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章 忠告22——在心中造個不倒翁

自我意象的確立是十分重要的,其正或負傾向是我們的生命走向成功或失敗的方向盤、指南針。

成功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挖掘自身潛能的過程,而挖掘潛能必須不斷發(fā)現(xiàn)真正的自我。一個人一旦如此,便可重振一蹶不振的事業(yè)甚至改變其整個生活狀況。

“自我意象”是重要的心理學發(fā)現(xiàn)之一。這種自我意象就是“我屬于哪種人”的自我觀念,它建立在我們對自身的認知和評價基礎上。一般而言,個體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據(jù)自己過去的成功或失敗,他人對自己的反應,自己根據(jù)環(huán)境的比較意識,特別是童年經(jīng)驗而不自覺地形成的。根據(jù)這些,人們心里便形成了“自我意象”。就我們自身而言,一旦某種與自身有關的思想或信念進入這幅“肖像”,它就會變成“真實的”。我們很少去懷疑其可靠性,只會根據(jù)它去活動,就像它的確是真實的一樣。

心理學家馬爾慈說,人的潛意識就是一部“服務機制”即一個有目標的電腦系統(tǒng)。而人的自我意象,就有如電腦程序,直接影響這一機制運作的結果。如果你的自我意象是一個失敗的人,你就會不斷地在自己內心那“熒光屏”上看到一個垂頭喪氣、難當大任的自我,聽到“我是沒出息、沒有長進”之類負面的訊息;然后感到沮喪、自卑、無奈與無能,那么你在現(xiàn)實生活中便會“注定”失敗。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自我意象是一個成功人士,你會不斷地在你內心的“熒光屏”上見到一個趾高氣揚、不斷進取、敢于經(jīng)受挫折和承受強大壓力的自我;聽到“我做得很好,而我以后還會做得更好”之類的鼓舞訊息,然后感受到喜悅、自尊、快慰與卓越,那么你在現(xiàn)實生活中便會“注定”成功。

自我意象的確立是十分重要的,其正或負傾向是我們的生命走向成功或失敗的方向盤、指南針,自我意象的形成有以下特點:

人的所有行為、感情、舉止,甚至才能始終與自我意象一致。每個人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人,就會按那種人的方式行事;而且,即使他做了一切有意識的努力,即使他有意志力,也很難扭轉這種行為。

人的全部個性、行為,甚至環(huán)境都是建立在自我形象這個基礎之上的。如果一個人從心理上逃避成功,害怕成功,面對機會或挑戰(zhàn),他就可能畏畏縮縮,這樣,即使不是一個失敗者,也是一個平庸之輩。因為,在其自我意象里已經(jīng)有了失敗的自我意象。其實,只要改變一個人的自我意象,他們都會發(fā)生奇跡性的變化。

自我意象是可以改變的。一個人難于改變某種習慣、個性或者生活方式,似乎有這樣一個原因:幾乎所有試圖改變的努力,都集中在所謂自我的行為模式上,而不是意識結構上。很多人對心理咨詢感到意義不大,是因為他們想要改變的是特定的外在環(huán)境或者特定的習慣和性格缺陷,而從來沒有想到改變造成這些狀況的自我認識。

要想從事于創(chuàng)富活動,并全面地完善自己的意識,就必須有一個適當?shù)默F(xiàn)實的自我意象伴隨著自己;就必須能接受自己,并有健全的自尊心。創(chuàng)富者必須信任自己,必須不斷地強化和肯定自我價值,必須隨心所欲地有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自我,而不是把自我隱藏或遮掩起來。創(chuàng)富者必須有與現(xiàn)實相適應的自我,以便在一個現(xiàn)實的世界中有效地發(fā)揮作用。此外,創(chuàng)富者還必須認識自己的長處和弱點,并且誠實地對待這些長處和弱點。

