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對話內心深處的自己(1)

人是不斷變化發展的,我們需要不斷更新、不斷完善對自己的認識,才能使自己變得更好和更完美。正確認識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的、發展的眼光看自己。所以人就特別需要充滿自信來完成自己的目標,自己的事業……

良心的力量

良心的力量很奇妙!良心使我們背叛,使我們控訴,使我們戰斗。在沒有外界證人的情況下,良心會追逐我們,反對我們。

尤維納利斯說:良心就像一根無形的鞭子,在隨時隨地抽打我們,充當我們的劊子手。

柏拉圖認為,懲罰緊緊跟在罪惡的后面。希西厄德說懲罰是與罪惡同時開始的。誰在等待懲罰,就在受懲罰;誰該受懲罰,就在等待懲罰。惡意給心懷惡意的人帶來痛苦。

做壞事的人最受做壞事的苦!猶如蜂刺傷了人,但是自己受害更深,因為它從此失去了自己的刺和力量。

維吉爾對此的描述是:它們在傷人的同時失去了生命。

由于自然界的矛盾對立規律,斑螫身上分泌一種自身毒液的解毒素。人同樣如此,即使人在作惡時感到樂趣,良心上卻會適得其反,產生一種憎惡感,引起許多痛苦和聯想,不論睡時醒時都在折磨著自己。

洛羅斯在夢中見到自己被斯基泰人剝掉了皮,放在一口鍋里煮,他的良心喃喃地對他說:“你的所有痛苦都是我引起的。”伊壁鳩魯說:“壞人無處藏身,因為他們躲在哪兒都不安寧,良心會暴露他們。”

良心可使我們恐懼,也可使我們堅定和自信。一個人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經過許多險阻而步伐始終不亂,就是因為對自己的意圖深有了解,自己的計劃光明正大。

奧維德說:人的內心充滿恐懼還是希望,全憑良心的判斷。

這類例子成千上萬,只需舉出同一個人物的三個例子。

西庇阿有一次在羅馬人民面前被指控犯了一樁大罪,他不但不要求寬恕或向法官求情,而且還對他們說:“好哇,你們還不是靠了我才有權利審判每個人,如今竟要起我的腦袋來了。”

又有一次,人民法庭對他起訴,他絕不申辯,只是侃侃而談:“來吧,我的公民們,去向神祇拜謝,也是在今天這樣的日子,讓我戰勝了迦太基人。”說罷,他大踏步向神廟走去,只見全體人跟在他后面,其中還有他的起訴人。

又是人民法庭應加圖的要求,傳訊西庇阿,要他對安蒂奧克省的一切開支做出匯報。西庇阿為此事來到元老院,從袍子下抽出賬冊,說這本賬冊把一切收支原原本本記了下來,但是他沒有同意把它轉交給法院檔案室保存,說他不愿意自取其辱,在元老院當著眾人的面親手把賬冊撕成碎片。

苦刑是一項危險的發明,這像是在檢驗人的耐性而不是檢驗人的真情。能夠忍受苦刑的人會隱瞞真情,不能夠忍受苦刑的人也會隱瞞真情。痛苦能夠使人供認事實,為什么就不能使人供認非事實呢?另外,如果那個受到無理指責的人有耐性忍受這些折磨,罪有應得的人難道就沒有耐性忍受這些折磨,去獲得美好的生命報償嗎?

相信這項發明的理論基礎是建立在良心力量的想法上。因為對有罪的人,似乎利用苦刑可以使他軟弱,說出他的錯誤;然而無罪的人則會更加堅強,不畏苦刑。說實在的,這個方法充滿不確定性和危險。

為了躲過難忍的痛苦,什么話不會說,什么事不會做呢?

審判者折磨人是為了不讓他清白死去,而結果是他讓那個人受盡折磨后清白死去。成千上萬的受刑者腦袋里裝滿了假懺悔。

有許多被希臘和羅馬稱為野蠻的國家,在這方面卻不及希臘和羅馬野蠻,它們認為折磨和殺害一個對其錯誤還只是心存懷疑的人是可怕的殘酷行為。你不想無緣無故地殺他,對他做的事卻比殺他還糟,你沒有不公正嗎?事情就是如此:多少次他寧愿無緣無故地死去,也不愿接受審訊,這種審訊往往比死刑還痛苦,這等于在執行死刑以前已把人處決了。

