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在北京大學的演講
- 影響你一生的北大演講(大全集)
- 宋洪潔
- 4881字
- 2014-01-20 11:51:06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
2008年5月24日
尊敬的中國朋友們,首先請允許我對友好的中國人民所遭受的災害表示最誠摯的慰問,俄羅斯人民為此感到非常痛心,并盡力而為向貴國提供必要的援助,克服這一次特大地震的后果。
尊敬的許智宏先生、北京大學的教授和學生們,我來北京大學訪問,對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學府特別感興趣。就在20天前,北大慶祝了110周年,我為此表示了熱烈的祝賀。
我來到一所歷史悠久、水平這么高的學府,我有特殊的感情,主要原因是本人曾長時間從事同高等教育有關的工作。有水平的高等院校,培養新一代學者和思想家,他們最終將成為社會名流,也會肩負起科學、經濟、政治、文化領域創造新成就的責任;他們將落實對社會最有益的、最先進的科研成果。就像中國一句話“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換舊人”,我不是第一次來熱情好客的中國國土,但是以俄羅斯總統的名義還是第一次。我想借我們今天會面的機會,向你們就當今世界教育和人文合作所起的作用闡述我的想法,當然我也愿意給大家介紹俄羅斯和中國戰略合作關系的前途,以及這種關系對于兩國和整個世界發展的重大意義。
你們都知道俄中關系最近幾年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發展迅速、內容廣泛,很重要的是兩國之間給予相互信任,雙方一致認為伙伴關系既可靠,又有前途。俄羅斯和中國是兩個偉大的鄰居,雙邊關系的歷史有差不多400年,客觀上雙方有發展合作的意圖,彼此又有重要意義。當今時代,兩國休戚與共,為雙邊關系的基礎,包括國民經濟、教育和科學發展,充滿信心地參與世界各項發展。最重要的是我們兩國都愿意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使他們未來對家庭生活充滿信心,并造福新一代。我認為這都為我們富有成效的合作,未來幾十年雙贏的雙邊關系及持久發展打下了牢固基礎。
雙方確信我們將繼續合作,增進傳統友誼。談到這一點,我想特別指出俄中關系史無前例的國家年大型項目,其主要目標充分實現,兩國人民增進了相互理解。我想指出,俄中兩國關系的牢固基礎就是2001年簽署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目前雙方成功地落實了該條約2005~2008年實施綱要。今年年底之前,雙方將通過至2012年的實施綱要,我們對俄中積極合作抱著關懷態度,我們時刻感受到中方和我們同樣的態度。
雙方成功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典范就是邊界問題的解決,這是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作為法學家,我想指出,在國際關系中,你們都知道,邊界問題是最難解決的問題之一。眾所周知,雙邊邊界談判過程長達400多年,在兩國關系沒有提升的情況下,完全無法使該問題得到妥善解決,這需要兩國人民和國家領導之間達成高度的相互信任和友誼。我們要通過共同的努力發展兩國邊界地區之間的合作,攜手保護環境。不久前雙方簽署了《中俄合理利用和保護跨界水協定》,我們期待著該協定的實施能帶來具體成果,并愿意以建設性的態度同中方合作,擴大各項環境領域的合作。
我想補充指出,保證環保的高標準對于兩國乃至全世界都是一個迫切任務。你們都知道環境保護問題將列入八國集團峰會的議題,而且我們在成為上海合作組織主席國期間也要特別重視這些問題。
親愛的朋友們,我來到這所高等學府,想談談教育與科技合作有關的問題。我相信未來的世界,教育和文化、新知識和技術決定著人類通往前進的道路。眾所周知,儒學是華夏文明的基礎,儒學的意志保證了它不間斷的發展,幾千年的發展也創造了偉大的中華文化傳統。
