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企業注銷怎么這么難呢?

就窗口的業務來講,我覺得這些年,企業注銷的業務難度最大,難得過股改,難得過分立設立合并登記,難得過股份公司的新設立,難得過國企改制,難得過全民企業產權單位的股權劃轉。

為什么呢?在這里得先說一下“僵尸企業”這個概念。所謂的“僵尸企業”,就是長期不運轉,處于關停狀態的企業。一般這種企業有這樣的特點:一是稅肯定不交了;二是由于長期不運轉也沒人打理,所以沒有年檢,也沒有年報(2014年年檢改為年報),所以一般就被施以最嚴厲的行政處罰——被吊銷。

被吊銷就麻煩了,被吊銷的企業所有信息被同步傳輸到其他部門,企業就上了黑名單。到銀行,企業在銀行的授信受到限定;到國土局,企業持有的房產土地轉讓不了;到商事登記窗口,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再開公司不行了,高管成員到上市公司或其他優質企業任職也不行了;更悲慘的是,有一些由于工作的需要,導致原來在某些企業任職,但現在已經轉為政府部門公務員身份的人,也因為這類企業不能及時注銷不符合組織部門的核查原則,而導致前途受影響,耽誤了晉升……總之,不及時注銷或注銷不掉,只能是越來越麻煩。

既然踩到了信用的門檻,那就必須要想辦法。當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注銷這個時候就成了痛點,逼著企業心急火燎地想方設法地前來注銷,因為只有注銷才能解困,才算合規地退出市場,歸類為“正常死亡”。并且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規定,被吊銷的企業啥也干不了,也只能去注銷。

但要注銷的時候又傻眼了,高管人員找不著了,賬冊不見了,公章、執照沒有了。最要命的是有些企業自身的股東也被吊銷了,這一系列的問題導致不少企業僵在那里,注銷不了。

不過注銷的門檻也確實太高了。首先,注銷一個公司,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必須要達到66.67%的股東同意,注銷決議才有效力。再有清算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沒有明確要求全體股東一致簽名,但是由于公司的清算涉及股東利益的分配,因此窗口工作人員一般都要求全體股東簽字。要是自然人股東找不著,可能有些中介會用假材料騙取登記,當然也留下了很大隱患,最好別踩雷;要是法人股東被吊銷了,公章失去效力了,這個時候只能蓋清算組的章,被吊銷的股東也得先組織清算。那不又成了原點難題,他和所在公司遇到的困難一樣啊,這不是屋漏又逢連夜雨,欲哭無淚嗎?!

好不容易材料都齊了,也先別急著高興。2015年7月1日,工商和稅務聯網了。如果在注銷的時候,信息流轉到稅務被卡住了,那麻煩了,還要跑稅務吧,而稅務注銷需要核稅。有的時候核稅,需要把所有原始的資料都要找出來,作為佐證。但是如果一旦找不著丟了,他們說核稅最久的核了四年多才核完。

有人說,不是有簡易注銷嗎?對不起,簡易注銷不簡易,適用的條件非常苛刻,門檻反而更高。也就是說成立不久的,沒有債務的,沒有任何處罰的,在公告期內沒有任何異議的,才行。簡易注銷,簡易到哪兒了,無非是不用清算了。

深圳在這方面倒是有一些創舉,稍微好點兒。深圳于2016年10月,由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和國資委共同出臺了《關于市屬國有“僵尸企業”辦理注銷的指導意見》,由于這個綱領性文件極具改革精神,才使得一批市屬國有“僵尸企業”得以完成清退任務。

但是這種注銷是不是安全呢?也有一些問題,有些企業有債權糾紛的,債權人纏訪鬧訪,即便這個糾紛已經通過司法裁決解決了,加上這個企業常年都是被吊銷狀態,只要政府一動,給它注銷掉,就有人跳起來鬧。還有些企業由于員工內部的糾紛,也會來挑登記機關的毛病。但是,只要登記材料齊備,內容符合法定形式,并有相應的政策性文件支撐起來,就站得住腳,不能沒有擔當精神。在不能破產,法有缺位的情況之下,必須銳意改革大膽地補充規則,這樣才能使傳統的過罰不當產生的“僵尸企業”、國有企業管理不善產生的“僵尸企業”,以及其他因為政策性調整產生的“僵尸企業”,能夠得以清退。

研究注銷需要政策,更需要懂得這些政策的經濟學和法學方面的專業人才,更需要引領改革的敢于擔當的精神。熱切盼望深圳能在“僵尸企業”清退以及企業快速注銷方面,再一次引領全國,探索出具有技術含量,于法有據,能夠借助深圳經濟特區立法優勢的改革措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保市| 定州市| 珠海市| 阿尔山市| 靖安县| 定兴县| 延寿县| 库尔勒市| 张北县| 精河县| 石狮市| 云霄县| 城口县| 吴桥县| 漠河县| 枣庄市| 正宁县| 山阴县| 凌海市| 苏州市| 游戏| 冕宁县| 贵港市| 竹溪县| 宁都县| 伊金霍洛旗| 拉孜县| 分宜县| 宿迁市| 武清区| 改则县| 宁德市| 岳普湖县| 景泰县| 乳源| 三河市| 河源市| 老河口市| 浏阳市| 饶阳县| 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