人生哲理

在做壞事時,不管多么隱蔽,都瞞不過事情的目擊證人——自己的良心。良心是我們唯一欺騙不了的。康德曾經說過,有兩樣東西永遠值得敬畏:頭上燦爛的星空和內心的道德法則。內心的道德法則,其實就是一個人的良心。只要我們堅守住良心的底線,我們就不會在人性陰暗的隧道里迷失,也就不會在惡德的引誘下嗆水。守住良心的人,無論遭遇什么,都能一如既往的堅守良知信念。

懊悔的玫瑰

少女賽瑪拉面含羞色,伸出她那柔嫩纖細的手去采摘一朵玫瑰花。這朵花同賽瑪拉緋紅的臉頰一樣絢麗。

可她剛掐住玫瑰花枝就尖叫著跳了起來。賽瑪拉疼痛地抖著手,手指被刺起一個紫紅的血泡。珍珠似的眼淚滾落在她的臉蛋上。賽瑪拉用手絹擦著血嘟噥著:“玫瑰花,你真坑人!”然后捂住手指哭泣著走了。

玫瑰花很難過,花瓣失去了鮮艷。她傷心地喃喃自語:“大自然啊,我感謝你,你給了我秀美的花姿,給了我馥郁的芬芳。可你為什么又在我的樹枝上裝飾這么多像野貓爪子一樣傷害人的刺呢?我不愿意做一朵讓人討厭的花。我不愿意……”清晨,當玫瑰樹醒來的時候,玫瑰花還在悲傷。玫瑰樹感到自己身上有些變化。她摸摸花朵,沒有變化,她又撫摸枝條,使她興奮的是她已經沒有刺了。就像茉莉花的枝條,光滑柔軟。

玫瑰樹在淙淙的溪水和沙沙的微風的伴隨下搖擺翩翩。

這時一個小羊倌趕著幾只母山羊去牧場路過這里。幾只小羊羔咩咩地歡叫著,跟在后面。

羊群突然奔向玫瑰樹……貪婪地吞吃玫瑰花……無情地踐踏樹枝……小羊羔也從母羊身后竄到前面,叼咬殘存的花蕾,邊嚼邊用小腿亂蹬。隨后,在小羊倌粗獷的吆喝聲使得它們害怕時,羊群才繼續上路。

太陽已經升起,蔚藍天空的朵朵白云映在清澈小溪的水面上。

玫瑰樹和往常一樣,把自己的身影倒映在清澈見底的小溪水里。她看見什么了?玫瑰樹看到自己已是一身禿枝,只幸存些殘花敗葉。此時她才領會到大自然的睿智。

是的,大自然賦予玫瑰沁人肺腑的芳香和令人陶醉的色澤;并且為了保護這馥郁的芳香和捍衛這迷人的色彩免遭侵害蹂躪,又賦予玫瑰那野貓利爪似的尖刺。

人在品格修養上,必須從花朵學得教訓。為什么梔子花普遍為人喜愛,只有一個理由,因為它絕不妄想玫瑰花般的香味。

人生哲理

玫瑰雖好,刺卻扎手。大自然給每件事物的設計都是合理的,讓艷麗的玫瑰枝上長滿刺是為了保護那美麗的花朵。“存在即合理”,換個角度看待自身的缺點,說不定這正是你身上的閃光點,接受認可自己。

我是自然界最偉大的奇跡

奧格·曼狄諾是美國一個很普通的人。跟我們周圍的很多人一樣,上學、工作、成家,直至28歲。之后,他失去了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不得已到處流浪。后來,他從一個牧師手里看到一份書單。他就一頭鉆進了這些勵志感恩的書籍中。漸漸的,籠罩在他心頭的陰云退去了,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重新自信起來。終于,在35歲的時候,他創辦了自己的企業,步入富足、成功者的行列。

為什么一個人會有這樣的突變?曼狄諾的文章值得我們去品味。

從我出生到現在,從上帝創造了天地萬物以來,沒有一個人和我一樣。我的頭腦、心靈、眼睛、耳朵、雙手、頭發、嘴唇都是與眾不同的。言談舉止和我完全一樣的人以前沒有,現在沒有,以后也不會有。雖然四海之內皆兄弟,但人人各不相同。我是獨一無二的造化。

