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辯論謀略的制定(2)
- 舌上風暴:辯論技法與辯論口才(大全集)
- 趙凡禹 水中魚編著
- 2969字
- 2014-01-20 14:28:37
相對來說,從理論材料中尋找論據要容易一些,因為理論材料的意義不像事實材料是蘊含著的,而是比較明了的。在論證中,只有理論才能形成判斷,進而證明命題。理論材料與命題所揭示的論點之間則是一般與個別的關系,理論材料所體現的是普遍規律、大道理,論點概括的則是小道理。一般說來,這類理論材料可以作為演繹推理的大前提使用,有時則以引證的方式出現。從理論材料中找論據,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小道理與大道理的一致性、相關性,兩者越是一致,關系越是密切,越是嚴絲合縫,其作用就越大。
2.從事實材料中尋找論據
辯論者要善于分析事實材料中所蘊含的理性意義,從事中引出理來。事理作為命題的依據,能形成具體判斷,證明辯題。如果不能理解和把握事實的理性意義,不能從事實中抽象出道理來,就難以準確地證明辯題。那么,這樣的材料存在的意義就不是很大。
◎制作論據卡片
運用卡片的形式,記下材料的內容,分門別類作資料存儲,必要的話,還可以編寫索引目錄,以供辯論時使用。當然,這種方法一般只適合比較正規的辯論。有人說,我的記憶力很強,用心記就可以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辯論要使用大量的材料,比如,重要數字、名人名言、事實典故等。這些卡片在辯論中可以直接拿來照本宣科,隨時取用,還可以作為提示,根據現場情況變換角度。當然,可能會有相當一部分存儲、搜集的資料到時候用不上,但也不能忽視它們的作用,這些資料的“預備隊”可以對辯論者的心理產生積極的影響。
對于材料卡片,也要按照重要的程度分出不同的等級,按要求排列次序,有些秘密武器、重量級材料,則可在關鍵時刻派上用場,發揮其秘密武器的作用。
★辯論謀略制訂的基礎
謀略不同,采取的辯論戰術不同,誰的謀略正確,誰就有可能取得最后的勝利。辯論的結果往往取決于對抗雙方的智力和謀略水平的高低,因此奇謀妙計是論戰制勝的關鍵性因素之一。
◎制定謀略要考慮的因素
一般地說,辯論的奇謀妙計預定方案有兩種,一種是比較穩定的戰術策略,這種策略主要用于己方立論過程。這種較為穩定的預定方案,在實戰的過程中將得到較全面的貫徹,變動也比較小。第二種是比較靈活的戰術方案,這種方案主要用于駁論交鋒過程,在實戰中應根據實際情況,相機而動,因而,這種方案往往有較大變化的可能。
無論采用哪一種策略,下列這些因素是在制定策略戰術時必須考慮的:雙方的論點、底線;雙方主戰場的預測;反擊突破口的選擇;具體的戰略戰術、進攻路線和演變步驟,具體目標的設定;如何發揮己方優勢,確定重要材料運用時機和運用條件;應對失誤的方案和擺脫困境的措施。
在整個謀略方案策劃過程中,必須對上述因素進行綜合思考、權衡、比較、運籌,可以涉及多套方案,反復進行對比、優化,最終把確定的指導思想具體化為最佳的戰術方案。
◎確定辯論主戰場
所謂辯論主戰場,也就是通常雙方在辯論的過程中最大可能涉及的內容范圍。不同主戰場的確定,關系到次戰場的選擇和攻防方略的制定。所以,在制定辯論策略時,必須對雙方的主戰場進行判斷和預測。否則,就可能因主戰場不明確,不能攻擊對方的要害,或陷入對己方不利的泥潭中,以至于被動挨打。
在辯論之前,雙方辯論的主戰場并不全是已知的定數,因為主戰場范圍的大小取決于雙方的立論底線,而對方的立論底線這時還是一個未知數,所以這時候就必須把工作的重點放在對對方主戰場預測上。為什么要把工作重點放在對對方主戰場的預測上呢?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辯手和教練這時候可以站到對方的立場上,多考慮對方的立論底線,把各種可能性都考慮到,這樣,所制定的策略就可能涵蓋涉及問題的最大外延,并就此進行準備,盡可能做到萬無一失。
