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城鄉居民高等教育投資收益與風險研究:基于機會平等性視角
- 馬文武
- 794字
- 2020-11-13 09:59:03
0.4.1.2 教育層級與教育投資風險關系研究
國外研究者在研究教育投資收益與風險關系的同時,重點對教育投資層級與教育投資風險關系進行了研究,但結論不盡相同,主要有兩類觀點。第一類觀點認為:不同群體的受教育程度與教育投資風險之間的關系不一致,有的表現為受教育程度越高風險越小,有的則表現為受教育程度越高風險越大。如Weiss(1972)研究認為:私營企業和教育機構內的科學家的收入風險隨著教育程度的提升而下降,但是政府部門的人員卻例外。Weiss認為這種聯系表明:教育過程是一個過濾器,受教育程度高的研究人員不僅僅是生產能力高,而且在能力和態度上更趨一致。Leigh(1983)通過對男性白領和藍領工人的3年抽樣追蹤調查數據研究,結果發現:白領工人的工資存在風險補償效應,但藍領工人不存在這一情況,表明教育對白領工人風險有降低作用
。Becker(1993)利用1940—1950年的數據,采用收益方差測量風險的方法對未上大學和上大學兩組群體的投資收益風險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高學歷組的收益方差有縮小趨勢,因而教育投資風險也較小
。Belzil &Hansen(2002)研究表明:人一生的收入風險隨教育程度增加顯著減少,在接受7年教育時收入風險達到最大值,在接受17年教育時收入風險達到最小值
。Anderberg & Andersson(2003)研究認為:人力資本是能夠降低收入風險的,鼓勵教育能夠減輕保險的負擔
,因此教育層級越高收入風險越低。第二類觀點認為:教育投資收益風險與教育層級之間呈現正相關。如Low & Ormiston(1991)研究表明:教育層級增加會導致收益風險的增加
。Hartog等人(1993)采用1962年、1965年、1972年、1979年、1985年、1989年共6年的數據,將教育年限、工作經歷與按年齡—教育程度分組的對數工資方差三者聯系起來實證研究,結果表明:除一年外,在每一組內的收入風險隨教育層級增加而顯著增加,但與工作經歷無關
。Groot(1996)對英國的高等教育研究發現,學歷越高投資風險越大
。Frenette(2004)對加拿大不同學歷層次的投資風險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風險最大的是碩士層級,其次是大專層級
。