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Part2 訓練篇(6)

為了生存,以及對電影事業的熱愛,16歲的羅蘭來到了羅馬,想在這里涉足電影界。沒想到,第一次試鏡就失敗了,所有的攝影師都說她夠不上美人標準,都抱怨她的鼻子和臀部。沒辦法,導演卡洛·龐蒂只好把她叫到辦公室,建議她把臀部削減一點兒,把鼻子縮短一點兒。一般情況下,許多演員都對導演言聽計從。可是,小小年紀的羅蘭卻非常有勇氣和主見,拒絕了對方的要求。她說:“我當然懂得因為我的外形跟已經成名的那些女演員頗有不同,她們都相貌出眾,五官端正,而我卻不是這樣。我的臉毛病太多,但這些毛病加在一起反而會更有魅力呢。如果我們的鼻子上有一個腫塊,我會毫不猶豫把它除掉。但是,說我的鼻子太長,那是無道理的,因為我知道,鼻子是臉的主要部分,它使臉具有特點。我喜歡我的鼻子和臉的本來的樣子。說實在的,我的臉確實與眾不同,但是我為什么要長得跟別人一樣呢?我要保持我的本色,我什么也不愿改變。”

正是由于羅蘭的堅持,使導演卡洛·龐蒂重新審視,并真正認識了索菲亞·羅蘭,開始了解她并且欣賞她。

羅蘭沒有對攝影師們的話言聽計從,沒有為迎合別人而放棄自己的個性,沒有因為別人而喪失信心,所以她才得以在電影中充分展示她的與眾不同的美。而且,她的獨特外貌和熱情、開朗、奔放的氣質開始得到人們的承認。后來,她主演的影片《兩婦人》獲得巨大成功,她也因此而榮獲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

一個人沒有自信,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對自己不信任,那么,在溝通中,別人在心理意識上對你會有種忽視,這樣很不利于與他人建立良好、公平的人際關系。一個人如果沒有自信,其言語的影響力就弱,所要表達的思想就不能被有效的傳達,也不利于和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

一個人沒有自信,那么他在別人心目中的印象就會大打折扣,因為大多數人還是喜歡和自信的人在一起的。有自信的老板不喜歡唯唯諾諾的員工,因為這樣的員工不能提供有創意的想法。

所以,我們在日常的人際交往過程中,要有溝通成功的信心,不要總是擔心溝通會失敗。只有通過多與人溝通,才能增加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和比較的機會,才有利于去發現自己的長處,從而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與評價,增強自己的信心,克服自卑感。當然,自信不是盲目的自信,不是表演出來的自信,自信首先是建立在自我認知之上的,所謂的自我認知,就是對自己有一個明確的、實事求是的看法和評價,包括自己的性格、能力、長處、短處、人生目標等等。

拿破侖·希爾指出,有很多思維敏捷、天資高的人,卻無法發揮他們的長處參與討論。并不是他們不想參與,而只是因為他們缺少信心。

許多沉默寡言、不肯開口的人都認為:我的意見可能沒有價值,如果說出來,別人可能會覺得很愚蠢,我最好什么也不說。而且,其他人可能都比我懂得多,我并不想讓他們知道我是這么無知。這些人常常會對自己許下很渺茫的諾言:“等下一次再發言。”可是他們很清楚自己是無法實現這個諾言的。每次這些沉默寡言的人不開口時,他就又一次陷入了缺少信心的惡性循環中,愈來愈喪失自信。從積極的角度來看,如果盡量發言,就會增加信心,下次也更容易發言。所以,要多發言,這是信心的“維生素”。

不論是參加什么性質的活動,盡量每次都主動發言,也許是評論,也許是建議或提問題,都不要有例外。而且,不要最后才發言。要做破冰船,第一個打破沉默。也不要擔心你會顯得很愚蠢。不會的,因為總會有人同意你的見解。所以不要再對自己說:“等下一次再發言。”你一定能行的。

■讓你的發言語出驚人

也許你會羨慕別人站在萬人講壇或辯論場上滔滔不絕地演說,或是進行激烈的唇槍舌劍,再看看現實中的自己,卻好像總是笨嘴拙舌,老是講錯話。其實,你如果懂得在自己的講話中間巧妙地穿插一些演講的小技巧,也許你根本不會比那站在講壇上的雄辯家遜色。