《論語》的第一句話就是有名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我們知道中國為使更多人受到教育所做出的努力,提高學生和研究生的數量,中國每年派專家到國外研究新技術、新科學和最新的設備。俄羅斯同樣以發展教育事業為重點。教育領域的大型國家發展項目,已實施了好幾年。我們也鼓勵年輕教員,我們致力于通過引用創新技術,從根本上提高生產能力,為按照現代標準改組工業培訓新人才。在這方面我們兩國積極準備,未來實現一個突破,即突破整個社會的技術現代化水平,并以平等的方式進入全球經濟發展領先國的行列。
我想指出的是,俄羅斯正在擬定至2020年的國家發展規劃。我們很清楚,科教興國這一政策的實施,對我國具有特殊意義。我們都記得我國最出名的有識之士,保證了我國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和重要的科學發明。兩國人民好鉆研的頭腦、創新意識、求知的精神,應該成為我們當今一代共同的基礎,使雙方能夠在經濟領域實現突破。我想指出,兩國通過攜手努力,能夠為應對許多全球性的挑戰做出實質性的貢獻,包括買得起能源和資源、消除貧困、穩定世界金融市場、保障糧食安全。
我想再次指出,解決上述問題的基礎是兩國要實現科技突破。當然兩國要理解自己對地區和世界發展、穩定與安全所具有的責任。目前,俄中之間全面開展教育領域的交流,研究生、進修生、學者、教員參與這個交流。最近幾年建立直接聯系的兩國高等院校的數量有所增加。例如聯合學士教課規劃所涵蓋的學生的總數達到3000人。從事中文教學的俄羅斯高等院校同貴國的大學保持著最廣泛的聯系,例如俄羅斯有15000來自貴國的留學生,在中國有4500名俄羅斯留學生,我知道今天在座的也有我國的學生。我想專門指出,在我國愿意學習漢語、了解貴國燦爛文化的青年,數量不斷增加。我確信我們要更積極地發展青年交流,舉辦更多的文化、體育和娛樂領域的大型活動,為兩國青年開展融合科研、技術和文化的項目創造新的機會。
我想介紹一下雙方在語言教學領域的合作。中國很早就對俄語產生興趣,1708年清朝政府開設了俄羅斯文館。我知道今天俄羅斯的文化在中國是受歡迎的,人民會讀俄羅斯的書和俄羅斯的報紙,也會唱俄羅斯的歌。非常著名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成為中國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想指出,俄羅斯的漢學學派始終是世界最強有力的學派之一,19世紀中葉我國幾個大學已經有漢語教學??紤]到這些歷史傳統,兩國簽署了專門的政府間協定,關于在俄羅斯學習漢語和在中國學習俄語,我們要進一步努力普及這一工作。我們對在中國2009年舉行俄語年和2010年在俄羅斯舉行漢語年寄予厚望。我深信目前學習俄語的學生,包括在座的朋友們,很快就會在實踐中用到自己學到的知識。
對于俄中的多方位合作與快速發展,我不想提很多的數字,但是從2000年開始,雙邊的貿易額增加了10.5倍,而且每年平均增長30%左右。俄羅斯目前是中國第七大貿易伙伴,而中國是俄羅斯第三大貿易伙伴。雙方在能源領域、核能領域、科技、航天、通信、信息技術的合作有良好的前途。在這些領域雙方將在規劃和實施中有很多大型項目,包括在江蘇省修建“天欒”核電站,第一期去年投入了商業運行。對于俄羅斯也有重大意義的項目,在圣彼得堡修建的波羅的海明珠是由中方建設商實施的,包括修建住房、道路,去年商業中心已經開幕。
親愛的朋友們,我們都期待著今年8月北京奧運會的開幕,俄羅斯祝愿北京能夠舉辦一場精彩的、高水平的奧運會。在路上你們也會碰到有名的俄羅斯的政治家、運動員、音樂家,他們都會為北京奧運的成功舉辦感到非常高興。對于我們來講你們舉辦奧運會的經驗值非常重要,因為我們要研究。考慮到我們要舉辦2014年的冬季奧運會,這個籌備工作已經開始。
親愛的朋友們,最后我想指出,科學和知識的價值不斷提高,知識主導前進。與此同時,非常重要的是知識可以使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信仰不同、宗教不同的人統一起來,這一點對于瞬息萬變的世界,以及現代社會的發展有著原則性的重要作用。我們兩國根據自己的經驗知道這個過程非常不容易,具有重大的意義,這需要兩國所有人,特別是青年有志愿,并尊重對方的傳統和文化,需要密切的民間交流,也需要繼承兩國的最好的歷史經驗,需要我們兩國偉大的人民世代友好。
我第一次正式出訪,對友好的中國進行訪問,我感到特別高興。祝愿各位取得新的優異成績。謝謝大家。
梅德韋杰夫總統回答北京大學學生的提問
問:尊敬的總統先生,我們都知道俄羅斯和中國是戰略合作伙伴,請問兩國怎樣能夠應對新挑戰?
