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人脈是雪球,越滾圈子就越大(3)

一見如故,這是成功交際的理想境界。無論是誰,如果具有跟大多數初交者一見如故的能耐,他就會朋友遍天下,做事就會左右逢源;反之,如果缺乏跟初交者打交道的勇氣,不善于跟陌生人交談,他就會在交際中處處受阻,事業也就難以成功。當今正處在改革開放時代,對大多數人來說,交際面越來越廣,跟初交者一見如故的交際才能越來越顯出其重要性。可以說,讓陌生人跟你一見如故,是讓陌生人支持你的最核心的思想。

怎樣才能跟初交者一見如故?下面介紹的幾種方法就能收到立竿見影的奇效。

讓陌生人和你說話:找準共同點

和陌生人初次見面,良好的談話是打破陌生感的不二法門。那么,怎么才能打開和陌生人談話的局面呢?心理學表明,如果能夠找到和陌生人的共同點,就可以打開初次見面互相不熟悉且心存戒備的窘境。

察顏觀色,尋找共同點

一個人的心理狀態,精神追求,生活愛好等等,都或多或少地要在他們的表情,服飾,談吐,舉止等方面有所表現,只要你善于觀察,就會發現你們的共同點。一退伍軍人乘車同一陌生人相遇,位置正好在駕駛員后面。汽車上路后不久就拋錨了,駕駛員車上車下忙了一通還沒有修好。這位陌生人建議駕駛員把油路再查一遍,駕駛員將信將疑地去查了一遍果然找到了病因。這位退伍軍人感到他的這絕活可能是從部隊學來的。于是試探道:“你在部隊呆過吧?”“嗯,呆了六七年。”“噢,算來咱倆還應算是戰友呢。你當兵時部隊在哪里?”……于是這一對陌生人就談了起來,據說后來他們還成了朋友。而這就是在觀察對方以后,發現都當過兵這個共同點的。當然,這察顏觀色發現的東西,還要同自己的情趣愛好相結合,自己對此也有興趣,打破沉寂的氣氛才有可能。否則,即使發現了共同點,也還會無話可講,或講一兩句就“卡殼”。

以話試探,偵察共同點

陌生人為了打破沉默的局面,開口講話是首要的,有人以招呼開場,詢問對方籍貫,身份,從中獲取信息;有人通過聽說話口音,言辭,偵察對方情況;有的以動作開場,邊幫對方做某些急需幫助的事,邊以話試探;有的甚至借火吸煙,也可以發現對方特點,打開口語交際的局面。兩個老年人從某縣城上車,坐在一條長椅上。其中一人問對方:“在什么地方下車?”“到底,你呢?”“我也是,你到南京什么地方?”“我到南京山西路一親戚家有事,你就是此地人吧?”“不是的,我是從南京來走親戚的。”經過雙方的“火力偵察”,雙方對縣城熟悉,對南京了解,都是親戚的共同點就清楚了。兩個人發現對方共同點后談得很投機,下車后還互邀對方做客。這種融洽的效果看上去是偶然的,實際上也是有其必然原因的:“火力偵察”,發現共同點,向深處掘進而產生的效應。

聽人介紹,猜度共同點

你去朋友家串門,遇到有生人在座,作為對于二者都很熟悉的主人,會馬上出面為雙方介紹,說明雙方與主人的關系,各自的身份,工作單位,甚至個性特點,愛好等等,細心人從介紹中馬上就可發現對方與自己有什么共同之處。一位是縣物價局的股長和一位“縣中”的教師,在一個朋友家見面了,主人把這對陌生人作了介紹,他們馬上發現都是主人的同學這個共同點,馬上就圍繞“同學”這個突破口進行交談,相互認識和了解,以致變得親熱起來。這當中重要的是在聽介紹時要仔細地分析認識對方,發現共同點后再在交談中延伸,不斷地發現新的共同關心的話題。