我是自然界最偉大的奇跡。

我不可能像動物一樣容易滿足,我心中燃燒著代代相傳的火焰,它激勵我超越自己。我要使這團火燃得更旺,向世界宣布我的出類拔萃。

沒有人能模仿我的筆跡,我的商標,我的成果,我的推銷能力。從今往后,我要使自己的個性充分發展,因為這是我得以成功的一大資本。

我是自然界最偉大的奇跡。

我不再徒勞地模仿別人,而要展示自己的個性。我不但要宣揚它,還要推銷它。我要學會求同存異,強調自己與眾不同之處,回避人所共有的通性,并且要把這種原則運用到商品上。推銷員和貨物,兩者皆獨樹一幟,我自豪不已。

我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的奇跡。

物以稀為貴。我獨行特立,因而身價百倍。我是千萬年進化的終端產物,頭腦和身體都超過以往的帝王與智者。

但是,我的技藝,我的頭腦,我的心靈,我的身體,若不善加利用,都將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遲鈍、腐朽,甚至死亡。我的潛力無窮無盡,腦力、體能稍加開發,就能超過以往的任何成就。從今天起,我要開發潛力。

我不再因昨日的成績沾沾自喜,也無須為微不足道的成績自吹自擂。我能做得比現在更好。我的出生并非最后一個奇跡,為什么自己不能再創奇跡呢?

我是自然界最偉大的奇跡。

……

人生哲理

可見,每一棵小草都會開出美麗的花朵,每一個人都會演繹出一段精彩的人生。只有我們積極地把握自己的命運,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很好,才會成就美好的人生。

改變生命的三個字

有一個叫戈斯泰羅的小伙子,從加拿大軍隊退役了,那是在1946年,他搬進了尼亞加拉瀑布市。他馬上出去找工作,在安大略省水電委員會里當上了機械師。工作進展得很順利,他十分開心。18個月后的一天,老板找到他說,有個好消息告訴他——他升職了,做班長,負責廠里的重型柴油機。

“從那個地方、那個時候起,”戈斯泰羅先生說,“我開始擔心。我曾是一個快樂的機械師,但當班長,對我來說,卻是個災難。身上的責任壓得我透不過氣來。焦慮無時無刻不困擾著我,不管我是睡著了,還是醒著;也不管我是在家里,還是在廠里。

“后來,我心里最害怕的事終于發生了——一個大事故。那天,我朝礫石坑走去,那里應該有四臺牽引車帶動四臺巨大的削刮機在工作。但非常奇怪,周圍靜悄悄的。很快我明白了,四臺巨型牽引車全壞了!

“如果說我以前也擔心過什么事的話,和那一刻比,全不算事兒。我的腦袋好像開鍋了,還咕嘟咕嘟地直冒泡。我找到經理,告訴他這個壞消息,說四臺牽引車全壞了。我一口氣說完,等著天塌下來。

“可是出乎我的意料,天沒塌。經理轉過身來,臉上掛著微笑,看著我說了三個字。假如我能活一千歲,我都不會忘了這三個字。它們是:‘修好它!’

“就在那個地方、那一刻,我所有的憂慮、害怕、擔心全部煙消云散,世界又恢復了老樣子。我走了出去,抓起工具,開始修那幾臺牽引車。

“‘修好它’,是多么神奇的三個字啊,它標志著我生命的轉折點,它改變了我對工作的想法。從那天起,每天我都默默地感謝那位經理,是他讓我不但對工作有熱情,而且有了更堅定的信心,我知道,如果有一天什么事搞砸了,我會親自出馬,把它們理順,而不是在那里瞎擔心。”

自此戈斯泰羅先生明白了,成熟人格要求我們具備采取行動的能力:做決定并實施它。

發明大王愛迪生說:“我才不會沮喪,因為每一次錯誤的嘗試都會把我往前更推進一步。”其實生活給予每個人的都一樣,有機會和挑戰,也有困難與艱險,還有幸福和快樂。人們之所以從相同的生活情境中產生不同的體驗,其根源還在于人們對待生活的態度不同。只有那些不為失敗找借口,只為成功找方法的人才能真的走向成功。

人生哲理

對于工作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我們不能一味抱怨或者逃避,而應該積極面對,把問題當成朋友而不是敵人。也只有那些積極尋找方法解決問題的人,才會成為所向披靡的斗士!

