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拖延大師[1]

作者手記

坦白說,這就是一篇話題之作,卡在期末臨近的節點上,閉著眼睛寫都能火。

難以想象的是,這樣一篇趣味盎然的文章是出自當時慣常做調查稿的周一聚焦燕園組。而我當時帶稿的思路還真是調查。發問卷、采訪深度拖延癥患者、讓記者去聽拖延癥講座并做記錄……后來這些花了大力氣獲得的信息卻只用到了一點。構成文章主體的,其實是我在圖書館教參閱覽室花兩小時刷完的一本書——《拖拉一點也無妨》。

但,無用之用,是為大用。沒有前期的投入,這篇趣味科普文不能稱得上一篇用心之作,也不會如此被讀者喜愛。這是我一直以來都相信的,就像一位讀者對我的評價:“任何事情做到極致都有意義。”哪怕只是寫“段子”,段子也要是精致、嚴謹、經得起把玩的。

“后天能做的事兒,就別趕著明天做了。”——馬克·吐溫

北京海淀,太平洋吹來暖濕的季風,學霸正在瘋長。

光明伴隨著陰影。同樣瘋長著的,還有叫做“拖延癥”的病毒。

你精密地計算,羅列著日程,一切盡在掌握之中——如果能夠抓緊每分每秒的話。

拖延卻阻擋你了大戰deadline的腳步。

你也許無法克服這一人類弱點,卻可以通過技巧,成為高效能的“拖延大師”。

你不是一個人在拖延

“這次我要早點開始,充分準備pre,好好刷出一篇論文。”

過了一段時間,“我得馬上開始。”

又過了一段時間,“我不開始又怎么樣呢?”“我可以做任何事,除了這一件……”

“還有時間”

“我這個人有毛病!”

哭著在死線前把事情做完后,你揉揉浮腫的雙眼,攥緊拳頭:“我下次再也不拖延了!”

這段心理活動,被加利福尼亞大學心理學博士簡·博克和萊諾拉·袁稱為“拖延怪圈”,循環往復折磨著拖延者,令他們難以逃脫。

如果它們看起來如此熟悉,令你感到渾身中槍,那么恭喜,你已經成為拖延癥大軍中的一員。

《北大青年》針對北京大學學生的拖延癥問卷顯示,224名受訪者中,90%的同學承認有拖延現象,其中35%經常性拖延,7%認為自己的生活受到拖延癥的嚴重困擾。

189名受訪者表示在學業上拖延最甚,學生社團工作次之,社交活動再次。

“戰拖”方法屢屢失效

我們一直推遲我們知道最終無法逃避的事情,這樣的蠢行是一個普遍的人性弱點,它或多或少都盤踞在每個人的心靈之中。

——塞繆爾·約翰遜

即將轉博士的研究生VE(化名)是一位拖延癥患者。

她最近仍在拖著一篇半年前開始的論文:“導師每見到我一次就會催我一次,我總是會找各種各樣的理由,現在覺得自己的理由已經快到盡頭了。”VE說到這里,有些不好意思。

她的心路歷程清楚地揭示了拖延是如何一步步深化的:

“記得一開始拖延的時候,心情會特別煩躁,總會隱隱地感到不安和焦躁,睜眼閉眼都會想這件事,覺得萬分緊迫。”VE這么形容拖延帶來的苦悶,“但是又苦于沒有想好怎么做,一整天的事情都不能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地完成,有時候甚至會因此失眠。”

然而,“現在自己是越來越麻木了。”

“拖延于我已經漸漸成為一種習慣,雖然心里會有一些不安,但是已經能夠從容地面對。比如我的論文遲遲沒有完成,每次開組會的時候就會稍稍改動一點,進展特別慢;老師提醒之后的前兩天突然很發奮,但是之后又散漫起來。”VE說到這里,顯得更加不好意思。

拖延癥一旦形成了習慣,就難以克服。超過80%的答問卷者認為改正拖延很有必要,然而其中一半以上的人對拖延癥束手無策。

列詳細的計劃清單?可惜完成度堪憂;躲進無人干擾的自習室?君不見多少人在圖書館玩手機看美劇;使用高端洋氣的番茄時鐘?拖延者聲淚俱下地指控“app最無用!”

在“如何預防拖延”的調查里,有48人選擇了消極的選項——“拖延是人類惰性,無法避免”。

人是理性的動物。但在需要聽從理性的命令時,卻常常大發脾氣。

——奧斯卡·王爾德

所以,似乎只能選擇放棄治療了?

沒錯,放棄恰恰是最好的治療方案。

斯坦福哲學教授約翰·佩里通過一篇《結構化拖延》獲得了2011年的搞笑諾貝爾文學獎,接著以這個“理論”為基礎寫成了《拖拉一點也無妨》。

“結構化拖延(Structured Procrastination)”,即有條理有順序的拖延。意思是,拖延者將該做的事情按重要程度排序,列得一清二楚,但往往會把清單最頂上、最重要的事情拖著不做,轉而去做底下更容易干的事兒。

也就是說——反正清單上第一項是不做的,干脆就擬一個“似是而非”的置頂任務。

佩里老頭說:“最理想的備選任務有兩個特點:第一,它看似有明確的截止期限(但實際上并沒有);第二,它看似重要得不得了(但實際上并不是)。幸運的是,這種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大學里的絕大多數工作都能歸入此類,而且我敢肯定,大多數其他大型機構里的情形也是一樣。”

《紐約客》專欄作家羅伯特·本奇力在1930年寫的一篇拖延棄療病例能夠加以佐證:“我用兩天時間,完成了四件要做的事情,方法只不過是假裝這些事在‘必須’做的事情里面都排在最后罷了。”他甚至得意地抱怨:“照這個速度,我很快就會無事可做,那時候我將別無選擇,只能周一早上一起來就給報紙寫稿了。”

照此法修煉“結構化拖延法則”,沒準能夠成為高效能拖延大師。正如科學松鼠會成員0.618所說——

“我的整個生命和精力都沒閑著——盡管拖了一點兒,但還是干了很多事兒的。”

[1] 吳芷潔,國際關系學院2012級本科生;史佳寧,中國語言文學系2012級本科生;劉敏旗,中國語言文學系2013級本科生;張睿,信息科學技術學院2013級本科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 天镇县| 石泉县| 漳平市| 焦作市| 道真| 长沙县| 尚义县| 壶关县| 达日县| 南川市| 繁峙县| 册亨县| 涟水县| 吉木萨尔县| 屯门区| 黎川县| 莫力| 深圳市| 巴林左旗| 措勤县| 丽水市| 南漳县| 扎兰屯市| 上林县| 桓仁| 吴桥县| 太湖县| 林周县| 台湾省| 萨嘎县| 博野县| 曲沃县| 建昌县| 东辽县| 嵊泗县| 佛冈县| 鹤峰县| 平和县| 泰宁县| 象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