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拉近和對手的距離(2)

使用美言贊譽術必須了解對方的嗜好、習性及至性格、脾氣和情感,抓住對方的心理弱點,選用對方真正感興趣的事情進行贊譽,使對方感到非常合乎心意,才能取得好的論辯效果。另外我們必須表現(xiàn)出誠意,而不能是卑躬屈膝,阿諛諂媚,吹牛拍馬。同時贊譽也要恰如其分,恰到好處,不要說過了頭,好話說過了頭,就會引起對方警覺。

某公擅長恭維,一天他請幾位客人來家吃飯,臨門恭候,挨個兒問客人是怎么來的。第一位客人說是坐小汽車來的,他立刻贊美道:“啊,華貴之至!”第二位客人打趣說是坐飛機來的,他贊曰:“啊,高超之至!”第三位客人眼珠一轉,說是坐火箭來的,他大喜曰:“啊,勇敢之至!”第四位客人坦白地說是騎自行車來的,他話鋒一轉,脫口而出:“樸素之至!”第五位客人羞怯地說是徒步來的,他合掌打揖:“太好啦,走路可以鍛煉身體,健康之至!”第六位客人故意出難題,說是爬著來的。他立刻恭維道:“穩(wěn)當之至!”第七位客人譏諷他說自己是滾著來的,他卻大笑說:“周到之至啊!”客人無不大笑。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恭維話必須恰如其分,恰得其人,別人聽了舒服,而且自己也不降低身份。恭維無度,流于諂媚,就會使自己人格受損,同時引起對方的反感和輕視,甚至使對方惱羞成怒。

大而言之,恭維(或稱贊美)最好遵循“坦誠得體”和“背后稱頌”兩條原則。

1.坦誠得體

一個人受到別人的夸贊,絕不會覺得厭惡,除非對方說得太離譜了,把傻孩子說成天才,使對方感到自己受到愚弄。奉承別人首要的條件,是要有一份誠摯的心意及認真的態(tài)度,過分粗淺的溢美之詞會毀壞了自己的名聲和品味,連“拍馬行家”也不便明火執(zhí)仗應用它。

2.背后稱頌

背后頌揚別人的優(yōu)點,比當面恭維更為有效。在人背后稱贊人,在各種恭維的方法中,要算是最使人高興的,也最有效果的了。如果有人告訴我們:某某人在我們背后說了許多關于我們的好話,我們會不高興嗎?這種贊語,如果當著我們的面說給我們聽,或許反而會使我們感到虛假,或者疑心他不是誠心的。

★批評的正確方法

任何情況下批評都不要輕易說出口。在批評別人之前要想好最容易被別人接受的方法。如果面對對手,就更應該謹慎地選擇批評的方法了。

◎給批評穿上糖衣

一、安慰式批評

年輕的莫泊桑向著名作家布耶和福樓拜請教詩歌創(chuàng)作。兩位大師一邊聽莫泊桑朗讀詩作,一邊喝香檳酒。布耶聽完說:“你這首詩,句子雖然疙里疙瘩,像塊牛蹄筋,不過我讀過更壞的詩。這首詩就像這杯香檳酒,勉強還能吞下。”

這個批評雖嚴厲,但留有余地,給了對方一些安慰。

二、暗示式批評

某單位工人小孫要結婚了,工會主席問他:“小孫,你們的婚禮準備怎么辦呢?”小孫不好意思地說:“按我的意思簡單點,可是我媽說,她就我這一個女兒……”主席說:“哦,咱們單位還有小許、小吳都是獨生女啊!”

這段對話雙方都用了隱語。小孫的意思是婚禮無法不操辦,主席沒有直接批駁她,而是暗示她別人也是獨生女,但能新事新辦。

三、模糊式批評

某單位為了整頓勞動紀律,召開員工大會。會上,領導說:“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單位的紀律總的來說是好的,但也有個別同志表現(xiàn)較差,有的遲到早退,也有的上班時間聊天……。”這里,他用了不少模糊語言:“最近一段時間”、“總的”、“個別”、“有的”、“也有的”等。這樣,既照顧了別人面子,又指出了問題。

這種說法沒有指名實際上又是指名,具有某種彈性,通常比直接點名批評的效果更好。

四、請教式批評

有一個人在一處禁捕的水庫內(nèi)捕魚,遠處走來一位警察,捕魚者心想這下糟了。警察走近后,出乎意料,不僅沒有大聲訓斥,反而和氣地說:“先生您在此洗網(wǎng),下游的河水不就被污染了?”這情景令捕魚者十分感動,連忙誠懇地道歉。

