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個徽標花費了蘋果公司大量的資金,但是這個徽標對蘋果公司來說絕對物超所值。“對我而言,最神秘的就是我們的徽標,它是活力和知識的象征,被咬掉一口,彩色橫條顏色的順序與彩虹的順序不同。這個徽標再恰當不過了——活力、知識、希望和無拘無束。”后來蘋果公司產品總裁吉恩·路易斯·蓋斯這樣高度評價了這個徽標。
除了這個后來流傳到世界各個角落的徽標之外,麥金納公司作為專業的廣告公司,還為蘋果公司在哪里投放廣告提出了極好的建議。麥金納公司知道依照喬布斯的性格,肯定不會滿足蘋果電腦只在一些計算機發燒友中流傳,他要做就要做到世人皆知。因此麥金納公司特意建議喬布斯在《花花公子》雜志上刊登廣告。之所以選擇《花花公子》雜志,麥金納公司也是經過周密的考慮后才決定的,一來是因為該雜志的讀者很多,二來是因為讀這本雜志的多為男性,而一般購買個人計算機的都是男性。關于該雜志的讀者多為男性這一點,從雜志創始人對該雜志的創刊宣言中就可看出:“如果你是男士,年齡介于18至80歲之間,那么《花花公子》就是專門為您量身打造的雜志……如果您希望在娛樂的過程中獲得幽默、深刻和熱辣的體驗,那么《花花公子》定能成為您的心頭之好……我們希望在創刊之初就說明這一點,《花花公子》可不是一本適合全家人閱讀的雜志……如果您是某人的姐妹、妻子或是岳母,又不小心拿起了我們的雜志,那么就請您將雜志遞給家庭中的男性成員吧,您本人還是讀《婦女家庭伙伴》為宜。”由此可知,這是一本專門為男性量身打造的雜志。在闡明了選擇《花花公子》的原因后,喬布斯很快就同意了這一方案。
在《花花公子》雜志上刊登廣告,固然會讓蘋果電腦進入眾多計算機用戶的眼界,再加上蘋果電腦令人難以遺忘的徽標,必然會引起消費大眾的注意,繼而引起消費熱潮。但是喬布斯還有一個重大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是投放廣告的資金。在《花花公子》雜志上投放廣告所需的經費要遠遠超過其他雜志,因為《花花公子》是全球最為暢銷的成人雜志之一。自1953年12月,《花花公子》以瑪麗蓮·夢露的裸照作為封面以及中間拉頁的第一期出版后,當年總銷量就達到了53 991本,之后其銷售量更是一路飆升。該雜志的內容除了女性裸照外,還有文章介紹時裝、飲食、體育、消費等,而麥金納廣告公司看好的就是這些篇幅。到20世紀70年代,《花花公子》雜志更是創下了不可超越的銷售奇跡,1972年11月版的《花花公子》創下銷售超過700萬冊的記錄。20世紀70年代以后,該雜志出現了眾多的競爭對手,其銷量也逐漸下降。到20世紀90年代時,雜志的創始人休·海夫納退休,將集團交與愛女克里斯蒂。但由于近年來公司業績下滑嚴重,克里斯蒂不得不請他人打理這個家庭產業,自己提前退休。所以說喬布斯打算在《花花公子》雜志上投放廣告時,正是該雜志銷售量最為喜人的時候,因此其廣告費會有多昂貴就可想而知了。
憑借著AppleⅠ銷售所得的利潤,根本就不足以在《花花公子》上投放廣告。該怎么辦呢?喬布斯知道在資金方面,沃茲涅克是幫不上任何忙的,一切只能靠自己,而自己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錢。這時候,喬布斯決定尋找投資人。經過不斷的努力,喬布斯終于找到了那個能夠幫助蘋果公司發展的貴人。
貴人相助,“蘋果”的未來無限量
當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想要擴大規模,往往會遇到資金緊缺的問題,喬布斯的蘋果公司也不例外。先不說在《花花公子》雜志上投放廣告要花費大量資金,單是AppleⅡ的制造成本就不是他們能支付得起的。與AppleⅠ制造成本低廉不一樣,AppleⅡ每臺的成本都至少需要幾百美元。而這些問題都壓在喬布斯身上,沃茲涅克只顧著研究技術上的問題,從來都不知道他們已經遇到了資金問題。當喬布斯正在為怎樣才能籌集到更多資金發愁時,沃茲涅克還反問他說:“我們沒有錢嗎?”由此可見,籌集資金的事只能讓喬布斯想辦法了。
