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傳承遇到轉型:中國家族企業發展路徑圖
- (新加坡)李秀娟 張燕
- 901字
- 2020-05-13 18:23:43
重拾“家文化”:打造家族企業的長青基因
“家和萬事興”,一個對家業傾注心血的接班人背后常常會有一個和睦的家庭。家庭的凝聚力、適應力以及和諧的氛圍有助于二代放下顧慮,大膽地實踐自己的設想,對企業的承諾度自然也會相應提升。
我們發現能夠順利交接班的兩代人基本都持有較強的家族價值觀,這和他們的受教育程度或留學背景沒有直接關系,而是因為他們都非常認同家庭成員應和睦相處、興旺家庭、光宗耀祖,并且對于家庭都有很強的歸屬感。由此可見,兩代人的家族主義價值觀對二代接班的作用很大。所以傳承問題不只是學校教育問題,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問題,如何言傳身教和灌輸正確的家族價值觀,是家族企業傳承的基本功。
在家族和睦、家庭興旺和家庭歸屬感這些因素中,家庭和睦是最能夠影響二代的接班意愿的;其次是家庭歸屬感會給二代帶來強烈的責任感。
除了家族價值觀,家庭成員彼此之間的相處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二代的接班意愿。我們的研究發現,家庭凝聚力和家庭適應力對接班意愿以及接班后的組織承諾皆有影響。相比之下,家庭適應力比家庭凝聚力的影響更大一些。對二代來講,家庭是否能積極、開放、靈活地面對和解決問題比感情的深度更能決定他們是否愿意接班和做出組織承諾。所以,接不接班不是愛不愛的問題,而是方法通不通的問題。
家庭關系對二代的自我效能感起著關鍵作用。家庭的適應力和凝聚力越強,繼承者的自我效能越高。而其他一些因素,如教育水平、留學背景等則與自我效能的關系不大。這體現出了家庭關系對二代的重要性,是繼承者自信心和力量的源泉。
二代對于企業的心理所有權是來自“家庭”的感覺——家庭凝聚力和家庭歸屬感。這樣的接班是基于一種家業傳承的精神和責任,擁有較強的主人翁意識。
“家文化”對于家族企業傳承而言意義非凡,“家文化”濃厚的家族企業更可能實現家業長青。家族企業應該認識到家庭文化、理念建設的關鍵作用,通過科學的機制確保家族事業順利傳承。像李錦記的李氏家族對傳統文化的固守非但沒有裹住其前進的腳步,反而因其與現代管理和技術的結合獲得了強大的生命力。李錦記經歷多年風雨的發展歷程也見證了其“家文化”的強化過程。[1]
[1] 李秀娟.(2015).重拾家文化. 清華管理評論.(12), 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