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是什么讓我們難以寬容(2)

  • 寬容是一種境界
  • 端木自在
  • 5604字
  • 2014-01-17 16:42:54

你是否有過這種感覺:當聽到別人成功的消息,自己會不會變得很脆弱?當看到別人春風得意的時候,是不是感覺自己好像失去了什么?當自己的快樂和滿足被老同學或老朋友們的好消息沖淡時,是不是覺得自己很失敗?其實,最容易生嫉妒之心的人大多是心胸狹隘的,而嫉妒心過強則處處難容人。有嫉妒心理的人,往往容不得別人比自己強,容不得別人比自己富有、聰明、漂亮,容不得一切優越于自己的條件。久而久之,就會因妒生憤、因憤生恨。

有一對夫妻心胸很狹窄,總愛為一點小事爭吵不休。有一天,妻子做了幾樣好菜,想到如果再來點酒助興就更好了。于是她就拿瓢到酒缸里去取酒。

妻子探頭朝缸里一看,瞧見了酒中倒映著的自己的影子。她以為是丈夫對自己不忠,把女人帶回家來藏在缸里,就大聲喊起來:“喂,你這個死鬼,竟然敢瞞著我偷偷把女人藏在缸里面。如今看你還有什么話說?”

丈夫聽了糊里糊涂的,趕緊跑過來往缸里瞧,他一見是個男人,也不由分說地罵起來:“你這個壞婆娘,明明是你領了別的男人回家,暗地里把他藏在酒缸里面,反而誣陷我!”

妻子不甘示弱,越罵越氣,舉起手中的水瓢就向丈夫扔過去。丈夫側身一閃躲開了,見妻子不僅無理取鬧還打自己,也不甘示弱,于是還了妻子一個耳光。這下可不得了,兩人打成一團,又扯又咬,簡直鬧得不可開交。

嫉妒的人是可恨的,他們不能容忍別人的快樂與優秀,會用各種手段去破壞別人的幸福,有的挖空心思采用流言蜚語進行中傷,有的采取卑劣手段;嫉妒的人又是可憐的,他們自卑、陰暗,他們享受不到陽光的美好,體會不了人生的樂趣。

嫉妒是一種缺乏自信、深感失落的心理感受,它是邪惡的開端,有著丑陋的本性,猶如用冰棱磨制的冷箭,不敢在陽光下發射;又如用陰謀綁成的棍棒,只能打別人的影子。嫉妒是一種最無能的競爭,是成功的最危險的殺手。

嫉妒總包含著一股不平之氣。嫉妒越強烈,這股憤憤難平的情緒也就越強烈。無怪乎總見有嫉妒者拿著“討公平”的借口來為自己的惡意作辯護。可把“公平”視為嫉妒的外在借口,卻出自旁觀者的邏輯。對于嫉妒者自己,“不公平”不是“借口”,而是出乎嫉妒者的真實感受。很多時候,嫉妒者自己都無法為這種不平感找到一種合理的解釋,但他仍然很難放棄這種看法,很難去除嫉妒的心理。

嫉妒心強的人是孤單的,因為這些人做不到對別人的寬容,所以也得不到別人對自己的寬容。

蕓蕓眾生,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爭強好勝失去一定限度,往往受身外之物所累,失去做人的樂趣。放下比較和攀比,敞開心扉,無論是比自己優秀的人還是不如自己的人,都用一種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嫉妒的心理逐漸就會消失。

人生在世,一定要有一顆平靜和睦的心,切不可心懷嫉妒。俗話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別人有所成就,我們不要心存嫉妒,應該要平靜地看待別人所取得的成功,這是擁有幸福人生的秘訣。

◎智慧點撥

大千世界,能力在你之上者數不勝數,成功是付出的所得,那些走在你之前、強于你之上的人應該得到你的敬重。如果狹窄的心胸容不下比你優秀的人,內心一味只敬重你自己,那么你將永遠不能超越別人,超越自我。我們應該具備寬容的良好修養,學會向優秀的人學習。

積怨給寬容的心路添了堵

怨恨之氣多因自認為遭遇不公而生。生怨氣的對象多是自己的上級或其他有權勢者。常生怨氣是半點益處也沒有的。許多人為了形象,不方便在外人面前發泄氣憤,只能帶著一肚子的怨氣回家爆發,使家人成了受氣包,受害最深。