揣摩談話,探索共同點

為了發現陌生人同自己的共同點,可以在需要交際的人同別人談話時留心分析、揣摩,也可以在對方和自己交談時揣摩對方的話語,從中發現共同點。在廣州的某百貨商店里,一位在南海艦隊的人對服務員說:“請你把那個東西拿給我看看。”還把“我”說成字典里查不到的地道的蘇北土語。另一位也是蘇北的人在廣州某陸軍部隊服役。聽了前者這句話,也用手指著貨架上的某一商品對營業員說了一句相同的話,兩句字里行間都滲透蘇北鄉土氣息的話,使兩位陌生人相視一笑,買了各自要買的東西,出了店門就談了起來,從老家問到部隊,從眼下任務談到幾年來走過的路,介紹著將來的打算。身在異鄉一對老鄉的親熱勁,不知情的人怎么也不會相信是因為揣摩對方一句家鄉話而造成的結果。可見細心揣摩對方的談話確實是可以通過找出雙方的共同點,使陌生的路人變為熟人,發展成為朋友的。

步步深入,挖掘共同點

發現共同點是不太難的,但這只能是談話的最初階段所需要的。隨著交談內容的深入,共同點會越來越多。為了使交談更有益于對方,必須一步步地挖掘深層的共同點,才能如愿以償。一個度假的大學生和一位在法院工作的同志,在一個共同的朋友家聚餐,經主人介紹認識后,陌生人談了起來,慢慢地二人都發現對社會上的不正之風的看法有共同點,不知不覺地展開了討論,他們從令人不滿的社會現象,談到產生的土壤和根源,從民主與法制的作用,談到對黨和國家的期望。越談越深入,越談雙方距離越縮短,越談雙方的共同點越多。事后雙方都認為這次交談對大學生認識社會,對法院同志了解外面的信息和群眾要求,增強為糾正不正之風盡力的自覺性都是有益處的。

尋找共同點的方法還很多,譬如面臨的共同的生活環境,共同的工作任務,共同的前進方向,共同的生活習慣等等,只要仔細發現,陌生人無話可講的局面是不難被打破的。

陌生人是尚未認識的朋友

張軍是一家貿易公司的老總,因為要與另一家公司展開合作,所以,他就駕車帶著助手小王去商談合作的事宜。

此時正是上班高峰,路上的車特別多,不可避免地,他們遭遇了堵車,眼看著離會面的時間越來越近,兩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真應了那句話:忙中出錯。張軍在急于搶時間的時候,車啟動得稍快了一些,碰到了前面的黑色奧迪上。不過,奧迪車主好像還不知道情況,并沒有從車上下來。張軍趕緊熄了火,打算下去跟對方說一下。這時,小王一把拉住了他:“張總,我們還是不要多事了,您沒看見嗎?那個人還不知道我們碰到了他的車,干脆咱們也裝作不知道就行了。萬一他是個難纏的主拽住咱們不讓走,不光耽誤時間,還會給自己找麻煩的。”

張軍笑了一下:“小王,不能裝作不知道,有了過錯就得承擔后果。反正現在正堵車,我下去跟他解釋一下。”

“張總,真是拿你沒辦法。要下去就一塊下去,我給您助威,讓他不敢造次。”

張軍下車來到奧迪前,敲了敲窗玻璃。窗玻璃搖下后,露出了一張年輕的臉。“這位朋友,不好意思,剛才我啟動車的時候可能碰到了您的車,您要不要下來看一下。”

年輕人打量了張軍幾眼,確定張軍不像在說謊,就打開車門下來了。兩個人來到奧迪車后仔細地查看了一番,還好,沒什么大問題,奧迪車的保險杠擦出了幾道印子。年輕人沒說什么,張軍掏出了名片遞上去說:“因為時間緊迫,來不及商量賠償的事,這是我的名片,咱們可不可以另外找時間商談?”

年輕人看了下名片說:“沒關系,這點小問題不用賠償。都是堵車惹的禍。”

張軍說:“可不是嗎,如果不是堵車,我也就不這么急著趕路了。”就這樣兩個人你一句我一句聊上了堵車的話題,而且越聊越起勁。

最后,張軍說:“看您這么豁達,這樣吧,改天我請您喝茶,能不能告訴我您的聯系方式?”年輕人也給了張軍一張名片。

回到了車上后,小王見張軍不僅沒有剛才焦慮的神情,反而還笑瞇瞇的。“張總,您沒事吧?這都快到會談的時間了您還笑?”

“小王,不用怕。你知道那個年輕人是誰?他就是要跟咱們會談的人!”

