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制成功后,大家都期待它能在黃山的旅游市場一炮打響,可這位農民卻帶著產品直接去了北京,他要去榮寶齋推銷自己的產品。榮寶齋本身就是一塊最好的廣告牌!憑著榮寶齋的名氣,如果自己的產品能進入那里,可以省去多少去其他地方推銷的費用啊!
可是,到了榮寶齋之后,因為北方氣候干燥,榮寶齋的經銷經理對這種閃閃發亮的包裝盒的加工材質產生了懷疑。因為很多南方的木質漆盒到了北方“水土不服”,會有些開裂變形,因此,這位農民吃了個閉門羹。
這可是他第一次獨立創業啊!廠里的師傅們還等著開支呢。為了使自己千辛萬苦生產出來的產品能夠銷售出去,這位農民并沒有放棄,而是想到了一個好主意。第二天,他直接闖進了負責人的辦公室,告訴他們可以把自己的樣品放在負責人辦公室的暖氣上,如果這樣放一冬天都沒有變形,就證明自己的包裝盒質量沒有問題,到那時雙方再考慮合作的問題。
第二年4月的某一天,一個榮寶齋的電話打來,傳來一個好消息:經過一個冬天的檢驗,放在暖氣管上的樣品始終沒有變形。正好此時榮寶齋急需一批包裝盒,就決定先訂200套。
此后,榮寶齋的訂單由每月100多個增加到200多個,品種樣式也不斷增加。這位農民也期望能借機開拓更大的市場。他認為,要想在榮寶齋立住腳,光靠質量是不行的,對產品的品種和工藝還必須不斷創新。
就在他對包裝盒的樣式進行改進時,榮寶齋突然打來電話要求退貨,因為他們一次訂的20?000多元的包裝盒全部變形了。變形的問題如果不解決,就意味著以前的努力都是徒勞,榮寶齋可能會從此中止與他們的合作。
通過認真仔細的研究后,他們終于發現了問題所在。從前供給榮寶齋的盒子規格都比較小,做工也到位,但這次盒子比較大,工藝和技術就不好掌握了。
失去榮寶齋的訂單無異于失去了企業的生命,全廠上下都為之擔心,都在積極地想辦法。通過咨詢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他們終于想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老師傅告訴他們,木料經水浸泡以后,水滲進去,樹脂就會吐出來。把樹脂從木料里泡出來后,木料的木紋就死掉了,這樣處理后再鋸成的板進行包裝盒加工就不會變形。
難題迎刃而解,他們的產品重新獲得了榮寶齋的信任。
有了這塊金字招牌之后,很快,山西、上海等地的許多老字號店都要求訂他們的產品,生意從此紅火起來!不僅他的廠子出了名,而且還取得了十分豐厚的利潤,同行們也都佩服他的膽量和智慧。
* * *
2008年金融危機后,世界范圍內的市場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市場競爭格局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變革。企業之間也從一對一的競爭發展到群雄競爭。所以,企業家必須對自身的競爭優勢有清晰的認識,同時了解自身的競爭弱勢,主動尋找可以彌補自身競爭弱勢的合作伙伴,把劣勢變為優勢。這些不是資本可以解決的,需要運用自己的智慧,以智慧賺錢。
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慮
創業就需要和不同行業的人打交道,無論供貨商還是消費者。想要從對方那里有所獲取,就必須站到他人的角度去考慮,而不能只強調自己的利益。
這聽起來似乎不符合經商的規則,商人哪有不考慮自己利益的?如果考慮別人的,自己還能獲利嗎?但是,如果一廂情愿只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結果肯定不會是十分理想的。
* * *
在法國,有個老太太卡爾基,非常樂于幫助鄰居辦事,是一個整天閑不住的人。
1965年,老太太90歲時,意外地得到飛來的橫福——一筆價值不菲的養老金。
那天,一位不速之客找到她家。他非常真誠地說:老人能長命百歲是許多人的福分。為使卡爾基老太太生活富裕,享受天倫之樂,他樂意慷慨解囊,每月發給老太太2?500法郎養老金。
老太太喜出望外但也有些懷疑:天下真有這么善心的人?在她的追問下,此人才委婉地說出了來意。原來他是法國一位小有名氣的法律公證人,叫拉伯萊。