當然,在與同事和上司的交往過程中懂得使用適當的言辭,也并非易事。專家建議,在商業談話中應該盡快切入正題,但在切入正題之后,一些人總是喜歡使用一些煩冗的托詞,例如:“我原來只是認為……”,“我們也許可以……”這就使得表達效果大打折扣。要知道,謙虛不過是粉飾之物,這樣做的結果只會是大家繼續討論——不知不覺已沒有了你的份兒。

要想改掉這些不恰當的言詞其實并不難,法則就是:讓你的講話聽上去更有力。斯圖加特有位修辭訓練學家認為,要做到這一點并不難:她說,“語言就像一個人的名片,你完全可以通過言辭來伸張你的個性,使自己變得與眾不同。”我們頭腦中已經有了成千上萬的詞匯,現在的問題就是,要如何來喚醒這些詞匯,使它們成為我們成功的資本。因為只有懂得有意識地巧妙運用言辭,并避免講那些毫無意義而空洞的話,才不會讓自己變得很被動,而是應付自如地表達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

要做到這一點,可以參考下列重要法則:

不要說“但是……”,而要說“而且……”。試想你很贊成一位同事的想法,你可能會說:“這個想法很好,但是你必須……”本來你想讓你的話字字千金認可別人,這樣子一說,這種認可就大打折扣了。你完全可以說出一個比較具體的希望來表達你的贊賞和建議,比如說:“我覺得這個建議很好,而且,如果在這里再稍微改動一下的話,也許會更好……”

不要再說“老實說,我覺得……”公司開會的時候會對各種建議進行討論。于是你對一名同事說:“老實說,我覺得……”在別人看來,你好像在特別強調你的誠意。你當然是非常有誠意的,可是干嗎還要特別強調一下呢?所以你最好說:“我覺得,我們應該……”

不要說“首先”,而要說“已經”。你要向老板匯報一項工程的進展情況。你跟老板講道:“我必須得首先熟悉一下這項工作。”想想看吧,這樣的話可能會使老板(包括你自己)覺得,你還有很多事需要做,卻絕不會覺得你已經做完了一些事情。這樣的講話態度會給人一種很悲觀的感覺,而絕不是樂觀。所以建議你最好是這樣說:“是的,我已經相當熟悉這項工作了。”

不要說“僅僅”。在一次通力攻關會上你提出了一條建議,你是這樣說的:“這僅僅是我的一個建議。”請注意,這樣說是絕對不可以的!因為這樣一來,你的想法、功勞包括你自己的價值都會大大貶值。本來是很利于合作和團體意識的一個主意,反而讓同事們只感覺到你的自信心不夠。最好這樣說:“這就是我的建議。”

不要說“錯”,而要說“不對”。一位同事不小心把一項工作計劃浸上了水,正在向客戶道歉。你當然知道,他犯了錯誤,惹惱了客戶,于是你對他說:“這件事情是你的錯,你必須承擔責任。”這樣一來,只會引起對方的厭煩心理。你的目的是調和雙方的矛盾,避免發生爭端。所以,把你的否定態度表達得委婉一些,實事求是地說明你的理由。比如說:“你這樣做的確是有不對的地方,你最好能夠為此承擔責任。”

不要說“本來……”。你和你的談話對象對某件事情各自持不同看法。你輕描淡寫地說道:“我本來是持不同看法的。”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小詞,卻不但沒有突出你的立場,反而讓你沒有了立場。類似的表達方式如“的確”和“嚴格來講”等等,干脆直截了當地說:“對此我有不同看法。”

不要說“幾點左右”,而要說“幾點整”。在和一個重要的生意上的伙伴通電話時,你對他說:“我在這周末左右再給您打一次電話。”這就給人一種印象,覺得你并不想立刻拍板,甚至是更糟糕的印象——別人會覺得你的工作態度并不可靠。最好是說:“明天11點整我再打電話給您。”

