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六萬年:基因中的人類歷史
- 張振
- 1292字
- 2020-06-15 17:29:11
| 第一章 | 人類是一個物種嗎?
宇宙起源、生命起源、人類起源是自然科學的幾個大難題。
在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都有人類的身影,地球的總人口已經達到70億。我們是如何成為地球主人的?這是科學史上最大的謎團之一。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自發產生了各自的神話和宗教,回答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世界是怎么產生的,人類是怎么產生的。因為每個人都不得不回答自己的孩子的問題:我們來自哪里?
而所有的宗教和神話都無法解釋的另一個問題是:全世界的人類,為什么具有完全不同的文化、外觀、身高和膚色?為什么每一個人與其他人(任何一個)都不同?
公元前5世紀的希臘歷史之父希羅多德(Herodotus)的著作,不僅描繪了希臘和波斯的戰爭故事,而且是對人類多樣性的最早的清晰記錄:黑色的神秘的利比亞人、北方吃人的俄國生番、遠古游牧的土耳其人和蒙古人、從螞蟻洞里尋找黃金的印度北方土著部落……希羅多德的著作是西方文化中最早的一筆人種學的財富,雖然它存在明顯的瑕疵。
現在,讓我們站在希羅多德的角度,想象一次人類多樣性的采樣。
假設我們乘坐一架飛機沿著赤道飛行,我們把這次旅行的起點設在經度和緯度均為0度的地方,這個地點位于大西洋上空,加蓬首都利伯維爾(Libreville)的西邊大約1000千米。現在,我們的飛機開始向東飛行。

從天空俯瞰地球
首先,我們看到的是中非的說班圖語(Bantu)的非洲人,他們皮膚黝黑,住在小村莊里。再向東是沒有樹木的大草原,那里住著尼羅人(Nilotic),說尼羅語,個子高大,放牧為生,其間混雜居住著說哈德扎語(Hadza)的其他黑人。
再向東,飛過浩瀚的印度洋,我們會看到馬爾代夫群島的人們類似非洲人,皮膚很黑,但是他們語言不同,外觀也與非洲人不同:鼻子、頭發和其他細節都不一樣。

站在希羅多德角度的人類多樣性采樣路線圖
繼續向東,又經過一大片海洋,我們來到蘇門答臘島群。這里的人們個子比非洲人和馬爾代夫人矮小,頭發很直,淺色皮膚,眼簾上的皮膚褶皺很少。
再越過一大片島群繼續向東,這個地方叫美拉尼西亞(Melanesians),這里的人皮膚也很黑,也許他們與非洲人的關系更緊密?
我們的飛機再繼續向東,就會來到波利尼西亞(Polynesians),這是一片綿延數千千米的太平洋上的珊瑚礁島。在這里,人類的外貌又一次大大改變了,他們與亞洲東部的人群和北美地區的土著長得相當接近。而且,更為令人困惑的是,這些波利尼西亞人是如何來到這些間距幾千千米的幾千個島嶼上的?
再向東,我們來到南美西部的厄瓜多爾。其首都基多(Quito)的居民令人驚訝地分為兩類:一類人的外貌像馬爾代夫人,但是膚色淺一些;另一類人與蘇門答臘人和波利尼西亞人比較相近。這兩類群體令人不可思議地混居在一起。
再向東,在巴西的東北再次出現了黑人。這些黑人住在距離他們的故鄉非洲幾萬千米之外的地方,他們來到美洲只有幾百年,當時他們是被歐洲人作為“會說話的另一種生物”和勞動力從非洲運來的,他們當年的身份是奴隸。從15世紀歐洲大航海和地理大發現開始,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荷蘭人就開始販賣非洲的黑人作為奴隸,因為他們當時認為,歐洲白人和非洲黑人不是一個物種。

人類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膚色、外貌和語言都不一樣。我們越來越感到迷惑,我們來自哪里?為什么我們人類之間存在這么多的外在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