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與自由:外國十大教育家經典教育理念
- 陳鋒 王敏慧 曹瑩 王丹
- 698字
- 2020-05-22 18:44:09
奧古斯丁 彼岸世界的教育——宗教道德教育

奧古斯丁
公元386年8月的一天,在意大利米蘭城的一座花園里,有一個生活放蕩、沉溺情欲的青年人,臉上帶著難掩的憂傷和痛苦,默默地走到一棵無花果樹下,躺了下來。他的內心在痛苦地掙扎,憤怒發狂,抓扯自己的頭發,用拳頭捶打額頭,十指緊扣并抱住自己的膝蓋。他的哭聲,在空曠的花園里回蕩,而他的朋友,就坐在不遠的長椅上,默默地注視著這一切。忽然,從鄰近一間屋子里傳來一個孩子的歌聲,反復唱著:“拿起來,讀吧!拿起來,讀吧!”他的狂怒已經讓他分不清這是男孩還是女孩的聲音。他抑制住眼淚的奔涌,站起來,沖到房間里,拿起那里的《圣經》,翻到“保羅書信”,屏息讀著。首先映入眼簾的一段話是:“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淫蕩,不可爭競嫉妒;總要披戴主基督耶穌,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欲。”當讀完這段經文的一瞬間,確信的光芒充滿他的心中,所有的懷疑和黑暗都一掃而空,似乎有一束恬靜的光照在他的臉上。
除了陪侍在上帝左右,他已經感覺不到安全和寧靜了,幾天后,他就放棄了待遇優厚的修辭學教席,離開了他年輕的未婚妻,決心走上基督教的道路,跟隨上帝。第二年,他接受了米蘭主教安布羅斯的洗禮,成為一名基督徒。這位青年,就是奧古斯丁。人們為了表示尊敬,在名字前面加上一個字——圣奧古斯丁。花園里的這一天,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影響了他的整個一生。從此以后,奧古斯丁就成了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一位謙卑睿智的主教和神學家,他不僅自己一生追求著上帝的真理,還與異教徒和基督教的其他教派論戰以捍衛正統的基督教。更重要的是,他還思考著如何教育更多的民眾和基督徒向往上帝的榮耀與慈愛,教育事業也成了他一生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