答:你的俄語水平非常好。你剛才說得非常準確。我說了武裝沖突的產生是由于不負責任的力量想改變世界的平衡,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導致的。因此昨天我們同中國領導人說過,俄中協作目前成了保障世界安全的關鍵因素。國際社會很難做出重大決定,如果沒有中國和俄羅斯參與的話。坦率講,可能有些人不太樂觀地看待我們兩國之間所建立的戰略合作,但是我們再次指出,我們的這種關系是符合兩國根本利益的,我們要盡一切努力加強合作,我們會為此繼續努力,我們會發展共同的經濟項目、雙邊的人文合作,和文化交流。
我想強調指出,保障當今世界穩定的重要因素就是俄中關系,以及我們參與的國際組織。而且我們平常會持有同樣的看法,我所說的是在聯合國安理會的表決,我們作為常任理事國,肩負著對世界未來的特殊責任,也包括上海合作組織和其他的國際舞臺,我們進行合作,立場也會影響所做出的決定。
我們的工作是以不間斷的方式進行,不是針對第三方,要保障國際平衡,也讓所有的國家能夠得到持續、穩定的發展,而且我們國家能夠完成新的目標。謝謝。
問:總統先生你好,我是來自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的研究生肖青,剛才你在演講中強調了科技創新對于國家進步的重要意義。我也注意到您在今年2月在一個經濟論壇上提出,俄羅斯未來四年的國家經濟發展計劃中提出了四個“I”,包括制度的建設、基礎設施、創新和投資。這恰好與中國實施的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不謀而合,請問您如何看待大學在一個國家實行創新戰略中扮演的角色、體現自己的價值?
答:非常感謝你的問題,我對大學的作用非常重視。我本人以前從事過教學工作,我做過教員。我認為大學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點,無論在哪個國家,大學都成為人類發展的基石,在古代和當今世界,大學的作用不會變化,將來也會是這樣。但是以往大學主要是創造思想、哲學,現在在基礎科學上開展很多新的創新和應用的項目,大學的作用現在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現在在大學不僅僅集中了學者的團體,而且還集中了科技的團體,所以我們的科研成果可以進行產業化。我們都理解21世紀是技術創新的世紀,所以我們不僅要在大學層面從事這些工作,也要在中學從事這個工作?,F在俄羅斯和中國面臨著同樣的目標,科學使我們的經濟變成現在的知識創新的經濟,以知識為本,其中的關鍵就是大學。
問:您就任總統以后,第一站訪問的哈薩克斯坦,第二站是中國,這使我們想起了中俄哈三國都是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在剛才您的演講中也多次提到了上合組織。請問在您看來,中俄哈三國在當前全球能源緊張的情況下,中俄是否需要加強上合組織框架內的能源合作?如果需要,應該如何合作?
答:非常感謝你的提問。我們兩國在不同的框架內進行合作,其中之一就是上海合作組織,雙方在上海合作組織中也一直不斷地加強一些項合合作。我認為加強不同領域的合作還大有可為。俄羅斯和中國有不少能源領域的項目,還有“三邊”的項目,包括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在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我們可以商定新的合作,包括能源領域,我們都能夠理解當今世界能源是我們對話的非常重要的領域,包括能源、資源的銷售和加工,這都是我們合作的對象,既是俄中雙方合作,也是三邊合作框架內的項目,我們都可以發展大型的能源項目。我們都理解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非??欤砹_斯的經濟增長同樣非???,所以將來需要新的能源和資源,也要發展能源、資源加工的項目,包括電子等等,這些項目的實施都可以利用上海合作組織的力量。
◎說明提示:
2008年5月24日,到中國訪問的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在北京大學發表演講,就俄羅斯和中國教育人文合作、戰略合作關系的前景以及這種關系對于兩國和整個世界發展的重大意義等問題闡述了觀點。演講結束后,梅德韋杰夫還回答了學生的提問。
梅德韋杰(德米特里·阿納托利耶維奇·梅德韋杰夫),俄羅斯聯邦總統。1965年9月14日生于圣彼得堡(列寧格勒)一個書香門第。1987年在國立列寧格勒州立大學獲得法律學位。1990年畢業于列寧格勒大學研究生院,法學副博士、副教授。2005年11月,被任命為俄羅斯聯邦政府第一副總理。2008年5月7日,梅德韋杰夫在克里姆林宮宣誓就任俄羅斯新一屆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