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城鄉居民高等教育投資收益與風險研究:基于機會平等性視角
- 馬文武
- 571字
- 2020-11-13 09:59:04
0.4.2.2 教育投資風險的研究
對于教育投資風險的研究,國內學者重在利用方法和技術,采用相關數據,進行經驗和實證分析。馬曉強、丁小浩(2005)利用分位數回歸分析法,對我國城鎮居民教育投資收益風險進行實證研究發現:我國城鎮居民存在明顯的教育投資風險,并且教育收益與風險存在明顯的正相關,同時發現企圖通過更高層次教育水平的投資來減少工資不平等是不現實的。趙宏斌、賴德勝(2006)認為個體教育投資風險與個體受教育的年限、職業、專業密切相關,風險隨個體受教育年限的增加而遞減
。王明進、岳昌君(2007)通過國家統計局“城調隊”城鎮住戶調查數據計量研究發現:教育時間的增加會減少教育風險,并且對減少教育投資風險的能力在增加;女性的教育投資風險高于男性,東部地區教育投資風險高于西部地區
。劉麗芳(2010)利用分位數回歸方法,估計了中國個人教育投資風險值為0.18,與其他國家相比偏高
。廖娟(2010)對個人教育投資風險與教育選擇關系進行了研究,發現高等教育個人投資風險及其收益都沒有對高等教育選擇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實際上高考制度才是決定性因素
。楊娟等(2011)對大專、本科、研究生、博士四個學歷層次投資風險對比發現:碩士層次投資風險最小,本科和博士投資風險最大
。舒強、張學敏(2013)對農民工家庭個人高等教育投資風險進行了研究:農民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個人投資收益風險遠高于城鎮家庭子女和農村其他家庭子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