苦于沒有資金,喬布斯甚至還產生過把公司賣掉的想法。在知道計算器制造商Commodore Business Machines渴望進入新興的計算機市場后,喬布斯邀請了幾位代表來到自己的“車庫公司”。那幾位代表觀看了屏幕上顯示的高分辨率彩色螺旋線和當時很出色的Apple II電路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喬布斯提議以10萬美元現金出售公司,并提供一定的股票,以及給他和沃茲涅克每年36 000美元。這么高的價錢,就連親手設計AppleⅡ模型的沃茲涅克也不能認同了。“我認為這要求比較狠。我投入一年的人工,認為這樣的要價有些太高。”沃茲涅克天真地回憶說。不過,他非常高興進行這筆交易,因為他熱衷于制造計算機而不是公司。沃茲涅克的父親也對喬布斯的要求感到驚異,只是驚異的原因不同罷了。他覺得喬布斯是在利用自己的兒子。“你不能胡鬧。”老沃茲涅克告訴喬布斯。
不管別人怎么說,喬布斯都要按照自己的主意做下去,但是最終這筆交易卻沒有成功。“對Commodore公司了解越多,他們就越不誠實。我找不到一個喜歡與他們做交易的人。所有人都覺得他們在騙人。”喬布斯說。在這筆交易中,不僅僅是喬布斯這一方面不同意,就是Commodore公司也不樂意做這筆交易。當時在Commodore公司的創始人杰克·特拉梅爾看來,花那樣的大價錢收購一個從車庫出來的小子的公司簡直有點荒謬。Commodore公司于1976年10月收購了MOS Technology,這家公司開發了價格便宜的、適用于AppleⅡ的微處理器。
至此,喬布斯徹底打消了出售公司的想法,繼而開始到處尋找資金。正在這時,為蘋果公司設計徽標的麥金納建議喬布斯去拜訪一下他們的董事唐·瓦倫丁。這個人也是阿塔里公司的投資人,或許喬布斯可以從瓦倫丁那里得到風險投資。其實很多企業在發展中期都是依靠風險投資人來解決資金方面的問題的。因此喬布斯從麥金納那里知道了瓦倫丁的聯系方式后,馬上和瓦倫丁取得了聯系,并邀請他到蘋果公司實地考察一下。于是,瓦倫丁便開著他的奔馳汽車來到了蘋果公司。當看完沃茲涅克研發的最新一代蘋果計算機,聽完喬布斯為公司設定的宏偉銷售計劃時,瓦倫丁很直白地拒絕了他們:“你們根本就不懂市場營銷,對未來的市場規模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這樣你們不會開拓更廣闊的市場。”雖然瓦倫丁拒絕了他們,但他臨走時也好心地給了他們一個建議,那就是蘋果公司需要一位專業的市場專家,并表示他可以為喬布斯找到風險投資基金。
盡管有了瓦倫丁的口頭承諾,但喬布斯并不放心。在瓦倫丁參觀過蘋果公司之后,喬布斯每天都要打三四個電話給他,就像他當初對麥金納公司所做的一樣,不斷地詢問他是否已經為蘋果公司找好了風險投資人。最后,瓦倫丁給蘋果公司引薦了一個叫麥克·馬庫拉的風險投資家。
當時的馬庫拉才34歲,卻已經是硅谷知名的百萬富翁了。他曾在南加州大學取得電氣工程碩士學位,在美國休斯公司擔任技術職務。隨后,在英特爾還是一家小公司的時候,他投資了英特爾。后來英特爾成功上市,馬庫拉也因此一夜暴富。當喬布斯找到馬庫拉的時候,他剛剛從英特爾退休,過著悠閑自得的生活。馬庫拉被喬布斯的雄心壯志和沃茲涅克的設計能力所折服,而且他對未來個人計算機市場的發展有著精準的判斷力。他知道微型處理器會給全世界的計算機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因此在看過蘋果公司生產的AppleⅡ的演示后,他幾乎是當即決定幫助蘋果公司制訂商業計劃。
1986年11月,馬庫拉僅根據美國十家零售商店的AppleⅠ電路板的銷售情況,大膽地將蘋果計算機的銷售目標設在未來十年達到5億美元。
意識到蘋果公司將會快速成長,同時也是為了能讓蘋果公司快速發展,馬庫拉將自己的9.2萬美元都投在了蘋果公司,另外還由他擔保在美洲銀行得到了25萬美元的貸款。融資完成后,他們三人于1977年1月3日正式成立蘋果電腦股份公司。為了避免日后在產權上產生任何法律糾紛,他們對公司做了資產評估。最終馬庫拉把喬布斯和沃茲涅克的資產估價為全公司股份的2/3,而他以自己投資的9.2萬美元獲得了蘋果公司1/3的股份。此外,他們還分配了各自的職位,喬布斯擔任董事長,沃茲涅克擔任研發的副總裁,馬庫拉則出任副董事長。