當這個自我意象完整而穩(wěn)固的時候,創(chuàng)富者會有“良好”的感覺,并且會感到自信,會自由地作為“我自己”而存在,自發(fā)地表現(xiàn)自己并會適當?shù)匕l(fā)揮作用。如果它成為逃避、否定的對象,個體就會把它隱藏起來,不讓它有所表現(xiàn),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也就因此受到阻礙,內心會產(chǎn)生強烈的壓抑機制且無法與人相處。

我們每一個人內心所真正需要的正是我們心目中的崇高目標,在本質上都可以從豐富的生活或積極的創(chuàng)富過程中體驗到。當我們體驗到幸福、自信、成功的飽滿的感情時,我們就是在享受豐富的生活。當我們落魄到壓制自己的能力。浪費自己的天賦本能,使自己蒙受憂慮、恐懼、自我譴責和自我厭惡的程度時,自己就是在扼殺我們可以利用的生命力,就是在背棄自我發(fā)展和完善的道路。

相反,人卻具有動物所沒有的東西——創(chuàng)造性想象力,人可以利用想象去設計不同的目標,根據(jù)目標去達到成功。只有人才能利用想象力去指導成功機制。

歷代偉大的思想家以及頭臉冷靜的實干家們都這樣認為:在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中,想象力是不可缺少的。并且要善于利用,可能他們并不一定明白想象力為什么和怎樣去創(chuàng)造機制的。拿破侖曾經(jīng)說過:“想象力統(tǒng)治世界。”格林·克拉克認為:“人類所有的才能中,與神最相近的就是想象力。”蘇格蘭杰出的哲學家杜格爾德·斯特華特也說:“想象的才能是人類活動最偉大的源泉,也是人類進步的主要動力……毀壞了這種才能,人類將停滯在野蠻的狀態(tài)之中。”亨利·凱瑟爾宣稱:“你可以想象你的未來。”越來越多的成功者發(fā)現(xiàn)他們在事業(yè)上的成就來源于創(chuàng)造性想象和積極的建設性的作用,并將它視作一種成功技能引入事業(yè)和生活中。

諾伯特·威那爾說過:“科學家動手解決一個確實有答案的難題時,他的整個態(tài)度就改變了,他實際上已經(jīng)找到了一半答案。”因此我們尋求一個新的觀念或者解答一個問題時,不妨假定答案已經(jīng)在某處存在,我們動手去發(fā)現(xiàn)它罷了。

不管現(xiàn)在你是在哪個行業(yè)工作,如果你心里有了一個既定目標,或一個將要實現(xiàn)的愿望,并且你有強烈的創(chuàng)造想象欲望,一開始就從各個角度周密地考慮它——開動創(chuàng)造性機制,那么這個目標一定能夠辨認出來,只不過時間有長有短而已。因為在創(chuàng)造想象這一過程中,你的頭腦在加速運轉,并不斷地搜尋瞬間的意念和事實,并加以識別與自己相關的經(jīng)驗聯(lián)系,結合為一個有意義的整體,使你的思維得以完善,完成你所需要的成功方程式,或者有效地“解決”問題。世界上所有的成功者創(chuàng)富的過程沒有一個是事先既定好了的,它們都留下了想象創(chuàng)造的痕跡。想象是創(chuàng)富根本,創(chuàng)富是想象力充分發(fā)揮的“職業(yè)”。

發(fā)展新的自我意象,改變郁郁寡歡的失敗型個性不能依靠純粹或勉強的意志力。必須要有充足理由、足夠證據(jù)確認舊的自我意象是錯誤的,因而要發(fā)展相應的新的自我意象,不能僅僅憑空想象出一個新的自我意象,除非你覺得它是有事實為依據(jù)的。經(jīng)驗表明:一個人改變自我意象時,總覺得由于某種原因“看到”或者認識到了自己的本來面貌。

正如愛默生所說過的:“人無所謂偉大或者渺小。”

