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溫州人善于開拓市場——有市場的地方有溫州人,沒有市場的地方也有溫州人(6)

這是溫州人的特性使然,他們喜歡開創新路,不喜歡跟風。發達地區商業發達,新路子不多;落后地區相對閉塞,市場缺口大,更具發展潛力。溫州人最早認識到了這一點,因此他們總是能趕在開發潮流之前抵達落后地區。據統計,在西部大開發僅僅開始動議時,西部各省會城市中已充斥著大批溫州商人,數量達30余萬。其中以四川最多,有12萬溫州人。其次為云南、陜西、新疆等省區。成都、西安、昆明三大城市的溫州商人均在4萬以上。連最偏遠的新疆和拉薩,也有成千上萬的溫州人在那里經商。

新疆居于中國最邊遠的大西北,它的幅員遼闊、它的地廣人稀、它豐富的物產卻吸引了很多的溫州人前來生存經營?,F為永嘉在外商會會長中最年輕的會長李松才,就是一個自高中畢業就獨身一人到新疆闖天下的溫州人。經過十多年的拼搏、奮斗,現在的李松才在北疆地區已擁有6個軋花廠,年產已超過2億元,成為了新疆地區赫赫有名的棉花大王,

1990年,李松才高中剛畢業,就憑著一種強烈的創業激情,只身一人來到地處邊緣、幅員遼闊的新疆自治區。概括李松才在新疆的經歷,大致有三個大的轉折:

首先,第一個成功進駐“新疆”之人。在那時的新疆,規模最大、品位最高、信譽最好的商廈就是當時的新疆百貨大廈,李松才認準了“新百”的黃金地段柜臺的承包權。于是,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他找到了“新百”的總經理,說明了自己的要求,也許是被面前這個溫州青年的勇氣所打動,從來沒有私人承包柜臺經營的“新百”居然為他破例了一次。此后,順利租到柜臺的李松才,在“新百”經營起了皮鞋和服裝,當年就獲利豐厚,為他在新疆創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創辦新疆地區第一家民營軋花廠。20世紀的90年代,新疆的錦花漸漸成為搶手貨,于是,不少的溫州人先后來到新疆通過收購或者販賣棉花發了大財。商業嗅覺敏銳的李松才也不會放過這樣的發財良機,于是,在1995年,憑借自己幾年來在新疆的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他率先在新疆盛產棉花的烏蘇市頭臺鄉創辦第一家民營軋花廠,因為經營得當,又取得了圓滿成功。就這樣,李松才很快就成了當地的一個顯赫人物。

最后,歷經挫折,最終選定立足棉花,做大、做強。其實,很少有人在事業上一帆風順,李松才也不例外,從承包柜臺到辦軋花廠,李松才的事業一步步壯大起來。這時一心想要做大事的李松才要想擴大經營規模、拓展經營范圍,于是1998年他賣掉了軋花廠轉向服裝品牌連鎖經營。也許是求勝心切,李松才的決策有些草率,管理上也存在問題,結果服裝經營全面失敗,血本無歸。此時的李松才,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痛定思痛之后,決定重操舊業,將目標立足在棉花產業上。利用自己在新疆的資源優勢,李松才重返江湖,2001年組建了新疆康瑞棉花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殺了一個漂亮的回馬槍。

從此,李松才踏踏實實地將自己的產業定位在新疆的棉花上,希望在新疆自治區政府提出的發展“一黑(石油)一白(棉化)一紅(西紅柿)”產業王牌中,占據“一白”的獨特優勢,截止到2005年,李松才的康瑞棉花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己在烏蘇、博樂、精河等縣市發展了6家軋花廠,業務遍及整個北疆地區。在今后的發展思路上,李松才說要咬定棉紡不放松,要在棉花產業里做大自己的企業。

李松才認為,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提高,棉織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加之新疆政府的大力扶植,經營棉花必將擁有輝煌的前景,這就是一個在新疆的溫州人的創業故事,只要在商品流動的地方,就有溫州人,就有溫州的市場。溫州人這種為了生存,為了賺錢走四方的品格,改變了傳統中國人“安土重遷”的性格,而且無數溫州人成功的事實,印證了這樣一句老話:樹挪死,人挪活。正是溫州人這種為錢走四方的觀念,使他們走出了封閉的家鄉,來到了外面的大世界,挖取了屬于自己的黃金寶藏,贏得了無數的財富。

