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家中兄弟子侄,惟當記祖父之八個字,曰:“考、寶、早、掃、書、蔬、魚、豬。”又謹記祖父三不信,曰:“不信地仙、不信醫藥、不信僧巫。”
余日記冊中又有八本之說,曰:“讀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戒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作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此八本者,皆余閱歷而確有把握之論,弟亦當教諸子侄謹記之。
無論世之治亂,家之貧富,但能守星岡公之八字、余之八本,總不失為上等人家。
【譯文】
家中兄弟子侄,應當牢記祖父訓誡的八個字:考、寶、早、掃、書、蔬、魚、豬。即敬奉祖先、禮讓親鄰、早起、灑掃、讀書、種菜、養魚、養豬。又當謹記祖父的三不信:不信地仙、不信醫藥、不信僧巫。
我日記中又有八本的說法:讀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侍奉長輩以令其歡心為本,修養身心以戒怒為本,立身以誠信為本,居家以早起為本,做官以廉潔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這八本,都是我親身經歷、行之有效的經驗之談,弟弟也應當教育眾子侄謹記實行。
無論治世還是亂世,家貧還是家富,只要能遵守祖父星岡公的八字與我的八本之說,總不失為讓人尊重的上等人家。
二
士大夫之家不旋踵[1]而敗,往往不知鄉里耕讀人家之耐久。所以致敗之由大約不出數端。家敗之道有四,曰:禮儀全廢者敗;兄弟欺詐者敗;婦女淫亂者敗;子弟傲慢者敗。身敗之道有四,曰:驕盈凌物者敗;昏惰任下者敗;貪刻兼至者敗;反復無信者敗。未有八者全無一失而無故傾覆者也。
【注釋】
[1]旋踵:掉轉腳跟,比喻時間極短。
【譯文】
士大夫之家不頃刻衰敗,往往不知道鄉村耕讀之家的家運耐久。導致衰敗的緣由大約不出這幾個方面。使家業凋敝的原因有四條:不講求禮儀的人家必衰敗;兄弟彼此欺詐不和的人家必衰敗;婦女淫蕩穢亂的人家必衰敗;子弟傲慢輕侮他人的人家必衰敗。使自身衰敗的原因也有四條:驕傲自大、恃才傲物的人必衰敗;昏庸懶惰、偏信下屬的人必衰敗;貪婪苛刻、求全責備的人必衰敗;反復無常、不講信譽的人必衰敗。從來沒見過以上八種弊病一絲不染而無故傾家敗身的。
三
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盡,其子孫始而驕佚,繼而流蕩,終而溝壑,能慶延一二代者鮮矣。商賈之家,勤儉者能延三四代;耕讀之家,謹樸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則可以綿延十代八代。
我今賴祖宗之積累,少年早達,深恐其以一身享用殆盡,故教諸弟及兒輩,但愿其為耕讀孝友之家,不愿其為仕宦起見。若不能看透此層道理,則雖巍科顯宦,終算不得祖父之賢孝,我家之功臣。若能看透此道理,則我欽佩之至。
澄弟每以我升官得差,便謂我孝子賢孫,殊不知此非賢孝也。如以此為賢孝,則李林甫[1]、盧懷慎[2]輩,何嘗不位極人臣,舄奕[3]一時,詎得謂之賢孝哉?予自問學淺識薄,謬膺高位,然所刻刻留心者,此時雖在宦海之中,卻時作上岸之計。要令罷官家居之日,己身可以淡泊,妻子可服勞,可對祖父兄弟,可以對宗族鄉黨。如是而已。
【注釋】
[1]李林甫:唐玄宗李隆基時著名奸相。為人忌刻陰險,極盡逢迎諂媚之能事。時人稱之“口有蜜,腹有劍”。
[2]盧懷慎:武則天時任監察御史,后歷任侍御史、御史大夫,玄宗開元元年任宰相。凡事避讓,為官清廉,生活貧寒。
[3]舄(xì)奕:光耀,顯耀。東漢應玚《文質論》:“袞冕旗旒,舄奕乎朝廷。”
【譯文】
天下凡是官宦人家,繁華權貴大多僅僅一代便享用殆盡。其子孫開始時驕橫懶散,繼而風流浪蕩,最終死于困厄,能夠有幸延續一二代的非常少見。至于商賈巨富之家,勤儉持家的能延續三四代。耕讀為業之家,謹慎樸實的能延續五六代。孝敬長輩、友善和睦的人家,則能延續十代八代。
現今我托賴祖宗積累的德行,少年得志,家業發達,卻唯恐我一人享用殆盡,因此教育各位弟弟及侄兒輩,希望成為半耕半讀、孝悌友睦之家,而不要成為仕宦之家。如果不能識透這番道理,那么即使科舉高中,官位顯赫,終算不得祖父輩賢能孝義的子孫、振我家聲的功臣。如果能識透這番道理,那么我欽佩之至。
澄弟一直認為我升官得志,便說我是孝子賢孫。殊不知這并不是賢德孝義啊。如果以此為賢德孝義,那么李林甫、盧懷慎之流,何嘗不是位極人臣、顯赫一時的人物,難道可以說他們也是賢孝之人嗎?我自知學識淺薄,誤登高位顯爵,于是事事留心,時時在意。此時雖身在仕途宦海之中,卻時刻有棄官歸家的打算,如果到了棄官歸家的時候,自身能淡泊名利,妻子也可以擔任勞作,這樣才可對得起祖父兄弟,也才對得起宗族鄉親,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