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小馬過河:河水并沒想象的那么深
- 二十幾歲要懂得的人生經驗(大全集)
- 水中魚 穆清
- 2657字
- 2014-01-13 08:56:25
在實際生活中,真正的困難其實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大。那些使得我們未老先衰、愁眉苦臉的事情,那些使得我們步履沉重、面無喜色的事情,如果能以一顆積極的心對待,困難就不再困難了。
“恐懼”并不那么令人恐懼
也許你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當領導分配給你一項超出你能力的工作時,他就會感到害怕。害怕不能如期完成,害怕不能達到領導的要求,害怕耽誤自己的業績。有了這些恐懼之后,你就會覺得困難重重,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漂亮地完成老板分配的工作。此時,你所遇到的困難已經遠遠超過做事情本身,恐懼給你的工作造成很大的阻礙。
這種恐懼人人都有,許多年輕人也不例外。有些人對一切都懷著恐懼之心:他們怕風,怕受寒;他們吃東西時怕有毒,經營商業時怕賠錢;他們怕人言、怕輿論;他們怕困苦的時候到來,怕貧窮,怕失敗,怕收獲不佳……他們的生命中,充滿了恐懼。
恐懼能摧殘人的創造精神,使人的精神機能趨于衰弱。一旦有心懷恐懼的心理、不祥的預感,則做什么事都會出現困難,也不可能有效率。恐懼使人們畏縮不前,不敢行動。這個惡魔,從古至今都是人類最可怕的敵人,是人類文明事業的破壞者。
恐懼是人類最大的敵人。不安、憂慮、嫉妒、憤怒、膽怯等,都是恐懼的表現。恐懼剝奪了人的幸福與能力,使人變為懦夫;恐懼使人失敗,使人流于卑賤。因此,克服恐懼,已成為每個人都要面對的重大問題。
恐懼純粹是一種心理想象,是一個幻想中的怪物,一旦我們認識到這一點,我們的恐懼感就會消失。如果我們的見識廣博到足以明了沒有任何臆想的東西能傷害到我們,那我們就不會再感到恐懼了。
勇敢的思想和堅定的信心是治療恐懼的良藥,它能夠抑制恐懼思想,如同化學家通過在酸溶液里加一點堿,就可以破壞酸的腐蝕性一樣。當人們心神不安時,當憂慮正消耗著他們的活力和精力時,他們是不可能獲得最佳效率的,他們是不可能事半功倍地將事情辦好的。
所有的恐懼在某種程度上都與人的軟弱感和力不從心有關,因為此時人的思想意識和體內的巨大力量是分離的。一旦人開始變得心力交融時,一旦人重新找到了讓他自己感到滿意和大徹大悟的那種平和感時,將真正體會到做人的榮耀。感受到這種力量和享受到這種無窮力量的福祉之后,人絕對不會滿足于心靈的不安和四處游蕩,絕對不會滿足于委靡不振的模樣。
恐懼雖然阻礙著人們力量的發揮,給人們做事情帶來一定的困難,但它并非是不可戰勝的。只要人們能夠積極地行動起來,在行動中有意識地糾正自己的恐懼心理,就會減少人們做事情的畏難情緒,那它就不會再成為人們的威脅了。
那么,怎樣排除恐懼呢?