在這時,蘋果公司支付了原先的創始人之一羅納德·杰拉爾德·韋恩的退股金,也就是說到這時,韋恩才算與蘋果公司徹底沒有了關系。后來蘋果電腦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時,喬布斯在蘋果公司45%的股份轉換成了750萬股股票,按照這種計算方法,如果韋恩當初沒有堅持退股,那么他的股份就等于160多萬股股票。這么多股份即使在上市那時股價的最低點也值1 830萬美元,更別說等到蘋果公司股價漲到最高價時了。對于韋恩當初放棄蘋果公司股份一事,很多人都表示太遺憾了,但韋恩從來就不這么認為,即使是蘋果公司股價瘋漲的時候,他說:“我不曾感到有任何遺憾,因為就當時能獲得的信息而言我做出了最好的決定。我的貢獻沒有這么偉大,我認為自己沒有以任何方式進行欺騙。”據說,韋恩當初放棄蘋果公司股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在這之前,他經歷了關閉在拉斯維加斯的工程公司Siand的感情痛苦,這讓他不敢再下大的賭注。放棄股份,韋恩一直都過著最為平淡的生活,他繼續在阿塔里公司工作,直到1978年。這時他在Lawrence Livermore實驗室找到了一份工作。1980年,韋恩在Milpitas的Dempsey街開了一家小商店,賣郵票、硬幣和其他收藏品,韋恩的集郵公司非常成功,以至于他辭去了Lawrence Livermore實驗室的工作。隨著郵票市場的崩潰和兩個商店被人非法入侵,韋恩于1982年關閉了零售店。1985年韋恩接受了一份在Thor Electronics of California操作開槽機器的工作。這家公司后來由開槽機械轉為生產軍用電子產品,這時韋恩也成了公司的首席工程師,他一直在這個職位上做到1998年10月。為了使自己充實,韋恩暫時經營網上郵票和硬幣業務,但是退休后他對這項業務沒有了興趣。搬到佛羅里達Daytona Beach后,韋恩成了Ocean Design的高級設計工程師顧問,這家公司生產海底電纜和連接器。在任職期間,他又獲得了兩項專利。2002年年底,68歲的韋恩開始移民新西蘭,他計劃到新西蘭做Ocean Design和Thor Electronics公司的咨詢顧問。
關于韋恩放棄蘋果股份一事,沃茲涅克表現出了極大的理解:“史蒂夫沒有錢,我也沒錢,債主會找他還所欠下的錢。因此,他決定退為上策。在那時,他的決定是對的。”按照當時他們三個人簽訂的合伙協議,從法律上來講,韋恩必須對蘋果公司發生的任何債務承擔無限個人責任。這恐怕是韋恩退股的最主要原因了。
韋恩退股了,馬庫拉卻來了。馬庫拉不僅投入大量資金到蘋果公司中,還為蘋果公司注入了優秀的管理人才。在馬庫拉看來,如果蘋果公司要像他制訂的商業計劃書所要求的那樣快速成長的話,還需要經驗豐富的管理層。于是他便向之前的合作者邁克爾·斯科特發出了邀請。起初,斯科特并不樂意加入到當時還不成規模的蘋果電腦公司,不過在馬庫拉的誘使下,他最終還是加入了蘋果公司。
1997年2月,斯科特接受馬庫拉的邀請并受雇成為蘋果公司的首任總裁,當時他的年薪為2.6萬美元,只是他在原先公司收入的1/3。即使如此,斯科特還是盡心盡力地為蘋果公司服務。
在斯科特的幫助下,蘋果公司建立了早期的基礎架構。在美國最初對小公司施加影響的努力之一就是發放編號的身份徽章,這些徽章大致根據每位員工受雇的日期編號。斯科特給自己的編號是7,因為這是他的幸運數字。他為沃茲涅克的身份徽章編號是1,因為在他看來蘋果公司的發展最主要的還是依靠沃茲涅克的出色設計。這樣一來,喬布斯就不干了,明明公司是在自己的全力促使下才成立的,為什么自己的編號要在沃茲涅克后面?他匆匆地找到斯科特并請他重新考慮編號的事。偏偏斯科特也是個犟脾氣的人,自己堅持的事別人很難改變。喬布斯在意識到自己說服不了斯科特的同時,也想到了一個更好的主意,那就是自己采用0號,至此這件事情才算平息下來。但事實上喬布斯的徽章是2號,因為美國銀行的存折處理軟件不允許使用編號0。直到今天,美國公司還是有這樣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徽章號碼越低,證明其在公司的地位越高。
經過這次事件后,喬布斯與斯科特不和的消息就從公司里傳了出來。實際上,他們兩個也確實存在一些不同意見,常常在公司內部因為一點小事而吵得不可開交。盡管喬布斯有時看不慣他,但不可否認的是,斯科特真的為初期的蘋果公司做出了極大的貢獻。而這一貢獻也得歸功于馬庫拉,因為是馬庫拉把斯科特請到蘋果公司的。可以說,正是在斯科特的全力支持下,蘋果公司才正式走上運營的軌道,才獲得了無限量的發展空間。由此可知,馬庫拉真是蘋果公司的貴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