若是警察當初責罵他,那效果就不一樣了。

五、表揚式批評

有位棒球教練在糾正選手時,不說“不對”,而是說“大致上不錯,但如果再糾正一下……(具體做法)……結果會更好”他并非否定選手,而是先加以肯定再修正,也就是說先滿足對方的自尊心,然后再提高目標。

如果只是警告的話,只會引起選手的反感,而不會有什么真正的效果可言。

◎對方容易接受的批評方式

在對事不對人的前提下,采用下面幾種批評方式可以讓對方更容易接受。

1.避免相互比較

否則時間一長,只能使對方處處覺得不如人,因而信心喪失,甚至絕望。

2.錯也夸對

大多數(shù)的批評者,往往是把重點放在指出對方“錯”的地方,但卻不能清楚指明“對”應該怎么做。

3.批評的話語力求簡明

最好只用一兩句話就使對方明白,然后立即轉到別的地方去,以免別人老是覺得你揪住他的辮子不放。

4.改否定式為疑問式

“你這樣做是不對的”是批評者常用的句式,“你這樣做得對嗎”是經(jīng)過改動的疑問句式。很顯然,疑問句容易促使對方自我反省。

5.把批評者由第一人稱改為第三人稱

“我認為你不對”用的是第一人稱,“大家都認為你不對”用的是第三人稱。這一改動,緩和了批評者和對方的直接沖突,但被批評者的壓力卻反而增大了,他不能不考慮大家的看法。

6.改批評為自我批評

以同樣的錯誤進行自我批評等于是現(xiàn)身說法。講的雖然是一樣的事,一樣的道理,言語即使激烈一些,但換一種方式對方聽起來不會感到刺耳。

以上種種方式,最為有效的就是改批評為自我批評。自我批評的話可以啟發(fā)對方將心比心。通過責備自己,啟發(fā)對方做自我批評,從而認識和改正錯誤,是一種間接批評方法。如果一個人有錯,常會在感情上出現(xiàn)戒備狀態(tài)。如果我們不注意這一點,那他就不容易聽進我們的觀點。責備自己,恰好是打開這一門戶的鑰匙。嚴于剖析自己的思想,并在剖析自己的過程中講出令人信服的道理,很容易引起對方情感上的變化,進而觸及自己的思想。

★變換立場和角度

要讓道理去說服雙方,就必須講清自己的立場,聽清對方的立場,將雙方的立場辨析清楚,并在可能的情況下巧妙地改變自己的立場。

改變立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般來說要經(jīng)過下面四個步驟:

一、把自己的立場講清楚

四川的小劉和浙江的小楊是好朋友,零花錢經(jīng)常一塊兒花。一次,兩人買榨萊,小劉買了一袋四川榨菜。小楊很不樂意:“你怎么不買浙江榨萊?”小劉:“浙江榨菜的味道哪能有四川榨菜純正呢?”小楊:“你真不會吃。浙江榨菜的味道才叫純正呢!”小劉:“我不會吃?我是吃榨菜長大的,吃了幾十年,恐怕是你不會吃吧。”

在這個事件中,雙方都沒有把自己的立場講清楚。什么叫“純正”?這是一個含義模糊的詞。也許雙方真正的對立是:小劉是四川人,喜歡吃麻辣味的榨菜;小楊是浙江人,習慣吃甜味的榨菜。由于沒有講清立場,反倒引發(fā)了新的對立:誰更會吃榨菜?

講清自己的立場,包括講清自己的論點、論據(jù)和論證(尤其是論點)。講清自己的立場,可以不致使對方誤解了自己,避免不必要的對立。

我們與人發(fā)生論辯,首先當然要講清楚自己的立場。立場沒有講清楚,那么論辯就是糊涂賬。

二、注意理解對方的立場

對于對方的立場,重在一個“聽”字。做一個良好的傾聽者,聽清對方的立場,才能正確理解對方,避免誤會的發(fā)生。

甲乙二人買完體育彩票后,甲說:“發(fā)行體育彩票好。可以為體育事業(yè)籌集大量資金。”乙說:“我看不好,這是在助長群眾的賭博心理。”甲:“畢竟目的不同嘛。買彩票是為體育事業(yè)做貢獻,哪能等同于賭博?”乙:“既然發(fā)行彩票可以集資,是不是要發(fā)行航空母艦彩票,登月彩票?是不是我家買房子缺錢,也來發(fā)行彩票呢?”

