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民營企業融資全程操盤及案例解析作者名: 李昆陵本章字數: 1749字更新時間: 2020-06-02 18:30:05
第二節 競爭能力評估
一、運作項目評估
項目評估就是對項目的結構、功能、環境匹配性、可操作性、可持續性進行系統的價值研判的活動。
項目評估,論證和評價從正反兩方面提出意見,為決策者選擇項目及實施方案提供多方面的告誡,并力求客觀、準確地將與項目執行有關的資源、技術、市場、財務、經濟、社會等方面的數據資料和實況真實、完整地匯集、呈現于決策者面前,使其能夠處于比較有利的地位,實事求是地做出正確、合適的決策,同時也為投資項目的執行和全面檢查奠定基礎。
主要內容包括:
1.國民經濟效益評價
國民經濟效益評估又稱經濟評估,具體方法是:根據國民經濟長遠發展目標和社會需要,采用費用與效益分析等方法,運用影子價格、影子匯率、影子工資和社會折現率等經濟參數,對需要國家為其付出的代價和它對國家的貢獻做出分析,最后對項目投資行為在宏觀經濟上的合理性進行有效評估。
國民經濟盈利能力分析,即對經濟內部收益率、經濟凈現值等指標進行計算分析;經濟外匯效果分析,即對經濟外匯凈現值、經濟換匯成本等指標進行分析;輔助經濟效益分析,主要計算分析投資項目的就業效果和節能效果以及相關項目的經濟效益;對環境保護做一般評估。
2.建設條件評估
(1)資源是否清楚,以礦產資源為原料的項目,是否具備相關機構批準的資源儲量、品位、開采價值的報告;
(2)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是否適合投資建廠;
(3)原材料、燃料、動力等供應是否有可靠來源,是否有供貨協議;
(4)交通運輸是否有保證,運距是否經濟合理;
(5)協作配套項目是否落實;
(6)環境保護是否有治理方案;購進成套項目是否經過多方案比較,是否選擇最優方案;
(7)投資廠址選擇是否合理。
3.技術評估。
(1)投資建設項目采用的工藝、技術、設備在經濟合理條件下是否先進、適用,是否符合相關國家的技術發展政策,是否注意節約能源和原材料以獲得最大效益;
(2)購進的技術和設備是否符合投資實際,是否配套并進行多方案比較;
(3)投資項目所采用的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是否經過科學的試驗和鑒定,檢驗原材料和測試產品質量的各種手段是否完備;
(4)產品方案和資源利用是否合理,產品生產綱領和工藝、設備選擇是否協調;技術方案的綜合評價。
4.投資項目財務評價
財務盈利能力分析,主要計算分析全部投資回收期、投資利潤率、投資利稅率、資本金利率、財務凈現值、財務凈現值率、財務內部收益率等評價指標;項目清償能力分析,主要計算分析借款償還期、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評價指標;財務外匯效果分析,主要計算分析財務外匯凈現值、財務換匯成本等評價指標。
5.投資必要性的評估
主要內容有:項目是否符合行業規劃;通過市場調查和預測,對產品市場供需情況及產品競爭力進行分析比較;對投資項目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進行評估;對擬投資規模進行經濟性分析。
二、找到對標企業
對標企業是指國內同行業先進企業。例如,某企業要開展“對標挖潛”活動,就要找出國內同行業先進企業的先進指標,對照這個指標來挖潛,這些國內同行業先進企業就是對標企業。
1.明確自己的短板
特別是各部門對自身管理的弱項有明確的認識,各公司、各部門都要對自身做一個優劣勢分析,做到知己、全面、客觀。
2.選擇好對標單位
選擇對標單位的時候,要全面了解其真實性,設定合適的選擇標準,目標太遙遠,自身再怎么努力也無法達成;目標太小,稍微踮踮腳就能達到。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3.制訂詳細的達標計劃和方法
對準目標提升自身各個方面的功能,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要克服已有的常規做法,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切膚之痛,所以作為領導一定要有決心和信心。
4.對標管理是個循環往復的過程
在目標達成后要選擇下一個目標作為自身努力的方向,不能停滯不前,而應該繼續努力,迎頭趕上。
5.在工作過程中要善于收集必要的數據
收集本公司的流程表、客戶反饋、程序手冊等信息進行自我分析。將自身的數據與對標單位的數據進行客觀分析,找出達成的數據及未達成的數據。
6.反復對比對標對象
在最佳的方法基礎上衡量自己與別人業績的差距。同時也可以選擇自身最好的歷史數據作為對標對象,通過超越自己的過去,進而完善自己。
7.充分認識對標管理的重要性
對對標工作要重視,而且對在前行過程中出現的艱難險阻一定要有客觀判斷和砥礪前行的勇氣和魄力,只有這樣才能達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