靠生怨氣發牢騷,什么問題也解決不了。由于心中裝滿怨氣,今天怪這個,明天怨那個,讓這種消極情緒常困擾著自己,這是在破壞自身的心理平衡,渙散自己的意志和進取心,進而還會引起機體生理功能的降低或紊亂。仔細觀察一下周圍,不難發現,那些牢騷滿腹、怪話連篇、怨氣沖天的人,幾乎都與事業成功無緣。所以,滿腹怨氣的人是很難做到寬容的。

沒有人喜歡一個整天牢騷滿腹的人,而處處與人積怨的人更加令人可怕。然而,也沒有人天生喜歡積怨,積怨心理只不過是一種心態的影響所致,只要調整好了心態,怨氣就會自行解除。

法國哲學家伏爾泰天生伶牙俐齒,喜歡譏諷同時代的社會名流。有一天,他和一位朋友閑聊時,卻十分難得地將一位試圖與他一較長短的同輩作家大大地贊揚一番。他的朋友聽完之后,十分不以為然地說:“難得你這么慷慨大方地稱贊這位作家,可是他卻經常在背后說你壞話,還到處對別人說你是個不學無術的騙子、陰狠歹毒的偽君子。”伏爾泰聽完,不以為然地笑著說:“其實這沒什么,你知道,我們兩個人一向都喜歡說反話!”

后來,伏爾泰因為譏諷攝政王奧爾良公爵而被關進巴士底監獄,時間長達11個月之久。在獄中吃盡苦頭的伏爾泰出獄后,深知攝政王冒犯不得,否則以后還會遭殃,于是專程前去請求他寬宏大量,不計前嫌。攝政王深知伏爾泰擁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也急于籠絡他,因此,兩人見面之后,彼此說了許多感激、抱歉之類的客套話。最后,伏爾泰向奧爾良公爵表達謝意,幽默地說:“陛下,您真是樂于助人,解決了我長達11個月的食宿問題。不過,從今以后,您就不必再為了這些瑣事替我操心了。”奧爾良公爵聽了之后哈哈大笑,從此再也沒找過伏爾泰的麻煩。

英國作家哈茲里特曾經說道:“在所有情況下,凡是我們對某種事物表示出極大蔑視的時候,那正清楚地說明了,我們是感到與它們處在十分接近的地位上。”因此,面對我們討厭的人,只需消遣幾句就行了,不必在言語上或行為上和他們進行無謂的爭斗。

給時常積怨的人灌輸一個寬容的心境,或者用寬容的心對待之,是打開積怨者心路、使之平心靜氣的良好途徑。

她和姐姐從小就打打鬧鬧,常常看姐姐不順眼,相互抓對方的頭發泄恨;平常吃飯擺碗筷,也只給姐姐一支筷子。有一次,她擺筷子的時候又給姐姐只擺了一支筷子,不料被父親看見了,結果被父親打得手臂浮腫。此后,她與姐姐之間的怨氣更深了,冷諷熱戰,不時地想方設法出氣。而她的姐姐也漸漸地無法容忍她的野蠻,給予回擊。

但是,每次妹妹在姐姐面前給自己“報了仇”之后,她的心里卻十分難受,常常獨自一人躲在屋后淚流滿面。她對自己說:“我想愛姐姐,可是我做不到!”有一次,她欺負完姐姐又偷偷地躲在一邊獨自懺悔,卻聽到一個聲音說:“只要你愿意放下心里的怨氣,就能愛上你的姐姐!”

她十分驚訝,決定試一試。有一次,姐姐嘲諷她,她又想大罵還嘴,這時耳邊響起了那個聲音:“只要你愿意放下心里的怨氣,就能愛上你的姐姐!”她的嘴巴及時地剎住車,她選擇了忍耐,選擇了放下怨氣,并且做到“罵不還口、打不還手”。

由于她的忍耐,引起姐姐的好奇。久而久之,姐姐也不再挑釁。一天,姐姐突然拿著心愛的郵票說要送給喜好集郵的她。女孩奇怪地問:“你怎么突然對我這么好?”姐姐對她說:“是你自己先改變的啊!”

