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Part2 訓練篇(5)

(1)在別人獨到見解面前的卑怯現象。每一談話者的發言,我們感到都是真知灼見,能給人以啟迪,甚至有振聾發聵之效。整個談話場面此類發言層出不窮,我們置身其中,不覺心有所動:別人的水平那么高,見解那么獨到、深刻、精辟,我是無法企及的。我要保持沉默,不要說出來鬧了笑話,敗了別人的胃口,淡了場面的品位。結果越想越別扭,錯過了許多說話的機會,把自己弄成了多余的角色。其實談話由若干人組成,每個人都會圍繞話題認真思考,發表一己之見。這些話題是他認識最深刻,最急于發表出來,感覺上應與別人交流的東西,自有其精辟、深刻之處,這是最正常不過的。我們只要認真聽取他人意見,并積極思考,也會有自己的見解和認識,發表出來也會對他人產生啟迪作用。如果仰面看人,自慚形穢,小覷自己,怎能不出現卑怯現象呢?某校文學社經常組織文學沙龍活動,別看這些青年學生稚氣未脫的樣子,但談起文學話題,個個高談闊論,不乏精彩之論。某女生自入社以來很想與同學們交流,可每次活動她都在別人的高見面前喪失信心,有些意見到了嘴邊又犯起嘀咕,打了退堂鼓。其實這個女生在文學上還是有見解的,創作上也有所收獲。稍加分析,我們就會發現她是在別人獨到見解面前產生錯覺,出現卑怯心理。如果她能克服這一心理,同樣能發表令人耳目一新的見解。

(2)在別人說話優勢面前的卑怯現象。人千姿百態,說話也各具特色,方式、角度、特點都不盡相同,這種形式的差異導致說話時的爭奇斗艷,這就形成各人的說話優勢。比如,有的口齒伶俐;有的嚴謹清晰;有的音色悅耳,抑揚頓挫。在別人這些優勢面前,有人可能會想:我能有這樣的說話能力嗎?我如何比攀得上他呀?如果我也發言,豈不大煞風景,讓人難堪。還是不說為好,免得丟人現眼。其實這是心理上把別人的說話優勢放大所致,是被對方鎮住了,不知不覺地將自己的說話劣勢與對方的優勢進行參照。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堅持自我,認真說話,同樣會贏得別人的良好反應。有一個年輕人說話一板一眼,雖語速緩慢,卻很清晰,富有節奏感,還是很能打動人的,我對此很欣賞。可他在我面前總是說話不多,那卑怯的樣子讓我大惑不解。后來我才知道,他十分仰慕我說話的幽默俏皮、輕松靈巧,感到自己相形見絀。他只看到了別人說話的優勢,卻忽視了自己的優勢,由此產生卑怯心理,這實在大可不必。

(3)在別人心理優勢面前的卑怯現象。說話表面看是一種嘴皮子功夫,實際卻與人的思維狀況和心理面貌密切相關。而說話能力、思維狀況是穩定因素,心理面貌則是變化因素。因此,一個人的心理面貌常常是一個人說話水平發揮程度的決定因素。

面對不同的說話對象和說話關系,說話心理常會出現微妙變化。地位、身份、關系是影響這種變化的重要因素。比如一個領導,他在部屬面前談話就具有心理優勢,說起話來,思路大開,氣暢語酣,妙語連珠,通常能超水平發揮。此時我們會感佩不已,覺得對方說話水平就是高人一籌。自己未等開口,早已先泄了氣,應有的水平也削了一半,只好怯怯懦懦洗耳恭聽,勉強說幾句也氣弱語虛,缺少底氣。

2.說話卑怯現象的克服

(1)從生理的角度進行心理調節。生理與心理是互動互制的。心理的變化會引起生理的相應變化;同理,生理的調節也會對心理產生影響。當說話產生怯懦現象時往往不由自主,難以控制,通過生理上一些調節措施,往往能取得良好效果,比如通過深呼吸、搓手、舒展四肢、走動、洗涮等方式,都可以使卑怯緊張的心理消除、緩解。有個青年在公眾場合說話出現卑怯心理時,采用漱口、扭擰皮膚等獨特方式緩解和轉移自己的卑怯情緒,效果也很顯著。一次面對幾位專家,他開口發言時口舌哆嗦,他喝了幾口水,狠扭了自己幾下,頓時卑怯心理沒了蹤影。