是不是有些吃驚,世界怎么這么小?事情怎么這么巧?沒錯,世界就是這么小,而事情就是這么巧了。因為,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陌生人,說陌生是因為我們還沒有認識他,也就是說,陌生人只不過是我們一個潛在的朋友。

今天,我們的生活、工作、娛樂乃至所有的一切,都受到從未謀面的陌生人的影響甚至支配;我們吃下陌生人加工的食品,為身體提供能量;我們在互聯網上沖浪,搜索著陌生人傳播的信息。我們身處的世界,正越來越從傳統熟人社會走向“陌生人社會”,家庭的小型化,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得社會交往日漸擴大,讓我們的生活和陌生人產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一個人要想成功,就要拓展自己人際交往的寬度,擴大自己的視野和圈子,即拓展自己的人脈,給自己的生命注入更多養分。一些成功人士說,在一些人生轉折點上,給你帶來機緣和幫助的常常并不是你的老熟人,而是結識不久的新朋友。這并不奇怪。

我們與熟人的交集早已確定,很難超越固有的生活軌道。而我們與陌生人來自兩個不同的空間,交集越小,差別越大,這樣就更容易碰撞出火花。

面對陌生人,一般人的反應都是好奇和提防,尤其是提防。但是最近,國外心理學家指出,和陌生人說話有三大好處:可以體現和加強一個人的自信;能體現個性,有助于人格發展;和陌生人交談,更能鍛煉口才和人際溝通能力。所以,不要猶豫了,趕快把陌生人變成你的朋友吧!

讓陌生人在你面前敞開心扉

有一種人,在容貌、才能、說話方面并沒有什么卓越之處,可是與人交往卻堪稱能手,能夠迅速地和一些陌生人稱為朋友。“若論長相,我還比他英俊幾分呢,可是,為什么他的交際能力勝我一籌?”你是不是偶爾在腦海中閃現過這個疑問?

他之所以受歡迎,關鍵不在容貌、才能,而是在他是個能夠衷心與朋友在一起而感到快樂的人。任何人都希望自己被愛、被認定自己的價值。再小的愿望,只要獲得滿足,一個人的心就會平靜、祥和。你如果想得到這些愿望,首先要學會“愛朋友”。就像愛自己一樣去愛朋友,為朋友“奉獻”,愛朋友的人,最終會得到朋友的愛。善于讓朋友傾情相訴的人,最容易獲得朋友的衷心愛戴。隨便打斷他人談話最不禮貌。我們把打斷他人講話的作為,叫做“插嘴”。這個“插嘴”起著很壞的干擾作用。下面,讓我們看看“插嘴”在講話時充當一個什么樣的角色吧。“插嘴”作為交流混亂狀態的副產品,是一種自發性的毛病。人們的講話,大致上是按照自己的思維順序先后表達出來的,各種各樣的想法,心里怎么想的,嘴巴就怎么說。

可是,這個事實對于作為聽者的你來說,卻是大問題。因為你必須按照對方的思路,收集對方思考的片斷,把它們理順,看看對方要表達個什么意思。有時,要耐心地聽,才能得到幾句有意義的話,有時,還要核實對方的話。這就像用拼圖玩具制作巨型圖畫那樣,不耐心不認真是難以完成的。不懂這個道理的人,總是胡亂打亂他人的講話。在他人講話時插嘴,打斷人家的講話,突然發問,搶他人的話頭,不讓對方往下說,硬要他人沿著自己的思路說話。這樣“插嘴”分散了講話者的注意力,混亂了講話者的思路,擾亂了有條有理的講話內容,因而使人討厭。

如果你不同意他的話,你也許很想打斷他。不要那樣做,那樣做很危險。當他有許多話急著要說的時候,他不會理你的。因此,你要耐心地聽著,抱著一種開闊的心胸,誠懇地鼓勵他充分地說出自己的看法。事情常常是這樣:即使是朋友,也寧愿對我們談論他們的成就,而不太喜歡聽我們大擺自己的成就。

法國哲學家羅西法古說:“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現出比對方優越吧!但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讓你的對方表現出比你優越。”