◎確定戰略戰術的目標
任何一種辯論基本上都是以駁倒對方的觀點、樹立己方觀點,并使對方或第三者(評委)接受己方的觀點為目的戰略目標的。辯論的戰略目標對策略的產生和實施具有激發、調整等功能,常常是謀略行為的動力。在制定謀略的過程中,為了追求戰略目標的實現,不僅應考慮目標本身,而且要考慮與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相關的各種因素,思考接近這一戰略目標的方法、途徑,從而形成有效的戰術。
從辯論的實際情況分析,辯論的性質不同,所要達到的目標也不完全相同。比如,辯論賽中,辯手的目標并不是真理,而是自圓其說,征服評委和觀眾,奪取比賽的勝利。在法庭辯論中,公訴人的目的是指控被告人有罪或罪重,揭露被告人的犯罪事實,制服偽證者,說服辯護人,同時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而被告辯護人則依法從無罪或罪輕的角度,追求量刑的準確。決策辯論的目標則是求得方案合理,減少決策上的失誤,不存在誰勝誰負的問題。所以,我們要根據辯論性質的不同確定明確的目標。
在辯論的過程中,辯論者時時刻刻不能偏離戰略目標。具體地說,不但要警惕對方有意識地使你偏離戰略目標,還要克服由于自己頭腦一時發熱忘乎所以而偏離戰略目標,從而使整個辯論始終有明確固定的戰略目標,又有階段性小目標。隨著階段性小目標的一個一個實現,向著戰略大目標一步步地逼近。
◎制定己方的戰術預案
一、相對穩妥的戰術預案
在審題與立論、明確主戰場和戰略目標之后,下一步要按照一定的邏輯展開方式確定立論陳述的順序,制定己方的戰術。辯論的戰術技巧主要體現在立論點的獨到性和論證過程的層次安排中。
概括地說,辯論戰術的制定通常有三種方案:
1.先發制人
這是一種包容涵蓋的戰術,也是一種“進攻是最好的防守”戰術。其具體做法是,在一開始提出己方論點時,就要把對方所可能論述的觀點涵蓋到己方的立論之中,使其成為己方立論的一部分,提前把對方要說的話說了,這樣對方立論的前提條件就不存在了,那么對方的任何論證都只能是片面的。這種戰術的優點在于具有相當強的突然性,對對方的打擊力度很大。
2.埋伏奇兵
這是一種后發制人戰術。具體做法是,開始時不顯山露水,只進行一般論證,并不引人注意,甚至給對手造成己方軟弱無力的錯覺。等到對方錯覺已經形成,突然派出一支或幾支奇兵,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徹底打亂對方的陣腳。例如,在辯論“煙草業對社會利大于弊”中,這個辯題在經濟方面對正方十分有利,而在人的健康和價值方面卻于反方十分有利。在具體的辯論中,反方就設計了埋伏奇兵的戰術:前兩個辯手只在有利于己方的領域與對手周旋,開始時沒有過人之處,給人一種平平常常的感覺,可是到了三辯,話題突然轉向經濟領域,指出煙草業的利稅是國家專賣壟斷的結果,并非煙草業本身的功績,這一行業的利稅高正說明了國家控制煙草業發展的態度。接著,四辯站在人的價值上又狠狠一擊。這樣就在對方以為對己方有利的領域里突然出現一支輕騎兵,徹底擾亂了對方的陣腳,打亂了對方的部署。
3.穩扎穩打
這是一種正規戰術,又是一種基本戰術。其論證過程是,提出己方的論點后,按照一定邏輯順序,從各個不同的側面進行論證,最后完成己方的立論建構。這種論證的優點是思路比較清晰,同時容易給人逐層留下印象。缺點則是突然性、隱蔽性較差,當己方提出論點后對手很容易就找到了應對的辦法。穩扎穩打戰術適宜在己方立論的優勢明顯、材料充實時使用,也就是說,當己方已經占據了辯論的明顯優勢,可以穩穩當當、從容不迫地使用這種戰術。
二、靈活機動的戰術方案
據說,在二戰期間,美英蘇三國首腦在德黑蘭舉行首腦會議,斯大林不斷對羅斯福和丘吉爾施加壓力,通過的決議全是斯大林提出來的。羅斯福和丘吉爾總感到不舒服,決定戲弄斯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