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超喜歡的趣味數學書·小學三年級(第2版)
- 邢治
- 1699字
- 2020-06-08 17:44:07
二、量與計算

長度單位有千米、米、厘米、毫米等。1千米=1000米,1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質量單位有噸、千克、克等。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31.鐵環相扣
瀘定橋又被稱為鐵索橋,是中國古代橋梁建筑的杰作。瀘定橋位于中國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該橋始建于康熙四十四年,建成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康熙曾御筆題寫“瀘定橋”三字,并立御碑于橋頭,橋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臺落井里,9根作底鏈,4根分兩側作扶手,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全橋鐵件重40余噸,兩岸橋頭堡為木結構。鐵索橋風貌獨特,為我國獨有。自清朝以來,此橋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軍事要津。

現有一些大小相同的鐵環連在一起,拉緊后,如下圖所示:

這樣的2個鐵環連在一起有多長?3個呢?5個呢?
解析:5毫米=0.5厘米
2個鐵環連在一起的長度:4+4-0.5×2=7(厘米)
3個鐵環連在一起的長度:4+4+4-(0.5×2+0.5×2)=10(厘米)
5個鐵環連在一起的長度:4+4+4+4+4-(0.5×2×4)=20-4=16(厘米)
答:這樣的2個鐵環連在一起長7厘米,3個連在一起長10厘米,5個連在一起長16厘米。
32.地圖學問
下圖是某大城市的街道圖,地圖上標示出了兩個地點,A點是市政大廈,B點是火車站。

試運用地圖上的數據,估算出由市政大廈步行到火車站實際走的路程(以虛線標示出路線)。
A.1100米
B.1350米
C.1650米
D.1950米
提示:比例尺,如下圖所示:

說明:圖上每45毫米表示實際距離500米。
解析:比例尺代表圖上的每45毫米表示500米,用直尺在圖上量得路線的距離大約為100毫米。所以,由市政大廈步行到火車站實際走的路程大約為:100÷45×500≈1111(米)。
答:選A項,由市政大廈步行到火車站實際走的路程大約為1100米。
33.巧測樹高
小朋友,你會用等邊三角形厚紙板測樹高嗎?
解析:利用等邊三角形性質,可測樹高。
答:用細繩系住一塊小石頭,將細繩的一端固定在等邊三角形厚紙板(或等邊三角尺)的一個銳角上,使細繩沿著三角形的一邊懸掛著。
將系著石子的角,向著樹的頂端抬起,使三角形長度相等的兩邊中的一條邊和系著石子的線完全吻合。
觀測者需前后移動,直至從靠近自己的這邊的頂點,沿著斜邊正好仰望到樹梢。
假如樹梢在視線以下的話,就再靠近樹一些,如果露出樹梢的話,則離樹遠一些,見下圖:

根據人眼(A點)到D點的距離AD與D點到樹梢(E點)的距離DE相等(△ABC和△ADE相似,△ADE也是等邊三角形),我們只要用步量出AD的長度,便可以計算出樹的高度:
樹高=AD+h
=DE+h
=步(長)+h
h為人眼到地面的距離,約等于(身高-10)厘米。
注:步(長)=1步長度×步數。
34.招財童子
古代的銅權相當于現在的秤砣。它與衡(秤桿)配合使用,就可以測量重量。市場上稱砝碼為“招財童子”,秤砣為“公道老兒”。秤砣秤桿取其平衡,平衡也就是公道。
小朋友,都知道《宰相劉羅鍋》的主題曲《清官謠》吧:
天地之間有桿秤,
那秤砣是老百姓,
秤桿子挑江山,
伊兒伊兒呦,
你就是定盤的星。

上圖是古代的一套權衡器。木衡桿做扁條形,桿正中鉆一孔,孔內穿絲線作為提紐。桿兩端內側0.7厘米處,各有一穿孔,內穿絲線以系銅盤。系盤絲線長9厘米。銅盤兩個,底略圓,邊緣有4個對稱的小孔,用以系線。銅制環型權(環權)重量大體以倍數遞增,分別為一銖、二銖、三銖、六銖、十二銖、一兩、二兩、四兩、半斤。以半斤環權推算,一斤合250克。
小朋友,請你算一下,這桿秤最多能稱多重的東西?(注:古代1兩=24銖,半斤=8兩,1銖=0.65克)
解析:最多能稱量的重量(質量)為所有砝碼(環權)重量的和:
1+2+3+6+12+1×24+2×24+4×24+8×24=384(銖)
0.65×384=249.6(克)≈250克
答:這桿秤最多能稱約250克重的東西,值得說明的是,古代的1斤與現在的500克不一樣。古代的1斤約等于現在的250克。
(注釋:不同朝代計量單位定義有所不同,例,漢代1斤≈250克,唐代至清代1斤≈590克,以題使用漢代的計量標準)
35.粒米求程
廬山山高八十里,
山峰頂上一粒米;
黍米一轉只三分,
幾轉轉到山腳底。
釋義:本題是說廬山從山頂到山腳有一條80里長的道路,山頂上有一粒黍米,滾動一周,行程3分。問:這粒黍米沿著這條路滾到山腳,共需轉多少周?(注:這是明代的一道題,取明代的度量制度1步=5尺=500分,1里=360步)
解析:80里折合為分:
80×360×500=14400000(分)
一粒黍米沿著這條路滾山腳共轉:
14400000÷3=4800000(轉)
答:這粒黍米共需轉4800000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