不要說“務必……”,而要說“請您……”。你不久就要把自己所負責的一份企劃交上去。大家壓力已經很大了,而你又對大家說:“你們務必再考慮一下……”這樣的口氣恐怕很難帶來高效率,反而會給別人壓力,使他們產生逆反心理。但如果反過來呢,誰會去拒絕一個友好而禮貌的請求呢?所以最好這樣說:“請您考慮一下……”

◎ 擁有好口才就要:暗示自己、放松心理、加強認識、提高自信、注重效果、消除卑怯。

◎ 擁有好口才就要改掉:用鼻音說話、聲音過尖、口吐臟話、說話 “結巴”、語速過快(慢)、口頭禪過多、小動作過于頻繁等不良的說話習慣。

◎ 擁有好口才就要講究說話的方式:

不要說“但是……”,而要說“而且……”

不要再說“老實說,我覺得……”,而要說:“我覺得,我們應該……”

不要說“僅僅”,而要說:“這就是我的建議。”

不要說“錯”,而要說“不對”。

不要說“幾點左右”,而要說“幾點整”。

不要說“務必……”,而要說“請您……”

第9課

說話也要多彩多姿:

讓口才錦上添花的修辭技巧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老子

■說話要有分寸感

說話要有分寸,分寸拿捏得好,很普通的一句話,也會平添幾許分量,話少又精到,讓人感覺深思熟慮。而說話的分寸要考慮到談話的對象、話題和語境等諸多因素。換句話說,要言之有度。

有度的反面則是“失度”,什么叫做“失度”呢?一般說來,對人出言不遜,或當著眾人之面揭人短處,或該說的沒說,不該說的卻都說了,這些都是“失度”的表現。下面我們就簡要介紹一些在談話中禁忌的話題,接觸這些話題容易導致談話“失度”,產生不良效果。

(1)隨意詢問健康狀況。向初次見面或者還不相熟的人詢問健康問題,會讓人覺得你很唐突,當然如果是和十分親密的人交談,這種情況不在此列。

(2)談論有爭議性的話題。除非很清楚對方立場,否則應避免談到具有爭議性的敏感話題,如宗教、政治、黨派等易引起雙方抬杠或對立僵持的話題。

(3)談話涉及他人的隱私。涉及別人隱私的話題不要輕易接觸,這里包括年齡、東西的價錢、薪酬等,容易引起他人反感。

(4)個人的不幸。不要和同事提起他所遭受的傷害,例如他離婚了或是家人去世等。當然,若是對方主動提起,則要表現出同情并聽他訴說,但不要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而追問不休。

(5)講一些不同品位的故事。一些有色的笑話,在房間內說可能很有趣,但在大庭廣眾之下說,效果就不好了,容易引起他人的尷尬和反感。

在人際交往中,談話要有分寸,認清自己的身份,適當考慮措辭。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應該怎樣說才能獲得更好的交談效果,是談話應注意的。

同時還要注意講話盡量客觀,實事求是,不夸大其詞,不斷章取義。講話盡量真誠,要有善意,盡量不說刻薄挖苦別人的話,不說刺激傷害別人的話。

■說話說到位

人與人之間溝通,懂得如何說話、說些什么話、怎么把話說到對方心坎里,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地方。嘴上功夫看似雕蟲小技,卻有可能因此扭轉你的一生。

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平定天下之后,開始論功行賞。這可是攸關后代子孫的萬年基業,群臣們自然當仁不讓,彼此爭功,吵了一年多還吵不完。

漢高祖劉邦認為蕭何功勞最大,就封蕭何為侯,封地也最多。但群臣心中卻不服,私底下議論紛紛。

封爵受祿的事情好不容易塵埃落定,眾臣對席位的高低先后又群起爭議,許多人都說:“平陽侯曹參身受七十處傷,而且率兵攻城略地,屢戰屢勝,功勞最多,應當排他第一。”

劉邦在封賞時已經偏袒蕭何,委屈了一些功臣,所以在席位上難以再堅持己見,但在他心中,還是想將蕭何排在首位。這時候,關內侯鄂君已揣測出劉邦的心意,于是就順水推舟,自告奮勇地上前說道:

“大家的評議都錯了,選曹參雖然有戰功,但都只是一時之功。皇上與楚霸王對抗五年,時常丟掉部隊,四處逃避,蕭何卻常常從關中派員填補戰線上的漏洞。楚、漢在滎陽對抗好幾年,軍中缺糧,也都是蕭何輾轉運送糧食到關中,糧餉才不至于匱乏。再說,皇上有好幾次避走山東,都是靠蕭何保全關中,才能順利接濟皇上的,這些才是萬世之功。如今即使少了一百個曹參,對漢朝有什么影響?我們漢朝也不必靠他來保全啊?你們又憑什么認為一時之功高過萬世之功呢?所以,我主張蕭何第一,曹參居次。”

這番話正中劉邦的下懷,劉邦聽了,自然高興無比,連連稱好,于是下令蕭何排在首位,可以帶劍上殿,上朝時也不必急行。而鄂君因此也被加封為“安平侯”,得到的封地多了將近一倍。他憑著自己察言觀色的本領,能言善道,舌燦蓮花,享盡了一生榮華富貴。

說話,要懂得什么時候說什么話;說了,還要為自己說過的話負責。一個人如果不是真材實料,如果沒有真知灼見,從他嘴里吐出來的話也許能一時吸引他人,卻不能一世蒙蔽他人。

■把握好尺度,留出點余地

“待人而留有余,不盡之恩禮,則可以維系無厭之人心;御事而留有余,不盡之才智,則可以提防不測之事變。”此話的意思是說待人處事要留有余地。不但待人處事如此,說話更是如此。

客家有句俗諺:“人情留一線,日后好見面。”生活中很多尷尬是由自己一手造成的。其中有一些就是因為話說得太絕造成的。凡事多些考慮,留有余地,總能給自己留條后路。這在外交辭令中是很常見的。每個外交部發言人都不會說絕對的話,要么是“可能,也許”,要么是含糊其辭,以便一旦有變故,可以有回旋余地。話不說絕對是一個人老練成熟的標準。

自以為是的人容易把話說滿。總覺得自己的見解沒有錯,根本不容分辯,于是馬上蓋棺定論,不留余地。可是,要知道杯子留有空間,是為了輕輕晃動時不會把液體溢出來;氣球留有空間,是為了不會因輕微的擠壓而爆炸;人說話留有空間,是為了防止“例外”發生而讓自己下不了臺。

某公司新研發了一個項目,老板將此事交給了下屬小張,問他:“有沒有問題?”

他拍著胸脯回答說:“沒問題,放心吧!”

過了三天,沒有任何動靜。老板問他進度如何,他才老實說:“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

雖然老板同意他繼續努力,但對他拍胸脯的信誓旦旦已經開始反感。

人人都討厭空話大話連篇的人,吹得天花亂墜,實際行動卻不見幾分,難免讓人覺得你華而不實,難以信任。不如低調一點,做的比說的多,多干活兒少說話,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價值。把話說得太滿、太大,就像把杯子倒滿了水,再倒就溢出來了;也像把氣球灌飽了氣,再灌就要爆炸了。不如留有一點余地,讓自己不論何時都能從容轉身。當然,也有人話說得很滿,而且也做得到,即使這樣,說滿話也不可取,畢竟,謙虛一些能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而一味拍胸脯,總讓人覺得你不夠穩重。何況,凡事總有意外,使得事情發生變化,而這些意外并不是人人能預料的,不把話說得太滿,就是為了容納這個“意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登市| 油尖旺区| 军事| 乌什县| 达孜县| 长兴县| 湟源县| 永春县| 呼图壁县| 盈江县| 巫山县| 金溪县| 简阳市| 吉木乃县| 汽车| 百色市| 凤冈县| 石门县| 吉林省| 峨眉山市| 化德县| 申扎县| 乌兰浩特市| 柳江县| 南川市| 遂川县| 锡林郭勒盟| 额敏县| 云阳县| 乌拉特前旗| 临湘市| 扎囊县| 布尔津县| 洱源县| 铜梁县| 布拖县| 玛曲县| 安西县| 长泰县| 南开区| 三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