(2)以心理暗示進行心理放松。心理的毛病用心理的方法去矯治最直接最有效。心理卑怯現象是心理夸張性感受所致,必須讓心理感受重新歸位。要達到這一要求,需要采用心理暗示的方式,對對方作客觀、正確的認識,對自己作準確、公正的評估,這樣就能保持清醒,樹立信心。

如當別人說話顯示出我們所無法達到的優勢時,我們可作這樣的暗示:這是他的優勢所在,我同樣也有優勢,一樣是他比不上的。一個女孩對一個善搭腔會交友的青年羨慕不已,但她暗示自己:我會分析善演說,他比得上我嗎?結果在這個青年面前不再有卑怯心理,守住了方寸。

(3)加強對對方的認識,提高自信心。說話的卑怯現象,從本質上說是對對方評估過高引發的。過高地評價了對方,悲觀地評價了雙方的關系,從而看輕了自己,產生距離意識和崇拜意念,此時既卑且怯,也就自然而然了。我們要加強對對方的認識,切勿對對方過高認定,更不要神化,要還其本來面目,把他看作一個平常人。同時談話者都是平等關系,發言時也以講民主為宗旨,不要人為把雙方關系拉開。正確認識自我,擺正自己位置,提高自信心,這樣還談得上卑怯心理嗎?有個青年教師生性懦弱,在領導和德高望重的老教師面前常有卑怯現象。如果他能把對方看成平等的交往對象,視作自己的同事,卑怯現象當會徹底消除。

(4)克服表現欲望,注重表達效果。有時我們說話產生卑怯現象,并不是小覷自己的緣故,而是極強的表現欲望造成的。說話之初一心想著一鳴驚人,壓倒他人:當發現別人口才卓絕、見解精到時,心理上產生失落感、挫折感,情緒受到沖擊而一落千丈。對此,要培養樸實、自然的說話風格,把自己的意思圓滿地表達出來就行了,不要期望值太高。這樣心態平穩了,卑怯意識也就無從談起。有個教師參加省里的一個教研會,發言時揮灑自如,從容鎮定。一個初出茅廬的青年人何以如此練達?關鍵是他心態平穩、正常,沒有過高的期望。

(5)增強責任感,消除退卻情緒。在別人出色的表現面前,一旦產生了卑怯現象怎么辦?打退堂鼓草草收場,難免尷尬,給以后說話也帶來惡性循環。此時要增強說話的責任感,以力陳己見為職責,堅持下去決不退卻,怯懦心理反會得到克服。人往往就是一口氣,頂了下去,口舌也隨之麻利起來,卑怯現象會自動克服。某一文學征文評比,一同學名落孫山,在那些嚴肅的評委面前,一種卑怯感主宰著他,但他覺得自己應該力陳己見,幫助評委科學評判,起初語言哆嗦,一旦挺了下來,話也順暢起來,自己的意思也準確地表達了出來。

■從現在開始,告別不良的說話習慣

如果一個人的臉上長有疤痕,可以從鏡中窺見,可以使用化妝品或藥品加以治療彌補。同樣,談吐方面的缺陷也可以改變,只要治療之前,自己能夠清醒地認識到這些缺陷。如果不清楚自己說話的缺陷,也可以試著拿一面鏡子對照:是否手勢過多,是否翹起嘴角,是否表情難看,是否過于冷漠、緊張、僵硬,是否強抑聲調……