科學已經(jīng)證實了哲學家、神秘主義者和其他直覺主義者的一貫主張:任何一個人都會由自己主宰“指引著走向成功”,任何一個人都有大于自身的力量,這就是“你自己”。

如果你正被自我意象指引著走向成功和幸福,那么,你往日那幅不敢奢望幸福和“注定”要失敗的自我肖像必然是錯誤的。

如果你希望自己以后能夠獲得成功的話,你必須熟悉下列原則。

第一,內在的成功機制必須有一個“目標”。你必須想象到,這個目標“現(xiàn)在已經(jīng)”以實際的或潛在的形式“存在著”,成功機制的工作是把你引向一個已經(jīng)存在的目標,或“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存在的事物。

第二,自動機制是“有目的”的。也就是說:它永遠指向“最終結果”,自目標接近。達到目標的“憑藉方法”或許不明確,但不要因此而喪失信心。自動機制的功能就是在你提出目標后為你提供“憑藉方法”的。而對于最終結果,所憑藉的方法會自負其責。

第三,不要怕犯錯誤,不要怕暫時的失敗。所有的成功機制都由否定的反饋去實現(xiàn)目標,或者繼續(xù)前進,在前進中一旦發(fā)生錯誤,應立即加以糾正。

第四,習得各種技巧都要經(jīng)歷考驗、都會犯錯誤,因此要用心修正目標,直到實現(xiàn)“成功的”行為。在此之后,應更多地淡化過去的錯誤,記取成功的反應,使它能夠得以“模仿”。這樣便會學到更多的東西,繼續(xù)取得成功。

第五,必須信任自己的“創(chuàng)造機制”。不要過于擔心它是否能夠啟動,或者過分有意識地強迫它而使它受到干擾,你必須放手讓它工作。這種信任是必要的,因為創(chuàng)造性機制是在意識水平面以下工作的,你無法“了解”它的工作情況;而且,它的本性是根據(jù)目標的需要而自發(fā)地工作。因此,你事先得不到它的保證,它只是在你行動的時候、在你行為發(fā)布的指令下開動。但你不能等到有了證據(jù)才開始行動,只要你像是確有證據(jù)一樣行動,證據(jù)自然就會顯露出來。愛默生說過:“付諸行為,你就會得到力量。”

自古以來,許多成功者都曾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了“心理圖像”和“排練實踐”來完善自我,獲得成功。拿破侖在帶兵橫掃歐洲之前,曾經(jīng)在內心想象中“演習”了多年的軍事。韋伯和摩爾根也告訴我們,“拿破侖在上學的時候所做的閱讀筆記,在付印時竟達滿滿四百頁之多。他把秘書想象成一個司令,畫出科西嘉島的地圖,經(jīng)過精確的數(shù)學計算后,標出他可能布防的各種情況。”

世界旅館業(yè)巨頭康拉德·希爾頓在擁有一家旅館之前,很早就想象自己在經(jīng)營旅館。當他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就常常“扮演”旅館經(jīng)理的角色。成功后的希爾頓,便將他的連鎖店發(fā)展到世界各地。

難怪人們過去總是把“心理意象”與“魔術”聯(lián)系起來,“心理意象”在創(chuàng)富學中,確實具有難以抗拒的魔力。

“創(chuàng)造性機制”只有一種運行方法,它必須有一個既定的目標。心理學家指出,你必須首先在內心認識一個事物,然后才著手去完成它。當你在內心里“看到”一個事物時,你的內在“創(chuàng)造性機制”就會自動把任務承擔起來,其完成這項工作要遠遠勝過你有意識的努力或者“意志力”。

因此,在做一件事情時,不要過分地用有意識的努力或鋼鐵般的意志力去施加影響,也不要過分擔心、總是疑心自己所作的一切的正確性。應當放松神經(jīng),不要用緊張的力量來“干這件事”,而是在心里想著你真正要達到的目標,然后“讓”你的創(chuàng)造性成功機制來承擔任務。這樣,心里想著你要達到的目標,最終將迫使你運用“積極思維”。這種心理沖突的結果是“想要”或者“嘗試著”作某一件事時,內心想象的卻是其他事情。