溫州人的致富經:我們溫州人四海為家,就像蒲公英,隨風吹落到哪個地方,就在哪個地方生根、開花、結果。

★在世界屋脊上照樣做生意

溫州人天生具有敏銳的商業嗅覺,他們認為,有人的地方就有商機,而沒有人的地方由于缺少競爭對手更是具有商機。商機無處不在,關鍵要看自己如何去發掘。一生中,溫州人都會不斷地尋求新的市場,在現有市場中找尋縫隙進入,如果現有的市場已趨飽和,就會不斷地尋找新的市場、打通各種渠道創建一個新的市場。他們甚至把生意做到了建在“世界屋脊”上的城市——拉薩。

眾所周知,在拉薩,這個建在世界屋脊上、海拔3600多米的“日光城”,給人的第一個感覺就是強烈的高原反應:呼吸困難,頭痛得厲害,連走路、說話都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

就在這樣的雪域高原,也活躍著溫州人。他們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陸續來到這里安營扎寨,艱苦創業,抒寫著一個個精彩的人生篇章。

鄭月球是最早到拉薩創業的溫州人之一。1980年,年僅20歲的他經過長途顛簸,好不容易來到目的地,高原反應又讓他好幾天起不了床,然而更大的困難還在后面。

當時的拉薩,到處都是土房,到處都是垃圾堆,整個城市找不出幾處像樣的綠化帶?!昂蜏刂荼?,這里簡直落后了幾十年”,鄭月球笑著說,“不過,也幸虧這里窮,我們才有機會發展?!?

當時有很多溫州人為生計所困來到拉薩尋求發展空間。那時,在拉薩的溫州人主要從事的行業有木匠、裁縫、油漆工、補鞋匠等。

“我剛來時也是做木匠,吃住都在藏民家里,而且一做就是5年?!编嵲虑蛘f??梢韵胂笠幌?,從一個普通的木匠到西藏華東水電設備成套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這20多年間他要經歷多少漫長的道路。

溫州人真不愧是精明的商人,就是在木匠、油漆工這樣毫不起眼的行業中,也能捕捉到發財的商機。

“這里比較落后,信息閉塞,資源又缺乏,所以只要我們能找到當地需要的東西,沒有賣不掉的。”西藏華建水電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鄭曉飛對前去采訪的《溫州日報》的記者這樣描繪當時的市場。于是,20世紀80年代末,拉薩大多數溫州人開始轉行,經營低壓電器、服裝生意。

正是這種有利的時機使當時許多到拉薩淘金的溫州人一下子發達了起來。隨著流動的滾滾財源,越來越多的溫州人呼朋喚友地來到拉薩。一時間,拉薩的大街小巷隨處可以看見溫州人的身影。娘熱路、青年路、林廓北路——拉薩最繁華的幾條商業街上,溫州人經營的店約占80%。他們賣電器、賣服裝、賣禮品、賣燈具、開娛樂場所、做工程——涉及的行業達數十個。

但是,在采訪中也有不少的溫州人道出了在拉薩創業的艱難,他們除了要忍受缺氧引起的高原反應,而且時常需要翻山越嶺。

那簡直是在玩命,不少的溫州老板感慨說:“很多次,我們就是和鬼門關擦肩而過。尤其是冬天,漫山遍野都是雪,車子在冰雪上滑行,經過狹窄而傾斜的山路時,身邊就是懸崖絕壁,我們透過車窗,甚至可以看見山下許多事故車子的殘骸。

不過,再惡劣的環境也不能讓溫州人有絲毫退縮。或許,也正是因為這種敢闖敢拼的精神,溫州人終于在世界屋脊站穩腳跟。

今天的你,只要在拉薩走一走、看一看,你就會吃驚地發現,這里的低壓電器被溫州人壟斷了,這里的服裝行業也被溫州人占領了半壁江山。更為驚人的是,溫州人還在拉薩創下了許多個第一:世界海拔最高的小水電站是他們建造的,西藏最大的小商品市場也是他們開發的,西藏最高檔的娛樂場所也是他們開設的……這就是溫州人,無論多么危險、多么偏僻的地方,他們憑借一種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勤勞的汗水,耕耘出了一片片肥沃的土地,收獲了累累的黃金。

溫州人的致富經:再落后的地域總是要進步的,邊遠地區的市場總會有人占領。愿意在在合理第一個吃螃蟹,用創業奮斗厚待生活的人,最終會得到生活的厚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南县| 公安县| 崇明县| 方城县| 休宁县| 筠连县| 屏东市| 灵丘县| 梁山县| 康定县| 临泽县| 吉木乃县| 界首市| 海安县| 敦化市| 米林县| 灌阳县| 策勒县| 曲阳县| 西城区| 定襄县| 武定县| 滨州市| 兖州市| 永修县| 长子县| 大竹县| 昌邑市| 安丘市| 文成县| 武义县| 南陵县| 崇左市| 灌云县| 大同县| 郓城县| 陵水| 荥经县| 丰镇市| 乐昌市| 昌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