以下幾點是我們說話中常有的缺陷,我們可以對照檢查,并加以改正。

1.說話用鼻音

用鼻音說話是一種常見且影響極壞的缺點,當你使用鼻腔說話時,就會發出鼻音。如果你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子,你所發出的聲音就是一種鼻音。如果你說話時嘴巴張得不夠,聲音也會從鼻腔而出。在電影里,鼻音是一種表演技巧,如果演員扮演的是一種喜歡抱怨、脾氣不好的角色,他們往往愛用鼻音說話。如果你使用鼻音說話,鼻音對于女人的傷害比對男人更大,你不可能見到一位不斷發出鼻音,卻顯得迷人的女子。如果你期望自己在他人面前具有極大的說服力,或者令人心蕩神移,那么你最好不要使用鼻音,而應使用胸腔發音。正確的方法是,平時說話時,上下齒之間最好保持半寸的距離。

2.聲音過尖

一個人受到驚嚇或大發脾氣時,往往會提高嗓門,發出刺耳的尖叫。一般女性犯此錯誤居多,要多加注意。因為尖銳的聲音比沉重的鼻音更加難聽。你可以用鏡子檢查自己有無這一缺點:脖子是否感到緊張?血管和肌肉是否像繩索一樣凸出?下顎附近的肌肉是否看起來明顯緊張?如果出現上述情形,你可能會發出刺耳的尖聲。這時你就要當機立斷,盡快讓自己松弛下來,同時壓低自己的嗓門。

3.說話忽快忽慢

一般來講,說話的速度很難掌握,即使是一些職業演說家或政治家,有時也不容易把握好自己說話的速度。說話太快,別人就聽不懂你在說些什么,而且聽得喘不過氣來。說話太慢,人們就會根本不聽你說,因為他們缺乏一種耐心。據專家研究,適當的說話速度為每分鐘120~160個字之間,當我們朗讀時,其速度要比說話快。而且說話的速度不宜固定,你的思想、情緒和說話的內容會影響你表達的快慢。說話中把握適度的停頓和速度變化,會給你的講話增添豐富的效果。

為了測量自己說話的速度,你可以按照正常說話的速度念上一段演講詞,然后用秒表測出自己朗讀的時間。如果你說話的速度每分鐘不到上面那個標準,就可以試著調整說話速度,看是否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4.口頭禪過多

日常生活中,人們聽到這樣的口頭禪,如“那個”“你知道不”“是不是”“對不對”“嗯”等。如果一個人在說話中反復不斷地使用這些詞語,一定會損失自己說話的形象。口頭禪的種類繁多,即使是一些偉大的政治家在電視訪談中也會出現這種毛病。

當然談話中“啊”“呃”等聲音過多,也是一種口頭禪的表現,著名演說家奧利佛·霍姆斯說:“切勿在談話中散布那些可怕的‘呃’音。”如果你有錄音機,不妨將自己打電話時的聲音錄下來,聽聽自己是否有這一毛病。一旦弄清了自己的毛病,那么以后在與人講話的過程中就要時時提醒自己注意這一點。

下面介紹幾種克服口頭禪的方法以供參考。

默講。出現口頭禪的原因之一,是對所講的內容不熟悉,講了上句,忘了下句,此時就要用口頭禪來獲得一點思考的時間,以便想起下句話。事前默講幾遍,對內容、措辭十分熟悉,正式講話時就能減少或不出現口頭禪了。

朗讀。克服口頭禪的朗讀法,就是將自己的口語,從不清楚變為清楚、流利的語言。如果內部語言流暢貫通,就不會出現口頭禪。出聲朗讀老舍、葉圣陶等語言大師的作品,有助于用規范的語言來改善自己不規范的語言。

耳聽。廣播員、演員的語言,一般都較為規范,沒有口頭禪。平時聽廣播、看電影時,可邊聽邊輕聲跟著說。久而久之,你會驚喜地發現:自己的口語精練了,口頭禪少了,連普通話水平也提高了。

