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減肥的關鍵不在減重,而是降體脂
隱形肥胖者

特征
有小肚腩,其他地方比較苗條。
內臟脂肪多,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
體重中等,多數時候減肥意愿不強。
身體素質 中度低下

胖還是瘦?別只盯著體重看
Q1身高、體重差不多,為什么我看著比你胖?
體重確實是判斷肥胖較為普便的一個方式。以168厘米的身高來說,50千克和80千克肯定代表了不同的身材,體重80千克的人要比體重50千克的人看起來更胖一些。但只用體重來衡量一個人的胖瘦,并不十分嚴謹。體重相同,并不代表兩個人身材是完全一致的,因為身體的組成比較復雜,包含水分、肌肉、脂肪、骨骼、內臟等,又稱體成分。因此我們就可能會遇到“我的體重、身高和你差不多,看起來卻比你胖得多”這樣的情況。
Q2不看體重,那看體質指數(BMI)行不行?
體質指數=體重(千克)÷ 身高(米)2
從公式上看,BMI是用來稱量單位身高的體重。BMI反映了人“橫向發展”的程度,越胖的人,BMI自然越高,BMI=19和BMI=25的兩個人,他們的身材肯定不同。
但BMI也有其局限性。首先,BMI不區分脂肪和肌肉,有些人超重是因為脂肪太多,而有些人超重是因為肌肉比例大;其次,BMI不區分脂肪分布位置,兩個身高、體重相同的人,一個胖得很均勻,一個脂肪集中在腹部,從審美和健康角度來說,兩個人的身材完全不同。因此BMI指標較為粗略,特別是對于肌肉發達的運動員、水腫的病人、孕婦等人群來說,BMI并不適用。
體脂率越低,減肥效果越佳
真相公開
體重=體脂(即脂肪重量)+瘦體重(去體脂重,即除脂肪以外其他身體成分的重量)。
體脂率是指人體內脂肪重量在總體重中所占的比例,又稱體脂百分數,它反映人體內的脂肪含量的多少:體脂百分比=體脂重量/體重×100%。
體脂率是評價身體成分的重要指標,也是衡量一個人胖瘦的常用鑒定方式之一。
體重相同,體脂率低的人看著更苗條。
減肥最理想的體成分變化,是脂肪減少、瘦體重增加。
這樣瘦更快
POINT1 體重不降?不如測測體脂率
在持續的瘦身過程中,測量體重不如測量一下自己的體脂率,看看是否有下降。如果體脂明顯下降,說明你已經在靠近自己的減肥目標。
POINT2 不反彈的真減肥?減脂與增肌并重
對于脂肪過多、體脂率高的人來說,有氧減脂、抗阻增肌訓練都很重要。有氧運動對心臟和耐力增強有益,并且能達到消耗能量的目的,讓你瘦下去;抗阻訓練(即采用外在阻力的方式進行訓練)可以增加肌肉的總量,從而提高新陳代謝率。這二者是運動瘦身的核心所在,缺一不可。
體重輕,也可能是隱形肥胖
一個體脂率高的人,全身上下的脂肪分布大體是均勻的。但有一類人明顯胖得不夠均勻,腹部是脂肪堆積最多的地方,這是一種相對更容易被忽視,也非?!拔kU”的肥胖類型,我們稱之為隱形肥胖,又稱腹型肥胖。
“腰粗”就是隱形肥胖
哪怕體重不超標,只要腰圍長期居高不下,就屬于隱形肥胖。
脂肪主要分布在腹腔內的器官上。
女性腰臀比大于0.8就是隱形肥胖
界定隱形肥胖的指標:腰臀比,即腰圍的厘米數除以臀圍的厘米數。
標準身材的腰臀比指標是:女性小于0.8、男性小于0.9。
危害:患代謝綜合征、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等疾病的風險非常高。俗話說“褲帶越長,壽命越短”,即腰圍是衡量人體健康的重要指標。
少量鍛煉即可改善
關鍵:即使不進行嚴格的飲食控制,只進行少量的低強度鍛煉,也能有效改善隱形肥胖。
運動要點:每周5次消耗能量在756千焦(女性)和1254千焦(男性)以上,即可適度減肥。換算成每天需要鍛煉的內容,大致是女性快走40分鐘,男性快走1個小時,這樣的運動習慣是比較容易堅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