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易拌菜
- 飲食生活編委會
- 1947字
- 2020-06-10 13:58:24
拌菜常用調味汁
咖喱汁
調味原料:咖喱粉(或咖喱醬)、鹽、料酒、蔥、姜、味精。
調制方法:先把蔥姜和咖喱粉(或咖喱醬)炒出香味,倒入碼味并炸好的原料,再加入其他調味料炒勻即成。
調味說明:咖喱汁在調味中重用咖喱醬或咖喱粉,以突出咖喱的特色,用量較多;料酒、蔥姜等有增香、提味、減膩和去異味的作用;味精有提鮮作用,成菜要求香味濃郁、鮮咸帶辣。
注意事項:制作咖喱味菜肴時,加入洋蔥、大蒜等去腥提味的原料,可使香辣味更加濃厚。
麻醬汁
調味原料:芝麻醬、鹽(或醬油)、白糖、味精、芝麻油。
調制方法:先把芝麻醬放入碗中,加少許水(或湯)調開,再放入鹽(或醬油)、白糖、味精和芝麻油即可。
調味說明:麻醬汁是用鹽(或醬油)定咸味,在此基礎上重用芝麻醬,以突出醬香味。此外,放入白糖是為了提鮮,用量以菜肴進口微有甜味為準;味精、芝麻油可增加菜肴的鮮香味道。
注意事項:調制麻醬汁時,如在味汁內加少許濃雞湯,其鮮香效果更為突出。
姜味汁
調味原料:老姜、鹽、醋、味精、芝麻油。
調制方法:老姜洗凈,去皮,切成極細的末,放入碗中,加入鹽、醋、味精和芝麻油調拌均勻即可。
調味說明:姜味汁是以咸味為基礎,重用姜和醋,以突出姜的味道;味精能緩和姜和醋的濃烈味,體現出鮮味,用量不宜過多;芝麻油可增加香氣,使姜味突出。
注意事項:姜味汁要突出姜和醋的混合味,雖屬清淡,但決非淡而無味,否則風味全失。姜味汁的顏色不要過深,以不掩蓋菜肴原料的本色為宜。制作時加少許白糖可提鮮味,使姜味更加突出。
紅油汁
調味原料:醬油、白糖、味精、清湯、紅油、芝麻油。
調制方法:醬油、白糖、味精和清湯放碗里調勻,再加入紅油和芝麻油即可。
調味說明:紅油汁是用醬油定咸味,白糖和味精提鮮,用量以菜肴鮮味突出為準;紅油突出辣香味,重在用油,但不宜辣味太重;芝麻油主要用于增香并壓異味,用量要恰當。
注意事項:調制紅油汁時適量加入一些香辛料,如蔥姜、花椒等,可以使口味更加濃厚。
芥末汁
調味原料:鹽、芥末粉、熟油、白糖、醋、味精、芝麻油。
調制方法:芥末粉放入碗中,加入少許沸水調勻,再放入熟油和白糖,拌勻后靜置約半小時,加入鹽、醋、味精、芝麻油等調勻即可。
調味說明:芥末汁是用鹽定咸味,重用芥末粉以突出沖辣味,加入醋可除異味、解膩提鮮,且能去除芥末苦味,用量宜少;味精、芝麻油有提鮮、增香作用,以不壓芥末味為宜。
注意事項:芥末汁要現調現用,不宜久放,以免使芥末沖味減弱。
茄味汁
調味原料:鹽、番茄醬、蔥、姜、料酒、白糖、味精、芝麻油。
調制方法:先把鹽、番茄醬、蔥姜末、料酒、白糖、味精等放碗里調成汁,再放鍋內翻炒至熟,淋上芝麻油,出鍋盛在碗里即成。
調味說明:茄味汁以鹽、番茄醬定咸鮮味,重用番茄醬,以突出番茄味;白糖以入口甜酸適度為佳;蔥、姜、料酒、味精、芝麻油等起到增香、去異味作用。
注意事項:茄味汁中的白糖不要過多,要酸甜適宜,略帶回甜。
椒麻汁
調味原料:鹽、香蔥、花椒、白糖、味精、芝麻油、清湯。
調制方法:把花椒放溫水中浸泡片刻,取出和香蔥一起剁成末,加入鹽、白糖、味精、芝麻油和清湯調勻即可。
調味說明:椒麻汁是以鹽定咸味,重用香蔥和花椒,突出椒麻的清香味,白糖可用于提鮮,用量以食之無甜味為準;味精用量稍多,以入口有感覺為度。
注意事項:調制椒麻汁時要放入少許清湯,使鹽的咸度適中,并增加香味,但用量不宜過多,以免影響味型的濃度。調好的椒麻汁的顏色,以不掩蓋原料的本色為宜。
蒜蓉汁
調味原料:蒜瓣、油、鹽、醬油、白糖、味精、芝麻油(或辣椒油)。
調制方法:把蒜瓣去皮,放在碗里,加入少許油和水搗成泥狀,再加入鹽、醬油、白糖、味精、芝麻油和辣椒油拌勻即可。
調味說明:蒜蓉汁是用鹽確定基本咸味,醬油用以提鮮,白糖(可不使用)用量以菜肴微帶甜味為準,在此基礎上重用蒜蓉,從而突出蒜蓉汁的香辣味,并用芝麻油輔助增鮮。
注意事項:蒜蓉汁應現拌現食,菜肴味道才最鮮美,不可久存。蒜蓉汁對咸味涼菜有壓味作用,因此在使用時以不蓋住菜肴的本味為好。
蔥油汁
調味原料:蔥、鹽、味精、植物油。
調制方法:先把蔥切成絲(或條、末),放在碗里,放入加熱的植物油燙出清香味,再加入鹽和味精調勻即成。
調味說明:蔥油味以鹽定咸味,以滿足菜肴的需要,在咸味的基礎上,突出蔥的香味,加入味精以提鮮,用量可稍多一些。
注意事項:調制蔥油汁的油可用植物油或芝麻油,但必須燒熱后淋在蔥上,并燙出蔥香味。
糖醋汁
調味原料:鹽、白糖、陳醋、芝麻油。
調制方法:取小碗,放入鹽、白糖和陳醋,待其充分溶解后,再加入芝麻油調勻即可。
調味說明:糖醋汁中鹽一般用于原料的腌漬碼味,使制成的菜肴有一定的咸味基礎,白糖和陳醋是糖醋味的主味,用量要滿足菜肴的需要,芝麻油用于菜肴增香。
注意事項:糖醋汁不要過量,既要使味醇厚而清爽,又要防止發生膩味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