乙擴大了甲的論點——甲贊成發(fā)行體育彩票,但不一定贊成凡是缺錢就發(fā)行彩票——在給軟化對立找麻煩。任意擴大對方的結論,使之變得荒謬可笑,這是論辯賽的常用技巧。日常論辯要求用道理說服雙方,而非一方戰(zhàn)勝另一方。

三、搞清楚雙方的立場

1999年高校擴招,輿論褒貶不一。在某電臺的直播訪談節(jié)目里,一個高中畢業(yè)的外企總經(jīng)理與一個大學青年講師為此事展開論辯。總經(jīng)理認為:擴招沒有什么意義,絕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上大學的必要,因為他們同樣可以生活得好好的;少數(shù)人也沒必要上大學,因為通過努力他們一樣可以有汽車,有洋房。大學講師則持相反的觀點:高等教育應該向更多的人敞開大門,因為人們應該學習更多的知識。在節(jié)目的最后,大學講師總結道:“我與總經(jīng)理的根本分歧其實并不在于是否贊成高校擴招,而在于:到底是知識還是物質(zhì)生活應該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

講師與總經(jīng)理的根本對立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可貴的是講師在表面的對立之下找到了真正的對立。只有軟化了真正的對立,才算是真正軟化了對立。辨析雙方立場,找出真正的對立,這是軟化對立的前提。通過講清自己的立場,聽清對方的立場,從而對雙方觀點的優(yōu)劣得失有個清楚的了解,明白真正對立之所在,這是從道理上軟化對立的關鍵。

四、巧妙改變自己的立場

論辯要求適時變化自己的觀點,以與對方取得一致。有兩種方法可以參考。

1.引導對方改變觀點

一段時間以來,一所學校的學生近視眼發(fā)病率很高,引起了甲、乙兩個醫(yī)生的爭論——甲醫(yī)生認為,學生近視眼發(fā)病率很高,主要是個衛(wèi)生問題,是用眼不衛(wèi)生引起的;乙醫(yī)生則認為主要是個教育問題。甲醫(yī)生說:“近視眼大多是由看書時間過長、看書姿勢不正確等用眼不衛(wèi)生引起的,自然是個衛(wèi)生問題。”乙醫(yī)生說:“你想過沒有,如果學生壓力不重,學生會長時間看書嗎?”甲醫(yī)生說:“也會呀,他們也許會長時間看課外書。”乙醫(yī)生說:“既然這樣,學校又為什么不加強用眼衛(wèi)生教育呢?”甲醫(yī)生說:“可能教育了沒起作用嘛。”乙醫(yī)生說:“教育居然不起作用,這難道還不是一個教育問題嗎?”

在這場論辯里,乙醫(yī)生巧妙地把甲醫(yī)生的觀點引入自己的觀點之中:即便是個衛(wèi)生問題,也首先是一個衛(wèi)生教育問題,從而還是一個教育問題。把對方的觀點歸結到自己的觀點中來,可以引導對方的觀點。

2.改變雙方的立場

某公司市場部經(jīng)理與開發(fā)部經(jīng)理為一種新產(chǎn)品的開發(fā)論辯起來。市場部經(jīng)理認為:在開發(fā)一種新產(chǎn)品之前,應先做詳細的市場調(diào)查,看消費者有無這種需求。開發(fā)部經(jīng)理則認為:新產(chǎn)品的開發(fā)必須保密,讓顧客和同業(yè)競爭對手都感到神秘才好。兩人論辯了一會兒,都感到自己的立場有問題。市場部經(jīng)理于是提出:開發(fā)部經(jīng)理的主張是正確的,但開發(fā)之前最好進行一次一般性的市場調(diào)研。

市場部經(jīng)理把自己的立場從詳細的市場調(diào)查調(diào)整為一般性的市場調(diào)研,以此來符合對方的觀點(要保密),從而軟化了對立。把自己的觀點歸結到對方的觀點中去,可以使雙方的立場都得到改造。

★將心比心,心理求同

對手不是你的敵人,努力爭取對手,讓對手產(chǎn)生共鳴,逐步達到心理求同是經(jīng)常使用的方法,這一方法往往能產(chǎn)生很好的效果。

◎讓對手產(chǎn)生共鳴

努力爭取對手,使對手支持己方的辯論,這是辯者創(chuàng)造條件去獲取勝利的基本原則,我們稱它為認同律。

爭取對手的支持,就要使對手對己方產(chǎn)生認同,這包括理智上的共識,感情上的共鳴。

一、理智上的共識

就是對手對辯論中某一方辯者的觀點與主張產(chǎn)生理性認識的一致性,從而表現(xiàn)出贊同甚至佩服。產(chǎn)生理智上的共識,是對手對某一方辯者接受選擇的基礎。一般說來,它來自對辯論內(nèi)容的理性認同,同時也伴隨著現(xiàn)場(口頭辯論在場的對手)感性直觀的情感體驗。