弗拉達爾電氣公司的約瑟夫·韋伯,也有相同的發現。那時他在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個富饒的荷蘭移民地區作一次視察。“為什么這些人不使用電器呢?”經過一家管理良好的農莊時,他問該區的代表。“他們一毛不拔,你無法賣給他們任何東西,”那位代表厭惡地回答,“此外,他們對公司火氣很大。我試過了,一點希望也沒有。”

也許真是一點希望也沒有,但韋伯決定無論如何也要嘗試一下,因此他敲開一家農舍的門。門打開了一條小縫,屈根堡太太探出頭來。“一看到公司的代表,”韋伯先生開始敘述事情的經過,“她立即就當著我們的面,把門砰地一聲關起來。我又敲門,她又打開來;而這次,她把反對公司和對我們不滿的話一股腦兒地說出來。”屈根堡太太,我說,很抱歉打擾了您,但我們來不是向您推銷電器的,我只是要買一些雞蛋罷了。“她把門又開大一點,懷疑地瞧著我們。”

“我注意到您那些可愛的多明尼克雞,我想買一打鮮蛋。”“門又開大了一點,你怎么知道我的雞是多明尼克種?”她好奇地問。“我自己也養雞,而我必須承認,我從沒有見過這么棒的多明尼克雞。”“那你為什么不吃自己的雞蛋呢?她仍然有點懷疑。”“因為我的來亨雞下的是白殼蛋。當然,你知道,做蛋糕的時候,白殼蛋是比不上紅殼蛋的,而我的妻子以她的蛋糕為自豪。”

到這時候,屈根堡太太放心地走出來,溫和多了。同時,我的眼睛四處打量,發現這家農舍有一間修得很好看的牛棚。“事實上,屈根堡太太,我敢打賭,你養雞所賺的錢,比你丈夫養乳牛所賺的錢要多。”這下,她可高興了!她興奮地告訴我,她真的是比她的丈夫賺錢多。但她無法使那位頑固的丈夫承認這一點。“她邀請我們參觀她的雞棚。參觀時,我注意到她裝了一些各式各樣的小機械,并向她請教了幾件事。片刻間,我們就高興地在交流一些經驗了。”

“不一會兒,她告訴我,附近一些鄰居在雞棚里裝設了電器,據說效果極好,她征求我的意見,想知道是否真的值得那么干……”“兩個星期之后,屈根堡太太的那些多明尼克雞就在電燈的照耀下,滿足地叫喚了。我推銷了電氣設備,她得到了更多的雞蛋,皆大歡喜。”通過這次交往,他們也成為了朋友。

迄今為止,你的傾聽能力怎么樣呢?有過打斷他人講話的情形嗎?當然,為了理解對方所表述的內容,有時提出疑問是必要的。只是,一般說來,只要時間充分,在講話者敘述過程中,你的疑問會得到解釋。即使有一些疑問,也應在對方講話停頓時提出來。如果在對方講話告一段落時,提出疑問效果更好。

讓對方自己表達自己的思想,在對方講話結束時提出問題,就是向對方傳達你在傾聽他的講話這一事實。德國人有句諺語:“Dir reimse Freude ist die Schadom-freude。”翻譯出來大意是:“極大的快樂,是從強者的弱點中得到滿足。”是的,你的一些朋友,也許正具有這種心理。因此,我們對自己的成就要輕描淡寫,要謙虛,這樣做,永遠會受到歡迎。

讓陌生人親近認同你

在陌生人敞開胸口和我們說話后,如果你要想得到他們的支持,那么你應該接下來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怎么讓他能夠認同我?問題的答案很簡單:恰到好處地適應陌生人的情感需求。你只有打通了陌生人的情感需求通道,才能讓他徹底放下戒心,才會從心眼里認同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山区| 抚松县| 方城县| 万年县| 扎囊县| 聂拉木县| 潞城市| 江陵县| 宣威市| 东方市| 永宁县| 静宁县| 陵川县| 兰坪| 武乡县| 涞水县| 营山县| 姚安县| 会东县| 遵义县| 荆州市| 海兴县| 平利县| 鹤峰县| 缙云县| 彩票| 定结县| 霍林郭勒市| 土默特右旗| 江油市| 怀宁县| 新沂市| 汕尾市| 桦川县| 宁阳县| 水富县| 乌兰浩特市| 屏边| 瓦房店市| 孟州市| 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