在同樣或相似的外界刺激下,為什么有人很少生怨氣而有人卻怨氣十足呢?心理學告訴我們,情緒和情感的發生不僅取決于環境刺激,而且也取決于人的認識水平,這兩者同樣重要。

如果別人的言行觸犯了你,你首先要看一看對方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假如是無意的,則應該“不知者不怪”。假如是有意的,則要分析其言行是對還是錯。對者,應該欣然領教;錯者,可以采取恰當的方法回敬。凡事沒有必要生氣,否則便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所以,當你和朋友之間有了芥蒂,由朋友翻臉成了冤家時,這種關系該如何處理?是隨時準備火力進攻,還是退一步海闊天空,正確的方式是保持風度,選擇寬容。

◎智慧點撥

如果我們內心充滿了怨憤,不懂得寬容,那么我們就會陷在痛苦的深淵里難以自拔。而學會寬恕、拋棄怨憤之心,就會使我們卸下內心沉重的負擔,從而感受一種難以置信的自由和輕松。

計較心讓我們難容他人

現在的人大多覺得活得很累,不堪重負。這是為什么?或許很大的原因就是太計較、太過在乎了。社會在不斷進步,而人的負荷卻更重,精神越發空虛,思想異常浮躁。金錢的誘惑、權力的紛爭、宦海的沉浮讓人殫心竭慮;是非、成敗、得失讓人或喜、或悲、或驚、或詫、或憂、或懼,一旦所欲難以實現,一旦所想難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會失落、失意乃至失志。

做到不計較,關鍵是一個你如何對待與處理“心理不平衡”的問題。由來功名輸勛烈,心底無私天地寬。所以,不要過分在意得失,不要過分看重成敗,不要過分在乎別人對你的看法。若心中無過多的私欲,又怎么會患得患失呢?

還有另一種人,過分地看重名譽,計較名分,對各種流言緋聞非要弄個水落石出。其實大可不必。我們不必為了流言而大動肝火,一旦跟流言蜚語較上勁,你只會有生不完的閑氣。

我們身邊有許多“說閑話的人”,這些人的特征是到處閑扯,傳播一些無聊的、特別是涉及他人隱私的謊言,在背后對他人品頭論足。雖說古人早有“謠言止于智者”的忠告,但智者畢竟很少,謠言總是會被傳來傳去。

誰人背后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大千世界,人海茫茫,相識本來是緣分,相處更當為善。不要因為小事就和別人生氣,糾纏于口舌之爭。每個人在生活中都難免遇到不公正的待遇,無禮貌的攻擊。這時,你就要盡量克制自己,做到不計較別人的毀譽。

黃炎培先生曾經現身說法:“人家的毀譽,不必計較。我小時因為窮,為別人鄙視,屢向人家求婚而被拒絕,直到第六家我已故的王夫人家,先岳父王筱云先生賞識我的文章和楷書,才玉成我的婚事。不久在科舉場中,我露了頭角,賀者盈門,都說早就看出此兒不凡。及后參加革命,遭逮捕,險被殺頭,立時聲譽驟落,大家又看不起此兒了。適避難歸來,稍利事業,乃又受稱譽。吾乃大悟,做人做事要時刻力求上進。猶如逆水游魚,至為艱苦。”

一個人的“名聲”往往容易毀于“人言”,常言說的“人言可畏”就是這個道理。黃炎培先生主張用“不必計較”來對待毀壞人名聲的“人言”,要求人們不必把個人的名聲看得過重。沒有事實根據的“人言”總是“腿短”的,不會長久站住腳,毀人名聲的人也許得逞于一時,但不久定會敗露。一個人的品行是有目共睹的,它最有說服力。

聽到“據說”這樣的開場白,理性的思考者會充耳不聞,因為他知道接下來都是一些沒有意義的話。對自己負責任的人,一定要根據可靠的事實,才會發表意見或提出問題,而不會人云亦云。

人的一生誰都難免要遭到他人不公正的批評甚至辱罵。不論是卑鄙的、惡毒的、殘酷的,你千萬不要因為對方一句不公正的批評或難聽的辱罵,而變得像對方一樣失去理智。獲勝的唯一戰術,就是保持冷靜的沉默,不和別人發生正面沖突,就連多余的解釋也沒有必要。相互爭吵辱罵,只會給雙方帶來更大的煩惱、更大的怨恨、更大的傷害。