首先,你要進行自我激勵,不斷地在自己內心里對自己說:“沒什么可恐懼的,我一定可以把事情做好。”自我激勵就是鼓舞自己作出抉擇并且開始行動。自我激勵能夠提供內在動力,例如,本能、熱情、情緒、習慣、態度或想法等,能夠使人行動起來。
其次,行動起來,用事實克服恐懼。很多事情沒有做的時候,常常會感到恐懼。恐懼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但是一旦做起來,就不會恐懼了。特別是事情做成功了,就可以克服恐懼,樹立起信心。
最后,把事情的最壞結果想象出來,如果最壞的結果你能夠承受,那么就沒有必要恐懼了。例如,下崗了,又能怎樣?我還可以有基本生活保障,不至于活不下去。我可以干自己能干的事情。
年輕人要認識到自己現在對生活的恐懼是早期沒有受到信心鼓勵的,這種恐懼不克服就會使自己做事情時產生更多的畏難情緒,嚴重影響到今后的發展,在恐懼所控制的地方,是不可能創造出任何有價值的結果的。所以,一個做事有“手腕”的人要想成功,就要改變自己,克服恐懼,肯定自己,才能將畏難情緒緊鎖起來,才能獲得更多的勝利。
自我積極暗示,繞過苦難的折磨
積極的自我暗示能夠不經意地影響我們的心理和行為,增強我們的自信心,改變我們的畏難情緒,從而使事情向好的方向轉變。
當我們要參加某種活動或面臨競爭時,一定要用積極的自我暗示使自己產生勇氣、產生自信,爭取意想不到的效果。
多年前,一個世界探險隊準備攀登馬特峰的北峰,在此之前從沒有人到達過那里。記者對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探險者進行了采訪。
記者問其中一名探險者:“你打算登上馬特峰的北峰嗎?”他回答說:“我將盡力而為。”記者問另一名探險者,得到的回答是:“我會全力以赴。”
記者問第三個探險者,這個探險者直視著記者說:“我沒來這里之前,我就想象到自己能攀上馬特峰的北峰。所以,我一定能夠登上馬特峰的北峰。”
結果,只有一個人登上了北峰,就是那個說自己能登上馬特峰北峰的探險者。他想象自己能到達北峰,結果他真的做到了。
你自信能夠成功,就會減少困難的阻礙,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大為增加。每當你相信“我能做到”時,自然就會想出“如何去做”的方法,并為之努力。無論是什么,我們都應該在實現目標之前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這樣,我們就更容易成功。
我們的大腦存有兩股力量,一股力量使我們覺得自己天生是做偉人的料;另一股力量卻時時提醒我們:“你辦不到!”這樣一對矛盾的內部力量的斗爭,在我們遇到困境與失敗時,會變得更加激烈。我們做人最大的敵人是自疑和害怕失敗。它們經常扯我們的后腿,不讓我們去嘗試,或在失敗后給我們以打擊;它們吸取我們的能量,使得我們只能使用真正能力的一小部分。
許多時候,在人生的征途中,我們會覺得一切都完了,像生活走到了盡頭,像人生的音樂從自己的生活中消失了。但是,音樂依然在我們心中。不論什么時候,不論在哪里,也不論我們的環境如何,我們的遭遇有多么的不幸,生活的音樂始終不會不見。它在我們的心里,只要我們注意聽,我們就會發現它的美妙。
做任何事,不要在心里制造失敗,我們都要想到成功,要想辦法把“必定會失敗”的意念排除掉。這樣我們才能克服畏難的情緒,積極地向成功的目標邁進。
那么,如何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呢?有沒有什么技巧呢?以下是培養積極自我暗示的幾種方法:
(1)每天故意用充滿希望的語調談每一件事,談你的工作、你的健康、你的前途。存心對每件事采取樂觀的說法。
(2)想著“我將要成功”而不是會失敗。當你建立成功的信念后,你的才智會積極幫你尋找成功的方法。
(3)樂于接受各種創意。要丟棄“不可行”“辦不到”“沒有用”“那很愚蠢”等思想渣滓。
(4)與自己親近的人或好朋友談談心,請他們幫助你告別過去,讓他們在你犯下老毛病時提醒你。
(5)不要說“我就是這樣”,而說“我以前曾經是這樣”。
(6)不要說“我也沒辦法”,而說“只要努力一下,我就可以改變自己”。
(7)不要說“我一直是這樣”,而說“我一定要作出改變”。
(8)不要說“我天生就是這樣”,而說“我曾認為自己生性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