為了成功必須約束自己

在某國的特種部隊,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當一個有經驗的間諜被敵軍捉住以后,他立刻會裝聾作啞。任憑對方用怎樣的方法誘問他,他都決不為威脅、誘騙的話語所動。等到最后,審問的人也許故意和氣地對他說:“好吧,看起來我從你這里問不出任何東西,你可以走了。”

你以為這個有經驗的間諜是怎樣做的?他會立刻帶著微笑,轉身走開嗎?不會的!沒有經驗的間諜才會那樣做。要是他真是這樣做,說明他的自制力是不夠的,這樣的人談不上有經驗。有經驗的間諜會依舊像毫無知覺似的呆立著不動,仿佛他對那個審問者的命令,完全不曾聽懂似的,這樣他就勝利了。

審問者原是想以釋放他為由,來觀察他的聾啞是否屬實。一個人在獲得自由的時候,常常會制止不住心靈上的動靜,但那個間諜聽了依然毫無動靜,仿佛審問還在進行,使審問者不得不相信他的確是個殘廢者了,只好說:“這個人如果不是聾啞,那一定是個瘋子了!放他出去吧!”

就這樣,有經驗的間諜的生命,以他特有的自制力,保存下來了。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能得到的啟示是:有時,為了獲得真正的自由,必須暫時盡力約束自己。

人生哲理

為了成功,我們不能試圖擺脫一切“約束”,而是應該在“約束”的引導下,一步步沿著既定的目標,穩妥地前進。

生長在路邊的薊

有一次,在富翁的花園里,百合花向別的花兒打聽,問它們是否見到過基督。因為它的主人在贊美它那初綻的蓓蕾時,曾經提到過基督的名字。它以為,基督也許就像它的花兒那般美麗。

玫瑰展開了它那幽雅的紫紅色說:“我沒見過他,或許他只是一個農夫,而我所見到過的都是王公貴族。”“我也從來沒有見到過他,”芳香而嬌氣的茉莉說,“盡管那些多情而又傷感的人都會到我那嬌小的花朵上來尋找靈感。”“我不認識他,”孤芳自賞的茶花冷冷地接著說,“他多半是個鄉下人,而我呢,從來只依偎在才子佳人的胸前……”百合花不服氣了:“我看不像,今天早上,主人一見到我就想起他來了。”

這時,紫羅蘭說話了:“在我們花卉家族的成員中,可憐的薊兄弟一定見到過他。它生長在路邊,見到所有的行人,它都會抬起它那風塵仆仆的臉龐向他們問好。雖然灰塵落滿了它的臉,但它仍然溫文爾雅,綻開著與我同樣顏色的花兒。”“對呀,”百合花叫了起來,“薊肯定會認識基督的。不過,你說它是我們花卉家族中的一員,那可不對,它身上長滿了刺,丑惡得就像是個盜賊。其實它就是個盜賊,每當牛羊經過它的身旁時,它都會扯下它們的一縷毛。”

但說歸說,百合花還是將臉轉向了大路,裝腔作勢地嬌聲喊道:“薊啊,我們可憐的兄弟,你認識基督嗎?”

薊的疲憊而沙啞的聲音隨風飄了過來:“是的,我認識他。他曾在這條路上走過。我,孤苦伶仃的薊,曾輕輕撫摸過他的衣裳。”“那么,他是否真的就像我的花兒一樣?”“如果是在月光下,你那看起來似乎是憂傷的情調和他有點兒相像。不過,你的頭總是抬得很高,而他呢,卻總是低著頭。但他的斗篷卻像你的花瓣一樣潔白。即使只有這一點與他相像,你也已經非常幸福了,因為誰也不會將丑陋邋遢的我去與他相比。”

“你說說,他的眼睛是什么樣的?”

薊綻開了一朵藍色的花。“他的胸膛呢?”

“薊又綻開了一朵鮮紅的花……”

“哦,這可太刺眼了!”百合花叫道,“那么,在初春的日子里,他的頭上會戴什么樣的花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水县| 夏邑县| 北碚区| 和田县| 邵阳县| 突泉县| 蓬溪县| 育儿| 宣武区| 洛阳市| 安国市| 盱眙县| 原阳县| 吉安市| 萍乡市| 荆州市| 沧州市| 天峻县| 西平县| 浦北县| 嵊泗县| 池州市| 丽江市| 蒙自县| 广饶县| 郎溪县| 乌兰县| 霞浦县| 丰原市| 通州市| 师宗县| 唐海县| 北海市| 汉源县| 信丰县| 昂仁县| 连江县| 富民县| 海伦市| 永善县| 廊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