有的人遇到一點點委屈或很小的得失便斤斤計較、耿耿于懷;有的學生聽到老師或家長一兩句批評的話就接受不了,甚至痛哭流涕;有的人遇到學習、生活中一點小小的失誤就認為是莫大的失敗、挫折,長時間寢食不安;有的人人際交往面窄,追求少數朋友間的“哥們義氣”,只同與自己一致或不超過自己的人交往,容不下那些與自己意見有分歧或比自己強的人。

狹隘的人不僅生活在一個狹窄的圈子里,而且知識面也往往非常狹窄。因此,開闊其視野很重要。如老師和家長多讓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活動,參觀一些偉人、名人紀念館,聽英雄人物事跡報告會等,這能使學生在親身經歷中感悟很多人生道理。豐富業余文化生活,參加多種多樣的文娛、體育活動,拓寬興趣范圍,使自己時刻感受到生活、學習、工作中的新鮮刺激,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陶冶性情,從而在健康向上的氛圍中增強精神寄托,消除心理壓力。狹隘的人其心胸、氣量、見識等都局限在一個狹小范圍內,不寬廣、不宏大。多與人接觸,使自己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識,從而積累經驗,會從中明白許多對與錯的道理。

善于寬容是人的一種美德。對任何事都斤斤計較的人,一定是一個狹隘的人。受情緒、認識等的影響,這種人會產生一些盲動的行為,甚至會導致難以預料的后果。

一個人活在世上,就要充分地挖掘生命的潛能,為社會做貢獻,給別人、給后人留下點有價值的東西。拋開“自我中心”,就不會遇事斤斤計較,心底無私才能天地寬。

◎智慧點撥

如果凡事都斤斤計較,內心必定是負累的、沉重的,心靈上也缺少一片輕松自由的空間。與其這樣,生活也一定少有樂趣。不如將充滿計較的心打開一條路,還一個自由的空間,將寬容放進去,心理上就會平衡舒服得多。

寬恕他人的過錯有多難

人生在世,孰能無過?但“容過”則不同。所謂“容過”,就是容許別人犯過失,也容許別人改正錯誤。不要因為某人一有某種過失,便忽視他,或將其一棍子打死,或從此以某種眼光去看待對方,“一過定終身”。

“過”給自己帶來了一定的損失,或在某種程度上與自己有關。例如,自己的下屬有了過錯,自己的合作者有了過錯,或者是自己的家人有了什么過錯,等等。在這種情形下,能否用一種寬容的態度對待這種“過”,當然是衡量人的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

“容過”就是要壓制或克服自己內心對于當事人的歧視,盡管自己心里并不快樂,感到懊喪,但卻應該設身處地地為當事人著想,想一下自己如果在這種場合會如何做,在做錯了某事之后又有何種想法。當然,這里需要“容”、需要“忍”的是對于當事人本人,而對于具體的事情本身則應該講明白,該批評的必須批評。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與你擦肩而過的人很多,和你相識的人也是不計其數。有血緣關系的親人就是屈指可數那么幾個,除了親人之外,還有另外一種人,這種人盡管沒有血緣關系,但他像親人一樣關心你、愛護你、幫助你,在乎你,這種人就是朋友。

一個人一生中有一個真正的朋友是一件幸事,但是,找到一個真正的朋友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朋友在于經營,需要我們用心去維護。友情不禁折騰,“人情反復,世路崎嶇。行去不遠,需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遠,務加讓三分之功。”意思就是要以寬厚之心對待朋友。

李顯明很傷心,由于好友在自己的公司電腦上做了手腳,使他損失了幾十萬元,心中一直憤憤不平,盡管李顯明委托律師將張小為送進了牢房,但他還覺得不夠。出獄后,張小為覺得對不起李顯明,幾次打電話向李顯明道歉。李顯明一聽是張小為的聲音,不容分說立刻將電話掛斷。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闸北区| 临汾市| 双城市| 新乐市| 克东县| 如皋市| 巩义市| 鹤庆县| 怀安县| 盐池县| 乡宁县| 喀什市| 莎车县| 康马县| 同德县| 开阳县| 寿宁县| 霍林郭勒市| 泗洪县| 文成县| 平顺县| 湟中县| 清镇市| 长泰县| 石渠县| 杨浦区| 江孜县| 万年县| 霍城县| 厦门市| 法库县| 儋州市| 柳林县| 鄂托克前旗| 阳山县| 大同县| 祁东县| 明星| 昌乐县| 绍兴市| 萍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