“在你心靈的眼睛前面長期而穩(wěn)定地放置一幅自我肖象,你就會越來越與它相近。”佛斯迪克博士說:“生動地把自己想象成失敗者,這就使你不能取勝;生動地把自己想象成勝利者,將帶來無法估量的成功。”由此可見想象對于我們事業(yè)的成功具有什么樣的影響。

如果你充分相信自己有能力進行任何活動,那么,你實際上就能獲得成功。一旦你敢于探索那些陌生的領域,便有可能體驗到人世間的種種樂趣。想想那些被稱為“天才”的人,那些在生活中頗有作為的成功者,他們并不僅僅是某方面的專家,也不是試圖回避困難的人。富蘭克林、貝多芬、達·芬奇、愛因斯坦、伽利略、羅素、蕭伯納、丘吉爾以及許多其他偉人,他們大多是敢于探索未知的先驅者,在許多方面與普通的人一樣平常,惟一區(qū)別只不過是他們敢于走他人不敢走的路罷了。另一位文藝復興式人物施魏策爾曾經(jīng)說過:“人類的一切都不會使我感到陌生。”人們可以用新的眼光重新看待自己,打開心靈的窗口,進行那些自己一向認為力所不能及的活動;否則,就只會以同樣的方式重復進行同樣的活動,直到生命終結。而偉人之所以偉大,往往體現(xiàn)在其探索的品質以及探索未知的勇氣上。

要積極嘗試新事物,就必須拋棄一些會對自己個性構成壓抑的觀點:改變現(xiàn)狀不如茍且偷安,因為改變將帶來許多不穩(wěn)定的未知因素;或認為自己非常脆弱,經(jīng)不起摔打,如果涉足于完全陌生的領域,會碰得頭破血流。這顯然是荒謬的觀點。如果改變生活中單調的常規(guī)因素,你會感覺到精神愉快和充實;相反,厭倦生活會削弱意志并產(chǎn)生消極的心理影響。一旦失去了對生活的興趣,就可能導致精神上崩潰。然而,如果在生活中努力探索未知,并獲得成就,則你的心理一定會更加健康而強大。

另外,常常有一些人持有這樣一種心理意識:“這件事非比尋常,我還是躲遠些好。”這種心理狀態(tài)使你不能面對挑戰(zhàn),積極嘗試新的經(jīng)歷。你可能認為,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某種理由,否則做它又有什么意義呢?其實只要你愿意,便可以去做任何事情,而不必一定要有理由。沒有必要為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尋找理由。當你還是個孩子時,逗螞蚱玩上一個小時,其理由只不過是你喜歡逗螞蚱玩。可當你成為大人時,你卻不得不為做每件事找一個充分的理由。這種對理由的“熱衷”阻礙了個性的成長發(fā)展,長期克制和壓抑個性,使?jié)撃軣o法得以發(fā)揮。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你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其原因只不過是你愿意這樣做。這種思維方式將為你拓展生活的新天地,并將有助于消除你至今為止養(yǎng)成的消極生活方式——懼怕未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密市| 西平县| 同心县| 剑阁县| 隆安县| 永泰县| 弥渡县| 仁化县| 积石山| 新化县| 花莲市| 新兴县| 浦北县| 红桥区| 柏乡县| 房山区| 黄浦区| 建平县| 塔城市| 内黄县| 崇信县| 金昌市| 乾安县| 资溪县| 郁南县| 沽源县| 宁明县| 武鸣县| 湖口县| 高雄县| 邢台县| 乐安县| 凯里市| 黑水县| 汝南县| 宜章县| 安达市| 房产| 富蕴县| 长治市| 揭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