養老金并不是白送給老太太,等老太太百年之后,要把她祖先留下來的一幢房子歸他所有。
拉伯萊說完后,老太太莞爾一笑,便答應了下來,并到公證處做了公證。
當時拉伯萊年僅46歲,年富力強,他估計已90歲的卡爾基頂多再活七八年就會去世,自己的如意算盤就可以實現了。于是,費盡心機的拉伯萊天天盼著老太太生病,可老太太卻一直健康如常,而且越活越有精神,這可急壞了拉伯萊。
因為他答應給老太太的養老金要按月照付!付出沒有回報,不是白扔錢嗎?而且從答應老太太到現在30年了,付給卡爾基老人90萬法郎的養老金,已經高出房產的4倍多了。
越這樣想,他越著急上火。終于,拉伯萊于1995年77歲時患心肌梗塞撒手歸西,而卡爾基老太太于1997年才去世。
經商強調雙贏。雙贏就要考慮他人的意見、他人的需求。如果你想讓你的合作伙伴與你配合,就需要站在他的角度去考慮對方的利益,那么,對方也會心甘情愿地配合。
古代有個故事就很能說明這個道理,雖然這個故事已過去數百年了,但現在讀來,仍然耐人尋味。
明朝時的翰林學士嚴訥,打算在城中建造新居,地基已經量好,只是有座民房夾在新居房址之中,破環了新居的建筑格局,大煞風景。
以嚴訥的地位和財富,想讓那家民居搬家是可以做到的。于是,主持新居建筑工程的主管便自告奮勇去和民居主人商量,打算買下這座房子,可房主就是不答應。
因為這所房子是他家祖上歷經千辛萬苦好不容易才蓋起來的,絕對不能在他這輩的手中賣出,落個敗家子的名聲。主管無奈之下,回來告訴嚴訥,并請嚴訥出面懲治房主人。
嚴訥聽后卻淡淡一笑,說道:“不必了,你只管先去建造其他那三面的房子吧。”遵照嚴訥的吩咐,工程開工了。
施工時,因為人手多,廚師需要大量的豆腐,嚴訥讓人全部到那座民房主人那里去購買,而且每次都交付現錢。
主管實在不明白,到誰那兒買不行啊!為什么非得去這個不通情理的人家去買?但是,廚師是不敢違背嚴訥命令的,便乖乖照辦了。
民房的主人是經營豆腐生意的,看到一下子有這么大的生意要做,當然很感謝嚴訥。
每天兩口子都忙得不可開交。可是,盡管他們每天起早貪黑地忙活,但還是應接不暇,于是便招人幫工。不久,這家豆腐作坊的學徒工大增,店主也掙了不少錢,制作豆腐的工具也增添了不少。這樣一來,那間房子便顯得狹小、擁擠。此時,他們靠賣給嚴訥豆腐賺的錢已經超過了以前一年賺的錢,便考慮為豆腐坊另謀新址。
同時,民房主人為感激嚴訥對自己的扶助之德,便將祖傳房子的房契獻給了嚴訥。嚴訥隨即命人在鄰近買了一所比較大的房子,送給了民房主人作為回報。民房主人非常高興,幾天內便遷到新房去住了。
* * *
愚者遇事不是決定硬碰硬,就是選擇逃避;而智者則善于開動大腦巧妙地利用環境。人人都可能成為你的盟友,關鍵是你能不能理解他人的需求,并將它與你的需求結合在一起實現。多為別人考慮,反而更容易達到自己的目的。創業致富也是同樣的道理,當你和合作伙伴發生沖突時,要考慮以智取勝。
別讓小利之爭葬送長期合作
當你和合作伙伴發生矛盾時,千萬不要太計較小利益,要看大局,要看長遠的利益,這才是一種大智慧。千萬不要因為小利之爭而葬送長期合作。
* * *
1952年,日本松下電器公司與荷蘭菲利浦公司就有關技術合作問題進行商務談判。菲利浦公司提出技術使用費的提成率為銷售額的7%,松下幸之助先生經過艱苦的談判,把提成率壓低到4.5%,但菲利浦公司又提出新的要求作為提成率優惠的條件:專利轉讓費定為55萬美元,并且必須以總付形式一次付清。
當時松下電器公司的資本總額不過5億日元,而55萬美元相當于2億日元!這筆技術轉讓費對松下公司來說的確是一個相當沉重的負擔。對方的要求、條件能否接受呢?妥協和退讓值不值得做呢?松下幸之助感到極度的猶豫。合同文本是由菲利浦公司擬就的,其中關于違約和處罰條款的訂立也都有利于菲利浦公司。
松下幸之助為了保證技術合作項目的效益穩定,又對菲利浦公司做了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
在調查中,他發現菲利浦公司擁有一個具有3?000名研究人員的研究所。他們設備先進,人員精良,每天都在進行著世界最新技術和最新產品的開發研究。松下幸之助暗自思忖:如果創造一個同樣規模、同等水平的研究所,要花上幾十億日元和幾年的時間,而現在,以2億日元為代價,便可以充分利用菲利浦公司研究所的人員和設備,這樣不但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也可為自己爭取不少的利益。于是,松下幸之助毅然和菲利浦公司簽訂了合作合同。