二、感情上的共鳴

就是對手在參與辯論活動中獲得美感體驗時所引起的情感波動和認同的趨向。一般說來,感情共鳴是在理智共識的前提下產(chǎn)生的,又以理智共識為其核心內(nèi)容。感情共鳴的基本特征是辯論的內(nèi)容,以及辯者的情感、人格、口才(文筆)、儀表、舉止等諸因素所引起的對手的美感,從而調(diào)動起對手情感上的認同。

對手理智和感情上的認同,決定了他們對所認同的辯者的接受程度,從而產(chǎn)生支持力量。

對手對辯論中某一方辯者理智和感情上的認同,在質(zhì)上越強烈(認同的深度、廣度和力度強烈),在量上越多(認同的對手數(shù)量多),就越能增大被支持的辯者獲取勝利的概率。

◎達到心理求同的方法

雙方位置互換,設身處地體驗對方的心理,主動調(diào)整自己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是雙方達成共識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生活中論辯的最佳結局。這種方法就是心理求同,將心比心。

艾子有個孫子,已經(jīng)十幾歲了,懶惰、貪玩,不用心學習,打都打不好。艾子的兒子只有這個獨生子,經(jīng)常為小孩挨打而憂心忡忡:既怕他吃不消,又怕他死了就絕了后。因此,每次艾子責罰孫子,兒子必定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替兒子求情。艾子生氣地說道:“我是替你管教兒子,這難道不好嗎?”于是打孫子打得更加厲害。

一天早晨,天降大雪,艾子看見孫子在滾雪球游戲,不由分說,竟然剝掉他的衣裳,讓他跪在雪地里。孫子哆哆嗦嗦直打寒戰(zhàn)。艾子的兒子不敢再說什么,也脫掉自己的衣裳,跪在兒子的旁邊。

艾子驚訝地問道:“你兒子有過錯,該當受罰;你為什么也跪在這里?”艾子的兒子淚流滿面地說道:“你凍我的兒子,我也凍凍你的兒子!”艾子笑了笑,饒了孫子。

在論辯中,通過假設出某種情況、場景,讓對方體驗別人的心理,可以啟發(fā)對方提高認識,進而對他的言行作出調(diào)整。

一個小村子里,一個男人獨自把兒子拉扯大,攢錢給兒子娶了老婆,又幫著兩口子帶孩子。但是,兩口子卻把老爺爺視為負擔,決定把老爺爺扔到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

一天傍晚,男人帶了一個大竹筐回來。他把老爺爺抱起來放在竹筐里,說:“父親,您知道,我們不能再照顧您了。我們決定把您送到一個神圣的地方,那兒所有的人都會對您很好的。您在那兒會比在這兒生活得更有趣。”老爺爺馬上看出他們的用心,氣憤地訓斥道:“你這個忘恩負義的畜牲!你就這么報答我!”男人惱羞成怒,猛地背起大竹筐,匆匆走出了屋門。

孩子一直偷偷地看著。在父親就要消失在夜幕里時,他向父親喊道:“爸爸,把爺爺送走后,千萬記著把筐子帶回來。”

男人轉過身來,迷惑不解地問道:“為什么?”

孩子回答:“等您老了,我想把您送走的時候,還用得著這個大筐子呢!”

聽了兒子的話,男人的腿顫抖起來,他沒法再往前邁步。回轉身,又把老爺爺送回家來。

將心比心術主要是通過喚起對方的良心與道德意識,讓對方贊同我們的論點,修正他的錯誤。如果對方是稍有良心與道德的人,運用將心比心術往往能取得很好的論辯效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安县| 丹东市| 涿州市| 冷水江市| 油尖旺区| 华亭县| 墨江| 嵊州市| 永城市| 正蓝旗| 云龙县| 宽城| 那曲县| 焉耆| 门源| 青浦区| 邹城市| 天镇县| 景东| 大新县| 双牌县| 寻乌县| 庆阳市| 蒲江县| 樟树市| 波密县| 洛阳市| 峨山| 嘉祥县| 昌吉市| 项城市| 壶关县| 麦盖提县| 无锡市| 江津市| 武邑县| 西峡县| 会理县| 视频| 曲水县| 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