練習。聽聽自己的講話錄音,會對自己講話中的口頭禪深惡痛絕。這樣,往往能使自己講話時十分警惕,口頭禪也會隨之變少。

慢語。在一段時間內,盡量講慢些,養成從容不迫地思維和說話的習慣,一句句想,一句句說,對克服口頭禪有很好的效果。

5.講粗話

講粗話是說話的惡習。俗話說,習慣成自然。隨便什么事情,只要成了習慣,就會自然地發生。講粗話也是如此,一個人一旦養成了講粗話的習慣,往往是出口不雅,自己還意識不到。講粗話是一種壞習慣,是極不文明的表現,但要克服這種習慣也并不是一件易事。比較有效的辦法是,找出自己出現頻率最高的粗話,集中力量首先改掉它。首先是改變講話頻率,每句話末停頓一下;其次講話前提醒自己,改變原有的條件反射。出現頻率最高的粗話改掉了,其他粗話的克服也就不難了。

請別人督促也很重要。當然,這里的“別人”最好是了解自己的人,這樣督促起來可以直截了當。由于有時自己講了粗話還不知道,請別人督促就能起到提醒、檢查的作用。督促還有另一層心理意義,那就是營造一種不利于原有條件反射自然發生的心理氛圍,以促進舊習慣的終止。

6.說話“結巴”

“結巴”是口吃的通稱。

“結巴”對于極個別的人來說是一種習慣性的語言缺陷,是一種病態反應,他們也被稱為口吃患者。口吃就是說話時字音重復或詞句中斷的現象,要想治愈說話“結巴”的毛病,除藥物治療外,更重要的是去除心理障礙。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少年時代就是口吃患者,為了克服這個缺陷,他常常朗誦課文,為了發音準確,就對著鏡子糾正嘴形,后來他成了一個著名的政治家、演說家。有口吃的人不妨試一試這個方法,堅持朗讀文章,只要堅持不懈并保持良好的心態,相信一定會產生好的效果。

7.動作過于頻繁

毛手毛腳,意即說話時動作過于頻繁。可以檢查一下自己,是否在說話時不斷出現以下動作:坐立不安、蹙眉、揚眉、歪嘴、拉耳朵、摸下巴、搔頭皮、轉動鉛筆、拉領帶、弄指頭、搖腿等。這都是一些影響你說話效果的不良因素。當你說話時,動作過于頻繁,聽者就會被你的這些動作所吸引,根本不可能認真聽你講話。

■自信,融化沉默的堅冰

膽小害羞的人往往因為膽怯而不敢與人溝通,結果僅限于很小的朋友圈子,變得越來越孤僻、退縮。膽小退縮的人很少與人溝通,并不是他們自恃清高,而是相反,他們往往認為自己是不可愛的,不受歡迎的,別人不愿與之溝通的。如果他們形成了這樣消極的自我概念,那他們在行動上就會有意無意地表現得讓人很難接近,很難溝通。當你認為自己是可愛的,被別人接受的時候,你就會表現的自信,而自信的人往往是可愛的,人們愿意與之溝通的,而溝通的人越多,就越會增加他們的自信,從而在別人面前就不那么膽怯退縮了。

美國作家愛默生說過:“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在與他人溝通時,你的自我感覺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別人如何看待你。如果你心里都覺得自己“不行”,那么你讓對方如何賞識你,與你繼續溝通下去呢?所以說,培養一種自信的感覺是非常重要的,它會讓你在與人溝通的過程中受益無窮。

下面讓我們先來看一個小故事:

蜚聲世界影壇的意大利著名電影明星索菲亞·羅蘭之所以能夠成為令世人矚目的超級影星,是和她對自己價值肯定以及她的自信心分不開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东区| 荃湾区| 天全县| 嘉荫县| 中卫市| 乳山市| 望奎县| 万源市| 白玉县| 大厂| 石狮市| 东宁县| 淮滨县| 信宜市| 桃园市| 华容县| 荔波县| 梁平县| 水富县| 习水县| 进贤县| 汪清县| 焉耆| 富民县| 邹平县| 利川市| 东乡族自治县| 芒康县| 巴彦淖尔市| 迁安市| 北安市| 织金县| 深州市| 历史| 肇东市| 通化市| 安溪县| 福清市| 四川省| 井研县|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