之后,菲利浦公司派出了技術骨干前去赴任,他們把技術、知識和管理經驗傳授給了松下公司。在雙方合作期間,松下公司便利、迅速地獲得了菲利浦公司最新的技術發展。雙方的合作,為松下電器公司發展成為馳名全日本乃至全世界的公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這場交易中,明眼人一眼就可看出松下幸之助正在做一筆不劃算的交易。但是,松下幸之助看重的是長期的合作,而非一時的短暫利益。正是因為有了菲利浦公司稱雄世界的技術支持,松下公司才最終發展成為世界著名的電子工業公司。
* * *
看小利的人注定只能成小事,看大利的人才能成大事。為什么同時起步的企業有些發展壯大,有些卻半途夭折?除去客觀大環境的影響外,管理者的眼光和策略也是重要原因。許多夭折的企業都是因為管理者太重視自己的小利,從而影響了與合作伙伴的合作。我們都知道“眾人拾柴火焰高”,企業的發展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只看自己的小利,因為小利而與合作伙伴反目成仇,自然也就無法再得到他人的支持。凡是發展大企業者,無不具有大智慧、大胸懷。
舍得之間定乾坤
有舍才能有得,這個道理誰都懂。但是,做起來卻很難,特別是要把自己千辛萬苦掙的錢或者生產的產品免費贈送給別人使用,真的很讓人心疼。這確實是對一個人的考驗。沒有舍也就得不到。在面臨考驗時,有些企業就舍得。
* * *
洛克菲勒財團是世界上的超級財團之一,其成功贏取財富的秘密之一就是先舍后得。
20世紀20—30年代,中國照明大都使用蠟燭。洛克菲勒財團屬下的美孚石油公司,看準了中國這個人口眾多的大市場,但是,如何銷售自己的煤油呢?要讓那么多中國人一夜之間改變他們的觀念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況且蠟燭買來就可以點燃,點煤油還需要買煤油燈啊!
為了向中國各地傾銷它的石油制品,美孚石油公司雇用了大量小販走街串巷,沿街宣傳點煤油燈的好處。并且承諾,只要誰家愿意點煤油燈,即可奉送一盞煤油燈和一瓶煤油試用,分文不取。
當時也有人要了他們免費贈送的煤油燈,然后將其典當,換錢給小孩買了糖果,但美孚公司還是不改初衷,照送不誤。
這種手段看似簡單,卻十分有效。久而久之,人們開始認識到點煤油燈確實比點蠟燭好,更重要的是煤油燈使用起來十分方便。它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調節火苗,風大了火苗就調小點,不必擔心像蠟燭那樣被風吹滅。
就在人們認可了點煤油燈的好處時,美孚公司宣布煤油不再白送,而要用錢買,不過很便宜,幾個銅錢就可買一瓶,并且服務上乘。
因為人們已經接受了這種新產品,而且煤油也不貴,所以就改變了點蠟燭照明的習慣。除了婚喪喜事外,人們不再用蠟燭來照明。
最終,中國的蠟燭工業被擠垮了。而美孚石油公司通過先予后取的策略占領了中國照明燃料市場。以后,煤油的價格開始不斷上升,等人們感到消費煤油原來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時,這種點煤油燈的習慣已經難以改變了,而且蠟燭廠紛紛破產倒閉,到哪里也買不到那么多蠟燭了。
美孚公司起初無條件的贈送看起來似乎是失,其實卻是得。失去的可能是一些燈和煤油,但卻因此得到了偌大的中國煤油市場。
* * *
在目前供大于求、行業競爭十分激烈的市場中,企業要生存、要發展,有時也需要有這種先舍后得的手段。因為舍是為了得,如果只是推銷自己,未必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所以,企業家要有一種戰略的眼光,從大處著眼,從企業發展戰略的高度考慮。只要得大于舍,在實力許可的條件下,先舍后得也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