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行

僧一行,博覽無不知,尤善于數,鉤深藏往,當時學者莫能測。幼時家貧,鄰有王姥,前后濟之數十萬。及一行開元中承上敬遇,言無不可,常思報之。尋王姥兒犯殺人罪,獄未具,姥訪一行求救。一行曰:“姥要金帛,當十倍酬也。明君執法,難以請求,如何?”王姥戟手大罵曰:“何用識此僧!”一行從而謝之,終不顧。

一行心計渾天寺中工役數百,乃命空其室內,徙大甕于中,又密選常住奴二人,授以布囊,謂曰:“某坊某角有廢園,汝向中潛伺,從午至昏,當有物入來。其數七,可盡掩之,失一則杖汝。”奴如言而往。至酉后,果有群豕至,奴悉獲而歸k。一行大喜,令置甕中,覆以木蓋,封于六一泥l,朱題梵字數十m,其徒莫測。

詰朝n,中使叩門急召o。至便殿,玄宗迎問曰:“太史奏昨夜北斗不見,是何祥也?師有以禳之乎p? ”一行曰:“后魏時q,失熒惑r,至今帝車不見s。古所無者,天將大警于陛下也。夫匹夫匹婦不得其所,則隕霜赤旱,盛德所感,乃能退舍t。感之切者,其在葬枯出系乎u?釋門以心壞一切善v,慈心降一切魔。如臣曲見,莫若大赦天下。”玄宗從之。又其夕,太史奏北斗一星見,凡七日而復。

成式以此事頗怪,然大傳眾口,不得不著之。(《天咫》)

【注】

① 一行(683—727):本名張遂,昌樂(今河南南樂)人。自幼精敏,博覽經史,尤精于歷象、陰陽、五行之學。二十一歲,隱入嵩山為僧,法名一行。開元五年(717),唐玄宗召至長安,征詢治國之道。九年,受命改行歷法。首先與梁令瓚共同鑄造黃道游儀,并從十二年起在全國十二個地點進行天文觀測,歸算出相當于子午線緯度的長度等。十三年,著手編歷,去世前已完成《大衍歷》草稿,后經張說、陳景玄等整編成冊。《舊唐書》卷一九一有傳。 ② 數:歷數,歷法,算術。 ③ 姥(m):老婦。 ④ 遇:禮遇。 ⑤ 具:判決,定案。⑥ 戟手:伸出食指和中指指人,形似戟,用以形容憤怒的樣子。 ⑦ 常住奴:寺院中的奴仆。 ⑧ 掩:藏匿。 ⑨ 酉:用以紀時,指17時至19時。 ⑩ 豕:豬。 k 悉:盡,全。 l 六一泥:道家煉丹封爐用的泥。晉葛洪《抱樸子·金丹》:“用雄黃水、礬石水、戎鹽、鹵鹽、礜石、牡蠣、赤石脂、滑石、胡粉各數十斤,以為六一泥”。 m 梵字:古印度文字。 n 詰朝:詰旦,明日,第二天。 o 中使:宮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 p 禳(ráng):除邪消災的祭祀。 q 后魏:即北魏。為與三國曹魏相區別,史亦稱后魏。 r 熒惑:指火星。 s 帝車:指北斗星。 t 退舍:退避。 u 系:拘禁。 v 瞋心:佛教指怨恨的意念。

【評】

用今天的話說,一行精通天文、歷算,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科學家。然而他自幼出家,苦心修行,又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佛教徒。二者互為作用,就使得一行既具有科學頭腦,處事嚴守法規,一絲不茍,同時又具有濃厚的恩報思想,辦起事來也往往帶有宗教的神秘色彩。這里記載的故事,本意是要說明一行知恩必報,為人誠信可嘉。但是,作者明知事情涉及人命官司,國家律令具在,聰明如一行是不敢公然向法律挑戰,恣意徇私枉法的,于是筆鋒一轉,暫不寫一行如何求情放人,而接寫一行利用星象災異之說進諫,奉勸唐玄宗“葬枯出系”,實行大赦。唐玄宗后來聽從了一行的勸告,想必王姥犯有殺人罪的兒子也獲得了赦免。一行完成了他知恩必報的善舉,卻又沒有徑直否定法律,這的確展現出一種超常的“智慧”。不過我們不應忘記,如果王姥的兒子確實該當法辦,不殺不足以平民憤,那么一行的曲線救援,不還是屬于干擾“明君執法”、假公濟私的惡劣行為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城市| 高尔夫| 如东县| 绥化市| 旌德县| 富宁县| 蒙山县| 平乡县| 汶川县| 兴海县| 庆云县| 且末县| 安徽省| 商洛市| 隆子县| 靖边县| 康定县| 嘉定区| 福安市| 会泽县| 林芝县| 米泉市| 普格县| 福清市| 屏东县| 淄博市| 报价| 南木林县| 班玛县| 湖口县| 镇平县| 措勤县| 新营市| 瑞昌市| 大名县| 调兵山市| 迁西县| 商河县| 巴塘县| 靖边县| 永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