到了美國、加拿大以及其他許多英語國家的大專院校的承認,并將其視為惟一正式的外國學生英文能力證明。
我國已從2000年起開始MPA專業學位試點工作,這里的MPA是指?
A?郾工商管理碩士 B?郾公共管理碩士
C?郾行政管理碩士 D?郾網絡管理碩士
答案:
B。
聚沙成塔:
公共管理碩士是從2000年起才在我國出現的新名詞,MPA是它的英文(Master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的縮寫。MPA和MBA都是國際通行的管理類兩大職業性學位。而MPA的培養目標主要是政府部門或非政府公共機構的高層次、應用型公共管理專門人才。與以往的行政學碩士相比,雖屬同一學位層次,但側重不同。以往的行政學碩士側重于教學、科研型人才的培養,而MPA則側重于公共管理實踐領域專門人才的培養。
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大學在?
A?郾美國 B?郾中國
C?郾英國 D?郾蘇聯
E?郾日本
答案:
B。
聚沙成塔:
中國廣播電視大學1979年2月正式開學。到本世紀初,已在全國設置841個地(市)分校和1742個縣級工作站,共開辦了包括文科類、理工科類和經濟管理類的22個門類的59個專業,在校學生達69萬多人,無論在校人數、分校數量、班級數量、教師數量,均居世界首位。
在以下書的知識中,表示書刊幅面的規格大小的是?
A.開本 B.版式
C.版本 D.版權
答案:
A。
聚沙成塔:
書的知識總攬:
1)開本:開本指書刊幅面的規格大小,即一張全開的印刷用紙裁切成多少頁。常見的有三十二開(多用于一般書籍)、十六開(多用于雜志)、六十四開(多用于中小型字典、連環畫)。
2)版式:即書籍的規格式樣,包括開本、排式、版面、插圖等。
3)版本:指某種書不同的本子。有的書一出版就有幾種形式;有的書在出版后,由于進行修改,再印時改變了原來的版本。
4)版次:第一次出版印刷的書寫有“某年某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這叫初版,如內容不變動,第二次就注明第一版第二次印刷,這種書叫重印書。如第三次印刷發行時內容經過重大修改,版次就要重新算,要稱為:“第二版第三次印刷”。
5)版權:即版本的所有權,印于書籍的正文前后或封底。其它出版社不可隨便翻印。
6)字數:不管書中標題多大,插圖多少,都按橫格字數乘每頁行數乘總頁數求出全書字數。若全頁都是照片或插圖,則不算字數。
7)印張:它說明印這本書需多少紙張。因為一張紙可以兩面印,所以兩個印張才算一個全張。一令紙是五百張,一千印張就是一令紙。
8)印數:指一種書所印的累計數。如某種書在第三次印刷時,印數為“27001—47000”即表明前兩次已印過27000冊,這次從27001冊算起,又印了20000冊,累計數是47000冊。
“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是指什么?
答案:
北宋的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被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
聚沙成塔:
《夢溪筆談》是一本有關歷史、文藝、科學等各種知識的筆記文學體裁,因寫于潤州(今江蘇鎮江)夢溪園而得名。主要記載論述了我國古代特別是當時自然科學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發明創造,反映了11世紀我國科學的輝煌成就。據統計,該書涉及自然科學的就有二百余條,占全書三分之一以上的篇幅,內容包括數學、天文、物理、化學、生物、地質、地理、氣象、醫藥及工程技術相當廣闊的領域,其中有些科學發明創造已經列于中世紀世界各國的先進行列。
■
我國人物傳記圖書可以分為哪幾類?
答案:
自傳體傳記、回憶傳記、采訪體傳記、自傳體傳記和采訪體傳記融記匯在一起的傳記。
聚沙成塔:
1)自傳體傳記。這是某一個人物自己寫的記載自己的生活經歷的文章。記載自己前半生或大半生的生活經歷的一般稱為自傳,如《馬克·吐溫自傳》,愛新覺羅·溥儀的《我的前半生》等。這些是以記載自己生活中的某些片斷或某一方面的經歷為主,這一般稱為自述,如《彭德懷自述》。
2)回憶傳記。這類傳記的作者往往是被立傳者的親屬、朋友、同事或部屬,他們主要是通過自己的回憶記載被立傳者的生平與事跡。
3)采訪體傳記。這類傳記的撰寫人,一般與被立傳者原來并無交往,或是與被立傳者相隔幾代的后人,他們主要靠采訪被立傳者的親友,搜集被立傳者的各類資料,然后經過作者取舍、創造,形成傳記。如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魏巍的《鄧中夏傳》等。
4)自傳體傳記和采訪體傳記融記匯在一起的傳記。如聞名于世的瑞典電影名星英格麗·褒曼和美國作家阿倫·吉伯斯合作寫成的《英格麗·褒曼傳》。
在我國古籍中,第一部字典是?
答案:
《說文解字》
聚沙成塔:
我國古籍“第一部”總覽:
1)第一部字典是《說文解字》(漢·許慎)。
2)第一部詞典是《爾雅》(漢)。
3)第一部韻文書是《切韻》(隋·陸法言)。
4)第一部方言詞典是《方言》(西漢·揚雄)。
5)第一部字書是《字通》。
6)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
7)第一部文選是《昭明文選》(南朝·梁·蕭統)。
8)第一部神話小說是《山海經》。
9)第一部筆記小說集是《世說新語》(南朝·宋·劉義慶)。
10)第一部論語體著作是《論語》。
11)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12)第一部紀傳體史書是《史記》(西漢·司馬遷)。
13)第一部斷代體史書是《漢書》(東漢·班固)。
14)第一部歷史評論著作是《史通》(唐·劉知幾)。
15)第一部兵書是《孫子》(春秋·孫武[一說孫臏])。
16)第一部古書制度史是《通典》(唐·杜佑)。
17)第一部農業百科全書是《齊民要術》(北魏·賈思勰)。
18)第一部工農業生產技術論著是《天工開物》(明·宋應星)。
19)第一部茶葉專著是《茶經》(唐·陸羽)。
20)第一部植物學辭典是《全芳備祖》。
21)第一部藥典書是《神農本草經》(秦漢)。
22)第一部中醫學書籍是《皇帝內經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